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戴志騫研究史料辨析

2014-04-02 00:04:04韋慶媛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圣約翰中國銀行圖書館學

□韋慶媛

戴志騫(1888-1963)是中國近代第一代圖書館學家,是中國圖書館事業(yè)的先驅(qū)。筆者于2010年在《大學圖書館學報》上發(fā)表了《圖書館學家戴志騫的激情與無奈》[1],不久又在《圖書館》上發(fā)表了《戴志騫的新圖書館思想與實踐》[2]。2011年《中國圖書館學報》刊登了鄭錦懷的文章《戴志騫生平與圖書館學成就考察》(以下簡稱鄭文)[3],2013年《大學圖書館學報》刊登了顧燁青等《探究圖書館學家戴志騫轉(zhuǎn)行與歸宿之謎》(以下簡稱顧文)[4],范凡也在《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著作出版與學術傳承》中披露了有關戴志騫的史料[5],使戴志騫研究成為近年來最活躍的人物研究之一。

人物史料是研究人物的基礎,它能夠幫助我們系統(tǒng)梳理人物的貢獻,探尋人物思想產(chǎn)生的源頭。而對于長期脫離圖書館學界視線的戴志騫而言,空白需要認真填寫,長期積累是準確應用史料的保證。目前除《戴志騫的新圖書館思想與實踐》外,基本集中在戴志騫生平史料的梳理上,但現(xiàn)有研究中尚存有誤或含糊不清的觀點、史實和結論,本文通過深入挖掘第一手資料,進行辨析,系統(tǒng)梳理戴志騫的生平史料。

1 童年、少年、青年時期

1.1 早期學習經(jīng)歷

戴志騫,名超,字志騫,英文名除在他的作品上署名常用的 Tse-chien Tal、縮寫 T.C.Tai之外,還有在圣約翰大學獲演講金牌時使用的Tai Ts-chi、在 Who's Who in China(1936)中使用的Tai chichien。關于戴志騫早期的活動經(jīng)歷,1925年,戴志騫的好友、愛荷華大學圖書館館長約翰·博因頓·凱撒 (以下簡稱“凱撒”,英文名為John Boynton Kaiser)撰寫的戴志騫傳記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戴志騫,1888年2月27日出生于中國江蘇珠溪鎮(zhèn),1894-1903年接受私塾教育,1904-1907年在上海圣約翰學院預科(St.John's Preparatory College)學習,畢業(yè)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溥倫貝子獎牌(Prince Pu Medal)和圣約翰同門會(校友會)演講金牌(St.John's Alumni Medal)。和中國普通孩子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一樣,他學習了中國的經(jīng)典著作和歷史。”“1907-1909年戴先生在溫州瑞安高級中學教授歷史、英文,隨后進入上海圣約翰大學,并做了助理館長(Assistant Librarian),1912年獲得該校學士學位,并再次獲得圣約翰同門會(校友會)演講金牌。”[6]該記載收錄在1925年11月出版的戴志騫博士論文ProfessionalEducationforLibrarianship中,附在戴志騫論文之前,是得到戴志騫本人首肯的,因此可信度比較高。

鄭文認為“戴志騫在進入上海圣約翰大學就讀之前,就已經(jīng)在溫州瑞安中學擔任過英文教員?!辈槭ゼs翰大學校史,其前身圣約翰學院建于1879年,是一所教會學校。建校之初只有預科,相當于中學畢業(yè)到正式接受大學教育之前的教育程度,1896年得到美國圣公會的批準,正式成立由文理、醫(yī)學、神學組成的大學部,文理學院學制三年,學生必須完成圣約翰預科或與之同等的課程學習方能就讀。1905年圣約翰學院改為圣約翰大學,可以授予文、理等科學位[7]。由凱撒介紹得知,1904-1907年,戴志騫在上海圣約翰學院(大學)完成了預科學習,之后任溫州瑞安高級中學英文、歷史教員,1909年再進圣約翰大學繼續(xù)本科學習。因此戴志騫任溫州瑞安高級中學英文、歷史教員的時間,確切地說是在圣約翰大學預科和本科學習之間。

