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朗讀者》
——德國反思文學的承前啟后之作

2014-04-03 13:12:08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
關鍵詞:朗讀者漢娜納粹

南 楠

(江蘇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 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朗讀者》
——德國反思文學的承前啟后之作

南 楠

(江蘇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 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分析了小說《朗讀者》對揭露二戰(zhàn)時期法西斯罪行,以及對歷史和罪責反思的價值意義,認為其傳承了德國反思文學的總體特點,小說對女主人公漢娜的形象塑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德國反思文學的禁忌,是德國反思文學的一部承前啟后之作。

德國小說; 《朗讀者》; 本哈德·施林克; 德國反思文學

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小說《朗讀者》(DerVorleser,又譯《生死朗讀》)出版于1995年,出版后短短四年便被譯成25種語言,迄今不到20年時間里已經被譯成39種文字,風靡全球。目前國內外學者從敘事學、闡釋學、心理學、倫理學、跨文化理論等角度對小說《朗讀者》進行了解讀。本文從《朗讀者》引發(fā)的爭論入手,分析小說在表現(xiàn)題材、表現(xiàn)主題方面與德國反思文學的一脈相承之處,以論證該小說是德國反思文學的一部力作;小說中德國人被作為受害者來表現(xiàn),突破了德國反思文學的禁忌。

一、 批評家眼中的《朗讀者》

小說《朗讀者》一出版即引起轟動,包攬了眾多文學獎項,先后獲得了德國《慕尼黑晚報》年度文學之星(Stern des Jahres der Münchner Abendzeitung,1995)、德國漢斯·法拉達獎(Hans-Fallada-Preis,1997)、意大利文學獎(Grinzane-Cavour-Preis,1997)、法國翻譯著作大獎(Prix Laure Bataillon,1997)、德國“世界報”文學獎(WELT-Literaturpreis der Zeitschrift Die Welt,1999)、德國基督教圖書獎(Evangelischer Buchpreis,2000)、芬蘭文學獎(Eeva-Joenpelto-Preis,2001)。《朗讀者》曾榮登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榜首,被德國《明鏡周刊》稱作戰(zhàn)后德國第二代作家表現(xiàn)歷史題材的代表作[1],被德國“文學教皇”拉尼茨基(Ranicki)收進德國當代文學作品經典集[2],2000年被海涅研究會列為向貴賓贈送的禮物。作者本哈德·施林克2004年被授予德意志聯(lián)邦一級十字勛章(Bundesverdienstkreuz I. Klasse),2010年入選德國海德堡大學年度“詩學講座”作家?!独首x者》于20、21世紀之交走進亞洲,名列日本2000年暢銷書榜第二位,獲得日本“每日新聞”報文化特別獎(Sonderkulturpreis der japanischen Tageszeitung Mainichi Shimbun,2000)*資料譯自德文版維基百科http:∥de.wikipedia.org/wiki/Bernhard_Schlink(2013年1月7日讀取)。,同年小說中文譯本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大陸版譯者姚仲珍,譯名為《生死朗讀》;臺灣版譯者張寧恩,譯名為《我愿意為你朗讀》。2006年譯林出版社再版此書,譯者錢定平,定名為《朗讀者》。被幾十家著名報紙重點推薦[3],獲評中華網2000年最佳小說獎。據此書改編的同名電影《朗讀者》獲得2009年電影金球獎,并獲奧斯卡五項核心大獎提名。電影的巨大影響力再一次掀起閱讀原著的熱潮。小說《朗讀者》是德國反思文學中一部極具影響力的作品。

