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摘要:“合宜性”在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中》中可謂是貫穿始終的,斯密從人性的考察入手,以“同情”為起點,并借助公正的旁觀者理論來論述合宜性。斯密在該書中對合宜思想做了系統(tǒng)而獨到的闡釋,奠定了他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倫理思想框架。當然在論述合宜性的過程中,斯密也對利己與利他之間關系進行了探討,而合宜正是在利己心與利他心之間實現(xiàn)某種平衡的“公正心”,而這種公正心也是當前社會進行道德評價的基礎。
關鍵詞:合宜;同情;旁觀者
亞當·斯密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一位巨人。他曾在哲學、經(jīng)濟學等多個領域為人類的思想寶庫留下豐富的遺產(chǎn),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的經(jīng)濟學巨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所表達的主旨思想使亞當斯密成為當之無愧的經(jīng)濟學的鼻祖。但是人們卻忽視了對他的另一部傳世巨著《道德情操論》的關注。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被后世學者視為一部倫理學著作,文中以“同情”的詮釋為出發(fā)點,對人性的各方面內容做了系統(tǒng)的論證和把握,通過第一卷“論行為的合宜性”的分析為開篇之目,接著以“合宜”范式貫穿于整部著作之中,從而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倫理學思想體系。合宜——propriety(有時也譯為適當、禮節(jié)、得體)是亞當·斯密此部著作中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詞匯,是對社會中人的行為和情感進行道德評價和判斷的一個標準和尺度。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就是闡明具有利己本性的個人怎樣控制他的感情和行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為,以及怎樣建立一個有合宜秩序的社會。本文試圖從什么是合宜,合宜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合宜的作用三方面進行探析。
一、什么是合宜
(一)、合宜的涵義
我們通常所說的合宜,常常是指人的言談舉止、心里活動以及行為方式等等自然得體、合乎習慣。能夠得到他人或社會的認可與贊許。將此內涵進一步延伸,體現(xiàn)的則是人與己、己與他以及人與自然接觸時彼此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運行機制符合一定的法律規(guī)范、道德準則和事物發(fā)展的實際狀況或客觀要求,沒有出現(xiàn)過與不及的情況。
合宜不僅是一種關系范疇,而且是一種價值現(xiàn)象,是作為對人和事物的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進行道德評價和價值判斷的倫理尺度。是判斷人與自身,與他人之間的道德情感一致的標準和尺度,是旁觀者借助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對當事人所作所為表示贊同的程度,與其產(chǎn)生類似的情感或引起共鳴,則具有合宜性,否則就是不合宜的。
(二)、斯密對于合宜的詮釋和延展
在前兩卷中,斯密著重考察了評價他人感情和行為的起點和基礎,主要運用同情理論在己與他之間達到合宜。第三卷則轉換角度,詳細考察人們評價自己感情和行為的起點和基礎,其實質是將他的同情心理論轉移到旁觀者理論,從而運用到一個人的自我評價中,目的在于發(fā)掘自我評價的方法。由于合宜是一種關系態(tài),因而與旁觀者是密不可分的。斯密提到:“我們據(jù)以自然地贊同或不贊同自己行為的原則,似乎同據(jù)以判斷他人行為的原則完全相同。當我們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根據(jù)能否充分同情導致他人行為的感情和動機來決定是否贊同這種行為,同樣,當我以他人的立場來看待自己的行為時,也是根據(jù)能否充分理解和同情影響自己行為的感情和動機來決定是否贊同這種行為?!雹僭谶@部分中斯密運用公正的旁觀者即良知,對自身的感情和行為作出道德評價和價值判斷,在此類場合,我把自己分為兩個人:一個我是審查者和評價者,另一個我是被審查和被評價的行為者。當審查者對自我進行評價時,首先必須轉換立場和角度,站在旁觀者的位置對自身的行為和動機做出判斷,其次,判斷的標準來自于自身作為旁觀者去評價他人時使用的經(jīng)驗理論,最后,應該對行為結果以及行為的動機有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做出的判斷才是全面的、合宜的。
二、合宜的理論依據(jù)——激情與旁觀者理論