1.2 在圣約翰大學

關于戴志騫在圣約翰大學本科學習的時間,鄭文推測其入學時間是在1908年。而據(jù)上文所述,戴志騫1909年進入上海圣約翰大學學習,文理學院學制為三年,1912年畢業(yè),獲文科學士學位。畢業(yè)時,獲得圣約翰同門會(校友會)演講金牌,獲獎題目是《新中國之道德》,講稿刊登在《約翰聲》1912年第5期上,這是目前所見戴志騫的第一篇論文[8],比鄭文所記早8年時間。此后戴志騫陸續(xù)發(fā)表了幾十篇中英文論文。目前所見戴志騫的第一篇英文作品是1918年11月-1919年6月發(fā)表在TheChinese Students'Monthly(《中國學生月刊》)上的Recent LiteratureonChina(《最新關于中國的文獻》)連載。

獲得學士學位后,凱撒記述:“他繼續(xù)學習研究生課程,同時擔任該校圖書館館長(Librarian)。戴志騫學習的課程包括哲學、社會學和教育。1913年底,由于健康原因,他被迫暫時放棄學習,但繼續(xù)學習的想法始終沒有放棄。”

關于戴志騫任職圣約翰大學圖書館,據(jù)凱撒介紹,1909年任助理館長(Assistant Librarian),1912年任館長(Librarian)。另據(jù)黃維廉1923年撰寫的《約翰大學圖書館》記載:“1909年秋戴志騫(現(xiàn)任北京清華學校圖書館館長)任館長之職?!薄?911年秋,藏書室遷至新購之兆豐園內(nèi),在今卜校長宅內(nèi)之下層,占屋凡三間,館長之職仍由戴君繼任。”“1914年夏戴君辭職。”[9]黃維廉曾長期擔任圣約翰大學圖書館館長,其記錄是可信的,因此1909年秋至1914年夏,戴志騫任圣約翰大學圖書館館長。關于鄭文提到的究竟是“館長”還是“主任”的問題,實際上,對于很多民國時期圖書館管理者而言,無論是當時,還是現(xiàn)在,“館長”和“主任”經(jīng)?;煊茫鴥蓚€名稱也只是稱謂不同,管理圖書館的責任是相同的。

2 任職清華學校圖書室(館)

2.1 任職時間

據(jù)1922年清華學校職員一覽表記載[10],戴志騫到清華工作始于1914年8月,被聘為清華學校圖書室主任。1921年清華學校南院教師住宅建成后,戴志騫首批遷入,住南院(今照瀾院)7號。根據(jù)清華學校圖書館1916年購書文書記載,1916年10月“清華學校圖書室”改稱“清華學校圖書館”,戴志騫于1916年10月升任清華學校圖書館主任。1917年8月戴志騫第一次赴美留學,1919年8月回國。

鄭文認為“戴志騫回國之際,清華學校圖書室就已經(jīng)改稱清華學校圖書館,于是戴志騫取代袁同禮擔任館長一職。”而實際上,1916年10月清華學校圖書室就已經(jīng)改稱清華學校圖書館,戴志騫留學之前就是 “圖書館主任”,而非鄭文所記的“圖書室主任”。戴志騫回國是在1919年8月,圖書室早已改稱圖書館,但“主任”之稱卻沒有改變,直到1949年5月潘光旦任上,才改稱“館長”,此前歷任管理者均為“主任”。戴志騫也不是取代袁同禮擔任館長一職,1914年8月-1928年9月戴志騫任清華學校圖書室(館)主任,從未間斷,兩次赴美留學期間,先后由袁同禮、吳漢章、顧子剛代理圖書館主任,而戴志騫只是休假(On leave)。

鄭文關于清華學校、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北京圖書館協(xié)會的英文譯名不準確。清華學校自建校伊始,其英文名稱即為Tsinghua College,而非Tsinghua School。戴志騫任職的“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其英文名稱為Library Association of China,而非Library Society of China,“北京圖書館協(xié)會”的英文名稱為The Library Association,Peking,而非Library Society of Beijing。

