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冀域演變及京津冀文化圈考略

2014-03-30 17:14賈建梅楊國玉王紫璇
關鍵詞:冀州九州河北

賈建梅,楊國玉,王紫璇

(1.河北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程大學 社會科學部,河北 邯鄲 056038)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fā)展問題時,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2014年2月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工作匯報,他認為:京津冀已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個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xié)同發(fā)展,強調要實現(xiàn)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加強環(huán)渤海及京津冀地區(qū)經(jīng)濟協(xié)作”作為2014年重點工作來抓。

實現(xiàn)京津冀一體化協(xié)同發(fā)展,需要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全方位布局來思考。本文試圖通過京津冀文化圈的歷史考略,挖掘冀文化的歷史資源,從而深刻認識冀文化深刻內涵,充分發(fā)揮文化建設對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輻射作用,進而服務于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戰(zhàn)略。

一、“冀”之意蘊及“冀域”演變

(一)“冀”之字源蘊含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fā)祥地,而上古時期的政治中心區(qū)域則始終在黃河以北,即古冀州。“冀”,《說文解字》:“冀,北方州也,從北異聲?!边@還僅就其地理意義而言。《爾雅 釋地》:“兩河間曰冀州。”漢李巡注:“兩河間,其氣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贝苏f大有漢儒解經(jīng)的形上意味,未免牽強,故被后人批評為“曲說”[1](宋林之奇《尚書全解》卷七)。宋傅寅《禹貢說斷》卷一引林氏曰:“其地險易,帝王所都。亂則冀安,弱則冀強,荒則冀豐,故曰冀州?!盵2]如此,則“冀”為“希望”之意,包含著期盼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分析“冀”字的形與意:北——田——共,就是屬于所有人。上古時代,華北平原尚在形成期,土地拓展,人煙稀少,周圍部落人們紛紛來此謀生,是為共有之地。

(二)“冀”之區(qū)域演變

“冀”是一個歷史悠久、幾經(jīng)變遷的區(qū)域,始自早期九州之首之冀,經(jīng)過強盛之冀發(fā)展到河北之冀。

1.九州之冀

中國最早的行政區(qū)劃萌芽應是成形于戰(zhàn)國時期的“九州”思想,它假托是大禹時代的行政區(qū)劃。上古時代,人口稀疏、人類活動范圍有限,對于地理空間的認知十分籠統(tǒng),依據(jù)古文獻記載推測,大致是以某些已知山、川為參照物,進行東、西、南、北、中之空間定位。因此“九州”非實指,只是反映了先民從當時已知世界的角度對中國地理空間位置的認識。

冀州為古九州之一,也是上古三代建都之地。《尚書 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笨追f達傳:“陶唐,帝堯氏,都冀州,統(tǒng)天下四方?!眻蚪ǘ计疥?,舜建都蒲坂,禹建都安邑,都在古冀州。清顧炎武云:“堯、舜、禹皆都河北,故曰‘冀方’”;“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為中國之號”[3](《日知錄》卷二)。在《禹貢》、《爾雅》、《周禮》等典籍中,都有九州的記載,大致而言,有夏制、商制、周制三種說法。

《尚書·禹貢》載:大禹治水后,“別九州”,其“九州”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队碡暋酚涊d的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陽。覃懷厎績,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恒、衛(wèi)既從,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

在九州中,冀州與其他八州各有河山之界不同,并未言及疆界。宋時瀾云:“他州皆舉山川以為界,獨冀不言者,帝都不必言,觀余州所至可知,亦以示‘王者無外’之意也?!盵4](《增修東萊書說》卷五)冀州的界域,實可由其余各州之界推知:“濟、河惟兗州”,是說兗州西以黃河為界;“荊、河惟豫州”,是說豫州北以黃河為界;“黑水、西河為雍州”,是說雍州東以黃河為界。古人習稱黃河中游由北而南流段為“西河”,由西而東流段為“南河”,下游往東北方向入海流段為“東河”。如此,則冀州之境在西河以東、東河以西、南河以北,大致包括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qū)。

