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秀+徐正進+楊青川
摘要:選取東北地區(qū)76份不同基因型水稻為試驗材料,通過田間試驗對氮效率進行分類和評價。結果表明,在兩個肥力水平下,不同水稻基因型的產量表現出顯著差異。根據產量變化情況,確定遼鹽2號、吉粳803、遼星1號等22份水稻材料為氮高效型水稻品種,通35、沈稻12、長白15等27份水稻材料為氮低效型水稻品種。相關分析表明,兩種肥力條件下產量與單位面積有效穗數都呈極顯著正相關;且施氮條件下,產量與每穗粒數呈顯著正相關,氮肥主要通過提高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來提高水稻產量。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顯著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種。
關鍵詞:水稻;基因型;氮效率;分類;評價
中圖分類號:S511.2+2;S143.1+4;S1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1-0016-04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n Different Rice Genotypes wit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FAN Shu-xiu,XU Zheng-jin,YANG Qing-chua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Northeast Rice Biology,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Northern Japonica Rice Breeding of Liaoning,Shenyang 110866,China)
Abstract:Seventy-six rice genotypes recently applied in northern China were used as materials and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lassify and evaluate rice genotypes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yield among different rice genotypes at two N levels. Based on grain yield variation under two nitrogen levels, 22 rice genotypes including Liaoyan No.2, Jijing 803, Liaoxing No.1 et al had N use efficiency and 27 rice genotypes including Tong 35, Shendao 12, Changbai 15 et al had low N use efficiency. Correlation betwee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showed that yiel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at 0.01 level under two N levels, and with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t 0.05 level under high N level. N agronomic efficiency and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pplied N of rice genotypes with high N use efficienc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ice genotypes with low N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 rice; genotypes;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13-05-10
基金項目:遼寧省博士啟動科研基金項目(20111085)
作者簡介:范淑秀(1979-),女,山東濟寧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和栽培生理研究,(電話)15940526275(電子信箱)
sxfan79@126.com;通訊作者,徐正進,(電子信箱)xuzhengjin@126.com。
氮是影響作物生長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之一,氮肥在中國糧食生產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國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稻谷產量占全國谷物總產的40%以上,對保證中國糧食安全有重要作用。隨著現代高產水稻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氮肥在水稻生產中已成為影響水稻產量的主要因素,其重要性僅次于水,但卻是水稻生產成本投入的主要部分。通過施用氮肥來增加水稻產量已經成為一項基本的農業(yè)生產措施。為了獲得高產,生產上往往施用大量的氮肥。據統(tǒng)計,中國稻田單季氮肥用量平均為180 kg/hm2,比世界平均用量高75%左右[1]。隨著氮肥用量的不斷增長,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氮肥大量和不合理施用造成了氮肥利用率下降、生產成本增加、環(huán)境污染等一些負效應,這些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2-4]。
氮素高效利用型和耐低氮水稻品種的培育和推廣應用是降低氮肥用量、有效利用氮素、減少環(huán)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稻米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5]。大量研究表明,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存在顯著的基因型差異[6-9]。在現有水稻品種中存在著豐富的不同氮素利用效率種質資源,充分利用這些種質資源,可以篩選和培育出氮高效型水稻品種。本研究以東北地區(qū)76份不同基因型粳稻為試驗材料,在兩個供氮水平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種產量的變化情況,并對其進行分類和評價,以期篩選出適宜東北地區(qū)的氮高效型水稻資源,為氮高效型品種的選育以及水稻氮高效栽培調控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東北地區(qū)種植的不同基因型粳稻76份,包括東北地區(qū)水稻品種67份:遼鹽16、營8433、遼鹽283、鹽粳68、遼恢190、沈恢32、沈稻9號、沈稻3號、沈稻6號、京租、吉粳800、臺粳9號、吉03-2843、沈稻12、沈農265、沈農9741、中遼9052、遼粳371、遼星1號、遼粳9號、千重浪-1、遼粳294、遼粳454、遼鹽241、遼粳326、鐵粳4號、遼粳5號、遼鹽2號、遼粳287、沈農6014、通223、吉特639、吉粳88、長白13、吉粳66、品星1號、長白15、豐優(yōu)103、天井4號、富源4號、長白9號、吉豐10號、吉粳80、長白14、吉粳82、長白16、吉粳87、吉利520、吉粳502、吉生205、吉特617、九稻44、通35、吉粳67、特優(yōu)21、天井5號、組培22、吉粳95、吉粳94、長白18、延粳23、吉粳83、九稻46、吉粳803、長白19、吉玉粳、吉粳105;日本引進水稻品種9份:農林315、秋田小町、里歌、屜錦、沁待、越路早生、豐錦、秋光、藤系138。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沈陽農業(yè)大學水稻研究所試驗田進行,試驗地土質為沙壤土,0~20 cm土層全氮含量1.4 g/kg、全磷含量1.1 g/kg 、全鉀含量26.2 g/kg 、有機質含量24.2 g/kg、pH 6.8。