(一)、激情與合宜
斯密認為,人類的各種激情表達怎樣做到合宜、適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沒有一套全然獨立、固定的標準來規(guī)范每種激情的合宜度,如果激情表現(xiàn)的過分強烈或過分低落,旁觀者都不會表示同情,因而合宜是以激情在旁觀者心中是不是引起最大程度的同情為標準的。不同的激情,在旁觀者心目中激起的同情具有不同的特點,因而合宜度也是有區(qū)別的。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從肉體產(chǎn)生的激情和不友好的激情這兩類激情與合宜之間的關系。
1、從肉體產(chǎn)生的各種激情
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論》中提到:“對于因肉體的某種處境或意向而產(chǎn)生的各類激情,做任何強烈的表示,都是不恰當?shù)模驗橥閭儾⒉痪哂邢嗤囊庀?,不能指望他們對這些激情表示同情。例如,強烈的食欲…”可以說,這類普遍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雖然每個人都產(chǎn)生過這類來自肉體的激情,但當事人產(chǎn)生的這種激情并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會與旁觀者產(chǎn)生共鳴,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旁觀者缺乏同情的現(xiàn)象,對于這類激情是不適于以任何強烈的方式來表達的,因為旁觀者的身體無法感受相同的處境和欲望,不可能對這些激情表示理解和同情,所以對于這類激情的強烈表達是不合宜的。那么怎樣才能達到合宜呢?斯密認為,如果把這些欲望約束在健康和財產(chǎn)的范圍內,則需要個人具備謹慎的品質,謹慎在斯密的德性論中是一種較為基本的品質,是達到美德的必須條件之一。如果把這些欲望限制在情理和謙遜的界限內,則需要節(jié)制的美德。
2、不友好的激情
這類激情,主要指的是憤怒和憎恨之情。當我們看到一張朝氣蓬勃的笑臉與一張因生氣而變得面目猙獰的臉,對我們心情的影響肯定是不一樣的,正因為這類激情的直接后果總是令人不快,因而不太容易獲得旁觀者心里以及情感的共鳴。很多情況下是我們得知了事情發(fā)生的原因之后,才會對這類激情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同情。比如,當我們了解到一個人由于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時,對他所產(chǎn)生的憤怒以及報復行為,旁觀者定會產(chǎn)生一定的同情。接著,斯密談到:“為了使憤恨的發(fā)泄變得完全令人愉快,為了使旁觀者充分同情我們的報復,需要什么條件呢?首先,惹人惱火的事必須很嚴重,若不在某種程度上憤怒,就會受人鄙視……”。②在此,斯密給我們界定了在何種情況下表現(xiàn)的不友好的激情才能得到旁觀者的同情,對于這類激情,當事人必須努力克制、合理調整激情的程度和行為方式,這樣才會被旁觀者認可和接受。如果在自制的基礎上,面對憤恨的事情能夠保持認真冷靜的態(tài)度和擁有寬容大量、處事光明磊落的風度,則被認為是高尚的行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確實非常困難,顯然已經(jīng)超越了合宜性的問題,而是上升到了高尚的德行。
(二)、公正的旁觀者與合宜
“合宜”作為對人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和價值判斷的倫理尺度,是通過旁觀者對于同情的感受力以及監(jiān)督、判斷和制約等一系列相關過程而得以實現(xiàn)的,要用合宜這一規(guī)范對當事人(行為的實施者和行為的承受者)的情感和行為做出價值判斷,作為評判主體的旁觀者是不可或缺的。斯密指出:要對自身的得失與他人利益這兩種對立的利益做出公正的比較時,既不能用自己的眼光也不能用他人的眼光去看待,而是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從同我們沒有特殊關系的第三者的角度(旁觀者)才能做出無偏見的判斷。斯密在著作中反復強調這個公正旁觀者應該具備的特征和采用的視角。首先是公正的,公正即公平、正義、公道,是指旁觀者對他人以及事物進行評價時,按照一定的社會標準去待人處事所體現(xiàn)的一種道德要求和品質。其次是中立的,主要指的是利益中立,即旁觀者與被評判者之間沒有任何利害關系的沖突,這樣做出的判斷是不偏不倚的。最后是全面了解事情真相的。旁觀者理論是作為普通大眾立足于第三者視角對社會中的各類激情與行為進行監(jiān)督、制衡的社會化理論,同時它的合理運用也是對人類多種激情的有效控制和調節(jié),是實現(xiàn)社會協(xié)調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一種手段。此外,全面、深刻地把握旁觀者理論可以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斯密筆下的那只“看不見的手”。
三、合宜的作用
(一)、合宜之于“己”的作用
