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瑛,姚海燕
(華南農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趙炎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的詩學意義*
王 瑛,姚海燕
(華南農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趙炎秋主編的《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第一次全面描述了我國古代敘事思想,其強烈的理論自覺意識、整體觀、中西比較視野以及深入社會肌理探究敘事思想的批評路徑,具有建構中國敘事學的方法論意義。
趙炎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敘事學本土化;理論自覺意識
自1979年袁可嘉首次在國內介紹敘事學以來,國內對敘事學的熱情經久不衰,在經歷了翻譯介紹學習西方敘事理論之后,人們意識到具有不同話語體系和表達的方式的中國傳統(tǒng)詩學系統(tǒng)也具有源遠流長的敘事思想,建立具有中國傳統(tǒng)詩學特色的中國敘事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對古代敘事思想的個案研究成果也頻頻出現。建立中國敘事學,對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的整體描述雖然迫切而且必須,卻似乎是個過于浩大的工程。這樣,趙炎秋的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就有了非常意義。當然,并不是說趙炎秋的研究已經非常完滿,但對于中國敘事學的建構來說,或者說對于敘事學本土化進程來說,它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
一
趙炎秋對古代敘事理論的研究有著明確的思考,研究的時間、研究過程、研究內容在1997年已經定型。他說,中國古代敘事理論研究可分為三個時期展開:先秦—兩漢、魏晉—唐宋、明清時期;研究過程可分為發(fā)掘整理、分析提煉和融匯發(fā)展三個階段;內容上先研究敘事作品,再研究中國古代文論,最后研究小說評點。[1]1997年以來,趙炎秋的敘事學研究體現并實踐了上述研究路線。2008年他出版了《明清敘事思想研究》,算是早期研究成果的一個小迸發(fā)。2011年他主編的三卷本叢書《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第一次全面描述了我國古代敘事思想,這既是其敘事思想的大展示,也是中國敘事學研究的一件大事,它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勾勒出中國敘事思想的全貌。
叢書由三本專著組成:《先秦兩漢敘事思想》(熊江梅)、《魏晉至宋元敘事思想》(李作霖)、《明清近代敘事思想》(趙炎秋)。從書名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研究,是對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的整體描述,希望囊括從先秦至近代的敘事思想。如果事無巨細,這幾乎是一個不能完成的工作。中國古代作品浩淼如海,敘事思想散落其中,就是粗讀一遍作品幾乎也是不可能的。這樣,選擇就很重要。這三部論著對材料的甄選既有共性,又各有特點,都試圖體現出那一階段敘事思想的主要特征。
熊江梅的《先秦兩漢敘事思想》(以下簡稱熊著)大體按照文類規(guī)則,選擇那個時代最有特征的神話、史傳、雜史雜傳以及敘事詩為研究對象,考察其敘事特征及其體現出來的敘事思想。她認為,先秦兩漢的基本敘事特征是“詩化”和“史化”,這一特征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熊著的結論并不新鮮,中國敘事思想的“詩化”和“史化”特征很早就被人認識到,已經有不少論者對歷史敘事展開了專門的研究,如潘萬木的《<左傳>敘述模式論》(2004)、劉寧的《<史記>敘事學研究》(2008),前者對《左傳》的敘事特色和敘事模式進行了梳理,后者對《史記》的敘事立場和敘事技藝作了較為詳細的探討。