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豐
摘要:很多工程因為受合同工期制約,冬季不能暫停施工。然而中原地區(qū)的冬季氣溫反復升降,反復的冰凍、解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將無法保證。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必須結合本地區(qū)冬季環(huán)境氣候特點,認真汲取一些新的施工技術方法,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才能在施工實踐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保證工程建設速度和質量。
關鍵詞:混凝土拌制 運輸 澆筑 養(yǎng)護 質量要求
1 混凝土冬季施工行業(yè)標準
混凝土冬季施工條件我國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104-97規(guī)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xù)五天穩(wěn)定低于5℃,即滿足冬期施工條件。工程進入冬施階段,水泥混凝土工程應相應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2 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論和方法
2.1 混凝土使用低堿水泥,優(yōu)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在混凝土中摻入與非冬期施工外加劑性能相近的防凍劑,避免與前期澆筑混凝土產生色差?;炷翑嚢钑r間比常溫時延長50%時間,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不低于15℃。
2.2 加強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保溫,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10℃,以免新澆混凝土冷卻過快,影響早期強度增長和觀感質量。
2.3 施工環(huán)境封閉,當室外溫度低于-10℃時,在施工現(xiàn)場采用電暖氣片進行加熱保溫。做好同條件試件的留置和混凝土的測溫工作,隨時掌握混凝土的內部溫度,根據(jù)溫度變化情況及時采取防護措施。
2.4 正確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體積比,最后,要及時檢查原材料是否與設計用原材料相符,這要求供方提供兩份同樣材料,一份提供給實驗室,一份給工地,工地收料人員應按樣本收料,如來料與樣本不符,應馬上向上級匯報,及時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 冬季施工解決的問題
3.1 冬季施工應解決的問題,一是如何確定混凝土最短的養(yǎng)護齡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三是如何保證混凝土后期強度和耐久性滿足要求。
3.2 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除滿足確定、耐久性要求和節(jié)約原材料外,應該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實驗室設計合理的配比,必須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強度,砂控制細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達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進行,達到設計和驗收標準。
3.3 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如有必要在寒冷的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須注意采用適合冬期氣溫特點的施工工藝,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筑件與外界氣溫之間的溫差,嚴防溫差裂縫,以確保澆筑質量符合預期要求。另外,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應主要從抗?jié)B性、抗化學侵蝕性等方面采取措施。適量的摻加磨細摻合料,可以抵抗溫度、濕度中性化作用、鹽害、凍害等混凝土耐久性的侵蝕。
4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材料儲備保溫和加溫
4.1 冬期施工應該注意混凝土材料的保溫工作?;旌狭显谶\輸途中若保溫措施不當極易受凍,因此必須在進入冬期之前就安排砂石混合料進場,并且在冬期開始前用棉氈、草袋覆蓋保溫,將砂石料溫度始終維持在0℃以上,防止其遭受凍害影響。在保溫運輸途中,如有冰雪、凍塊混入攪拌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合料溫度;難以融化、粉碎的凍塊會堵塞輸料口,降低混凝土拌和質量。外加劑、水泥使用前不必直接加溫,為防止其受凍,須妥善存放在暖棚、庫房內。另外,水源儲備問題也是冬期施工必須考慮的。
4.2 攪拌站須搭建保溫暖棚來維持砂石料的正常溫度,同時要適當加溫混凝土拌合料,拌合水加熱溫度,根據(jù)混凝土拌合物混合溫度和計算控制。水的加熱溫度控制在80℃以內。若骨料無需加熱,則允許水溫超過80℃,但是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熱的水進行攪拌均勻,再加水泥,以免熱水直接接觸水泥影響拌和質量。若加熱水達不到預期要求,可均勻加熱骨料,溫度不宜超過60℃。片石摻用前須預熱。使用水泥前先將其存放在暖棚里預熱,但切忌直接加熱,以免破壞拌和效果。每次工作完華后,攪拌筒內必須用粗石子加清水洗干凈,按出料方法操作,把筒內積水排盡,同時也要對攪拌筒外表及底座周圍的水泥殘渣進行沖洗,正確處理和保養(yǎng)能延長攪拌筒的使用壽命。
5 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及拌和