《爾雅》、《周禮》中對冀州的記載與《禹貢》有明顯不同。在天下劃分中,《尚書 舜典》又有十二州之說:舜“肇十有二州”,然未列州名?!稜栄拧贰ⅰ吨芏Y》在《禹貢》的九州基礎上又列出了幽、營、并三州,補足了十二州之數(shù)。《晉書·地理志上》:“舜以冀州南北闊大,分衛(wèi)以西為并州、燕以北為幽州?!钡葜?,持續(xù)時間并不長。清徐文靖有說云:“按《竹書紀年》:帝堯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九十七年司空巡十二州。帝舜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復九州,則是為十二州者約四十九年也?!盵5](《禹貢會箋》卷一)。又,宋章如愚《群書考索》卷二引《周禮疏》:“自古以來皆有九州,惟舜暫置十二州,至夏還為九州?!盵6]

黃河下游在歷史時期多次改道,故河道南北游蕩遍及黃淮海平原。戰(zhàn)國時期,黃河中下游先由北向南,至今河南再由西向東,并折而北向在今天津市東北入海,較之后世要偏北很多,所以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今河南境內下游河道最南的一段稱“南河”。《爾雅》《周禮》中對各州疆域的劃分明顯使用了“兩河”“三河”為標志?!夺尩亍吩唬骸皟珊娱g曰冀州。”郭氏注云:“自東河至西河。”宋鄭樵注云:“河,大河也。東河之西、西河之東,是其境?!薄吨芏Y 職方》所載的九州則是冀、豫、雍、揚、兗、幽、并、青、荊,比《禹貢》多了幽、并二州,而無徐、梁州。其云:“河內曰冀州?!瘪R融曰:“在東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之北。”明胡廣云:“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兗河之西、雍河之東、豫河之北,《周禮·職方》:‘河內曰冀州’是也。”[7](《書經(jīng)大全》卷三)其實,無論是“兩河”,還是“三河”,均言冀州東、西、南三方邊界。宋毛晃云:“《爾雅》言‘兩河間’者,舉其二則三可知也?!盵8](《禹貢指南》卷一)但就冀州據(jù)土之形看,則實已漸有損削。如清胡渭所云:“賈公彥疏云:周之冀州小于《禹貢》,以其北有幽、并。然不唯小于《禹貢》,亦小于《爾雅》也?!盵9](《禹貢錐指》卷二)

上古時期的冀州,列于九州之首,地域廣闊,為中華民族最初發(fā)源之地,對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然,此時的冀州還不是行政區(qū)劃,而是地理區(qū)域概念。

2.強盛之冀

東周以后,諸侯割據(jù)。春秋時期,古冀州地主要有晉、鄭、宋、衛(wèi)等國;戰(zhàn)國時期,則有趙、韓、魏、中山、燕等國縱橫其間,犬牙交錯。至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中,在河內者主要有河東、太原、上黨、河內、邯鄲、巨鹿、恒山等郡。

漢初承秦制,迄武帝在全國推行刺史監(jiān)察制度,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分置十三州(也稱“刺史部”)以為行政監(jiān)察區(qū):朔方、交趾、益、涼、豫、冀、兗、青、徐、揚、荊、幽、并。其中十一部采用了《尚書 禹貢》和《周禮 職方》中州名,并改梁州為益州,雍州為涼州,另加朔方、交趾兩個刺史部?!凹街荽淌凡俊睘槠渲兄弧=窈颖笔”辈慷鄬儆闹荽淌凡?,中南部屬則冀州刺史部,張家口以北是匈奴、烏桓等民族游牧區(qū)。其中冀州,下轄魏、巨鹿、常山、清河四郡和廣川、趙、廣平、河間、中山、真定六國。兩漢之間十三個監(jiān)察區(qū)經(jīng)歷了由虛到實的轉變,逐步成為最高一級行政區(qū)劃。到東漢時期,州數(shù)及轄域也間有增損,而冀域的明顯變化表現(xiàn)為西縮東擴,東北方向已達渤海灣一帶,幾乎包容了今河北省全境。由之河北省在一級行政區(qū)劃中大致屬于冀州全境。這也是“古冀州”向后世行政區(qū)劃“冀州”轉變的端起。