有更多的學者注意到了史傳敘事與文學敘事之間的關系,發(fā)現文學敘事深受史傳敘事傳統(tǒng)的影響,如趙毅衡發(fā)現小說敘事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模仿史傳敘事;[2]王平發(fā)現中國古代小說中存在著一個“史官式”的敘述者;[3]陳平原則發(fā)現即使是在中國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敘事文學歷史的20世紀初,史傳傳統(tǒng)仍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小說敘事影響因素:“‘史傳’之影響與中國小說,大體上表現為補正史之闕的寫作目的、實錄的春秋筆法、以及紀傳體的敘事技巧?!保?]同樣為大家所共識的是詩騷傳統(tǒng)對小說敘事的影響,陳平原《中國小說敘述模式的轉變》中,探討中國文學迅速由古代文學向現代文學的轉變,指出除了西方小說的啟迪之外,中國古典文學功不可沒,現代小說或者對傳統(tǒng)文學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或者傳統(tǒng)文體直接滲入小說中,或者在審美趣味中延續(xù)古典文學。所以說,熊著的意義不在結論,而在對一種結論的追根溯源,對一段歷史時期敘事特征的概括和歸納。我們發(fā)現了中國敘事思想的某個共同特征,但這個特征從何而來,如何發(fā)展成熟,是需要進一步探究的。熊著認為正是“神話的不發(fā)達,使中國古代敘事缺乏史詩性源頭,導致敘事理論被摒除在傳統(tǒng)文論視野之外,抒情詩學占主流地位,從而導致中國古代敘事的‘詩化’傾向。史統(tǒng)的權威地位……導致了中國古代敘事經久不衰的‘慕史’傾向、‘史化’特征及‘擬史化’批評。”[5]這個判斷對我們追溯中國詩學的“史化”和“詩化”傳統(tǒng)是有價值的。
李作霖的《魏晉至宋元敘事思想》(以下簡稱李著)表面上也是遵循文類的分類標準。但他的興趣顯然不全在各種文類的總體敘事特征,敘事文本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該著內容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研究志怪敘事和軼事小說,中篇研究《史通》和唐傳奇,下篇研究宋元白話小說和宋元講史平話。該著最有特色的是對具體作品的敘事研究,其中不少獨到的見解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軼事小說他選擇了《世說新語》和《西京雜記》,該著認為“這類小說的‘言約旨遠’的敘事范式為后來的文人敘事提供了規(guī)范?!麄冊跉v史視域和話語形式已走上與正史敘事不同的道路,往往‘求諸異說’、‘真?zhèn)尾槐妗瑥亩T發(fā)出虛構敘事的可能?!保?]可能更有意思的該著對某一階段的敘事思想特色的分析,該著總能深入到歷史發(fā)展的邏輯中去尋找某一種敘事思想的根源。比如唐代通俗敘事的形成,該著認為首先是佛教翻譯和佛教經典對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消解,其次是俗講活動的壓力。如果說熊著為“詩化”和“史化”敘事找到了根源,從李著中我們則可以窺見虛構敘事的初步形成。
二
趙炎秋的《明清近代敘事思想》(以下簡稱趙著)在內容上分明清和近代兩個部分,對這段歷史時期的敘事思想作了一個全面客觀的展示。
明清是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時期,也是我國古代敘事思想的成熟期,在理論上形成了獨特的評點批評范式。從上述熊著和李著中我們可以初步見出我國古代敘事思想的形成過程。趙著則不僅體現了這個過程,還揭示了作為成熟形態(tài)的古代敘事思想的形態(tài)。梳理這一段時期的敘事思想,對我們把握古代敘事思想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趙炎秋發(fā)現,在這一階段,敘事虛構概念得到確立和發(fā)展,對敘事文學美學特征、文學和生活關系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敘事文學的發(fā)展也促使人們認識到人物應該具有獨特的個性。這一時期敘事結構思想初步成型,對敘事技法的討論已經與當代西方敘事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敘事思想最為集中的體現,可能要算是金圣嘆和李漁。趙炎秋詳細論述了金圣嘆的小說評點和李漁的戲曲理論體現出來的敘事思想,二者的敘事思想進一步佐證了其對明清敘事思想的特征的論述。如趙炎秋對明清時期視角理論的探討,認為中國古代敘事文學在視角應用上比較成熟,包括限知視角和戲劇視角的運用。金圣嘆對人物固定視角和視角轉移的敏感恰恰證明了視角理論的自覺。“《水滸傳》第九回寫陸謙、管營等人在李小二酒店商議謀害林沖,被李小二夫婦聽得。金圣嘆評到:陸謙、福安。管營。差撥四個人坐閣子中議事,不知所議何事,詳之則不可得詳,置之則不可得置?!保?]133所有的事情都從李小二口中、眼中得出。分析楊志黃泥崗被劫生辰綱,金圣嘆發(fā)現視角轉移帶來的幽默感:“本是楊志看十四人也,卻反看出十四人看楊志來,兩‘看’字,寫得睜睜可笑。”對明清敘事思想的總體理論概括突出了這一階段的全貌,金圣嘆和李漁個人敘事思想的分析,既體現了明清敘事思想的總體特色,又突出了批評家個性批評特點。
