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君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資料收集和田野調查佛山現存古建筑和壁畫的現狀,整理分析,闡明了三個問題:一是古建筑的分布、分類問題;二是對其建筑形制和壁畫進行系統的調研與圖片采集,以真實的圖片和專業(yè)的參考文獻資料為依據,突出科學性、藝術性、史料性,以便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研究;三是提出和完善保護方案。
[關鍵詞]明清古建筑 祠堂 壁畫 傳承保護
佛山位于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yōu)越。佛山全市總面積3848.49平方公里,現轄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高明區(qū)和三水區(qū),在這幾個轄區(qū),佛山市現存留的大量古建筑,且大都保存很完好,佛山市人民政府文件公布的佛山市260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50個之多,在這些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占的比例達百分之70以上,古建筑和古建壁畫是極為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嶺南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加強保護和研究。
一、佛山市古建筑概況
廣東的建筑大體上可以分為廣府建筑、客家建筑和潮汕建筑三種風格,嶺南建筑,其實就是廣府建筑,主要包括廣州、南海、順德地區(qū)的建筑,佛山市古建筑就屬廣府建筑,主要有民居、祠堂、家廟、府第,其中還包括許多的古店鋪、古廟、古橋、古塔、古井、牌坊等。
(一)古建筑資源豐厚的佛山
目前我國學界對于古建筑的研究較為全面,但對于佛山地區(qū)的古代建筑和古建壁畫的研究比較缺乏系統性,佛山除了較知名祖廟、東華里兆祥、黃公祠、陳氏大宗祠、何氏大宗祠、西山廟為主的72個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管轄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高明區(qū)和三水區(qū)都布滿了明清風格的古村落,以三水南部66.46平方公里的白坭鎮(zhèn)為例,就保留著近50間明清風格古祠堂和多個古村落。在這個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名鎮(zhèn),有數十間建筑精美、富有故事的古祠堂藏身于此,其他的幾個轄區(qū)就更不用說了。
(二)佛山市古建筑的建筑年代與類型特征
佛山的古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嘉定年間,歷經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五個朝代,距今已有近800年歷史,大部分據考證,屬于明清時期的建筑,這些古建筑都為嶺南風格的建筑,是為了適應嶺南的地理特征和氣候特點而營建的,特點是建筑平面比較規(guī)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門窗狹窄,多有封火山墻,屋頂坡度陡峻,翼角起翹更大。城鎮(zhèn)村落中建筑密集,封閉性很強,裝修、雕刻、彩繪富麗繁復,手法精細。
(三)古村落和古民居群的特點和分布
廣府建筑的大部分村落都是梳式布局,或者稱平面網格布局,整個村落以一個巷子為中軸,民宅在巷子兩側,一個院落套一個院落的三合院,整齊的巷道發(fā)揮著交通、通風和防火的作用,具有特色鍋耳式的山墻形成廣府民居特色。其中的宗祠是整個村落的精神核心。
現存明清廣府古民居保存較好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分別為:
“廣東第一村”佛山三水大旗頭村、“順德區(qū)龍江石龍里”,“南村牧伯里清末民初古民居群”,是比較完整的民居群。“克勤堂古民居群”、“區(qū)家莊清民居”,禪城區(qū)福賢路居仁里,“石路巷古民居群”,“禪城區(qū)石路巷.適安里古民居群”,“禪城區(qū)松風路適安里,培德里古民居群”,“順德區(qū)北街清代古村落”等等。
(四)嶺南明清廣府建筑特色的祠堂
