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麗
(1.湖南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2.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 外語系,湖南 長沙 410205)
有機雜合,和諧共生
——全球化背景下古詩英譯的生態(tài)翻譯取向*
段 麗1,2
(1.湖南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2.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 外語系,湖南 長沙 410205)
從生態(tài)視角來看,翻譯就是要維護語言多元和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和諧生態(tài)發(fā)展。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古詩英譯的生態(tài)翻譯取向,從求異與雜合兩種譯介途徑進行論證。求異就是強調(diào)譯文在可理解性基礎(chǔ)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異質(zhì)性,使譯文讀者在體驗差異性的同時體味原詩的藝術(shù)魅力,豐富譯語文化;雜合乃一方面盡可能保留原詩的意象與漢語句法結(jié)構(gòu),另一方面巧妙地將古詩表達形式與譯語表達形式融合,以一種新語言形式進入譯語,以便更好地再現(xiàn)原詩的意蘊和意境,傳達原詩的文化精髓。
古詩英譯;求異;雜合;生態(tài)翻譯取向
伴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而來的是人類文化的變革和重構(gòu),各民族文化區(qū)域資源將不斷突破國界,轉(zhuǎn)變?yōu)槿祟惞蚕怼⒐灿械馁Y源。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一屆會議上通過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中的第一條明確指出:“……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tài)平衡那樣必不可少?!?http://wenku.baidu.com/view/478a1e6fb84ae45c3b358c9b.html因此,只有消除全球化中的西方話語一元主宰局面,建立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才能維系世界文化生態(tài)平衡。翻譯作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橋梁,則肩負著在全球意識背景下維護并促進文化多元發(fā)展的重任,必須從僅囿于字面形式的轉(zhuǎn)換逐步拓展為對文化內(nèi)涵的能動性闡釋和傳遞。從事翻譯研究也應超越語言的界限, 從維護語言多元和文化多樣性、建設(shè)世界和平文化的高度思考翻譯的精神和使命。目前中國文化尚處于世界文化多元體系的邊緣,理應以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世界整體文化建構(gòu),既要以開放的姿態(tài)和開闊的胸襟積極汲取其他民族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又要將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及精神財富貢獻給世界文化生態(tài)。中國古典詩歌積淀著中華民族的心理、品格和智慧,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中國古詩博大精深的文化內(nèi)涵傳達出去,使之成為世界共同財富?這是古詩翻譯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提出古詩英譯的生態(tài)翻譯取向,即通過雜合顯異的譯介途徑,使中華民族文化精神,與譯語文化和諧共生,從而使世界文化生態(tài)圈保持繁榮昌盛。
生態(tài)“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下生存和發(fā)展的狀態(tài),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2年版)。近年來,“生態(tài)”一詞被不斷用于人文社科研究領(lǐng)域,轉(zhuǎn)義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與“和諧共生”的集合。
生態(tài)學意義上的共生就是多樣化和異質(zhì)化的生物體在同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和諧并存關(guān)系,即有機體之間的緊密聯(lián)合,這種聯(lián)合往往對每個有機體都是有益的。生物學意義上多樣性是指生命形態(tài)的豐富程度。當其中某個物種過于強大時,就會吞噬其他物種,致使其他物種數(shù)量減少甚至滅絕,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同樣,就世界文化生態(tài)而言,作為有機體的各民族文化在整體文化生態(tài)場內(nèi)應該以平等互融、共生共榮的方式和諧并存。如果某種或某些民族意識過強,就可能形成惡性膨脹的文化霸權(quán)意識,對其他民族進行侵略、改造或者歸化,從而損害文化多樣性,導致整個世界整體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衡。因此,對任何文化的狂熱追求都將成為破壞文化生態(tài)、造成世界文化生態(tài)災難的根源。