由于明清時期的批評家并沒有建構起系統(tǒng)的批評理論體系,甚至大多數時候沒有統(tǒng)一的批評概念,其敘事思想主要通過敘事作品的具體表現、評點家的評點以及著述家為數不多的對自身創(chuàng)作經驗的討論和總結得以展現,趙炎秋頗具體系的概括為我們還原了明清時期敘事思想的整體概貌,當我們凝視這一時期,就不僅僅看見作家的天賦和批評家的靈光,也能從整體上對認知、把握這一時期我國古典敘事作品的偉大和批評家天才評點之后蘊藏的敘事思想。
近代是我國歷史的轉折時期,古典向現代過渡,西學東漸肇始,這一時期的文學成就也許不如古典文學高,卻是一個思想非常活躍的時期,文學地位也空前提高。趙炎秋沿用了明清敘事思想的研究方法,先總體描述近代敘事思想,后展開個案研究,對王國維、梁啟超、林紓的敘事思想條分縷析,并分析了《紅樓夢》與《海上花列傳》的敘事藝術。王國維、梁啟超、林紓的敘事思想是近代敘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敘事思想是近代敘事思想的主體表現,而后兩部作品是近代杰作,是近代敘事思想的具體體現,對其敘事藝術的探究可以從敘事實踐層面論證近代敘事思想。趙炎秋認為,近代敘事思想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強調文學的功利性,具有強烈的實踐性與群眾性,且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與古代敘事思想相比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7]239其具體體現為在內容上強調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在藝術上主張敘事形式的變化,推進文學的審美性、形象性與虛構性,開始探討小說與歷史、哲學、科學等文類的區(qū)別,文學的地位空前提高,語言上提倡白話文寫作,敘事文類大大增加,多有探究各種敘事技巧,甚至開始比較中外敘事文學的異同。[7]240-312
三
眾所周知,中國的敘事學研究甚至中國對西方文論的研究都有一種強烈的本土化沖動,對如何本土化也提出了諸多良方,但本土化的實際效果并不出色。就敘事學本土化而言,建構中國敘事學是其鵠的,但中國敘事學如何建構仍然是一個進行中的問題。趙炎秋的古代敘事學研究,對于中國的敘事學研究具有特別的詩學意義,其價值不僅僅在于奉獻了可圈可點的研究成果,更具有建構中國敘事學的方法論意義。
首先,趙炎秋的敘事學研究體現出了強烈的理論自覺意識,明確提出并實踐古代敘事思想研究的路徑和方法。
一般而言,中國做文藝理論家都會有理論自覺意識。畢竟,西學東漸已逾百年,中西文化及理論的巨大差異,西學對我國一邊倒的影響態(tài)勢,批評家們都希望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我國特色的文藝理論。敘事學本土化亦然。拙作《論敘事學本土化的動力元》曾詳細討論過批評家的理論自覺意識,[8]此處不贅述。敘事學本土化有很多路徑,我國的敘事學研究者也一直在探究。如譚君強提出了審美文化敘事學和比較敘事學的研究路徑,龍迪勇在與時間的對比中發(fā)現了空間敘事學,趙毅衡提出廣義敘述學的研究課題,申丹提出了一種新的敘事學研究方法:整體細讀法。但更為迫切的,可能還是我國傳統(tǒng)敘事理論的挖掘與整理。建立本土的敘事理論,我們必須根植于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而這一塊的工作,還有著太多的空白域。趙炎秋為自己設計了一條艱辛的求索之路:“古代敘事的領域是寬廣的,可做的事情很多。我知道自己的路:先做古代敘事思想,再做本土敘事理論,再做古代敘事藝術?!保?]441