雖然小說《朗讀者》獲好評無數,卻于2002年遭遇發(fā)難,被指責是“美化過去”“淡化沉重歷史”[4]的作品,“對施害者和受害者身份進行了模糊化處理”[5],試圖為納粹分子開脫罪責。負面評論主要來自英國作家羅倫斯·諾富克(Lawrence Norfolk)、英國倫敦日耳曼學者杰里米·阿德勒(Jeremy Adler)。此外,文學評論家威利·溫科勒(Willi Winkler)認為施林克對代表納粹時期的施暴者漢娜形象進行了美化,對納粹時期的恐怖暴行進行了無害化處理[6]。隨后,德國著名作家馬丁·瓦爾澤、德國《明鏡周刊》等刊發(fā)了為施林克辯護的文章,從文學與政治、歷史、思想意識等角度批駁了發(fā)難者的觀點[7]?!独首x者》的轟動效應在德國現(xiàn)代小說中實屬罕見。

二、 《朗讀者》——德國反思文學一脈相承之作

德國人民對納粹歷史的反思促進了反思文學的誕生和發(fā)展。德國作家對二戰(zhàn)歷史的發(fā)問和反思一直沒有停止,戰(zhàn)后老一輩德國作家多把揭露和反思法西斯罪行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責任。德國反思文學通常以戰(zhàn)爭為題材,反省法西斯發(fā)動的戰(zhàn)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的苦難,揭露、批判法西斯罪行,反對戰(zhàn)爭,反思歷史。

《朗讀者》與傳統(tǒng)的德國反思文學有一脈相承之處,小說以漢娜、米夏等“小人物”為主人公,內容涉及二戰(zhàn)、猶太人受難、逃生等題材,借此揭露法西斯罪行、批判殘酷的戰(zhàn)爭,引發(fā)人們對歷史和罪責的反思?!独首x者》講述的是男主人公米夏·伯格與女主人公漢娜·施密茨的愛情故事。初識漢娜時,還在讀中學的米夏只有15歲,此時的漢娜36歲,米夏被成熟的漢娜所吸引,兩人熱戀,每次約會時肉體交融之前和之后漢娜都要求米夏為她朗讀文學作品。然而不久后,漢娜的突然離去給米夏以沉重的打擊,他到處尋找漢娜的蹤跡卻一無所獲。若干年后,米夏與漢娜在法庭上重逢。米夏作為法律系大學生旁聽了對納粹分子的審判,才知曉漢娜曾經做過納粹集中營女看守并被控有罪。小說通過米夏對漢娜身世的探尋將人們帶回到第三帝國時期,讀者從中看到時代的病癥、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民眾的麻木不仁、冷眼旁觀,不禁感嘆德國普通民眾在法西斯統(tǒng)治龐大機器中的螺絲釘作用,從而實現(xiàn)對歷史的反思。

第三帝國時期,納粹法西斯對猶太人實行迫害、驅逐和滅絕行動,猶太人遭到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例如,文中交代納粹分子“每天都得面對屠殺和死亡……煤氣毒死、爐子燒死也都成了家常便飯?!簹馐液头贌隣t乃是日常風景”[8]92這些文字將納粹罪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集中營解散后,全體囚犯被勒令向西行軍,當時正值大雪紛飛的隆冬時節(jié),許多猶太人在途中斃命。某日傍晚途徑的一座教堂成為猶太女囚的臨時居住地,然而炸彈襲擊使教堂燃起大火,從頂部一直燒到內部坍塌,被關押的三百名猶太女囚因為大門緊鎖無法逃生,最終全部喪生。炸彈襲擊是導致教堂失火的原因,無辜的猶太婦女遇難。納粹法西斯發(fā)起的反動戰(zhàn)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災難,德國也因此遭到毀滅性打擊。戰(zhàn)爭雙方兩敗俱傷,反戰(zhàn)的主題顯而易見。小說中看守們?yōu)榱司S持秩序,任憑里面的人怎樣哭喊都沒有打開大門,最終導致慘劇。法西斯對猶太人生命的蔑視令人憤慨,人們不禁質問納粹時期執(zhí)行滅絕政策的儈子手人性何在?文中卡車司機的回答頗具代表性:“劊子手沒有遵循任何命令行事。他是在完成工作,劊子手處死的也并不是他所憎恨的人,他更不是向那些人報仇雪恨。殺死他們,對劊子手來說根本無所謂。無所謂到什么程度?殺不殺他們都一個樣!”[8]133劊子手的冷漠麻木令人費解和憤慨,然而卻是那個特定歷史時期人們真實的普遍狀態(tài)。但“個人不能脫離自己民族的命運。他們既然未能阻止暴行的發(fā)生,就必須為此承擔后果”[9]德國人應永遠銘記第三帝國的歷史,反思納粹法西斯給猶太人民造成的傷害,反思個人的冷漠麻木和愚昧盲從為納粹上臺和勢力擴張所應擔負的責任。施林克表示,他最初寫小說的目的只是讓更多人分享、審視這段歷史,無論是他兒子還是孫女這樣年紀的人都應該知道,自由生活并不是憑空而來。這是一段所有德國人無法回避的當代史[10]。由此可見,施林克在創(chuàng)作《朗讀者》時,未曾想回避、掩蓋納粹歷史,而是要更多人去審視、反思那段歷史。