民族文化既具有獨立的內(nèi)在價值,又必須依賴整體生態(tài)資源得以生存和發(fā)展,在與其他文化比較與互釋的基礎(chǔ)上凸現(xiàn)自身價值。正如任何低級生物體的出現(xiàn)或消亡都可能會帶來整個生物鏈的重組或斷裂,任何貌似弱小的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現(xiàn)實性和合理性。因此,必須以健全的心態(tài)對待文化生態(tài)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解構(gòu)霸權(quán)文化的權(quán)威性和普適性,尊重并重構(gòu)各種異質(zhì)文化的個性,在此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一種富有生命力的“世界文化”,從而建構(gòu)豐富多彩的和諧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翻譯就是要促進異質(zhì)文化間的互認、互補,使人類文化處于多元化的良性生存狀態(tài)。有學者提出,“全球化帶來的生態(tài)問題不僅涉及自然生態(tài),而且涉及語言的生態(tài)。要想保持生態(tài)平衡,就有必要引入生態(tài)翻譯這一概念。”[1]生態(tài)翻譯就是“一種翻譯實踐,該實踐控制著弱勢語言的使用者和譯者,該譯什么,什么時候譯,怎么譯”。[2](P167)從這個角度來說,翻譯就是要促進語言和文化地位的平等,保持文化交流的平衡。肇始于中國的生態(tài)翻譯學(Eco-translatology)是一種生態(tài)學途徑或生態(tài)學視角的翻譯研究。[3]其基礎(chǔ)理論中提出的“譯有所為”,以及在“多維度適應與適應性選擇”原則之下的“三維”轉(zhuǎn)換翻譯方法,[4]對中國古詩英語譯介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譯者從事翻譯有其特定的主觀動因,作為由原作文本到譯作文本的重構(gòu)者的譯者,他們所持據(jù)的文化理念及譯介宗旨直接影響譯文所產(chǎn)生的客觀效果。中國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的反映,譯者在英譯中如果一味地就范于英語的表達方式, 就會產(chǎn)生文化歸化,使原有的中國文化精神氣質(zhì)與文化品格發(fā)生扭曲,淡化原有中國古典詩歌的人文思想色彩。如加布里埃爾·施瓦布(Gabriele Schwab)所言,“如果沒有對另一文化的全面了解,要進行閱讀就必需對異域文化他者進行某種‘種族中心主義’的翻譯,使之進入自己的言說方式?!盵5](P11)因此,從文化維來說,譯者必須在承認和肯定不同民族文化價值的基礎(chǔ)上,重視文化內(nèi)涵的傳遞與闡釋,避免從譯語文化觀點出發(fā)曲解原文。利哈喬夫的《文化權(quán)利宣言》指出“國家負有保存文化價值和文化本身的責任”[6](P478)。承認并尊重差異是保證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良性交往的必要條件。生態(tài)翻譯學就是強調(diào)用整體、和諧、平衡和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來認識翻譯問題。就古詩英譯而言,就是要強調(diào)對差異性和多元文化的尊重,關(guān)注中英兩種不同文化體系間的和諧與共生,以維護世界文化生態(tài)的平衡。下文擬從求異與雜合兩方面對生態(tài)翻譯觀進行闡釋。
不同文化之間由于語言結(jié)構(gòu)、文化源流以及思維方式不同,不可避免地具有異質(zhì)性和差異性?!白鳛榭缥幕涣鞯奈膶W翻譯,如何在跨越文化異質(zhì)性的同時,充分展示文化相異性,并且表現(xiàn)出兼容并收的文化創(chuàng)造性,這是文學翻譯是否能擴展成為文化翻譯的關(guān)鍵?!盵7](P115)在文化多元發(fā)展的今天, 翻譯尤其是文學翻譯,有責任展現(xiàn)而非遮掩不同的客觀存在。從生態(tài)翻譯視角來看,翻譯就是要通過傳達文化差異性,促進目的語文化和原語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互識。中國古詩英譯的求異原則就是強調(diào)譯文在可理解性基礎(chǔ)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文語言文化異質(zhì)性,使譯文讀者在體驗差異性的同時體味原詩的藝術(shù)魅力,豐富譯語文化。
“文化表現(xiàn)形式,包括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是個人和民族能夠表達并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的重要因素”*http://www.chinaculture.org/static/files/pact_to_protect_diversity.pdf。語言是表現(xiàn)思想內(nèi)容和傳遞文化內(nèi)涵的載體,句式結(jié)構(gòu)是文化內(nèi)涵的直接體現(xiàn)。中西詩歌無論在語言文字表達、詩行布局形式,還是詩意的凸現(xiàn)方式上,都具有明顯的差異。求異就是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將原作信息移至譯文中,包括不同的表述語言、表現(xiàn)形式和表達內(nèi)容。只有這樣才能揭示漢文化情感表達方式的獨特性, 激發(fā)讀者的新奇想象, 使其自覺感受原詩的意境,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實現(xiàn)文化精神的傳輸。
