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摘要: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存在語言文化差異,我國英語的教與學會受到漢語言的影響,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中會出現(xiàn)負面遷移的現(xiàn)象,從漢語言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漢語言在英語的教與學中出現(xiàn)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嚴重干擾到學生的學習。本文針對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中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以及其相關的內容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漢語言 英語 負面遷移
我們國家的母語是漢語言,已經形成一套語言習慣,學習英語不僅意味著要學習第二種語言,也是預示著需要重新形成一套語言習慣,但是在英語語言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受到漢語言的影響,漢語言在英語的教與學過程中會產生負面遷移現(xiàn)象,進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干擾,本文針對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中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進行研究分析。
一、語言遷移界定
語言遷移這個概念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提出,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一種語言時,另一種語言會對其產生影響。語言遷移是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現(xiàn)象。通過多年對語言的研究,人們對語言遷移進行了精確的確定:遷移是目標語言和其他已經學習過的語言之間的一種共性和差異進而產生的影響。
不同語言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和共性,而且不同語言之間產生的遷移現(xiàn)象不同,有不同的分類,語言遷移分為正遷移、負遷移、過渡使用、回避等。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語言遷移是使用母語語言規(guī)則,導致第二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形式不恰當?shù)痊F(xiàn)象。語言的正遷移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積極促進的作用,使第二語言的學習更加輕松,語言正遷移不僅可以減少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誤,還可以促進第二語言的學習,增強語言學習效果,而語言負遷移將第二語言學生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增加,在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1]。語言遷移中的語言回避是指語言的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結構等相對復雜有一定難度的部分采用回避的方式,選擇對結構簡單的部分進行學習,這種語言遷移現(xiàn)象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學習者的母語和其學習的第二語言之間的差異性造成的。
語言負遷移是指,在學習者學習另外一種語言的過程中,因為學習者的母語和其學習的目標語言之間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幾乎沒有相似性,在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語言遷移的現(xiàn)象。語言負遷移不僅不會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還會干擾第二語言的學習,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學習產生阻礙,使其產生消極的影響。語言負遷移的產生是因為學習者認為不同語言的學習和其母語的學習規(guī)則是相同的,進而產生的一種現(xiàn)象。實踐證明,第二語言在學習過程中,語言的各個層面均會發(fā)生不同的語言負遷移。
二、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中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
英語是我國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漢語言對其產生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在掌握一門新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者本身的第一語言會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將第一語言學習的原則運用到其中,對新語言的學習產生干擾。漢語和英語的各個方面均存在差異性,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漢語會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而這是非常正常的,首先是因為我國學生對英語的接觸較少,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應付考試。其次,學生學習英語和與之相關的知識,并不是要求學生對周圍的世界進行重新的感知,所以學生會在漢語的學習條件下學習英語,進而導致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出現(xiàn)漢語言負面遷移的現(xiàn)象。這種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中產生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文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口語中產生的負面遷移。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的口語學習中產生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日常對話中,學生將詞語的組合、搭配、應用在漢語中的意義和用法完全地照搬到應用口語對話中。我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將漢語中的日常用語的表達方式完全地應用到英語中,就不會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3]。雖然從漢語的表達角度進行研究分析,這種應用方式是符合語言的應用邏輯的,但是因為中西方國家存在文化差異,在語言的表達上也存在差異,所以漢語表達方式和英語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漢語言是一門文學藝術,需要細心地去推敲才會感受到它的魅力,在第二外語英語的教與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語文漢語言和英語之間的差異性在什么地方,如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將這些容易產生的漢語言使用錯誤的現(xiàn)象進行避免,這是我國學校英語教育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漢語言在英語聽力中產生的負面遷移。