大田采用裂區(qū)試驗設計,施氮水平為主區(qū),品種為副區(qū),主區(qū)內各品種隨機排列,3次重復。施氮水平設不施氮和施純氮150 kg/hm2兩個處理。不同處理小區(qū)間用PVC板隔離,防止肥料滲漏串肥。氮肥為尿素,按基肥∶分蘗肥為1∶1施用。各處理P、K肥施用量和施用模式一致,均為過磷酸鈣375 kg/hm2、氯化鉀225 kg/hm2,且全部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4月中旬播種,營養(yǎng)土保溫旱育苗,5月下旬雙本插秧,移栽插植規(guī)格30.0 cm×13.3 cm,每個品種每個處理30穴。其他栽培管理同一般大田水稻生產。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于齊穗期每個品種選取10穴調查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成熟期按照平均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各處理取有代表性植株3穴進行室內考種,考察指標為穗長、每穗總粒數、千粒重、谷重、草重等,并計算結實率、收獲指數和生物學產量;氮素農學利用率=(施氮區(qū)產量-空白區(qū)產量)/施氮量;氮肥偏生產力=施 氮區(qū)產量/施氮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氮肥處理對不同基因型水稻產量的影響
隨著氮肥的施用,水稻的產量顯著提高。由表1可知,在不施氮肥時,各品種產量變化范圍為
4 093.80~7 006.65 kg/hm2,平均值為5 414.25 kg/hm2,當施用氮肥后產量為5 783.85~11 789.25 kg/hm2,平均值為7 820.40 kg/hm2,增幅約為44%。施用氮肥后產量變化幅度增大,施氮區(qū)產量最大值比最小值高103.83%,而不施氮區(qū)產量最大值比最小值高71.15%。在兩個供氮水平下產量最大值差異為
4 782.60 kg/hm2,最小值差異為1 690.05 kg/hm2,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產量對氮肥的響應不同,供試材料存在廣泛的基因型差異。
2.2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分類與評價
根據不同基因型水稻在高氮和低氮水平下產量的平均值將其分為4個類型,即雙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低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低效型)和雙低效型,其中,雙高效型水稻基因型即為氮高效水稻基因型,雙低效水稻基因型即為氮低效基因型,而高氮高效型(低氮低效型)和低氮高效型(高氮低效型)水稻為中間型[10-12]。
根據2個氮肥水平下的平均產量將76個水稻品種分為3類(圖1):①氮高效基因型,位于圖中Ⅰ區(qū),此類品種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的產量均高于供試品種的平均值,包括遼鹽2號、吉粳803、遼星1號等22個品種;②中間型,位于圖中的Ⅱ區(qū)和Ⅳ區(qū),此類品種在低氮水平下的產量低于供試品種的平均值,高氮水平下則相反,或者在低氮水平下的產量高于供試品種的平均值,高氮水平下則相反,包括沈農6014、遼粳294、吉利520等27個品種;③氮低效基因型,位于圖中的Ⅲ區(qū),此類品種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的產量均低于供試品種的平均值,包括通35、沈稻12、長白15等27個品種。
2.3 不同基因型水稻產量性狀分析
表2為不同水稻基因型產量及其構成因素間在兩個氮肥水平下的相關系數,在不施氮條件下,產量與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生物學產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每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相關不顯著。施氮條件下,產量與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生物學產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每穗粒數呈顯著正相關,與其他產量構成因素相關不顯著,表明氮肥主要通過影響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來影響水稻產量。
2.4 氮高效型與氮低效型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不論是氮高效型還是氮低效型水稻品種,施肥條件下的每穗粒數與不施肥條件下的每穗粒數差異較小,結實率和千粒重略低于不施肥條件,但單位面積有效穗數顯著高于不施氮處理(表3),說明施用氮肥能顯著提高單位面積有效穗數,進而增加水稻單位面積的產量。在相同肥力條件下,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和千粒重與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差異不明顯,但每穗粒數和單位面積有效穗數顯著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種。以上結果表明,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產量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上。
2.5 氮高效型和氮低效型水稻品種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
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均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種(表4)。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平均氮肥農學利用率和平均氮肥偏生產力分別為19.86 kg/kg和59.10 kg/kg,其中遼星1號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最高,分別為41.82 kg/kg和78.60 kg/kg。氮低效型水稻品種的平均氮肥農學利用率和平均氮肥偏生產力分別為14.06 kg/kg和46.45 kg/kg,其中水稻品種沈稻12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最低,分別為9.79 kg/kg和38.56 kg/kg。表明氮高效型水稻品種對氮肥的利用率更高,因而在相同施肥條件下氮高效型水稻品種能獲得更高的產量。
3 結論與討論