2.2 第一次赴美留學

1917年8月戴志騫被“特派赴美考察圖書館”,第一次赴美留學。關于戴志騫就讀的學校,鄭文提出:“據(jù)我們考察,美國確實設有一所 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譯成中文即為‘紐約州立圖書館??茖W?!~約州立大學(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下面并未設有圖書館學校(Library School)?!辈⒄J為“戴志騫于1917年秋進入紐約州立圖書館??茖W校學習”。而據(jù)戴志騫檔案資料記載:“圣約翰大學文科學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圖書管理學校學士?!绷硪晃辉吻迦A圖書館主任的留美學者洪有豐檔案資料記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學士,前國立東南大學教授兼圖書館主任?!彼麄儺厴I(yè)于同一所學校,即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中國早期留學美國的圖書館學家袁同禮、李小緣也畢業(yè)于這所學校,因此弄清楚它的發(fā)展脈絡很有必要。

美國并不存在以“紐約州立大學(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命名的大學。據(jù)戴志騫介紹,美國的圖書館學校,“以下二所成立最早,在校畢業(yè)者,給予圖書館學學位: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Library School,Albany,1887;University of Illinois,Library School,Ill.,1893.”[11]。楊昭惁、查修畢業(yè)于伊利諾伊大學圖書館學校。

紐約州立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建于1784年,它不同于我們通常所說的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這是一個“傘形組織”(Umbrella Organization),它行使教育行政機關的職能,現(xiàn)今的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和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都是它的成員,上世紀初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隸屬于它的管轄[12]。

據(jù)弗朗西斯L.梅克薩(Francis L.Miksa)的論文[13]得知:1887年1月5日麥維爾·杜威(Melvil Dewey)在美國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圖書館學校,隸屬于哥倫比亞學院,稱圖書館經(jīng)濟學校(The School of Library Economy at Columbia College in New York City)。1888年杜威任紐約州立圖書館(奧爾巴尼)(New York State Library,Albany)館長和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Albany)秘書,1889年由于哥倫比亞學院董事會不再支持圖書館學校繼續(xù)辦學,杜威把該校移到了紐約州立圖書館(奧爾巴尼),稱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1926年這所學校又遷回哥倫比亞大學。

在The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1915年年度報告中,對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這樣描述:“這是大學的教學機構,它招收注冊學院或大學的畢業(yè)生。由于這個原因,雖然它屬于專業(yè)學校,但可以被看作是研究生院,為授予圖書館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而及時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和擴展。”[14]

由此可見,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是高等學校,按照戴志騫、洪有豐檔案記載,稱為“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它可以授予高等學校學位,畢業(yè)學生獲得圖書館學專業(yè)學位,戴志騫、洪有豐、李小緣、袁同禮均獲得該校本科圖書館學學士學位(B.L.S)。根據(jù)羅賓斯 · 卡特(Jane Robbins-Carter)和西維(Charles A.Seavey)的研究[15],1889年杜威開始在該校設立圖書館學碩士(M.L.S)學位,授予已獲得圖書館學學士學位、從事圖書館專業(yè)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圖書館服務或圖書館史等相關優(yōu)良著作者。1917年戴志騫傳記的作者凱撒即獲得了該校的碩士學位。

關于戴志騫畢業(yè)的時間和學位,一般可見的資料均記載為1918年獲得圖書館學學士學位,如:1937年的《清華同學錄》記載,戴志騫獲“1918 Library School,N.Y.S.U.圖書館學B.L.S.”(1918,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學學士學位)。他本人亦在1918年發(fā)表的文章中稱“騫為美國圖書管理員之精神所動,故今夏(1918年夏)畢業(yè)后,竭力思得軍營圖書館之閱歷,現(xiàn)已蒙政府許可,將赴軍營圖書館,為實地之練習矣,希日后還國有所貢獻于我國之健兒也?!保?6]