三、 《朗讀者》——德國反思文學突禁之作

在傳承德國反思文學總體特點的同時,小說《朗讀者》又成為德國反思文學突破禁忌之作。一方面,相比傳統(tǒng)的德國反思文學,《朗讀者》中纏綿悱惻的愛情似乎淡化了小說的嚴肅性,然而正是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激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夠讀完整部小說后思索表層故事背后隱藏的深層內涵。小說以輕松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貫穿故事始終,符合現(xiàn)代讀者的閱讀趣味?!独首x者》男主人公米夏和女主人公漢娜跨越了21歲的年齡差距,譜寫出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米夏對漢娜的愛刻骨銘心。初識漢娜時,米夏只有15歲,那時的他膽小懦弱,漢娜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他的生活。漢娜給了他性的啟蒙,教他克服難為情,教他擁有一種理直氣壯、天生占有的氣概。米夏心中珍藏著漢娜的許多寫照。從漢娜入獄第八年開始,米夏一直為其朗讀,直至漢娜死亡。當米夏見到漢娜冰冷的尸體時,他的感覺如同一位丈夫面對與他共度一生的妻子:“我望著這張臉,天長地久一般,那長逝永訣了的臉,忽然復活了,變做了漢娜年輕時候的模樣兒?!倍按饲榇司?一般在老年夫妻之間才會發(fā)生?!瓕τ谀蟹絹碇v,老妻永葆著少女的嬌美嫵媚?!盵8]183漢娜對米夏的愛伴其一生。熱戀中的漢娜稱米夏為“小家伙”,她喜歡聽米夏為其朗讀文學作品,感受著其中的喜怒哀樂,沉醉于米夏帶給她的甜蜜愛情。后來漢娜因做過集中營女看守并對火災事件負有主要責任被判終身監(jiān)禁。獄中的她聽著米夏的朗讀錄音磁帶,從監(jiān)獄圖書館借來相應的書籍逐字逐句比對,終于擺脫了文盲的重負。漢娜在入獄18年后被赦免,卻在出獄前選擇自盡。在漢娜的遺物中,米夏發(fā)現(xiàn)了從一張報紙上剪裁下來的自己中學畢業(yè)典禮的照片。這張照片伴隨漢娜度過18年鐵窗生涯,見證她努力脫盲,陪伴她走向死亡。漢娜一生都沒有將“愛”說出口,但她對米夏的愛一直潛藏在心靈的最深處。

