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卿
(石家莊市華興小學,河北石家莊,050000)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極強的形象思維。教師若想使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順利、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而多媒體教學的恰當運用,對學生思想品德、文化智能、勞動技能、身心健康和藝術審美等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聲、像相結合的特點,它以直觀的形象、鮮艷的色彩、強烈的感染力等刺激學生的視聽,營造情感氛圍,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媒體的不足,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興奮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學好知識的先決條件。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那么他們的求知欲望就會變得更加旺盛,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去接受知識,變沉重的負擔為愉快的享受。在小學語文課的教學中,激趣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而具有明顯優(yōu)勢的是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在實踐中,可根據具體課文內容及多媒體的特點,或制作課件設置懸念,或運用錄音使學生親聞其聲,或利用錄像使學生如臨其境,靈活運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材,其內容大都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課文情感和內容感到難以理解。尤其在學習一些有特定時代背景的文章時,教師一味地用語言去講解,則不易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如果能在這時運用多媒體加以體現和渲染,就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筆者考慮到學生年齡小,對周總理光輝的一生以及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質知之甚少,因而不易理解人民對總理的深厚感情。為把學生帶到課文特定的情感氛圍當中,筆者放映了當時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真實歷史鏡頭。那感人肺腑的場景,使學生雙眼濕潤,有的甚至泣不成聲,情感受到了強烈的感染,他們在那萬民同悲、山河共哀的動人情景中,感受到了人民與總理之間的深厚感情,沉浸在無盡的沉痛與哀思之中,從而激發(fā)他們去學習總理那與日月齊輝的崇高品質,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對課文的學習、理解和品味當中。
如能利用多媒體將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可以幫助學生接受、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并使其受到啟發(fā)。
如在《燕子》一文中,作者把停歇在電線上的燕子比喻成“正待演奏的曲譜”,這一比喻既恰當、形象,又給人留有想象的余地。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教學難點,筆者出示了課件,上部是停歇在電線上的燕子,下部是一段五線譜的曲譜。二者形象上的相似,使學生初步理解了這一比喻的含義。筆者接著又播放了一段錄音:潺潺的流水聲、燕子的啾啾聲、森林里蟄居了一個冬天的小動物們嬉戲的聲音……聽完后,學生爭先恐后地說:“這是春天的聲音,是一首最動聽的樂曲?!比缓蟾髯哉f了對這一比喻的理解。這不僅讓教學難點迎刃而解,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想象沒有被具體的形象所束縛,變得豐富起來。
多媒體表現手法的多樣化,對學生感官的多路刺激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不能及的。它有利于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一種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在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下學習,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的控制。
如在《鳥的天堂》一文中,大榕樹和群鳥歡騰情景的描寫部分是教學重點。在講課時,筆者播放電視錄像,首先顯現出一棵靜態(tài)的大榕樹。在即將進入下一階段時,學生的注意力出現了分散的趨勢。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變換了電教方式,將錄像變?yōu)殇浺?,讓學生閉目靜聽:清晨,一片寂靜。突然,拍掌的聲音響了起來,一聲、兩聲。隨之而起的是幾聲清脆的鳥鳴,接著群鳥歡騰,婉轉悠揚的鳥叫聲匯集成一首動聽的樂曲。這時,學生的精神重又為之振奮。筆者適時地啟發(fā)學生通過聲音去想象,并述說那眾鳥歡騰的場面。之后筆者又播放錄像,借助多媒體視聽手段將學生真正帶進了鳥的天堂。課堂氣氛自始至終融洽和諧、激越活潑,學生興致盎然、精力集中,在愉快的氣氛中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要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諸多課文盡管文體不同,但無一不蘊含著美的因素。在教學中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展示逼真、鮮艷的圖像,生動、和諧的音樂來調動教材中美的因素,增強學生的美感,進而達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時候,筆者抓住課題中的“美麗”二字,用多媒體手段依次將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欣賞、領悟,并結合配樂進行朗誦,創(chuàng)設出優(yōu)美的教學環(huán)境。此刻的學生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際的茂密林海之中,時而積雪消融、大地回春,時而野花盛開、林木森郁,時而秋葉飄零、野果豐盛,時而雪花飛舞、一片銀白……學生的情緒受到強烈的感染,陶醉在美的氛圍當中,并為祖國有如此壯美的景色感到自豪,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油然而生。與此同時,學生的鑒賞能力也從中得到了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強化素質教育。
[1] 賈新中.善于把學生作為一種課程資源[J].中小學管理,2003(1).
[2] 黎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長管理行為[J].江西社會科學,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