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奴三公子
即使你是一株被人忽視的水稻,也要堅強地開出稻花,將沉甸甸的稻穗掛在胸口
我出生在農村,在我們的那個村里,判斷誰家有沒有本事的重要條件便是有沒有在縣城里買房,而當地人婚姻嫁娶,首當其沖的條件便是,在城里有套房子。哪怕家里有條件蓋上三層別致的小洋樓,到底也是比不上城里的單元房的。
這似乎是農民們無法逃避的結局,若是有了能力,拼死也要在城里買上一套房子,而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些村民們,來到了城市里,便四處散落在了腳手架上,工廠里,一個個流動攤位上……
他們離開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在陌生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街道上為自己的生存而默默努力著,他們沉默不語,他們從不抱怨,他們在夕陽落山的時候或許會爆上一句粗口,然而,身體的疲乏和勞累卻很快就讓他們陷入了沉睡。
作者江飛,他筆下的“羅嶺”,是每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漂泊人心中的符號,這個“羅嶺”,有關于沉默的做了一輩子鄉(xiāng)村老師的父親,有關于為了補貼家計而把自己訓練成錙銖必較小販的賣魚的母親,有關于父親手中寫不完的粉筆,有關于皖南鄉(xiāng)村里壓彎了腦袋的沉甸甸的水稻,有關于院子里一直打鳴的公雞,田野上輕輕飛著的一只蜻蜓,有關于父親逐漸花白的頭發(fā),有關于母親常年勞作而皴裂的雙手……
作者筆下的這些零散的記憶,拼湊出來的,是一個他記憶中的鄉(xiāng)村,是一個他成長年輪里的鄉(xiāng)村,即使已經脫離了農民的行列,即使他現在已經身為高校教授,真正實現了村民們關于功成名就最樸實的愿想,然而,他依舊在不斷地書寫著、懷念著自己心目中的羅嶺,自己心目中的故鄉(xiāng)。
作者的語言很優(yōu)美,很多句子宛若詩歌般動人,很多字句中抒發(fā)的感情,亦讓同樣在城市漂泊的我感觸頗深。他說:以前我以為自己難以靠近的是他們那枯瘦如柴皺褶遍布的身體,現在我才明白,那令人不安的東西其實是層層累積沉淀發(fā)酵的時光,是過早預知而又無可避免的衰頹。這句話幾乎讓我落下淚來,我記得小時候的自己,總喜歡纏著奶奶一起睡,然而現在,每次回家,看著奶奶日漸佝僂的身體,卻總是不愿意再和她同被而眠,我總是因此而自責,現在才懂得,其實并非嫌棄,只是不忍心見到與自己關系最深的親人身上那無可挽回的時光罷了。
他談起父親堅信的哲學:即使你是一株被人忽視的水稻,也要堅強地開出稻花,將沉甸甸的稻穗掛在胸口,等你不得已彎下腰的時候,你就已經成熟了。
這是最普通的農民們心中不滅的信仰,他們即使經歷生活的種種磨難,經歷在城市的洪流中日漸衰頹和消失的鄉(xiāng)村,他們也依舊有著最樸實的信念,相信生活的美好。他們從不抱怨,只是靜靜地活著?!懊\已成往事,好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對一個村民來說,沒有什么比活著更為緊要的事情,為此,他們可以忍受苦難,可以不在乎尊嚴,可以背井離鄉(xiāng),可以在大城市里佝僂起自己的脊背,換取一家老小的吃食和孩子的學費。
作者發(fā)出了他的吶喊和期望:城市是鄉(xiāng)村的鏡像,鄉(xiāng)村首先應該是一個有生命的地方,其次才是一個在城市化進程中不斷更新的地方。
作者在他的文字中,并沒有過多地去描述鄉(xiāng)村的貧窮和村民們生活的困頓,然而,透過他詩一樣的語言,我們依舊能夠看到這群村民們生活的無奈和掙扎。 “千瘡百孔的又何止是一件衣服,整個生活都是如此。”
我所在的那個山村,以前的時候,光靠田里的稻米和山上的農產品還足以維持一家生存,小時候的村莊格外熱鬧,每到飯點,通常是幾家人聚在一起,大聲嘮家常,說著東家西家的事兒。若是誰家有紅白喜事,那更是熱鬧非凡,整個村子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幫忙,洗碗燒飯,熱氣騰騰的水,四處亂竄著玩耍的小孩子……
這景象到了如今,只成為了一個念想,村里的田地大多荒蕪,連一貫村人賴以生存的茶葉都漸漸無人采摘,曾經農忙季節(jié)的喧囂現在漸漸沉寂,地里山上的東西不夠養(yǎng)活自己不夠生活,便只有選擇離開,去往陌生的城市,在另一種生活的重壓下開始磨礪自己。
在這本書中,作者屢次談到自己的女兒,與沉默的辛勤勞作卻不舍得花錢看病的父母相比,自小出生在城市的女兒甚少體會到鄉(xiāng)村里的艱辛與浪漫,她自然也不會有同自己父親一樣深厚的鄉(xiāng)愁。
作者在文章最后,滿懷希望地說道:一個文明、開放、有無限潛力和生長力的城市,是斷然不會拒絕鄉(xiāng)下人的融入的,因為我始終堅信:城市的根永遠植在鄉(xiāng)村的土壤中。
然而我始終困惑著,一個鄉(xiāng)村里的孩子,通過自身拼搏和努力,可以在城市里謀得一個體面的身份與位置,然而,當鄉(xiāng)村日漸零落之時,若一個城市不夠寬容和大度,那些在城市角落里生存的鄉(xiāng)村人,又該何去何從?他們的一生所追尋的不過是自己的家鄉(xiāng)而已,然而,這座哪怕即使有他們傾囊而出購得的三間單元房的城市,是否真的可以稱之為是他們的家呢? 這或許是每一個鄉(xiāng)音未改而城音未立的人們,都需要去探求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