然而,在紐約州立大學1918年獲得學位的學生名單中,沒有找到戴志騫的名字,而在1919年獲得學位的名單中找到了他的名字。1919年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有6名學生獲得了圖書館學學士學位,包括Rommulhoff,Julie(即后來的戴志騫夫人戴羅瑜麗)、Tai,T.C.(戴志騫)。另據(jù)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公報記載,1919年6月戴志騫參加在艾斯博瑞公園舉行的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戰(zhàn)時圖書館服務展覽會,他的登記信息為:“Tai,Tse-chien,Stud.N.Y.State,L.Sch.,Albany,N.Y.”,登記身份仍然是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的學生。那么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說法呢?凱撒在傳記中幫助我們解開了謎團:“戴先生第一次去美國是在1917年,是作為中國教育使團赴美的秘書。同年他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學習,盡管語言存在障礙,但他在不足12個月的時間里學完了專業(yè)培訓課程,在二年的時間里,獲得了圖書館學學士學位,美國的學生也很少能夠做到這一點。”凱撒還風趣地說:“當問到他在剛來美國是否能說英語時,戴先生閃著東方人特有的眼光坦率地說:‘噢,是的!但是沒有人能理解?!边@表明戴志騫是在1917-1918這一年的時間里學完了全部課程,但正式拿到學位是在1919年。

戴志騫在一年即學完了全部課程,之后據(jù)1922年清華學校職員一覽表記載,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館員,美國愛布頓軍營圖書館參考部主任、副館長及代理館長。”凱撒在戴志騫傳記中說:“當我作為軍營圖書館員于1919年1月到達愛布頓軍營(Camp Upton)時,愉快地發(fā)現(xiàn)戴先生已于前一年的10月加入到圖書館員行列?!贝髦掘q于1918年10月到愛布頓軍營圖書館工作,此前短暫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工作。凱撒沒有提到他在軍營圖書館的職務,只是說:“戴先生在軍營圖書館工作中的勤奮和能力以及他一直良好的服務精神,為他贏得了所有同事真誠的欽佩?!贝髦掘q于1918年加入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ALA)[17],到1930年一直為會員。1918年夏他參加了在紐約散落托加泉舉行的年會(Saratoga Springs Conference),后又參加了紐約圖書館協(xié)會 在 潑 瀾 雪 湖 (Lake Placid)舉 行 的 會 議[18]。1919年6月參加了在艾斯博瑞公園舉行的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戰(zhàn)時圖書館服務展覽會(Asbury Park Conference)[19]。

關于戴志騫回國時間,鄭文推定“戴志騫乃是在民國八年(1919年)秋由美國返回中國”。而據(jù)1922年“清華學校職員一覽表”記載,戴志騫于1919年8月回到清華圖書館。鄭文參考文獻中引用《清華周刊》1919(174):“本校圖書管理戴志騫先生已由美國回國來校視事,所有圖書管理現(xiàn)共有八人之多云?!睂崉t刊登在1919年10月12日作為暑假以后出版的第一期《清華周刊》(173)上。

2.3 第二次赴美留學

關于戴志騫第二次赴美留學時間,鄭文認為:“1922年秋,戴志騫再次赴美留學。”而在1922-1924年間,戴志騫在國內(nèi)參加了很多有影響的活動,都有明確記載。如:1922-1924年連任三屆中華教育改進社“圖書館教育組”主席,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年會。1924年3月30日發(fā)起成立北京圖書館協(xié)會,并擔任主席。

清華學校史料中對戴志騫第二次赴美留學時間也有諸多直接記載。據(jù)1924年4月25日《清華周刊》記載:“本校教職員在校任事多年者,照例可請假休息一年,或由校中津貼赴美考察或研究一年;本年赴美者聞系戴志騫與鐘文鰲二先生。戴先生將去考察美國圖書館情形,及再進著名大學謀圖書學術之精深研究。”[20]按照慣例,清華學校教職員在校工作滿五年,即可申請休假或赴美考察研究。戴志騫第一次留美于1919年8月回國,到1924年8月已滿5年,因此第二次申請出國進修,清華圖書館員吳漢章、查修后來也依此例得到學校資助赴美留學。據(jù)凱撒所記:“1924年8月他被清華學校批準休假,他和妻子(Julie Rummelhoff,B.L.S.,New York State Library School,1919)來到美國進行一年的學習、工作和研究,戴先生在旅行中負責管理130人的清華赴美留學生團隊?!?/p>