值得注意的是,東漢末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漢廷在曹操把持下進行了一次州制改革,即將十四州并為九州?!逗鬂h書 獻帝紀》:“十八年春正月庚寅,復《禹貢》九州?!闭聭炎⒁东I帝春秋》曰:“時省幽、并州,以其郡國并于冀州;省司隸校尉及涼州,以其郡國并為雍州;省交州,并荊州、益州。于是有兗、豫、青、徐、荊、揚、冀、益、雍也。九數(shù)雖同,而《禹貢》無益州,有梁州;然梁、益亦一地也?!庇?,《續(xù)漢書 百官志五》劉昭注引《獻帝起居注》云:“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復《禹貢》之九州。冀州得魏郡、安平、巨鹿、河間、清河、博陵、常山、趙國、勃海、甘陵、平原、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雁門、云中、五原、朔方、河東、河內、涿郡、漁陽、廣陽、右北平、上谷、代郡、遼東、遼東屬國、遼西、玄菟、樂浪,凡三十二郡。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比绱?,冀州之域得以極大擴展,黃河以北地區(qū)盡歸其統(tǒng)轄。曹操時任冀州牧,之所以借“復《禹貢》九州”之名而大肆擴大冀州地盤,自然有其政治上的考慮,乃欲將冀州作為自己將來的霸業(yè)之基。果然,同年五月丙申,曹操即獲封為魏公,“今以冀州之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為魏公?!湟载┫囝I冀州牧如故,又加君九錫”(《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按蠹街荨钡男纬桑瑸橐院笪号c蜀、吳成三分鼎立之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國曹魏與西晉均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冀州下轄趙、巨鹿、安平、平原、樂陵、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中山、常山十三個郡(國),治所在魏黃初間由鄴遷至信都(今冀州舊城)。其中,安平郡下設信都等諸縣,安平郡治所亦在信都。信都成為州、郡、縣三級行政中心。

晉惠帝之后(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鮮卑、氐等少數(shù)民族入居中原,建立政權,冀州先后屬后趙、前燕、前秦和后燕,冀州亦時有損益。南北朝時期,冀州先后屬北魏、北齊、北周,均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北魏冀州領長樂、渤海、武邑、安德四郡,所轄之地已大為縮減。北齊、北周時期,冀州版圖基本未變。

3.河北之冀

隋唐之后,冀州大區(qū)概念漸被河北地區(qū)所取代,而冀州自身區(qū)劃則越來越小。

隋初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一級,實行州、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冀州等諸州,冀州下轄信都、堂陽、衡水、棗強、武邑、武強、南宮、斌強、鹿城、下博、蓚、阜城十二個縣。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年),改行郡、縣兩級制,冀州改為信都郡,轄域未變。

唐朝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唐初“始于山河形便”,分天下為河北道等十道。河北道“東并于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恒山,北通渝關、薊門”[10](《唐六典》卷三),下轄冀州等二十余州。冀州曾改稱魏州、信都郡。五代(梁、唐、晉、漢、周)各朝大多因之。宋朝實行路、府(州)、縣三級制,分天下為河北東路等十五路,今河北省大部屬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兩個行政區(qū),兩路有合有分,但一直沿用“河北”這一稱謂,宋代河北路北部邊境內縮,但南境仍舊包括今河南省和山東省黃河以北地區(qū)在內。期間隨著“河北”的地理文化及政治意義逐漸凸顯出來,“冀州”成為河北東路轄區(qū)內一個二級行政建制名稱,屬河間府,由于行政層次大為降低,冀州所轄地域日漸削減,轄信都、景縣、南宮、棗強、武邑、衡水六縣,其中信都縣便是目前冀州市(縣級市)的前身。遼金沿襲宋制,這便是今天河北省“冀州市”的來源。

