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樓
中國的冠帶制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國服飾史中,腰帶是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秴问洗呵锿ㄔ彙ど鲃荨氛f:“冠帶,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惫?,帽子的統(tǒng)稱;帶,古人服飾的一部分,這里主要指腰帶,即束腰之帶。盡管腰帶有著多種樣式和多種名稱,但在禮制社會的古代中國,腰帶不僅是服飾美構成的要素之一,更一直是區(qū)分束系者等級、地位的重要標志。由于腰帶所具有的這種特殊作用,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著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尤其在交往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古代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記載,宋太宗夜間召見侍臣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于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上,陶谷這才進去。在當時,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腰帶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行君臣之禮。古人的冠服腰帶是封建社會禮儀制度的重要載體,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近年日益升溫的古董收藏大潮中,對古人帶飾的系列收藏和深入研究,卻相對落后于其他門類的文物。
2007年秋,筆者應邀到哈爾濱市的幾家公私博物館,期間曾去過以收藏遼金龍紋銅鏡著稱的企業(yè)博物館——龍江龍博物館,發(fā)現(xiàn)該館的藏品很有特色,其展品多成系列,而且十分注重研究。比如他們對古人帶飾的收藏,歷經十多年的征集過程,已經形成了系列。在時代上,有西周、春秋、戰(zhàn)國、漢、唐、遼、宋、金、元、明、清各代腰帶(包括零散飾件)400多種。這些帶飾原件的質地,囊括了金、銀、銅、鐵、玉、木、煤精、水晶、陶瓷、螺鈿、綠松石、硨磲等十多種;制作工藝包括鎏金、鏤空、浮雕、線刻、捶揲、鏨刻、鑲嵌、填彩、填漆、景泰藍、琺瑯、繪畫等;紋飾則包括人物故事、佛教故事、道教故事、儒家禮儀、軍事戰(zhàn)爭、職貢交聘、農耕漁獵、山水花鳥、瑞獸圖騰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
龍江龍博物館的帶飾系列藏品極具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該館帶飾藏品介紹給廣人文物愛好者,一直是我的夙愿。在龍江龍博物館的支持下,自2013年年初開始,本人對其館藏帶飾作了初步研究。
帶、郭洛帶及其飾件
龍江龍博物館的館藏帶飾,以帶、郭洛帶數(shù)量為多。
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與中原地區(qū)使用絲織大帶和帶鉤幾乎同時,我國北方居住的匈奴、鮮卑等東胡古代民族在革帶上使用了一種類似帶鉤功能的金屬裝置,即帶鐍。所謂帶鐍,指的是一種帶扣,其形或圓或方,并附有扣針,使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然后插入扣針即可。由于它結扎起來比帶鉤牢固,所以被廣泛使用。這種裝有“鐍”的革帶,也稱鐍帶,其出現(xiàn)可能比帶鉤略晚。目前所見的帶鐍實物,大多是春秋、戰(zhàn)國以后的遺物。有研究者認為,三國時期以后,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鉤者日見減少,以至最后完全取代了帶鉤。此后流行的郭洛帶、蹀躞帶以至金帶、玉帶等,大多用帶翕萄,而不用帶鉤,帶鉤的使命遂告結束。
實際上,鐍雖然是常見于革帶上的一種裝置,但有時也可用于絲帶。這種絲帶是以絲織物織成的一種寬闊的腰帶,史籍中常見的緄帶、織成帶等名稱,就是指這種腰帶。如《東觀漢記》載:“鄭(鄧)遵破匈奴,于是上賜金剛鮮卑緄帶一具?!痹谶@種緄帶(即織成帶)的首端,就綴有一個金屬帶鐍?!逗鬂h書-輿服志》記載命婦服飾:“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以采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首為帶躪,飾以白珠。”據(jù)此可知,這種裝有帶鐍并且飾有牌飾的腰帶,不僅可以用于有地位的男子,也可用于貴族婦女。
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的資料可知,在相當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已有匈奴使用的鐍帶發(fā)現(xiàn),如內蒙古杭錦旗桃紅巴拉和毛慶溝匈奴墓中就出土過圓形帶鐍;其形制都是在當中有供穿帶用的孔,前部有喙狀突起,尾部有鈕孔。這種鐍每條帶上只有一件,其作用相當于帶扣。另外,國內外也曾出土過很多匈奴、東胡式(也稱“鄂爾多斯式”)銅帶飾,這些帶飾分為帶扣(鐍)和牌飾,用鏤雕工藝,紋飾十分精美,帶鐍很多都鑄有喙狀突起和穿帶子的孔。鏤雕的紋飾圖案,前期的大多為動物和斗獸紋,后期逐漸出現(xiàn)了家畜、禽鳥和人物,有的十分形象生動,藝術價值很高。這類在帶鞓上裝一種斗獸紋銅飾牌而用銅鐍扣結的鐍帶,年代可從春秋中晚期一直延續(xù)到兩漢、南北朝。這類帶子在用鐍扣結和鞋的牌飾等方面,都與中原革帶的帶鉤不同,因而應屬另一系統(tǒng)的帶飾。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這類牌飾大都以散件的形式出土,故而以前往往被人忽略,僅將其視為單純的飾牌而疏于研究。近年來,歷史、考古學界的一些專家已經注意到這類鐍帶,并在研究上有所突破;而一些文博單位和收藏家也逐漸發(fā)現(xiàn)、認識到了這類鐍帶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鐍帶的收藏熱和研究熱正在興起。龍江龍博物館經過近十年的征集,目前館藏鐍帶已達百余種。
郭洛帶亦稱“郭落帶”、“鉤落帶”,特點是制作者在革帶上飾以銅鉤、銅牌或金牌,牌上裝飾有鹿紋、羊紋、獸紋等形象,是鮮卑人游獵生活的一種藝術性反映。文獻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東胡已有鮮卑之名,東漢以前便以“鮮卑”名山或名族。也有學者認為,鮮卑即“犀毗”,亦稱“師比”,是指胡人的帶飾而言。此帶鉤初出自東胡,戰(zhàn)國時傳入趙國等?!妒酚洝ば倥珎鳌に麟[》引張晏言指出:“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薄肮洹?,本義為瑞獸,而“鮮卑”則意為瑞祥或神,合之為瑞獸或神曾,因此東胡人喜以鹿、虎等瑞獸的形狀鑄鏤于帶飾上,從而稱其為“鮮卑郭落帶”,意為瑞獸帶或神獸帶。從考古出土實物看,一些“郭洛帶”所鑄鏤空金屬紋飾,動物紋多采用草原上極為流行的虎形、豹形、駱駝形、鷹形、羊形等,圖案則多為幾何紋樣。
從形制上看,中原傳統(tǒng)腰帶的帶頭是鴨形(或作鳥形)帶鉤,而鮮卑帶頭則與之截然不同。在龍江龍博物館帶飾系列藏品中,就有不少以動物(包括家畜、禽鳥)和人物為圖案的青銅、金銀牌飾,考其形制和工藝,即應屬鮮犁郭洛帶的飾件。
(本文配圖均為龍江龍博物館藏品)
(責任編輯: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