凱撒所說的“清華赴美留學生團隊”,實則有當年清華學校派出的應屆畢業(yè)生61人,上屆畢業(yè)生3人,其余為當年招考的自費生等其他留學生81人,共計145人,于1924年8月22日啟程赴美[22]。學生中有后來成為著名物理學家的周培源、大律師梅汝璈、作曲家黃自、語言學家李方桂等,戴志騫及同船教師承擔護送任務。

初到美國,據(jù)凱撒介紹:“戴先生的計劃是不確定的,他希望可以到一些大學做東方文獻的介紹演講?!比欢@個計劃很快就改變了,因為“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杰賽普(Jessup)校長建議,戴先生到愛荷華大學繼續(xù)他的研究生學習?!痹趷酆扇A大學,戴志騫學習了教育統(tǒng)計、心理測量、學校管理、大學管理、現(xiàn)代哲學和圖書館教育等課程,1925年夏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圖書館及大學管理專業(yè)),即“1925 Iowa Univ.圖書館及大學管理Ph.D.”[22]。之后走訪考察了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挪威、瑞典、丹麥、德國、俄國、日本等11國圖書館,于1925年10月回到清華學校圖書館。他的博士論文ProfessionalEducationforLibrarianship由1898年成立的西方最大書目文獻出版公司——紐約威爾遜出版公司于1925年11月正式出版。

ProfessionalEducationforLibrarianship,鄭文譯為《論圖書館員的職業(yè)教育》。而從該書的內(nèi)容來看,對圖書館學涉及的社會、教育等因素進行理論分析,介紹了歐洲、美國圖書館專業(yè)學校的教育和培訓情況,制定圖書館學專業(yè)教育的未來發(fā)展計劃。因此筆者認為將ProfessionalEducationforLibrarianship譯為《圖書館學專業(yè)教育》更為合適。

2.4 離開清華學校圖書館

1925年10月戴志騫回到清華學校圖書館,為向大學圖書館過渡積極謀劃。然而由于學潮影響,1928年9月以后他的個人事業(yè)進入極度動蕩階段。1928年10月28日,戴志騫南下就任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館長兼江蘇大學區(qū)教育行政院督學。戴羅瑜麗同時離開清華學校圖書館,赴任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圖書館主任,移住北平大方家胡同27號。

戴志騫于1929年2月兼任中央大學高等教育處處長,1929年5月任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據(jù)Who'sWhoinChina(1936)介紹:“1929年5月-1930年7月任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1930年任哈爾濱工業(yè)有限公司經(jīng)理,1931-1934年任中國銀行人事室主任,1933年以后任中國銀行總秘書?!保?3]關于在哈爾濱任職,1930年8月31日《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記載:戴超(志騫)“近寓于哈爾濱,通訊可由中國殖業(yè)公司轉(zhuǎn)?!鳖櫸膶⒋髦掘q這段工作經(jīng)歷記為“(哈爾濱)中國殖業(yè)有限公司”,而根據(jù)戴志騫任職的公司英文名和職務Manager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Ltd.,Harbin,筆者譯為“哈爾濱工業(yè)有限公司經(jīng)理”,1930年9月開始履行新職務。另據(jù)徐友春編《民國人物大辭典》所記,戴志騫“1929年任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1930年去職。后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議廳顧問?!保?4]可能在同一時期戴志騫還兼任上述職務,但未查到其他佐證材料。1931年7月戴志騫回到上海,7月25日參加由孔祥熙發(fā)起成立的“工商管理協(xié)會”聚餐討論會,“因戴志騫先生曾在東北經(jīng)營實業(yè),請其講演東三省之經(jīng)濟問題,均極詳盡?!保?5]同時,戴志騫到中國銀行工作,從此開始了長達18年的銀行職業(yè)生涯。