趙炎秋研究中體現出很強的理論自覺意識,他不僅明確提出敘事學本土化的目的是建立中國敘事學,而且十幾年如一日地踐行這一目標。2011年,趙炎秋撰文說“本套(即《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作者注)叢書的目的,是挖掘、整理中國古代敘事資源,以在中國敘事理論與敘事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本土敘事理論?!保?]1實際上早在1997年,他的這種研究思想已經成熟。1998年《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刊登了其論文《中國古代敘事理論研究芻議》,該文明確提出中國古代敘事理論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是整理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發(fā)掘古代理論遺產;二是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敘事理論;三是完善與發(fā)展現有敘事理論。[1]5本土敘事理論的建構的努力一直貫穿了他的研究生涯。
其次是整體觀。整體觀有助于整體性把握研究對象的整體概貌。當我們凝注于某一片段/局部現象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學會欣賞片段/局部的肌理,更要意識到它是整體的一部分,它和其它的片段/局部現象共同構成了整體。對片段/局部的理解和把握,是在對整體的把握的背景上展開的,或者說對片段/局部的研究,正是為了認知整體。趙炎秋的古代敘事思想研究體現了這種整體性。從先秦到近代的敘事思想線性勾勒,到對古代敘事領域研究之路的設計,以及其具體研究過程都體現了整體性的特征。以明清敘事思想研究為例。我們來看看《明清近代敘事思想研究》中的明清部分。明清是中國古典敘事思想的成熟期,能否把握這一時期敘事思想意味著是否能夠認知和理解中國古典敘事觀念。那么如何進入這一時期的研究呢?首先進入研究者視野的是什么?是能夠體現明清敘事思想總體特點的批評家和敘事作品,即金圣嘆、李漁、《紅樓夢》。金、李代表明清時期敘事思想的最高水平,《紅樓夢》體現了明清敘事藝術的最高成就,對這些的研究已經可以管窺明清整體特色。此外,研究者的視野還涵括了明清時期的主要敘事文學文類:白話小說、文言小說和戲曲。通過對不同文類的分析,辨析其中體現出來的敘事思想,并對明清敘事思想作出整體性概括??梢哉f,趙炎秋的整個研究體現了一種整體性建構的努力。
再次,深入社會肌理分析敘事思想。趙炎秋對某一歷史時期敘事思想的探究,思想的鋒芒總是深入社會肌理,辨析其對敘事文學和敘事思想的影響。他談論明代社會對敘事文學的影響,認為明代的生產力發(fā)展、社會矛盾、市民階層的興起、統(tǒng)治者對思想文化的控制等對明代的敘事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論述近代社會對敘事文學和敘事思想之間的關系,他分析敘事思想的轉型:一系列的失敗的戰(zhàn)爭和屈辱的和約、朝廷的腐敗、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貧困,社會變革的要求空前高漲,小說成為最主要的敘事文體;城市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壯大,敘事文學有了讀者基礎;社會思想的活躍和西方文學的輸入,從內容、文類、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促進敘事文學的變革與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繁榮和文學的商業(yè)化,推動了敘事文學的發(fā)展;清末廢科舉興學堂舉措迫使一本分知識分子成為專業(yè)作家,印刷術的發(fā)展、報刊的興起,擴展了敘事文學的規(guī)模。[7]218任何歷史時期都不存在思想的孤島,某一種思想必然與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思潮、社會心理等結合在一起。深入社會肌理探究敘事思想,一方面有利于挖掘這一時期敘事思想的整體風貌,另一方面也更清晰地辨明了孕育了這一時期敘事思想的背景和條件,甚至更易于勾勒中國敘事思想的變化軌跡。實際上,影響中國敘事思想發(fā)展變化的諸種因素也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們所熟悉的“詩性”和“史實”傳統(tǒng)、儒道釋等宗教因素的影響,都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鮮明的中西比較視野。敘事學本源自西方,我們需要在本民族傳統(tǒng)中發(fā)現屬于民族個性的敘事思想,最基本的原則是求同存異。這“同”與“異”便蘊含著比較。我們既不能脫離我國古代談論敘事(學),也不能離開敘事學研究我國古代(敘事思想),即我們不能拿西方的理論去套中國傳統(tǒng),也不能離開敘事學的學科屬性去討論中國敘事傳統(tǒng)。