元朝實行行省制,分“省、道、路、州(縣)”四級地方行政制度,京師(今北京)所在的腹里地區(qū)(今河北、山東、山西及內蒙古部分地區(qū))由中書省直接管轄,地方行中書省、行中書省作為一級行政區(qū),民間簡稱“行省”或“省”,這是中國“省”級行政建制的來源,“河北省”作為一級行政區(qū)劃由此開始。

明清沿襲并發(fā)展了元代的“省”制,因都城皆在今北京,河北地區(qū)在明清兩代一直直接隸屬中央。明朝設布政使司(也稱“省”)十三,而以京師(除山東、山西)、南京為直隸。稱京師地區(qū)為北直隸,大致包括今天北京市、天津、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小部分地區(qū);清代除廢南京外,大略因之,直隸轄區(qū)大致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以及山東、山西、河南、遼寧、內蒙古的一部分。元明清三代“冀州”均為州(縣)級行政區(qū)劃,大致相當今“冀州市”,作為畿輔重地,屬中央直轄。

中華民國成立后建都南京,直隸省名不符實,遂于1928年改稱河北省,大致包括今天京、津、冀三地。期間清代“冀州”改稱“冀縣”,直到1993年撤縣建市。當前京津冀中的冀特指河北全省。

“冀”作為一個區(qū)域概念,從“古冀州”到作為監(jiān)察區(qū)的“冀州刺史部”,再到一級行政區(qū)劃的“冀州”、“冀縣”、“冀州市”,不僅經(jīng)歷了由“虛”到“實”的轉變,2500年來空間范圍的變化也是巨大的,從大致整個黃河中下游遼闊地域,逐步縮小到今河北省的一個縣級城市。但期間不論空間怎樣變化,“冀”地所指的核心區(qū)域一直沒有離開河北省,因此,河北以“冀”為簡稱。唐朝河北道南部的地圖可以清楚看到冀州從唐朝起已經(jīng)轉化為河北的代表、河北的中心。

二、“冀”之區(qū)域界定

如果說公元前2146年帝舜即位居冀時冀州還是一個地理區(qū)域概念的話,那么,周朝春秋戰(zhàn)國時期冀域就正式成為了行政區(qū)域,漢朝西縮東擴,三國時期擴大為“大冀州”,西晉時期冀州版圖略微縮小,唐朝實行道、州、縣三級制,河北道以冀州為核心下轄諸州,冀即今日河北的含義初現(xiàn)。唐朝以后,冀州行政區(qū)域越來越小,逐漸退出全國大區(qū)、九州之首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悄然變成了河北。從此,冀即河北、河北即冀的觀念基本穩(wěn)定。公元前2146至公元907年,3 000多年間,雖然行政區(qū)劃多有變化,但冀域核心區(qū)未變——今日之冀州,在全國的中心地位未變——華夏文化發(fā)源地,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腹地。

第一,從人口來看,唐朝初期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本地人口迅速增長,到盛世時期,周邊國家或地區(qū)被中原文化吸引,外來人口迅速增加,直至宋朝人口最多達到118800000人。據(jù)《新唐書·地理志》統(tǒng)計,唐朝天寶年間,冀域主體河北地區(qū)共有戶口1 031 143戶,7 135 437人。[11]

第二,從文化上來看,該時期的文化可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空前繁榮來描述。唐朝首都長安成為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世界各地人士慕名前來,文化多元交匯、輝煌燦爛。其中冀域名人輩出,在唐朝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高適、賈島、盧綸、盧照鄰、韓愈,以及祖籍河北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這些文化大家不僅成為冀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在唐朝各地域享有盛名,成為千古名人。

第三,從經(jīng)濟上來看,唐朝出現(xiàn)兩個盛世,政治開明,貿易繁榮。宋朝經(jīng)濟則在唐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許多重大科技發(fā)明都出現(xiàn)在宋代,其航運、農田水利、冶金制造等技術先進,傳播海外。唐宋時期,河北的社會經(jīng)濟在全國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唐朝時,河北的絲織業(yè)仍是全國的中心。據(jù)《通典》記載,“天下諸郡每年常貢”絲織品共3419匹,而定州(今河北省定縣)一地則為1575匹,為全國總貢額的46%;河北總貢額1 765匹,占全國總額的51.62%。