3 任職中國銀行

3.1 中國銀行人事室主任、總秘書

1931年7月,戴志騫就任中國銀行總管理處(上海)人事室主任,后又代理總秘書兼赴外稽核。赴外稽核是中國銀行的重要業(yè)務工作,1915年開始設立職位,專司檢查各行賬目。期間歷經(jīng)變遷,“直至二十年(1931年),總處設立檢查室,始恢復赴外稽核名義,而以人事室主任(戴)、總賬室主任(劉)關系,皆兼赴外稽核?!保?6]1934年6月戴志騫卸去人事室主任職務,由原總務課課長林旭如接替[27]。1933年5月15日,戴志騫參加中國銀行行務會議,身份仍為“代理總秘書”。另據(jù)中國銀行高級職員姚崧齡記載,1934年初他進入中國銀行時,總秘書是戴超(志騫),人事室主任由戴超兼任[28]。參考Who's WhoinChina(1936)記載,此前戴志騫為代理總秘書,1933年以后正式任總秘書。

戴志騫擔任中國銀行總秘書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1942年11月,“戴(志騫)總秘書調(diào)充赴外稽核,以王韌代理總秘書兼人事室主任?!保?9]抗戰(zhàn)勝利后,1945年9月,奉派協(xié)助總稽核霍寶樹主持東北中國銀行的復業(yè)工作,10月到達長春,旋即由于政局變化又回到關內(nèi),1945年12月兼代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經(jīng)理。1946年5月中國銀行“調(diào)派赴外稽核暫行兼代津行經(jīng)理戴志騫充任總秘書兼人事室主任,所遺津行經(jīng)理一職,調(diào)現(xiàn)任代理總秘書兼人事室主任王韌代理?!保?0]此后,中國銀行再未更換過總秘書兼人事室主任。直到1949年底。1947年1月5日“志騫大令媛出閣?!保?1]1947年4月26日“同人共祝志騫夫婦銀婚?!保?2]

中國銀行是從大清銀行發(fā)展來的,曾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扮演國家銀行的角色。1931年12月修訂的銀行組織大綱規(guī)定“中國銀行設總管理處,總攬全體行務。”“總管理處設總稽核一人,總秘書一人,承總經(jīng)理之命,分掌全行一切業(yè)務事務。其任免由總經(jīng)理提出,商同董事長、常務董事提交董事會定之?!薄翱偯貢乒苋懈黜検聞杖缦拢?.掌管全行機要文卷及總務事項。2.掌管重要印信、圖章及電報密碼。3.掌管印制及銷毀兌換券,并關于處理兌換券及代理公債本息票一切事項。4.掌管關于本行股票一切事項。5.審定全行房屋、地皮買賣租賃契約。6.審定全行建筑計劃?!保?3]

由上述職責可知,中國銀行的總秘書擔負著重要責任,參加高層行務會議,參與重要事件的討論及決策,負責對下轄國內(nèi)外眾多分行的管理指導。在戴志騫服務中國銀行的近20年里,4位總經(jīng)理或董事長張嘉璈、宋子文、孔祥熙、宋漢章都是中國著名金融界人物,宋子文、孔祥熙還是活躍在中國政壇上的重要人物,戴志騫作為總秘書,與他們多有合作,互有往來,參與了很多重大事件的處理。

戴志騫任職期間,正是中國的多事之秋。“七七事變”爆發(fā)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先移漢口,再移重慶,并在香港設立臨時辦事處。戰(zhàn)時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nóng)民銀行合組四聯(lián)總處,掌管中國經(jīng)濟命脈。全國解放前夕,中國銀行先遷廣州,再移重慶,國外部移駐香港。在此期間,戴志騫領導整個搬遷工作[34],參與處理1941年上海銀行大血案[35],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增設西貢、海防、仰光等經(jīng)理處[36],抗戰(zhàn)勝利后率先赴東北接收敵偽占據(jù)的中國銀行[37],戴志騫在中國銀行參與的重要活動還有很多,限于篇幅,此處不一一列舉。而在圖書館事業(yè)方面,盡管戴志騫曾表示“我們?nèi)叶枷M^續(xù)在圖書館界工作”,戴志騫本人也參加了圖書館界的一些活動,但事實上基本脫離了圖書館界。

