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琴
“師生共讀一本書”的實踐與思考
■林秀琴
學生怎樣閱讀,就會怎樣生活。“師生共讀一本書”就是讓教師成為詩意的點燈人,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讀什么書、怎么讀、如何彰顯共讀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激發(fā)興趣、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挑選讀物;根據(jù)學生實際采用靈活的閱讀方法;發(fā)揮“例子”和教師“導”的功能,發(fā)揮師生互動的功能及保證共讀的時間等,就成了實踐過程中影響共讀效果的關鍵因素。
針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氛圍不濃、教師指導和檢查不夠到位的現(xiàn)狀,筆者所在校開展了“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共讀中,教師有意識地營造讀書氛圍,搭建讀書平臺,滲透閱讀方法,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該活動師生互動,多維并舉,課內(nèi)外結合,重視對整本書的閱讀指導,讓學生親歷一個較為完整的閱讀過程,把課外閱讀的指導真正落到了實處。
讀什么書 共讀的書籍,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需求的關鍵詞往往是“好看”“有趣”,因此挑選讀物時要遵循“兒童本位,興趣優(yōu)先”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绊樐局?,以致其性”,什么季節(jié)就讓他們“開什么花”,千萬別去“催熟”,逼其“提前開花”。順應了學生的閱讀需求,他們才能讀出感覺和情趣來,才能充分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其次,應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挑選讀物。教師可結合學段特點和學生實際,從書的體裁、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等角度去考慮,力求使閱讀的內(nèi)容既符合學生的精神成長需求,又富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思想的拔節(jié)和精神的成長。
例如,低年級可選擇文字與圖畫都較簡單的繪本,如《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猜猜我有多愛你》等;中年級可選擇兒童故事、中長篇童話,如《親愛的漢修先生》《長襪子皮皮》和《愛的教育》等;高年級可挑選長篇童話、兒童小說以及一些中外名著,如《烏丟丟的奇遇》《草房子》和《魯濱孫漂流記》等。
怎么讀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靈活地采用各種閱讀方法。 朗讀法。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最佳方法,“老師朗讀的聲音是學生永久的記憶?!保ā独首x者》)教師每天為學生朗讀幾個片段,以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充分享受到“聽書”的快樂,進而對閱讀產(chǎn)生向往之情,并且愛上閱讀。此方法較適合識字不多、閱讀有一定障礙的低年級學生,也適合一些情感濃郁、語言生動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的精彩片段。 主題閱讀法。教師向?qū)W生推薦主題相同的幾本書,在主題的引領下,進行互文閱讀,獲得較全面的認識。該方法較適合高年級學生。
例如,升入高年級后,學生接觸了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教師以“走進動物世界”為主題,向?qū)W生推薦《昆蟲記》《小獅子愛爾莎》《狼犬羅依》《夏洛的網(wǎng)》以及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等,進行多角度閱讀,互相輝映,讓學生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更深刻地感受生命的內(nèi)涵和意義。主題閱讀法還可以圍繞某位作家的系列作品展開,在互文閱讀中,對該作家的寫作題材、語言風格、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如重點指導學生閱讀曹文軒的《草房子》后,再向他們推薦《青銅葵花》《紅瓦》《根鳥》等作品,學生系統(tǒng)閱讀后,就能對曹文軒的“純美小說系列”有較全面的了解。名著導讀法。名著大多年代久遠,思想深邃,內(nèi)涵豐富,學生閱讀起來有一定困難。教師可從課文的節(jié)選入手,充分挖掘其蘊涵的魅力,然后相機引導學生品讀名著中其它精彩片段或章節(jié),以一篇帶一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如學完了《草船借箭》后,教師圍繞“諸葛亮神機妙算”這一主線,引導學生閱讀“孔明用智激周瑜”“諸葛亮智算華容”“孔明三氣周公瑾”“孔明定計捉張任”“孔明巧布八陣圖”等精彩章節(jié),學生就會對該書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精彩片段品讀法。教師根據(jù)閱讀進展,精心選擇語言優(yōu)美生動、表現(xiàn)力豐富、內(nèi)容深刻的片段,定期與學生一起品讀,含英咀華,在大語境下積累語言模塊,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讀寫結合法。這是讓學生融入文本、融入角色的好方法。例如,可以讓學生化身為作者,寫寫故事怎樣發(fā)展,或改變故事的結局;也可以化身為書中人物,進行內(nèi)心獨白;還可以寫寫閱讀時的心理感受,評評書中人物,或與書中人物進行對話等等,沉浸其中,學生覺得自己就是書的主人。
