李月星
近年來,日本將太陽能電池板搬進了田間地頭。在日本關東地區(qū)千葉縣市原市的一片一畝二分地的菜園子里,田埂間立著一排排整齊的架子,架子上是鉛灰色的太陽能平板,每塊平板都向陽排列,互相之間有間隙。不過,這些裝備可不是用來驅趕鳥雀的,它們是大有可為的太陽能電池板。
“種電”,一件聽起來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在日本千葉縣這已經成為現(xiàn)實。該市總鶴舞發(fā)電所將太陽能電池板建設到菜園里,形成一種既能在田地間進行太陽能發(fā)電又不影響蔬菜生長的雙贏模式,即一邊種菜,一邊“種電”。
菜地“種電”概念起初是農業(yè)機械工程師阿基拉·中島具夫提出的。阿基拉先想到了“光飽和點”的概念,即太陽輻照水平增加,光合作用的速度也會加快。然而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即使照射在植物上的光的數(shù)量增加,也不會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阿基拉認為,既然過多的陽光不能進一步促進植物的生長,把過剩的太陽光收集起來進行利用不是更好嗎?
太陽能電池板的排列一般都是集成式的,然而,在農田里密集地排列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是不大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如果太陽能電池板排列的太密集就會擋住陽光,底下的農作物就無法正常生長。
所以阿基拉的試點工作主要是對不同的農作物用不同的遮陰效果進行實驗。經過多次試驗之后,阿基拉得出的結論是每塊農田的遮光率是32%,這樣就能為農作物的生長留出足夠的陽光。為了確保農業(yè)生產能夠繼續(xù)下去,千葉縣農業(yè)委員會要求,農民必須報告每年的田地使用情況以及農作物種植量,在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之后,如果作物收成量比未安裝時少于20%,就不得不撤掉電池板。
這種太陽能共享方式可以說是振興農業(yè)的得力之策。千葉縣總鶴舞發(fā)電廠太陽能共享項目負責人高澤真從阿基拉那兒學到太陽能板農田安裝系統(tǒng)后,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能刺激日漸衰落的農業(yè),并為農民增加收入,同時為日本的能源需求做貢獻。
得到阿基拉的指導后,高澤真在一畝二分地的田地里總共安裝了348塊太陽能電池板。這些電池板被架在鐵管上面,離地3米多高,每排鐵管之間間隔5米。為盡量多發(fā)電以及應對太陽高度角的變化,電池板還可以隨季節(jié)變化調整角度,比如冬夏季節(jié),電池板面朝太陽角度分別可調整為40度、25度等。在太陽能板下面,種植著花生、山藥、茄子、芋頭等農作物,這些蔬菜平時都賣給附近街道的鄉(xiāng)親。
這樣的農田太陽能安裝系統(tǒng)雖然能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但因其高昂的引進系統(tǒng)使其使用者并不會在近期內收回成本。高澤真的這套系統(tǒng)花了12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7萬元),平均每年能發(fā)電近35000度。東京電力公司根據(jù)利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的相關法律和高澤真簽訂20年合約,將每度電以42日元(約合人民幣2.6元)的價格買入,這樣,他每年僅賣電就能掙約1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2萬元)。而在此之前,這塊地只靠種菜一年的收入僅有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00元)。在農村,這樣的做法不僅能產生清潔能源,還能刺激農業(yè)經濟。高澤真希望這種先進的增收方式能吸引年輕人回歸田園。
另外,簡單的組件與安裝方法,使得這套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與持久性被很多人質疑,最終,一場臺風讓這種質疑不再存在。2013年9月16日,強熱帶風暴“萬宜”侵襲包括千葉縣在內的關東地區(qū),人們以為那些電池板應該被刮飛了,而現(xiàn)實是,由于這些太陽能板之間有間隔,使得大風順利通過,從而避免太陽能板承受不了巨大的風力被刮跑。
阿基拉建議,這種太陽能共享農場模式不僅局限于農田,還可以在牧場上應用,把太陽能板架在草地上,能為牛羊休息時遮陽,還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進而減少灌溉成本。
菜農忙碌著種菜又“種電”,漁民們看到此種情形也不甘落后。日本北海道地區(qū)有日本最大的漁場,這里盛產扇貝,這片海域的扇貝一般有成年人張開的手掌那么大。很多臨近大海的地方都能看到白晃晃的扇貝殼堆積成小山。得到阿基拉的啟發(fā)后,一些研究單位和漁民發(fā)現(xiàn),將那些碩大的扇貝殼鋪設到太陽能電池板下,讓其將陽光反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上,這樣做比沒有鋪設扇貝殼的發(fā)電量增加20%。于是,很多漁民忙活起來,他們抓緊和加工扇貝的廠家聯(lián)手合作,捕魚的同時“捕電”。這樣一來,變廢為寶,不但不用花錢處理扇貝殼,還能使其為發(fā)電添磚加瓦,增加漁民收入,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