合宜對于“己”的意義,實質上就是在謹慎、正義、仁慈、自制等美德的引導下,使個體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審查的人生沒有價值“。因此我們就應該經(jīng)常的審查自己,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三觀才能成為一個健全的個體,才能達到合宜。單獨的自我是社會大家族中的一分子,而且是社會形成的基礎,因而對人與社會關系之間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奠基性作用,同樣,斯密理論的側重點也是要求社會中的個體首先具有謹慎、仁慈、自制的美德,然后才能引導整個社會走向秩序井然的美好狀態(tài)的。
(二)、合宜之于社會關系的作用
斯密合宜思想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社會中人們共同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去調節(jié)、監(jiān)督個體及他人的情感和行為,從而促使社會達到一種均衡、和諧發(fā)展的理想狀態(tài)。通過這種一致的道德規(guī)范來維系、促進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融洽相處。在現(xiàn)在社會中,人們之間最基本的關系就是經(jīng)濟關系,追求個人利益是社會中每個人基本的心理動機,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財富是一種合宜性的自利。同時人具有社會性,人們之間天然地具有需要相互幫助和合作的依賴性,為了滿足利己的欲望,人們之間必須進行合作、交換、互通有無。因而,人性中利己與利他相統(tǒng)一的互利原則,是維系社會有序運轉必不可少的道德原則,尤其在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只有互利才是市場存在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則和合宜的倫理秩序。人人都有自利的欲望,而唯有互利才能使每個人的自利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ダ仁菍θ诵灾凶岳暮弦讼拗疲质菍崿F(xiàn)自利的橋梁,囚徒困境的事例也證明了這一情況,雙方在意欲達到利己的終極目標時,把自利限制在合宜的范圍內,共同采取互惠互利的策略,如此雙方的利益才能達到最大化。
四、小結
“合宜性”在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中》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斯密從人性的考察入手,以“同情”為起點,并借助公正的旁觀者理論來論述合宜性。斯密在該書中對合宜思想做了系統(tǒng)而全面的闡釋,奠定了他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倫理思想框架。在論述合宜性的過程中,斯密也對利己與利他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并指出兩者之間并非完全對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相互依存的。而合宜正是在利己心與利他心之間實現(xiàn)某種平衡的“公正心”,而這種“公正心”也是當前社會進行道德評價的基礎。因此合宜也被看作是當前社會進行道德評價的基礎。斯密始終強調真正的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存在于我們所有感情合宜的控制和支配之中。不具備合宜性的感情和行為都是非道德的,但是美德不等同于合宜性,在斯密后來的論述中,他指出謹慎、自制是產(chǎn)生美德的必要條件。因而,合宜與美德一樣,在本質上不是一個知識的問題,而是關于感情合度、行為得體的問題。只有達到了感情合度、行為得體,才可進一步發(fā)展為美德。(作者單位: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蔣自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2]聶文軍.亞當·斯密經(jīng)濟倫理思想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聶文軍.同情在亞當·斯密倫理思想中的作用[J].現(xiàn)代哲學,2007年第五期
[4]周軍.合宜性及其倫理意義[J].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六期
[5]高華.亞當·斯密“合宜”思想探析.中國政法大學,2009.05.01
注解:
①[英]亞當·斯密著:《道德情操論》,蔣自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137頁
②[英]亞當·斯密著:《道德情操論》,蔣自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