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凌峰 攝影 章梵 設計 田偉
劍出鞘 試駕福特探險者
文 許凌峰 攝影 章梵 設計 田偉
一款來自大洋彼岸的正宗美式SUV,設計雖然前衛(wèi),但并不花哨,它以往的戰(zhàn)績讓人羨慕,“2011年度北美多功能車”的稱號也被它收入囊中。它曾經是一款美式的方殼子、肌肉男,但時過境遷,隨著消費者口味的不斷變化,這款車型也隨著換代慢慢追尋著時代的腳步,如今的它已經是第五代產品,它就是——福特探險者。
探險者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出奇的大,外觀不但霸氣,充滿了力量感,在幾次換代的情況下,又增添了幾分時尚。其實總體從價位、配置以及空間加速能力來看,唯一和探險者算的上競爭對手的只有別克昂科雷,它們的造型同為美式的狂野型SUV,但四驅能力都算不上突出,尤其是過小的接近角似乎制約了探險者的通過性,雖然前保險杠下是軟塑料的擋泥板,但如果不小心,也很容易將這層軟塑料蹭傷,更嚴重者有可能將這輛車的前擋泥板磕掉。
先來談談探險者的外觀,它的進氣格柵與車身同色,融為一體,看起來很協調。而格柵兩邊的大燈組并沒有采用方方正正的造型,而是向車側延伸出去的飛翼式。此外,腳下的輪胎型號為255/50 R20,20英寸的超大輪圈讓車側看上去很爺們兒,不小家子氣。遺憾的是,探險者可能徹徹底底走了城市的路線,因此輪胎也采用的是偏重于公路的低阻力輪胎,個人感覺和探險者這個名字有點不太搭調。至于尾燈組,探險者采用了LED燈光,造型有點類似于上一代的攬勝
運動,立體感很強,但從車尾整體看上去有點偏小。另外,我們在車頭和車尾都看到了安裝拖車鉤的設計,城市or越野?我真的有些混亂。
車內的感覺很熟悉,地道的福特風格,但和那些福特的重型皮卡比起來,卻又時尚了很多,畢竟這款車也走向了豪華范。至于材料,不管是車門飾板還是車內飾板,摸上去的手感都很好,但有些地方還是能感覺到是仿造皮,不過就這個價位而論,福特已經在這輛車上下血本了,畢竟副駕駛位前還有實木的裝飾,這點讓人比較心動。中控臺,基本都是觸摸式,很先進,中央顯示屏達到了8英寸,并且娛樂系統還集成了USB接口,SD讀卡器,RCA視頻口等,當然,這套系統和蘋果手機也是兼容的,當手機插入USB接口后,可以直接讀取手機里面的音樂,非常實用。顯示頻下方的全觸控式SONY面板非常敏感,操作也很方便,只要輕輕觸碰,就可以完成駕駛員想要的操作。另外,福特汽車對音響的要求也一向很高,前兩年試駕銳界就已經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今探險者的音響系統也由12個高品質揚聲器組成,可以產生5.1聲道環(huán)繞立體聲效果,這是讓我雙手稱贊的優(yōu)勢之一。在舒適方面,探險者上的配備也毫不馬虎,主副駕駛坐席都有加熱和通風,方向盤也有加熱功能,不過這些功能的操作都需要觸碰中央顯示屏,并沒有在駕駛員附近設計特殊的按鍵,只能說很實用、很人性,但不能說特別方便。對于后排來說,福特汽車還為乘坐者準備了獨立的娛樂影音顯示屏,當然,后排獨立空調也是必不可少的配備。
至于探險者的空間我覺得真沒有什么可挑剔的,7座設計,第二排腿部空間很大,座椅也很柔軟,舒適度不言而喻。至于第三排座椅是5∶5設計的分割式雙座椅,男性成年人坐進去略顯狹窄,不過要是女性或者是小孩坐進去空間還是比較充裕的。而讓我們最瞠目結舌的是第三排電動座椅的放倒模式十分特殊,椅背放倒后,座椅還可以通過電機來個后空翻把后備廂完全鋪成一個平面,讓后備廂可以裝載更多的隨身物品。
動力上,探險者采用了和銳界同樣的3.5L發(fā)動機,有很多人會問,這么大的車僅用3.5L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動力夠用么?其實從幾天的駕駛感受而言,在城市中或者高速路上,這套動力系統足夠用,如果是高速超車,建議采用手動換擋模式。當然探險者的優(yōu)勢我也不能埋沒,它的平順性很好,在加速中的推背持久力很好,從40km/h~120km/km之間,基本可以保持相同的推背感,雖然力度肯定比不上那些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但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反應更直接、敏捷,即踩即有。此外,配合這款發(fā)動機的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它可以達到214kW的最大功率和354N·m的峰值扭矩。
很多人覺得探險者的胎噪有點大,但我從幾天的駕駛感來談,其實還算不錯,只不過探險者的靜音做的確實不錯,發(fā)動機和風噪傳入車內的聲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相比之下,可能胎噪更凸顯一些,因此不少人就“矬子里面拔將軍”,把胎噪大列為了探險者的劣勢。
有人會認為探險者這么大的車可能在高速轉彎中的側傾比較大,其實剛開始我也有這種想法,可在山路上跑了一段時間我才覺得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探險者的離地間隙并不大,接近角離去角也很小,為了克服這種劣勢,福特的工程師把這款車的懸架調校的相當有韌性,支撐力很強。雖然有時候過減速帶的時候也會咯噔咯噔的,但較長的減振器行程并沒有給車內帶來更多的顛簸,這點毋庸置疑,因為我開著它一直感到很舒服。另外,別看探險者個頭大,但事實上方向盤卻輕的可以,開著它除了視線高之外,一點也沒有駕駛著大號SUV的感覺,相對而言,我試駕探險者的那段時間中還開了雷克薩斯的RX450h,RX方向盤厚重的力度讓我反而不太適應了。
再來談談探險者的四驅性,它的四驅系統構造和一般的小型城市SUV相同,中央采用了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大部分時間動力是輸送到前軸的,理論上可以把最多50%的扭矩分配到后軸。經過行走了一條碎石的上坡后,我感到這套四驅系統不能算特別牢靠,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車身自重過大,在一次旱地拔蔥的過程中,前輪刨出了兩個深坑,如果是平地,我想我們會有陷車的危險。不過讓人欣慰的是,探險者還是配備了路況實時管理系統,通過換擋桿后方的一個旋鈕進行操作,并包括了雪地、沙地、泥地和普通四種模式,并具有陡坡緩降系統,我相信有了這些電子系統的幫助,探險者應付普通越野路面還是比較輕松的。如果是進入凹凸較多的路面還是謹慎行駛,拖底很有可能發(fā)生。
總體來說,探險者是一款更適合于城市的大號SUV,能裝人,更能裝東西,“肚量”很大。另外,別看它用的是3.5L的發(fā)動機,500km實測中油耗鎖定在11.2L/100km還是相當不錯的,這個油耗跟一般的2.0T發(fā)動機油耗差不了多少。如果帶著家人開車出門旅行,探險者絕對是一個不錯的伙伴。
福特探險者技術規(guī)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