中國敘事學畢竟是敘事學學科涵括下的一個分支,如何在敘事學學科內把握尚在摸索中的中國敘事學,以及在對中國傳統(tǒng)敘事理論的挖掘整理中又不受西方敘事學既定范式的拘囿并保持中國傳統(tǒng)的個性與特色,是中國敘事學研究者必須重視的問題。中西比較視野可能是敘事學本土化進程中最為鮮明的特色,趙炎秋的古代敘事思想研究較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在討論明清敘事技法時,他小心地使用了敘事學學科的概念:故事、敘述者、敘述話語,把問題討論的框架設定在敘事學學科的范圍內,同時又力圖展現這些概念之下的中國特色。比如趙炎秋指出,對故事的討論,當代敘事理論不討論故事的具體內容,而明清的批評家則結合內容和形式來探討敘事技法,[7]71他還對明清敘事理論的人物觀、情節(jié)觀、環(huán)境觀進行了分析。
趙炎秋的古代敘事思想研究也并非沒有瑕疵,比如研究內容未免掛一漏萬,他自己也說對明清技法的研究還待進一步深入;比如偶爾某些概念的使用還可以商榷,《明清近代敘事思想》第266頁把近代批評家稱為“近代敘事學家”可能過于超前。但對于中國敘事學本土化而言,趙炎秋的研究范式可以成為一個樣板,不僅是對傳統(tǒng)的梳理和概括,更啟示著未來。中國敘事學的最后完成,需要更多細致嚴謹的研究。
[1]趙炎秋.中國古代敘事理論研究芻議[J].中國文學研究,2008(1):3-5.
[2]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224-238.
[3]王 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0-19.
[4]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12.
[5]熊江梅.先秦兩漢敘事思想[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2.
[6]李作霖.魏晉至宋元敘事思想[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
[7]趙炎秋.明清近代敘事思想[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8]王 瑛.論敘事學本土化的動力元[J].江西社會科學,2012(5):177-182.
責任編輯:黃聲波
Poetic Significance of Zhao Yanqiu's Research on Narrative Thoughts in Ancient China
WANG Ying,YAO Hai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 China)
The Research on Narrative Thoughts in Ancient China edited by Zhao Yanqiu is the first research works which described an overall picture of China's ancient narrative thoughts.Its strong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ory,holistic view,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and critical approach of studying narrative thoughts are of great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arratology.
Zhao Yanqiu;Research on Narrative Thoughts in Ancient China;localization of Narratology;selfconsciousness of theory
I206
A
1674-117X(2014)01-0127-04
10.3969/j.issn.1674-117X.2014.02.023
2013-05-25
廣東省哲學社科規(guī)劃項目“新時期以來西方敘事學本土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GD10CZW11)
王 瑛(1971-),女,江西信豐人,華南農業(yè)大學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研究;姚海燕(1970-),女,湖南益陽人,華南農業(yè)大學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