語言上的差異,如句法結(jié)構(gòu)與修辭方面的差異,彰顯了文化的特異性,而文化多元性的創(chuàng)造是以文化的特殊性為基礎(chǔ)。因此,“翻譯必須依賴與譯入語文化不同的規(guī)范和資源”,[8](P28)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從而影響目的語文化。例如,“中國古典詩中語法的靈活性——不確切定位、關(guān)系疑決性、詞性模糊和多元功能”,便于讀者解讀時在物象和物象之間“自由浮動的空間”中進行“若即若離的指義活動”。[9]中國古詩這種語法關(guān)系的弱化特性,若移植到英語詩歌里,對英語詩歌偏重語法邏輯的傳統(tǒng)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龐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譯介策略以及對于美國現(xiàn)代詩歌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便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譯著《神州集》中,龐德大膽擺脫英語固有的表達習慣和語法結(jié)構(gòu),有意識模仿中國古典詩歌文法模式和修辭藝術(shù),有時甚至直接照搬源語形式,從中國詩歌中引進本土文化缺少和需要的東西。例如,他將李白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直譯為:“Drawing sword, cut into water, water again flows. Raise cup, quench sorrow, sorrow again sorrow.” 這種“直搬中國句法”[10](P256)的譯詩雖然從某種程度上給譯入語讀者造成一時的理解困惑,然而,他引進的陌生化的句法形式給英詩創(chuàng)作吹進了一股改革的清風。
語句形式和意象組合方式所透出的氣息,是構(gòu)成作品意義的有機成分,體現(xiàn)不同文化類型和精神取向?qū)陀^事物不同的觀感態(tài)度。漢詩的意象是“在一種互立并存的空間關(guān)系之下,形成一種氣氛,一種環(huán)境,一種只喚起某種感受但不將之說明的境界”[11],這正體現(xiàn)了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觀物方式。如果原詩這種異質(zhì)特征在翻譯中得以保存,西方讀者就能更好領(lǐng)略到中華文化特有的詩情畫意。通過研究東方學者厄內(nèi)斯特·費諾羅薩(Ernest Fenollosa, 1853-1908)的筆記,龐德深諳中國古詩通過意象并置直接體現(xiàn)事物之間復雜關(guān)系的奇妙手法,并將之運用到自己的翻譯實踐,在《神州集》中,大量使用意象并置的手法,如把“荒城空大漠”(李白《古風》其十四)譯成“Desolate castle, the sky, the wide desert”,將“驚沙亂海日”(李白《古風》其六)的詩句譯為“Surprised desert turmoil sea sun”。很明顯,龐德正是刻意打破西方嚴格的語法規(guī)范, 拒絕使用任何連詞來表明詩句中各個意象之間的關(guān)系,采用中國古詩中意象并置的手法,讓詩中每一個詞都創(chuàng)造出鮮明的意象,凸顯出真實事物的瞬間表現(xiàn)。雖然由于理解上的偏誤,對于他的譯文尚存爭議,然而,他通過意象并置所構(gòu)造的畫面和意境卻很是傳神。尤其可貴的是,由于龐德的大力提倡,意象并置的技巧逐漸被西方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加以承襲。《神州集》也因此成為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作,大大地推動了意象派詩歌在西方的發(fā)展。龐德實際上是通過翻譯,有目的、有選擇性地吸取中國古詩中的精髓,為美國詩壇注入清新異樣的元素,極大地推動了中西文化交流。
語言體現(xiàn)了文化傳遞性,在古詩英譯中盡可能采用保持原文差異性的做法,有助于打破漢英兩種文化之間交流不平等的態(tài)勢,擺脫英語文化審美觀、價值觀對漢英翻譯的制約,使中華民族文化精華更好更真實地呈現(xiàn)于人類文化之林。
