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評論員 戴志勇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認為,在一只看不見之手的引導下,個人盡力追求自己的權益,將帶來公共利益的促進。這一被奉為經(jīng)濟學乃至社會科學中的“第一定律”,在現(xiàn)實中卻似乎時有失靈。
比如,山東平度62歲老人因守護“被開發(fā)商圈占土地”,2014年3月21日晚竟被燒身亡,公安部門3月24晚即稱已查出真兇,系開發(fā)商勾結(jié)村主任指使人縱火。司法程序還在進行,征地賠償問題遠未解決,2014年2月27日才到位的1527.9萬土地出讓收益,究竟是“上面說自愿讓屬于(全體)村民的這1500多萬元放在辦事處”,還是“我們根本都不知情,為什么要放在那里”。
不過,當事家屬就聲稱,已與政府達成協(xié)議。報道說:死者耿福林的妻子告訴守尸的村民,她兄弟在政府單位工作,就被燒死一事已與當?shù)卣勍?,“謝謝老少爺們了,對不住了”。
一聲“對不住”,傳達出令人心酸的無奈。不能苛責死者家屬的現(xiàn)實選擇。死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xù)生活。但問題不能回避:家屬到底與政府談妥了什么?賠償價格?及早火化以避免事態(tài)激化?不再“摻和”征地事項?還是徹底查明火燒活人真相,政府“許諾”了公正司法,還死傷者以最起碼的尊嚴?
這畢竟不僅是一家人與政府之間的“私事”,關系更多村民權益且不說,更牽涉嚴重刑事犯罪。更何況,作為公共治理機構(gòu),相關部門本就應避免任何私了,而訴諸公開和透明的程序,在法治軌道上解決矛盾。
然而,發(fā)生類似事件時,私了卻是一種最常見的處理手法。在2010年山東省一樁征地拆遷事件中,因當事人給當?shù)厥虚L寫公開信抗爭,官員就私下提出,只要對方開條件,將“全部答應,絕不還價”。當事人作為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毫不猶豫拒絕了這種私了方案。當時,本版曾以《與其賠償上天,不如良法落地》為題,撰文支持這種立于公義的解決途徑。以個案推動規(guī)則進步,推動社會點滴改良,從集體理性的角度,本是代價最小的轉(zhuǎn)型路徑。
然而基于“經(jīng)濟人”假設的個人理性選擇,卻往往與集體理性背道而馳?,F(xiàn)實中的大量案例是:嚴重受損的個體向外界求助,輿論強烈關注下,地方政府做出讓步,與受損個體達成“密室協(xié)議”。正義僅及于個體,對同類處境的利害相關者,卻毫無助益。
尤有甚者,這種密室協(xié)議,有時非但無助于好規(guī)則的形成,反倒在穩(wěn)定就是一切的邏輯下,突破基本底線,反向損害社會公義。司法領域的“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拿納稅人的錢來“絕不還價”地“國家賠償”,皆為其例。
其害不止于此。私了邏輯還造成更廣泛的弊端。這次,除了耿福林家,干部們更是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坝绕涫羌依镉挟斃蠋煹?,做公務員的,讓我們配合政府的工作”。老師的本分是教書育人,公務員的本分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請問,他們怎么在征地問題上配合?基于個人利益的理性計算,能做的無非是說服親朋好友,不要去趟“渾水”吧?
此時,老師與公務員的身份,也成了這場權益博弈中的籌碼?!八麄冏屔习嗟娜嘶丶医o家人做工作,做好工作再回去上班”。權衡利害,不要多管閑事,堪為上策。如此,村民們要求的征地程序的合規(guī)合法,補償標準的合理合情,會否消弭于一套維穩(wěn)邏輯?
正是基于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間的這種背離,奧爾森教授曾提出與亞當·斯密的“第一定律”相對的“第二定律”。通俗地說,就是“人人為自己,社會將更糟”。
甚至,私了邏輯比奧爾森洞察到的博弈難題還要復雜。奧爾森主要關注的是個人理性與集體行動間的自然背離,即在爭取集體的公共品時,個人出于付出與所得的利弊權衡,天然有搭便車的傾向。而我們所面臨的,不僅是消極無為的搭便車行為,更可能包括個人出于利害計算,對公共品的獲取做出積極損害的行為。
自然,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人比外國人更混蛋。比追究人性好壞更靠譜的途徑,是去追究壓在人性之上的外部壓力。如果捍衛(wèi)土地權益不用顧慮付出生命代價,村民維護正當權益的集體行動,就不會陷入更深的困境。
難就難在,產(chǎn)生這種超強外部壓力的環(huán)境,恰是生活其間的國民,要通過集體行動去改變的。如何超越集體行動的困境?除了基于個人利害計算的理性,也還要有超出當下個體利害、出于子子孫孫生活在其間的長遠利益與制度環(huán)境之思考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