俗話說:“順德祠堂南海廟”,現存的佛光山古建筑大部分為民居和其中的祠堂,興建祠堂需要花費大量錢財,支撐祠堂建設必定需要雄厚的財力,這些祠堂多分布在村頭或村中顯要位置,這也讓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佛山地區(qū)的廣府祠堂建筑風格主要表現為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制,把“四水歸堂”的文化概念,融入到祠堂的建筑模式中。它們規(guī)模宏大,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從現存的祠堂來看,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祠堂為四路四進式,中型祠堂為三路二進和三路三進式建筑,小型祠堂為一路二進和一路三進式建筑,佛山祠堂很多是明代始建的,到了清代又重修,所以現存的祠堂在建筑上基本是清代的風格,結構多為抬梁式、硬山頂、博古脊,青磚灰瓦,祠堂內外有反映嶺南風情的石雕、木雕、磚雕和泥塑、灰塑、壁畫等,這些工藝雕琢制造而成的各種裝飾圖案、人物故事均有寓意,工藝精湛,美輪美奐。
1.始建于明代的部分古祠:這部分有些古祠始建于明代,保留了明代風格,有些歷代均有維修。保留清代風格的部分古祠有:“康寧聶公祠”、“三華羅氏大宗祠”、“朝議世家鄺公祠”、“聯星江氏宗祠”、“顏氏大宗祠”、”泮陽李公祠門樓”、”大良羅氏大宗祠”、“石梁梁氏家廟”、“大江羅氏宗祠”、“黃歧梁氏大宗祠”、“七甫陳氏宗祠”、 “平地黃氏大宗祠”、路州“黎氏大宗祠(余慶堂)”、 “桃村袁氏大宗祠”、“蘇氏大宗祠”、“漱南五公祠”、 “逢簡劉氏大宗祠”、“莘村曾氏大宗祠”。 “墩梁氏家廟”、 “永新社學”,明清嘉靖元年時改建為社學,是研究我市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物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 始建于清代的部分祠堂有:“華平李氏大宗祠”、“松莊仇公祠”、“月池公祠”、“扶閭廖氏宗祠”、“豸浦胡公家廟”,“南浦李氏家祠”、 “星槎何氏大宗祠”、“周氏大宗祠(篤祜堂)”、“杏壇梁氏大宗祠”、“北水尤氏大宗祠”、“馮氏六世祖祠”、“廣教楊氏大宗祠”、“林頭鄭氏大宗祠”、“莘村梁大夫祠”、“察院陳公祠”、“張氏九世祠”、“昌教鄉(xiāng)塾”“遁叟江公祠和江氏宗祠”、”平蘭陳公祠”、 “大沙楊氏大宗祠”、 “杜氏大宗祠”、“吳氏八世祖祠”、“煙橋何氏大宗祠”、“泗源鄭公祠”、“鳳池曹氏大宗祠”。
清代古祠建筑群:桃村報功祠古建筑群,該建筑群包括“報功祠”、黎氏“金紫名宗”祠、”黎氏大宗祠”三處。良教祠堂群,由湛波何公祠、何氏家廟、書舍、私塾四座組成?!皹浔旧铺谩?,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獅山良鑿圍72鄉(xiāng)群眾聯合華僑和港澳同胞集資興建,是當地贈醫(yī)施藥的慈善機構。
還有年代更久的“鐘氏大宗祠”,始建于宋。較晚的“漖表李氏大宗祠” 始建于民國。endprint
(五)嶺南廣府建筑和文化風格的廟宇
嶺南廣府廟宇最能反映多元化農業(yè)商品經濟和嶺南廣府建筑文化的世俗性,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較為知名的有:
1.位于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蘆苞鎮(zhèn)的胥江祖廟(別稱武當廟、武當行宮和蘆苞祖廟等),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該廟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歷經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五個朝代,多次修葺,使這座廟宇瑰麗多姿,成為一座藝術殿堂。
2.白云古寺,位于南海區(qū)西樵山白云洞,始建于明正德丁卯年(1507),初名“寶震庵”,清乾隆甲辰年(1784)重建,改名“寶震寺”。嘉慶已卯年(1819)改名“白云寶震寺”,光緒丙子年(1876)改名“白云古寺”。古寺奉祀如來佛,依山而建,是一座進深35米,寬13米,三進、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筑。
3.字祖廟,位于南海區(qū)西樵山白云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由簡村堡捐資創(chuàng)建,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改為奉祀倉頡(相傳為黃帝史官,漢字創(chuàng)造者)的“字祖廟”,前身為“云溪書院”。是兩進抬梁架、硬山頂建筑,瓦檐飾有磚雕人物花草圖案,天井匠心獨運,內有四角攢尖頂亭門廊柱,均有名人墨客所撰對聯。
4.云泉仙館,云泉仙館原名攻玉樓,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南海石崗李攻玉創(chuàng)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擴建為云泉仙館,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仙館為二進歇山頂建筑,有大殿、前殿、鐘鼓臺、祖堂、墨莊、帝親殿等。整組建筑依山而建,氣勢磅礴,精湛別致的木石雕刻、陶塑襯托,別具一格。
