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之眼
跟汪劍超一起移山
貴刊今年10月B《汪劍超:想推翻垃圾這座山》一文傳播了正能量,我很贊賞。我是鞍鋼的退休職工,希望垃圾分類能夠成為居民生活新常態(tài)。
資料顯示:回收1噸廢鋼鐵可再生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jié)約成本47%;回收1噸廢棄塑料制品可再生0.7噸生產(chǎn)原料,同時節(jié)約6噸石油,還可以大面積地減少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對土地的白色污染。分類回收垃圾,利國利民。
早在2000年6月,國家就把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菜果皮、其他垃圾分別設(shè)置4個垃圾桶”。14年過去了,成效并不樂觀:有的城市偏僻處,照樣設(shè)置一個垃圾桶。有的雖然有分類垃圾桶,但分類好的垃圾又混裝上一個車運走。一些政府官員把這些情況歸結(jié)為:市民素質(zhì)太低,垃圾分類不規(guī)范……
垃圾分類及處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即使分類回收成功,而不建設(shè)相關(guān)配套的分類處理廠,再加工和利用,也會前功盡棄。所以,汪劍超們沒有政府的重視和推廣,完全靠自己市場化的動作,能堅持多久,成效有多大,讓人捏著一把汗。
一篇文章或許會觸動一些人,但真正要帶動人付諸行動,并非易事。即便如我感慨寫下這篇讀后感,也無法保證生活中時時處處做到垃圾分類,權(quán)作一種感悟與號召:普及、堅持、成效,善莫大焉!
讀者/廣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