“雜合”(hybrid)這一概念最初用于生物學領(lǐng)域,指“不同種、屬的兩種動物或植物的后代”,[12](P523)后來也逐漸為社會科學領(lǐng)域一些學科使用。在文學理論界,巴赫金在分析文學作品中的雜合化(hybridization)問題時,把“雜合化”界定為“單個語句界限之內(nèi)、語句的范圍之內(nèi)兩種社會語言的混合,兩種被時代、社會差別或其他因素分開的不同的語言意識之間的混合”,[13](P358)而在美國翻譯理論家羅賓遜看來,“雜合化”(hybridization)指的是“不同種族、種群、意識形態(tài)、文化和語言互相混合的過程”。[14](P118)翻譯活動同時受兩種文化的制約,面對兩種迥異的語言規(guī)范、文化背景和敘述模式時,無論譯者如何努力,其譯文往往出現(xiàn)兩種語言文化的“雜合”現(xiàn)象。沙夫娜(Christina Sch?ffner)和阿黛柏(Beverly Adab)提出“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譯文都是雜合體”。[15](P325)文化人類學認為,文化翻譯是個“雜合的語言與文化認同過程(hybrid identification)”或 “不同文化的混合過程(mixing)”,而不是 “離散文化的整體交換(an interchange between discrete wholes)?!盵16](P69)韓子滿把雜合的概念引入到中國的文學翻譯研究,在充分借鑒翻譯界及其他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對英語文學漢譯中的雜合現(xiàn)象進行綜合的考察和分析,從多方面證明譯文雜合的普遍性。[17](P204)
近年來, “大多數(shù)后殖民寫作對后殖民文化的雜合性表示關(guān)注,并把這種雜合性看作是一種優(yōu)點而不是弱點”[18](P183)。文努蒂認為,“在殖民和后殖民情境中,由翻譯釋放出來的雜合的確可以超越霸權(quán)主義的價值觀,使這些價值觀受各種地方變體的影響”[19](P178)。換言之,翻譯是一種文化間性(in-betweenness)的行為,這種間性不是簡單的將兩種文化或語言相加,而是在雜合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新的文化形式[20]。孫會軍等認為,“處于‘雜合’狀態(tài)的語言文化匯合了兩種語言、文化的特征,經(jīng)過吸收與融合過程后,常會獲得一些本不曾具有的優(yōu)點,實現(xiàn)對原來文化的優(yōu)化與超越”[21]。以龐德的翻譯為例,《神州集》翻譯之所以被西方文化接納并對其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除了使用意象并置的異質(zhì)手法外,龐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造性雜合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龐德一方面盡可能保留原詩的意象與漢語句法結(jié)構(gòu),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采取適當?shù)碾s合策略,以便更好地再現(xiàn)原詩的意蘊和意境,更好地傳達原詩的文化精髓。我們不妨以李白《送友人》的譯文為例看看其雜合策略的運用。
原文: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龐德譯文: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Mind like a floating wide cloud,
Sunset like the 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s
Who bow over their clasped hands at a distance.
Our horses neigh to each other as we are departing.
在譯文第一、二行中,龐德既發(fā)揮了英語介詞和分詞短語的優(yōu)勢,又擺脫英語句法結(jié)構(gòu)的羈絆,將“青山(blue mountains)” “白水(white river)” 兩個意象并置突出;第三、四行添加了主語“we”,強調(diào)動作主體,拉近了詩人與讀者的距離;接下來兩句又模仿漢語詩歌的句法特點, 省去冠詞、動詞及連接詞,讓活生生的意象并列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為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最后兩句根據(jù)英語句法要求,借助代詞“who”“our”“we”和連接詞“as”,將人物時空關(guān)系交代清楚,避免英語讀者產(chǎn)生理解困惑??梢哉f,整首譯詩通過雜合處理,突破成規(guī),標新立異,既直接傳譯出原詩的意象,又很好地再現(xiàn)了原詩的意境。正是因為龐德的良苦用心,《神州集》所譯介的中國古典詩歌才能為眾多的英語讀者所接受。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林語堂先生可謂是另一位值得稱道的“文化使者”。在對外“輸出”中國文化時,林語堂先生“兩腳踏中西文化”,將中華文化表達形式與譯語表達形式融合,以一種新語言形式進入譯語,從而提高了中華文化的生機與力量。他的譯介策略,開創(chuàng)了中西雜合互補的成功范例。且看他對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的翻譯,原詩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绷终Z堂譯為:
The light of water sparkles on a sunny day,
And misty mountains lend excitement to the rain.
I like to compare the West Lake to “Miss West”,
Pretty in a gay dress, and pretty in simple again.