5.張槎仙槎書院建筑群,由水月宮、仙槎書院、財神廟組成,清代建筑。水月宮,又名觀音廟,供奉水月觀音;仙槎書院,又名寶硯堂,祀北宋吏部尚書陳世卿;財神廟,供奉財神的廟宇。該組古建筑群為佛、儒、道三教并立,體現了當地人包融、開放的社會觀念,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6.張槎東岳廟,清代建筑,是祀東岳大帝的道教廟宇。該建筑的香亭保留有佛山市現存唯一木雕團龍圖案裝飾的藻井。
7.龍母廟和五龍廟,龍母廟和五龍廟相互毗鄰,始建于宋代咸淳元年(1265年),歷代均有重修,現為清代風格,是順德廟宇建筑的典型代表和研究水鄉(xiāng)民俗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遺跡。
二、佛山市具有代表性廣府風格的祠堂與附依其上的精美壁畫
(一)傳承傳統文化與家族文化的祠堂
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祠堂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主要建筑類型之一, 祠堂文化從夏、商、周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期發(fā)展到了高峰,有學者認為,祠堂文化、國史和方志是中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祠堂是紀念祖先的地方,其選址平面形制都有強烈的“禮制”色彩.宗族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社會經濟迅速發(fā)達,文化大昌,宗族制度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佛山地區(qū)的祠堂體現儒家文化興盛,祠堂是祭祀和議事的場所,又是宗族聚居空間的核心,是維系村民感情的紐帶,相較早年作為“封建道德的法庭”的管理宗族事務的地方,現在“鄉(xiāng)規(guī)民約”也在祠堂里發(fā)布,開始超越家族,成為全體村民擺喜酒、聚會的場所,是凝聚村民人心的地方。
(二)建筑是祠堂文化主要體現
祠堂的建筑文化中呈現的倫理體系,首先體現了儒家“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歷代統治者以孝化天下的思想。要求人們對父母“生,侍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到現代依然受到人們的重視,一些村落祠堂依靠民間力量保存,華僑回祠堂來尋根問祖,文化認同、集體認同、廣府人身份認同,都投射到祠堂上。
(三)明清廣府祠堂里的精美壁畫和裝飾
佛山地區(qū)的祠堂配以廣府特有的木雕、石雕、磚雕、陶塑、泥塑、彩繪、壁畫等,營造富麗堂皇之效果,實在是巧奪天工之作。壁畫基本上在祠堂里普遍存在,壁畫的題材主要有人物畫、佛畫、山水畫、花鳥畫、故事畫等。雖然祠堂建筑壁畫,主要目的為裝飾所用,一般寓意皆為吉祥如意、子孫滿堂、科舉致仕等居多,但也體現重視儒家文化,重視教育,傳承儒家文化中的‘孝的傳統思想。
壁畫作為建筑上的裝飾點綴,起源早,流行廣,早在黃帝時,就已有在門上畫神茶、郁壘二兄弟的傳說,唐宋以來吳道子、武宗元等人的優(yōu)秀壁畫傳統在元代得以繼承和發(fā)揚,元代皇家宮殿和貴族達官府邸都有名畫家在府邸廳堂內畫一些山水、竹石、花鳥一類題材的壁畫,但隨著建筑物的毀滅,這類壁畫已不復存在,因此,佛山地區(qū)保留了大量明清壁畫是非??少F的。
三、佛山廣府風格古建筑與壁畫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案
明清古村落的建筑藝術和壁畫藝術,蘊藏著佛山人民的歷史文化,成為歷史文化的見證和標本,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筑群體,宗祠是歷史悠久、道德傳承、藝術薈萃的人文殿堂,是鄉(xiāng)村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地方;是集歷史、文物、藝術、文化于一堂的宗族文化殿堂,留給后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這些研究成果對傳承嶺南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系統化古建筑和壁畫的研究
1. 佛山市古建筑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地方古建筑形制研究基礎,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開展建筑文化、哲學、藝術等上層理論的研究工作。
2.在充分收集整理古建壁畫的基礎上,通過形式譜系、技術源流、文獻考究、工匠法則等研究視角,對樣式、類型、工藝、材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提供參照,這類建筑,既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也有鮮明的個性、工藝和設計手法,藝術價值和工藝研究都有極高的價值。