由于唐朝在我國歷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該時期冀即河北,冀域范圍最為穩(wěn)定。同時,唐時是我國民族融合的一個重要階段,為多種地域文化融合形成的冀文化的發(fā)展繁榮打下了基礎,也為冀文化的和合精神促進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國際交往提供了舞臺,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所以將唐朝以冀州為中心的河北區(qū)劃界定作為冀文化圈形成和發(fā)展的冀域最為合適。

概而言之,“冀域”是指以九州之首的冀州為基礎,經(jīng)過五千年興衰變遷發(fā)展至今,包括今日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區(qū)域。

三、京津冀文化圈

與“冀域”相對應,經(jīng)過五千年興衰變遷發(fā)展,融行政區(qū)劃和文化形態(tài)為一體,形成了包括今日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在內的冀文化、京文化、津文化等多樣化文化體,稱之為京津冀文化圈。

京津冀文化圈,基本要素是冀文化(含趙文化和燕文化)、京(都)文化、津(埠)文化。其中最古老的冀文化,是京津冀文化圈的基礎源文化;

京文化即北京文化。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世界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是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shù)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京文化是首都、中央、文明中心的象征,由其引領政治、經(jīng)濟、文化潮流的地位決定了其基本的風格和特色:交通發(fā)達,面向外界,善于交流與溝通;心胸開闊,海納百川、文化多元、求同存異;統(tǒng)一意識,社會和諧,多民族團結共居,榮辱與共;大局意識,經(jīng)濟文化政治掛帥,服務中央,維護穩(wěn)定。

津文化即天津文化,是運河文化和海洋文化兼容的產(chǎn)物。早期傳統(tǒng)文化,漕運文化形成了天津城市商業(yè)文明的初始形態(tài),但最終將天津城市文化積淀定格的是150年前的開埠,近代工商文明,教育科技文化的引入使天津的精英文化迅速壯大,市民文化雖然也在發(fā)展,但是顯然已變成亞文化。天津的商埠地位使其文化區(qū)別于其他地方的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

冀域環(huán)繞京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京津冀文化圈。如果把京津看作兩條大魚的話,那么河北省就是富水湖,如果把京津視為雙黃蛋中的核的話,那么河北省就是維護蛋黃生存的蛋清。三者如同魚水關系的生命共同體。京津冀、環(huán)渤海區(qū)域一體化已經(jīng)成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在古老的冀域這片沃土上正在形成優(yōu)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戰(zhàn)略格局。從深層次文化角度研究三者的關系,對于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內在交融具有重要意義。

[1][宋]林之奇.尚書全解(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第17冊)[M].臺北:世界書局,1990.

[2][宋]傅寅.禹貢說斷(叢書集成新編本第90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124.

[3][清]顧炎武.日知錄集釋 [M].黃汝成,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7,78.

[4][宋]呂祖謙撰.增修東萊書說(叢書集成初編本)[M].[宋]時瀾修訂.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64.

[5][清]徐文靖.禹貢會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3冊)[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6][宋]章如愚.群書考索(明正德十三年建陽劉氏慎獨書齋刊本)[M].揚州:廣陵書社,2008.

[7][明]胡廣等.書經(jīng)大全(明嘉靖十一年建陽劉氏明德堂刊本)[M].建安書林馀氏,明 (1368-1644),刻本.

[8][宋]毛晃.禹貢指南(叢書集成新編本第90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102.

[9][清]胡渭.禹貢錐指(清代學術名著叢刊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5.

[10][唐]張九齡等.唐六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95冊)[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11]高樹林.河北古代人口發(fā)展概述 [J].河北學刊,1985(3):68-72.

猜你喜歡
冀州九州河北
河北頂呱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冀州中意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冀州國昊電力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九州狂舞慶豐收
九州中華情
On Humanisi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Uncle Tom’s Cabin
河北:西洋樂器暢銷海外
宮保雞丁 香辣九州
孫婷婷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