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鳳 鐘勇
摘要:近些年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對于新舊知識的聯系和知識組織構建等能力已經大有提高。筆者依據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的教學思想,以認字、文章段落結構分析為切入點,簡單地講述了基于概念圖和思維導圖教學引導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初中語文;概念圖;思維導圖;應用
一、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簡介
1.概念圖
概念圖是屬于圖示法的一種,這種圖示法中,概念被節(jié)點所代替,而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則用連線表示。簡單點說,概念圖的本質可以概括為概念之間的意義聯系用科學命題表現出來的一種形式,再加上具體的實例補充說明,最終使得一些基本概念有機地聯系都一起,形成空間網絡結構的表述方式。
2.思維導圖
在19世紀60年代,思維導圖的概念被提出并風靡全球。發(fā)散性思維特征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中央圖形是思維導圖應用時注意力集中的焦點,以主題主干為中心,向四周放射聯系。易于產生聯想的關鍵詞或關鍵圖形是分支的主要構成,與此同時分支也是次級話題的主要表現形式,屬于較高層次分支的附屬部分。連接節(jié)點由各分支結構組成,并向末端開放。
二、教學設計中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的應用
筆者在對蘇軾的《水調歌頭》進行設計時,就融入了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的學習思想,并以此為例,說明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設計中的應用方法。筆者用inspiration7.5軟件繪制出如圖1的教學設計主體框架,選用的模板類型為右樹型,并將課程教學內容細致劃分為認識作者、寫作背景、課文解析和課文欣賞五大步驟,整個學習過程學生一目了然,這對于知識網絡的組織構建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圖1 教學設計主體框架
由于初中語文課程對詩詞作者的了解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筆者為了加深學生對作者的認識,方便記憶,特意從生平、代表作品以及寫作風格三個方面對作者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并使用具有理順歸納優(yōu)點的右樹形模板繪制而成,如圖2所示。
圖2 “認識作者”概念圖
政治失意和對弟弟的相思之情是筆者在設計“寫作背景”時納入考慮范圍的兩大主要因素,作者在這兩種略顯消極的思想情緒中借酒消愁后“把酒問青天”,于是才有了這首千古傳誦的中秋詞。在理清教學思路后,筆者直接采用Inspiration7.5軟件進行編輯,并選用因果型模板建立設計模型,整體設計構建如下圖3所示。實際課程教學中,筆者還對每個圖像內容配備了文字接受,讓學生的左右腦能夠在背景內容理解同化的過程中同時接受信息得到充分調動,有利于深刻的理解記憶。
圖3 寫作背景教學設計
綜上所述,系統性、濃縮性、思維開放性和直觀性是概念圖和思維導圖教學應用的最大優(yōu)點,同時也滿足了信息化教學對信息科技和課程教學結合的基本要求,為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狀況作出針對性設計。教學實踐證明,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京: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概念圖的有效應用,新課程,2012年07期
[2]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張麗萍:我國概念圖研究概覽[J],現代教育技術,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