英語和漢語一樣,從“聽”開始,而聽力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英語課堂學習時的聽力訓練是通過聽錄音方式進行聽力學習的,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聽力教學占用的時間較少,所以我國學生的聽力學習需要在課下進行彌補。漢語言對其他語言的學習產生的影響,值得我們進行研究,漢語言的負面遷移不僅會影響到其他語言的學習,同時對語文的學習也會產生影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語文文章、古詩詞進行分析理解,這種理解往往只從表面字義上理解,對文章中要表達的情感和深層意思往往很難理解,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口述,向學生傳達文章的中心思想,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在學生獨立完成語文作業(yè)的過程中還是會只進行表面理解,等待老師講解文章中的深層意思,而對老師的講解又不是很明白,往往就會斷章取義。所以不管英語學習,還是漢語學習,都應該把握住語言的特點和特性,這樣才可以減少負面遷移現(xiàn)象的產生,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漢語言在英語寫作中產生的負面遷移。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檢驗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英語寫作。在英語寫作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中國式英語,也可以說是將英語漢語化,進而形成中式英語[4]。在我國學生的英語寫作中,中式英語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我國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中會受到漢語言的使用習慣、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影響,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會自覺或者不經意地寫出錯誤的英語用語。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因為漢語言和英語這兩種語言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表達方式等,進而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會利用漢語的表達方式進行英語寫作,因而出現(xiàn)了中國式英語。漢語言負面遷移在英語寫作中非常容易引發(fā)語法、語義、語感等的錯誤,漢語的表達方式、表達技巧和英語不同,漢語是我國的母語,學生的漢語文章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負面遷移的現(xiàn)象,不能正確地理解漢語的表達思想,也不能正確地使用漢語詞語,或者是不認識漢語詞語就使用,在漢語寫作的過程中詞語搭配、句子搭配、關聯(lián)詞使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原則,如果沒有根據(jù)漢語的使用原則進行漢語言的使用,不管是英語寫作,還是漢語寫作,都會出現(xiàn)漢語言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要表達的思想不清楚,詞語混搭等,降低文章的寫作水平。
(四)漢語言在英語翻譯中產生的負面遷移。翻譯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是最難的階段,翻譯不僅要求翻譯的文章、句子意思正確,還需要保證句子的流暢通順,在原文的基礎上,使譯文語言流暢,這是評價英語翻譯好壞的基本原則。英語學習者在英語翻譯中經常出現(xiàn)錯誤,經常會受到漢語言的影響,直接使用漢語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英語翻譯。從文化背景的角度進行分析,對待同一個事物,中西兩國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國英語學習者在翻譯時,如果沒有思考就進行翻譯,很容易用漢語言的文化表達方式進行英語的翻譯,進而產生漢語言負面遷移[5]。漢語言對英語翻譯產生的影響不是短期的事情,而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為了將英語翻譯中漢語言的影響避免,減少在翻譯中出現(xiàn)漢語表達方式,需要英語學習者多看一些關于中西文化的書籍,認識中西文化的不同,從中西文化書籍中學習中西文化的差異,增加自己對英語翻譯的認識,減少在英語翻譯中出現(xiàn)的錯誤。
在語文古文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使用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方式對古文翻譯,而我國古文的表達和英語表達部分在結構上是相同的,所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古文翻譯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上的語文漢語言負面遷移現(xiàn)象。在英語翻譯中出現(xiàn)的漢語言負面遷移,主要是受到漢語言表達方式、詞語結構等的影響,從中我們也看到在另一種語言學習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文化背景、文化差異等,將不同語言國家的文化進行比對,然后再進行語言學習。
三、小結
漢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性,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前提下,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時,很容易使母語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產生影響。在我國學生的英語學習中,教師需要正確地對待學生的應用表達錯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語言錯誤進行深層研究,只有清楚地知道學生英語學習出現(xiàn)錯誤的根源,才可以幫助學生將這些錯誤有效地糾正和防止,減少漢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產生的負面遷移現(xiàn)象。語
參考文獻
[1]王輝躍.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母語遷移現(xiàn)象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魏娜.論漢語言在英語教與學中的負遷移[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7(12):66-67.
[3]劉玉連.減少初級英語學習中母語的負遷移[J].考試周刊,2010(22):44-45.
[4]張樂,許小燕.淺析英語學習中常見的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1):38-39.
[5]楊述景.英語學習中母語遷移現(xiàn)象[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