發(fā)揮“例子”的功能 要讓共讀成為一個“例子”,起到引領、輻射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興趣、接受熏陶、習得方法、提高能力”的共讀意義。所以,這樣的共讀,就不能是淺層次的泛泛而讀,是師生一起“慢慢走,欣賞啊”的閱讀。其間,有方法的滲透,有思維的碰撞,有讀寫間的遷移,還有在學生“憤悱”處的點撥,在文章空白處的想象,在語言精妙處的駐足,長期熏染,學生必然受益匪淺。
發(fā)揮教師“導”的功能 閱讀是需要引領的。師生共讀,并不是師生間互不干涉,你讀你的、我讀我的平行式閱讀,也不是教師向?qū)W生推薦讀物后就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的放羊式閱讀。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導”的功能,做到讀前有計劃、善營造,讀中有指導、善激發(fā),讀后有評價、善提升。教師要做一個閱讀先行者,從不同身份去研究讀物。首先以讀者的身份,對該書的思想內(nèi)容、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文章結構、言語表達等方面作一番梳理;然后以學生的眼光去研讀,對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困惑點、空白點、興趣點、興奮點等方面作好預設,做到心中有數(shù);最后從教師的角度去思考,在閱讀中怎樣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滲透哪些閱讀方法、關注哪些表達方式,并提煉出有較大張力的話題,引導學生探尋出文字背后的意蘊。
發(fā)揮師生互動的功能 閱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加拿大兒童文學教授帕瑞·羅德曼說∶“閱讀兒童文學的最大樂趣就是交流的樂趣?!睅熒沧x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互動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間、學生間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多了一些共同的話題,多了一段共同的閱讀旅程,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共同元素,精心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磁性“閱讀場”,并善于尋找對話支點,引導學生在碰撞中悅納,在分享中提升,讓共讀成為一個搖曳多姿的心路歷程。筆者做法是,充分利用每周的閱讀交流課,讓學生談自己閱讀的體驗、收獲與困惑,相互發(fā)問、互解疑難,教師巧妙地穿針引線,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時的共性問題,并進行篩選、梳理,提煉出有張力的話題。交流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又要通過細節(jié)的挖掘,牽一發(fā)動全身,促進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將探尋引向更深處。
保證共讀的時間 為確保學生的讀書時間,學校在每天午休后,安排15分鐘的“紅領巾午讀”活動,每晚規(guī)定學生必須進行15至30分鐘的課外閱讀,每周安排一節(jié)“閱讀交流課”,構成了一個“課內(nèi)外結合、家?;印钡拈喿x網(wǎng),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
筆者所在校結合每學期一次的讀書月活動,將共讀活動推向高潮。如通過讀書演講賽、制作讀書心語卡和書簽、讀書日記展評、讀書征文比賽、讀書知識競賽等形式,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彰顯。同時,教師也可通過這些活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全面的評價。
兒童怎樣閱讀,就怎樣生活。與學生共讀的日子里,教師是詩意的“點燈人”。當教師與學生一起傾心閱讀時,就是和學生在“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平凡的日子里播撒書香,讓學生在書的世界里獲得情感的潤澤、精神的滋養(yǎng)和成長的快樂。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