5.1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采取高效減水劑降低水灰比,促進水泥水化,繼而做出不包含可凍水的飽和混凝土構件。
5.2 采用低吸水率的巖石能夠有效控制可凍水含量,防止骨料因水含量過多而遭受凍害。另一方面,控制骨料粒徑也是混凝土防凍措施之一。
5.3 拌和機出料溫度宜控制在40℃以內,低溫早強混凝土拌和溫度宜控制在30℃以內。
6 混凝土的運輸
6.1 運距過長不僅增加運輸成本,而且運輸途中凍害等各種因素難以預控,因此拌和站距離施工現(xiàn)場要距離適中,工程不要合理規(guī)劃運輸路線,盡量減少運輸時間。
6.2 混凝土運輸時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車,裝料前在汽車翻斗內抹一層柴油與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裝好料的汽車要用保溫布覆蓋,然后可以出場。運輸時間一般不得大于0.5h,運輸車到達現(xiàn)場后,保溫布不要急于掀開,等到攤鋪時再掀開,以免溫度損失。
7 混凝土的澆筑
前期準備工作關系混凝土澆搗及成型質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須對混凝土預拌質量進行嚴格控制,以確?;炷列阅艿耐恍?。澆筑期間中途不宜停頓,確保構件一次成型,在明眼處預留施工縫,以防出現(xiàn)施工冷縫破壞外觀質量。振搗時注意時間和質量的控制,當混凝土面層平整,出現(xiàn)均勻的水泥漿,沒有沉陷、冒泡等現(xiàn)象時停止振搗。應用二次振搗工藝,混凝土澆筑入模后以及下一層澆筑開始前分別振搗一次,以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提高振搗質量。endprint
8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養(yǎng)護
在混凝土同條件試件強度達到3MPa(冬期不小于4MPa)時拆模,拆模后為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溫差開裂,應及時用土工布、草簾等覆蓋保溫,并灑水養(yǎng)護。拆模時提前灑水,拆模后進入為期7天的養(yǎng)護階段,灑水量的控制是養(yǎng)護工作的重點。但是冬期施工切忌灑水養(yǎng)護,可將養(yǎng)護劑涂刷在試件表面并覆蓋塑料薄膜或草簾保溫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延長到14天。
9 混凝土拆模
9.1 冬期施工須重點關注混凝土拆模強度。拆模前須確認兩點:一是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拆模標準,二是拆模工藝是否達到抗凍要求。常溫狀態(tài)下,混凝土側模強度必須超過2.5 MPa,且棱角和構件表面結實,拆模后不垮落;底模應在混凝土強度符合以下要求時方可拆模。
9.2 混凝土與環(huán)境的溫差不得大于15℃,當溫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時,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蓋措施,如覆蓋草袋及彩膠布。
9.3 采用暖棚法養(yǎng)護的混凝土,當養(yǎng)護完畢后環(huán)境氣溫仍在0℃以下時,應待混凝土冷卻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10 冬季施工混凝土質量檢查
冬季混凝土質量檢查除滿足一般混凝土要求外還要滿足下列要求:①熟悉施工圖紙,認真領會設計意圖。通過同設計人員交換意見,并經過現(xiàn)場實地勘察,收集水文、地質、氣象等原始資料,對施工圖設計混凝土應承擔功能作全面了解,并做好相應技術信息的收集準備工作;指定專人定期檢查、測定各種原材料和生產狀態(tài),澆筑期間重點關注混凝土溫差的控制,確保澆筑質量達到預期要求。②冬季施工混凝土除按規(guī)定制作標準養(yǎng)護的試件外,還根據(jù)建筑物養(yǎng)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制作施工檢查試件,借以查明強度的發(fā)展情況。施工檢查試件的養(yǎng)護應與建筑物相同。
測溫進入11月后試驗員即開始測量大氣溫度的最高、最低及平均氣溫。共設置兩處,一處設在作業(yè)面附近,一處設在標養(yǎng)室附近,兩點測量值的平均值為當日當時大氣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應每車測量并做好記錄,其內容為入模混凝土溫度及覆蓋溫度;混凝土養(yǎng)護溫度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臨界強度之前,每隔2h測量一次,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以后,每隔六小時測一次。測點布置須符合(JGJ104—1997)的要求。
11 結論
在冬季施工中,我們要充分掌握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理論知識,混凝土的拌制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及拌和,運輸過程中要按照國家規(guī)范科學的進行,澆筑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嚴謹執(zhí)行,后期的養(yǎng)護要嚴格的把控和執(zhí)行,這樣才能使得混凝土強度達到預期目標,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劑與摻合料應用技術指南[S].
[2]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xié)會.混凝土結構外加劑標準應用指南[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3]陸景浩.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優(yōu)化控制策略分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