3.在上述基礎上,將其建設成民間建筑藝術博物館,并進一步建立網上的博物館,這將對佛山的文化建設產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4.現存的壁畫大都在祠堂,其表現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從風土民情、祥禽瑞獸類、花草果木、器物、寶物類、題字、吉祥文字類等,這些壁畫繪制采用傳統的寫意風格或工筆重彩畫的技法,不但逼真、生動而且寫實,設色莊重典雅,這是難能可貴的,這些壁畫反映了風俗民情和社會意識,有利于學者研究明清村落的歷史、文化、等相關問題,對嶺南地區(qū)的繪畫史研究更具有深遠意義。endprint
5.收集研究所藏碑刻,研究明清村落的歷史、文化以其形成專門的研究成果,對傳承嶺南文化有所啟發(fā)和貢獻。村落與政府應該注重挖掘祠堂固有的人文內涵,并逐步保存下來,讓祠堂能在對傳統文化傳統人文精神的復興中發(fā)揚作用。
(二)提高廣府風格古建筑與壁畫的保護意識
1.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在文化產業(yè)和城市文化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佛山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在老城改造與古建筑藝術保護的矛盾中,應首先考慮建設保護古建,盡量保留古鎮(zhèn)的韻味,適應佛山文化發(fā)展的需要,是佛山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
2.將佛山的古建筑和壁畫進行調查、勘測、和比較研究,籍以建設佛山廣府風格古建筑、古建筑裝飾與壁畫信息庫,包括數字資源和進一步建立虛擬的網絡展廳,以便方便更多的學者在此基礎上進行探討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途徑。
(三)通過研究加強對包括佛山在內的廣府文化的挖掘、弘揚與發(fā)展
1. 文化資源轉換為文化產品在于對區(qū)域文化有了真正的理解的基礎上的,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這對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以及結合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以文化為核心,帶動旅游等產業(yè)集群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拉動區(qū)域經濟的良性發(fā)展,為佛山市的經濟建設開拓新的增長點。
2.隨著村落消失,和外來人口的增加,讓一個村落的單薄的民間力量去保護祠堂比較困難,因而政府介入顯得非常有必要,政府需要根據建筑精美程度、祠堂歷史地位等因素,相應承擔其守護和傳承的責任。
3. 增強佛山的文化軟實力,對佛山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提供借鑒作用,是后續(xù)要做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后續(xù)將在嶺南傳統建筑的視角收集已有的古建、古建壁畫的基礎嘗試建立圖像資料庫。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回憶,從中可以窺見過去,更可以從中吸收養(yǎng)分,發(fā)展未來。
(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肖雯 廣府地區(qū)古建筑形制研究導論 南方建筑 2011.1
[2]程建軍 三水胥江祖廟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8
[3]余婉韶 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佛山市文化局 廣東科技出版社 1991。6。
[4]馮江 祖先之翼(明清廣州府的開墾聚族而居與宗族祠堂的衍變)/中國城市營建史研究書系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0-11
[5]陸元鼎,魏彥鈞.廣東民居.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l 990.
參考網站:
http://www.fsdcn.gov.cn/Pro_information/Detail_s.aspx?id=
9cd15260-1e6a-4cd7-b01e-c7a14ffbd3cc佛山文化信息網
此文為2013年度佛山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WJ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