原詩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前兩句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和雨天的山色,給人一種自然的美感。后兩句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拿西施來比西湖,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譯詩具有明顯的雜合痕跡,既保留了中國詩歌的結(jié)構(gòu),又采用了英語句式,節(jié)奏基本上是抑揚格五音步,尾韻為aaba,讀來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很好體現(xiàn)了原詩的形式美和音韻美,從意蘊上講,譯文盡量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尤其是對于中國“西子”這一文化意象的處理更是別出心裁,在直譯“West”的基礎(chǔ)上加上一個“Miss”,既傳達出原詩意象,又填補了譯文語境的文化空缺,讓西方讀者對這個中國古典美人增添了幾分熟悉和親近感,從而產(chǎn)生更進一步“認識”的好奇。于是,這位戴上了“Miss”帽子的“異質(zhì)”的東方小姐便自然而然地從審美層面進入到西方人文思想建構(gòu)中,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功能。如果簡單地將“西子”直接音譯為“Xi Zi”,譯文讀者將很難理解其中的文化涵義,即使用注釋來彌補,也會減少閱讀的快感,畢竟詩歌不是文化讀本。這正如孫藝風所說,“如果翻譯愿意做到表述充分,使他者性顯現(xiàn)于目的文本中,那么自我和他者的混合將在重寫文化政治交流的活動中,以更嬉戲式、更富創(chuàng)造性的形式相互對位?!盵22]這種雜合的策略有助于中國文化借英語的“外殼”進入他鄉(xiāng),與譯文讀者直接接觸,隨著英美人士對中國文化了解的增多, 他們的文化心態(tài)將變得更加寬容和開放, 更加正視并吸收中華文化的異質(zhì)因素以便豐富自己的文化,而目的語讀者視野的變化又會進一步促進中國文化在異國文化交流中的深入。從生態(tài)翻譯視角看,借助于雜合的力量,可以保持語言的差異性和異質(zhì)性,促使多元文化和諧共存,有助于改變文化失衡狀況。
多元性發(fā)展是世界文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從文化角度來看, 翻譯的最終目的應是尋求不同文化間的共生與融合。翻譯使中外文化的銜接與交流出現(xiàn)優(yōu)勢與活力。然而,中國文化在漢譯英中的傳播一直面臨著順應目的語文化的嚴峻挑戰(zhàn)。我們提倡生態(tài)翻譯取向就是要從傳承與建設(shè)中華文化的角度去審視漢譯英問題,通過張揚共生性和多樣性來否定強勢文化單一的文化取向和狹隘的民族意識,扭轉(zhuǎn)二元對立的思維定勢。通過古典詩歌的對外譯介,把中華民族文化的“種子”向世界播撒,使世界整體文化結(jié)構(gòu)更趨多樣化、立體化的同時,也進一步促使民族文化自身特質(zhì)得以保持、發(fā)展和優(yōu)化。
[1] 祖利軍.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態(tài)翻譯 [J].中國外語,2007,(6):89-92.
[2] Cronin, Michael.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3] 胡庚申.生態(tài)翻譯學解讀[J].中國翻譯,2008,(6):11-15.
[4] 胡庚申.生態(tài)翻譯學的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J].中國翻譯,2011,(2):5-9.
[5] Schwab,Gabriele. The Mirror and the Killer-Queen: Otherness in Literary Language[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德·謝·利哈喬夫. 解讀俄羅斯[M].吳曉度等譯,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7] 段峰.文化視野下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8]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9] 葉維廉.道家美學、中國詩與美國現(xiàn)代詩[J].中國詩歌研究,2003,(6):41-46.
[10] 趙毅衡. 遠游的詩神[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1] 蔣洪新.葉維廉翻譯理論述評[J].中國翻譯,2002,(4):26-29.
[12] Simpson & Wern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13] Bakhtin,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M].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14] 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15] Sch?ffner, Christina and Beverly Adab.“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tact as Conflict”, in Snell-Hornby, Mary et al.(eds.)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ST Congress—Prague[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5.
[16] Baker, Mona & Gabriela Saldanha.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9.
[17] 韓子滿.文學翻譯雜合研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18] Ashcroft, B., G. Griffiths & H. Tiffin (eds.).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C]. New York: Routledge,1995.
[19] 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20] 曾文雄.論“第三空間”翻譯文化資本運作[J].外語學刊,2012,(1):113-116.
[21] 孫會軍,鄭慶珠. 翻譯與文化“雜合”[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 , 2003,(4):296-300.
[22] 孫藝風.翻譯與異質(zhì)他者的文化焦慮[J].中國翻譯,2007,(1):6-10.
OrganicHybridization,HarmoniousCoexistence——AnEco-translatologicalApproachto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ClassicalPoetryin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
DUAN Li1,2
(1.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2.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410205,China)
In the ecological view, translation carries with it the mission of upholding diversity and multiplicity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al ecolog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co-translatological approach to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t elaborates this approach from hybridization and highlighting difference. Highlighting difference emphasizes the translation's original heterogeneity on the basis of maximum understandability so as to make the reader experience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original poetry and the heterogeneity and enrich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Hybridization tries to retain the image of the original poem with th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while skillfully mixing classical poetry expression form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expression. Using a new language form, hybridization preferably reproduce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poem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conveys the original cultural essence of the poe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hybridization; highlighting difference; eco-translatological approach
2013-04-18
段 麗(1974-),女,湖南隆回人,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翻譯與文化.
H315.9
A
1008—1763(2014)01—0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