小說帶給讀者的不僅僅是凄美的愛情故事,還有更深層的頓悟。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談及小說《朗讀者》時表示:“《朗讀者》不是關于納粹或者屠猶的。它是一本關于戰(zhàn)后一代和戰(zhàn)爭一代之間關系的書,關于罪責。”[11]小說中關于罪責的反思可分兩方面探討:一方面是以漢娜為代表的父輩的罪責,即“平庸的惡”;另一方面是以米夏為代表的后代的罪責,他們別無選擇地成為道德良心的負罪者。小說的女主人公漢娜比男主人公米夏大了21歲,作者對年齡差距的設置有著深刻的寓意。漢娜代表著父輩一代,米夏代表著戰(zhàn)后一代。父輩們是第三帝國時期的親歷者,他們在生活中擔任著好父母、好醫(yī)生、好教師的角色,卻沒能阻止暴行的發(fā)生,或參與了戰(zhàn)爭、或對身邊的罪行麻木不仁袖手旁觀,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作惡。米夏作為罪惡歷史傳承者的戰(zhàn)后一代,別無選擇地繼承了道義上的罪責?!叭绻f背叛一名罪犯不會讓我罪孽深重,愛上一名罪犯卻使我罪責難逃。”[8]118米夏為自己與漢娜的關系感到羞愧自責,他對漢娜有著割舍不斷的愛,但因為與曾經的納粹分子扯上關系倍感愧疚懊惱。漢娜的身份特殊,她不僅是米夏的情人,還是曾經的納粹看守。米夏對她的經歷無法釋懷,他想擺脫漢娜的影響,卻無法控制對漢娜的愛和思念。這種復雜的情感一直折磨著米夏,使他感到愧疚自責。米夏的罪責感令他承受著良心與道德的譴責。

另一方面,小說中漢娜坎坷的一生表現(xiàn)了第三帝國時期一位普通德國民眾的傷痛,而這種傷痛言說往往是德國反思文學所避諱的,《朗讀者》突破了傳統(tǒng)德國反思文學的禁忌。漢娜擁有多重身份,作為女人的漢娜簡單平凡,生活中的漢娜做事情一絲不茍,就連內衣、襪子都會熨燙平整。她熱心幫助素不相識的患病少年、干凈麻利地沖凈馬路上的嘔吐物并送他回家,她隨朗讀情節(jié)的發(fā)展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喜怒哀樂,她會為教堂里孩子們的歌聲所動容,她渴望愛情,外表雖冷淡內心卻激情澎湃;作為德國人的漢娜認真嚴謹,無論是在西門子公司做工人還是后來在電車上做售票員,都恪守工作職責,并因此受到提升;作為文盲的漢娜充滿對文化的渴望,具有高度的自尊,她沉醉于米夏為她朗讀文學作品,為保守文盲的秘密兩次放棄升職機會做了納粹女看守,成為法西斯統(tǒng)治的工具,并承認寫了認罪書而被判終身監(jiān)禁;作為納粹分子的漢娜麻木盲從,她受命挑選赴奧斯維辛受死的猶太女囚,卻沒有懷疑過這個命令的合理性;作為文明人的漢娜在獄中學會讀寫后閱讀了大量有關納粹集中營的書籍,意識到自己當年的罪行,在出獄的那天清晨自縊身亡,以死謝罪。漢娜被作為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受害者來表現(xiàn),沒有因為曾經的納粹看守身份成為公眾眼中不可饒恕的罪人,反而博得了眾多讀者的同情。從某種程度上說,漢娜是時代的犧牲品,漢娜的悲劇是納粹體制釀成的。

隨著時代的推移,德國民眾對納粹歷史的反思經歷了近七十載。小說《朗讀者》植根于德國民族反思的大環(huán)境,傳承了德國反思文學的總體特點,是德國反思文學的一部力作。同時,小說通過對漢娜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普通平凡的德國人在納粹體制下所受的創(chuàng)傷,不再對德國人的傷痛保持沉默,改變了德國反思文學一味懺悔罪責、無法言說傷痛的固有模式,突破了德國反思文學的禁忌。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深諳年輕一代的非政治素材,比如無處不在的情感缺憾和茫然迷亂,故而將多重反思融于引人入勝的愛情故事,不僅成功地將前輩對第三帝國的反思引向深入,而且以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書寫歷史,使年輕一代對第三帝國的反思得以延續(xù)。從這個意義上講,《朗讀者》開啟了德國反思文學的新篇章。德國對第三帝國歷史和罪責的反思不會停止,德國反思文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1 ] 馮亞琳.《生死朗讀》的敘事策略探析[J]. 外國文學評論, 2002(1):108-113.