3.2 最終去向

1948年年底,國民黨在大陸大勢已去,戴志騫開始奔波在大陸與香港之間處理行務。1948年12月28日“志騫夫人來港”[38],暫住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經(jīng)理鄭鐵如處,后移住香港福利別墅10號,這也是戴志騫在香港的最后住所。戴志騫未如顧文推測的那樣未進入有關單位任職,而是一直在香港處理中國銀行的善后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市軍管會接收了上海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委派龔飲冰為總經(jīng)理,6月6日新總管理處宣布復業(yè)。而原中國銀行總管理處于1949年12月遷往臺北,12月21日臺灣國民政府任命徐柏園為中國銀行代理董事長,但原中國銀行主要管理人員并未赴臺,多數(shù)滯留香港或遠赴海外,原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的工作等于無形中停頓。

曾任中國銀行副總經(jīng)理的卞白眉留下的日記幫助我們了解到圖書館學界十分關心的戴志騫晚年的情況。當時戴志騫對國民政府非常失望,他在1948年12月視察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時說:“國內(nèi)戰(zhàn)局,國民黨已經(jīng)沒有希望,新加坡中行不要再遷移了,最多是改朝換代,(中行)還是中國人的?!保?9]他沒有跟隨原國民政府遷往臺灣,但也沒有選擇回到大陸。1951年7月31日移居美國的卞白眉收到住在香港的女兒卞菊年的來信,信中說:“……戴志騫偕其夫人赴阿根廷……?!保?0]卞白眉收到卞菊年的前一封信是在1951年7月21日,沒有提及戴志騫出走之事,因此可以確定戴志騫于1951年7月下旬離開香港。1963年5月8日卞白眉獲知“……志騫于3月初在阿根廷逝世……?!保?1]

4 結語

綜上所述,戴志騫生于1888年2月27日,江蘇青浦(今上海青浦)珠溪鎮(zhèn)(今朱家角鎮(zhèn))人,1894-1903年入私塾讀書,1904-1907年在圣約翰學院(大學)預科學習,1907-1909年在溫州瑞安高級中學教授歷史、英文,1909-1912年在圣約翰大學本科學習,獲文科學士學位。1909年秋-1914年8月任圣約翰大學圖書館館長,1914年8月-1928年9月任清華學校圖書室(館)主任。1917年8月-1919年8月第一次赴美留學,1917年8月-1918年夏,在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學習,1918年夏-1919年夏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紐約愛布頓軍營圖書館工作,1919年夏獲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學學士學位(B.L.S),1919年8月回到清華學校圖書館。1924年8月-1925年夏第二次赴美留學,獲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Ph.D)(圖書館及大學管理專業(yè)),博士論文題名為Professional EducationforLibrarianship(《圖書館學專業(yè)教育》),1925年11月在美國正式出版(英文版)。之后考察歐美11國圖書館,1925年10月回到清華學校圖書館。1928年10月任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館長兼江蘇大學區(qū)教育行政院督學,1929年2月兼任中央大學高等教育處處長,1929年5月-1930年7月任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1930年8月赴哈爾濱,1930年9月—1931年7月任哈爾濱工業(yè)有限公司經(jīng)理。1931年7月任中國銀行總管理處人事室主任、代理總秘書兼赴外稽核,1933—1942年11月任中國銀行總秘書,1942年11月—1946年5月任中國銀行赴外稽核,1945年10月到東北領導中國銀行的復業(yè)工作,1945年12月兼代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經(jīng)理,1946年5月—1949年12月任中國銀行總秘書兼人事室主任。1948年12月移居香港,1951年7月下旬偕夫人移居阿根廷,1963年3月初在阿根廷逝世。

參考資料

1 韋慶媛.圖書館學家戴志騫的激情與無奈.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3):21-26

