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恰蒂斯加爾邦,有這樣一項撫恤措施:警員犧牲后,其子女可“接班”進入警局工作。
9歲的安尼米什住在印度恰蒂斯加爾邦比拉斯布爾縣。4年前,他頂替殉職的父親到縣警局工作,從此開始了與小伙伴們不一樣的人生。母親常常以“給糖吃”的承諾,哄著他騎上兒童三輪車,到警局上班。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在恰蒂斯加爾邦,像安尼米什這樣的“兒童警察”至少有300人,最小的只有5歲。
在警局,“兒童警察”的工作往往是端茶送水、傳送文件等,薪水比成年同事們低。安尼米什每月的薪水是4200盧比(約合人民幣423元),必須隔天到警局“打卡”,空閑的那天去上學。母親莎拉津尼說:“說服他去上班,我費了很多口舌。他想像別的孩子那樣無憂無慮地玩,但為了這份薪水,不得不去警局上班?!?/p>
32歲那年,莎拉津尼的警員丈夫在完成任務后乘火車返回,因火車發(fā)生事故身亡。得知安尼米什可以“接班”時,莎拉津尼很糾結。迫于經濟壓力,她最終同意讓安尼米什去上班。“讓5歲的孩子去工作有些殘忍。起初,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辦公室,總是哭。他的童年被剝奪了。”莎拉津尼面色沉重地說,“他逐漸接受了自己上班、別的孩子上學的現(xiàn)實。我們的處境一度艱難,總算挺過來了?!?/p>
在印度,像安尼米什這么大的男孩喜歡玩“警察抓壞蛋”的游戲。安尼米什不愿被小伙伴們看成警察,可小伙伴們還是叫他“兒童警察”。
和安尼米什相比,14歲的沙魯巴·納萬什辛苦得多。他與安尼米什一樣,都是比拉斯布爾縣人,都在5歲時頂替犧牲的父親進入警局工作,都是一天上班、一天上學。不同的是,納萬什上班的地點很遠?,F(xiàn)在,已有9年工齡的他乘火車或汽車到恰蒂斯加爾邦首府萊浦爾的警局上班,下班后乘車返回,來回200公里。納萬什說:“為了家人,我必須這么做,他們需要我這份薪水?!被氐郊?,納萬什總是“累得無精打采”。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又無可奈何。納萬什的母親沒有工作。她說:“其實我不想讓他做這份工作,可那樣一來,家里就沒了收入?!?/p>
多年的工作經歷讓14歲的納萬什適應了挑起家庭重擔的“家長”角色?,F(xiàn)在,他在盤算兩個妹妹的婚事,雖然她們仍在上學,但“我有責任為妹妹找個好婆家”。按照習俗,女子出嫁時,娘家必須準備豐厚的嫁妝。作為哥哥,納萬什不愿妹妹因為嫁妝被婆家的人指指點點。“我不希望發(fā)生那樣的事,所以要努力工作?!??笪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