[ 2 ] Reich-Ranicki M, Reinsch A. Der Kanon, die Essay und ihre Autoren[M]. Frankfurt am Main: Insel-Verlag, 2006.

[ 3 ] 袁楠. 價值的發(fā)現(xiàn)與意義的延伸:重做《朗讀者》的個案分析[C]∥優(yōu)秀出版物價值論: 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 北京:中國期刊編輯學會, 2008.

[ 4 ] Hanns-Peter R. Lektürehilfen. Bernhard Schlink Der Vorleser[M]. Stuttgart: Klet Lernen und Wissen GmbH, 2008:111.

[ 5 ] Adler J. Die Kunst, Mitleid mit den M?rdern zu erzwingen: Einspruch gegen ein Erfolgsbuch[N]. Süddeutsche Zeitung, 2002-04-20.

[ 6 ] Hage V. Autoren unter Generalverdacht[N]. Der Spiegel, 1995-11-20.

[ 7 ] 印芝虹. 十字架下的德國反思文學:從今年的德語文壇大事談起[J]. 外國文學動態(tài), 2002(6):4-7.

[ 8 ] 本哈德·施林克. 《朗讀者》[M]. 錢定平,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9.

[ 9 ] 張沛. 鳳凰涅槃:德國西占區(qū)民主化改造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0] 吳筠. 寫作最初只為無法回避:訪《生死朗讀》《回歸》的作者、德國作家貝哈德·施林克[N]. 文匯報, 2009-01-17.

[11] 石劍峰. 文學:奧斯卡的發(fā)動機:小說《朗讀者》作者施林克談同名電影改編[N]. 東方早報, 2009-02-26.

【責任編輯:王立坤】

GernmanReflectiveNovelTheReader——AWell-ReceivedandControversialWork

NanN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The expose of the fascist crimes during World War Ⅱ and the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guilt in the novel,TheReader, are analyzed. It inher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 reflective literature. The image-building of the heroine of the novel, Hanna, breaks the long-standing taboo in the German reflective literature. The novel is considered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German novel;TheReader; Bernhard Schlink; German reflective literature

2014-03-26

2014年度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語類課題(14jsyw-46); 江蘇省2012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2SJB750020)。

南 楠(1982-),女,陜西西安人,江蘇科技大學講師。

2095-5464(2014)06-0835-04

I 106

: A

猜你喜歡
朗讀者漢娜納粹
漢娜的驚喜
學生天地(2019年3期)2019-03-05 08:21:32
捶醒穿日軍制服、行納粹禮的無知
《白絲帶》:納粹是怎樣煉成的?
評小說《朗讀者》中《奧德賽》的隱喻
文教資料(2016年28期)2017-02-23 23:24:38
一封關于《朗讀者》的信
《朗讀者》:冰冷的歷史沉思與深刻的人性寓言
電影評介(2016年19期)2016-11-23 08:01:58
第二場:品鑒《朗讀者》
海燕(2016年4期)2016-07-05 17:09:58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01:06:28
納粹“海報男孩”曬與希特勒合影
中外文摘(2015年24期)2015-03-03 08:10:42
少女漢娜的生死抉擇
讀者(2014年22期)2014-12-24 02:49:20
南和县| 家居| 西丰县| 武川县| 彝良县| 德安县| 阿克| 达孜县| 锡林浩特市| 和林格尔县| 页游| 上思县| 哈巴河县| 新安县| 临夏市| 东丰县| 都昌县| 抚州市| 大英县| 临漳县| 顺平县| 股票| 买车| 马山县| 陆川县| 开封县| 长岭县| 特克斯县| 边坝县| 灌云县| 六枝特区| 长兴县| 赫章县| 满城县| 岳阳市| 靖边县| 盘锦市| 永修县| 商丘市| 淮北市|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