2 韋慶媛.戴志騫新圖書館思想與實踐.圖書館,2010(6):58-61

3 鄭錦懷.戴志騫先生生平及圖書館成就考察.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4):115-122

4 顧燁青.探究圖書館學家戴志騫轉(zhuǎn)行與歸宿之謎.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1):116-122

5 范凡.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著作出版于學術傳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6 Tse-Chien Tai.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Librarianship.New York:The H.W.Wilsom Company,1925:1-12

7 熊月之 周武.圣約翰大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30

8 戴志騫.新中國之道德 .約翰聲,1912,23(5):12-17

9 黃維廉.約翰大學圖書館 .新教育,1923,7(1):47-65

10 清華學校編.清華學校職員一覽表.1922:3

11 戴志騫.圖書館學簡論.新教育,1923,7(4):227-238

12 Frank C.Abbott.Government Policy and Higher Education.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8

13 Francis L.Miksa.Melvil Dewey:The Professional Educator and His Heirs.Library Trends,Vol.34,Winter 1986:359-381

14 The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Annual report,1915:170

15 Robbins-Carter,Jane.Seavey,Charles A..The Master's degree:Basic Prepara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Library Trends,Vol.34,Spring 1986:561-580

16 戴志騫.論美國圖書館 .留美學生季報,1918(4):121-129

17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Vol.12,No.4,Handbook,November 1918:486

18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Vol.12,No.3,September 1918:378

19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Vol.13,No.3,July 1919:425

20 職員赴美.清華周刊,1924(311):39

21 清華本屆赴美學生姓名錄 .申報,1924-08-22(14)

22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編印.清華同學錄,1937:49

23 Who's Who in China.The China Weekly Review,1936:217

24 徐友春.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1597

25 工商管理協(xié)會聚餐討論會.申報,1931-07-26(16)

26 赴外稽核設置之沿革.見:中國銀行總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銀行行史資料匯編(三).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2546

27 同人消息.中行生活,1934(28):645

28 姚崧齡.中行服務記.臺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68:26-27

29 行務.雍言.1942(12):70

30 聯(lián)行人事.雍言.1946(6):55

31 方兆麟.卞白眉日記(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61

32 同31:74

33 中國銀行組織大綱.見:中國銀行總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銀行行史資料匯編(三).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2533-2542

34 三十五年(1946年)行務會議記錄.見:中國銀行總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銀行行史資料匯編(二).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1121-1125

35 喻春生.1941年上海銀行大血戰(zhàn)內(nèi)幕.檔案春秋,2005(8):29-32

36 會員消息.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1940,14(6):16

37 [日]伊原澤周.戰(zhàn)后東北接收交涉紀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7-18

38 方兆麟.卞白眉日記(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143

39 1986年12月3日中行行史編輯部在新加坡中行召開座談會上陳欽模的發(fā)言記錄.見:自卜明.中國銀行行史1912-1949年.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698-699

40 同31:246

41 方兆麟.卞白眉日記(四).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214

猜你喜歡
圣約翰中國銀行圖書館學
2023 年寧夏圖書館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中國銀行
約克圣約翰大學創(chuàng)意中心
中國銀行
政府疏忽,巴新預算漏了急救車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
130萬
留學生(2016年2期)2016-04-05 18:17:42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圖書館論壇(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不只是娛樂
知識窗(2013年5期)2013-05-14 09:08:06
浪卡子县| 大庆市| 卢氏县| 泰兴市| 宜春市| 苍山县| 云和县| 石景山区| 赤壁市| 安阳市| 开鲁县| 武胜县| 阜平县| 平南县| 乾安县| 灵山县| 浪卡子县| 河西区| 新巴尔虎右旗| 雷山县| 夹江县| 高雄市| 双鸭山市| 虞城县| 彭州市| 遂溪县| 福安市| 灵台县| 鲁山县| 黄大仙区| 泸州市| 逊克县| 三原县| 莱州市| 河北区| 清远市| 阿合奇县| 海阳市| 商城县| 清丰县|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