水稻氮高效型品種的培育和推廣應用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主要途徑之一。研究人員普遍認為不同基因型水稻間氮素利用效率存在顯著的差異。由于水稻是以收獲子粒產量為目標,所以水稻氮高效基因型應該是那些在低氮脅迫條件下單位吸收的氮產生子粒產量較高的基因型[13]。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粳稻在兩個供氮水平下產量存在明顯差異,據此將76個水稻品種劃分為氮高效型、中間型和氮低效型3類。
Koutroubas等[14]研究發(fā)現不同氮效率水稻產量的差異超過50%由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的變異引起;魏海燕等[15]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氮效率水稻群體最大莖蘗數沒有差異,但氮高效型水稻的莖蘗成穗率極顯著高于氮低效型水稻,這就意味著有效分蘗對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肥力條件下,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和千粒重與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差異不大,但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則顯著高于氮低效型,這是其獲得較高產量的主要原因。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評價指標有很多[16],其中,氮肥農學利用率由于具有簡便、可靠等特點,成為目前生產上評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比較常用的指標[17]。Cho等[18]在田間試驗條件下研究發(fā)現,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與產量呈顯著正相關。樸鐘澤等[19]發(fā)現,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材料一般表現較高的產量,產量和收獲指數較高的材料一般表現出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本研究結果表明,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明顯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因而在相同肥力水平下能夠高效利用氮素獲得較高的產量。
參考文獻:
[1] 霍中洋,李 杰,張洪程,等.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J].作物學報,2012,38(10):1908-1919.
[2] PENG S B, HUANG J L, ZHONG X H, et al.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Agric Sci China,2002,1(7):776-785.
[3] 羅志祥,蘇澤勝,施伏芝,等.氮肥高效利用水稻育種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03,19(1):66-67,116.
[4] 劉立軍,徐 偉,徐國偉,等.水稻實地氮肥管理技術的節(jié)氮效果及其機理[J].江蘇農業(yè)學報,2005,21(3):155-161.
[5] 白建江,李培德,王 慧,等.不同氮素籽粒生產效率類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異[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37(3):401-406.
[6] 董桂春,王 熠,于小鳳,等.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種氮素吸收利用的差異[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44(22):4570-4582.
[7] 吳 平,陶勤南.水稻氮素生理利用率選擇參數[J].中國水稻科學,1995,9(3):179-184.
[8] 鄭家奎,文春陽,張 濤,等.耐低氮水稻材料篩選及篩選指標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16):7361-7363,7377.
[9] 鐘代斌,陸雅海,郭龍彪,等.氮高效水稻種質資源篩選的初步研究[J].植物遺傳資源科學,2001,2(4):16-20.
[10] 張亞麗,樊劍波,段英華,等.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的差異及評價[J].土壤學報,2008,45(2):267-273.
[11] 馬漢云,王青林,祁玉良,等.水稻氮素利用基因型鑒定篩選及其響應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1,38(21):31-34,46.
[12] 李玉嵩,陶詩順,陳建強.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的差異機理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9(12):30-32,38.
[13] 童漢華,余新橋,梅揮衛(wèi),等.水稻苗期氮素營養(yǎng)高效基因型的篩選[J].浙江農業(yè)科學,2007(5):537-541.
[14] KOUTROUBAS S D, NTANOS D A. Genotypic differences for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i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 Field Crops Res, 2003,83:251-260.
[15] 魏海燕,張洪程,戴其根,等.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質生產與積累特性[J].作物學報,2007,33(11):1802-1809.
[16] 徐富賢,熊 洪,謝 戎,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進展及其動向[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9,15(5):1215-1225.
[17] 曾健敏,彭少兵,崔克輝,等.熱帶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異研究[J].作物學報,2006,32(12):1817-1822.
[18] CHO Y, JIANG W Z, CHIN J H, et al. Identified QTLs associated with physiologic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J]. Mol Cells, 2007,23:72-79.
[19] 樸鐘澤,韓龍植,高熙宗.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異[J].中國水稻科學,2003,17(3):233-238.
(責任編輯 鄭 威)
3 結論與討論
水稻氮高效型品種的培育和推廣應用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主要途徑之一。研究人員普遍認為不同基因型水稻間氮素利用效率存在顯著的差異。由于水稻是以收獲子粒產量為目標,所以水稻氮高效基因型應該是那些在低氮脅迫條件下單位吸收的氮產生子粒產量較高的基因型[13]。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粳稻在兩個供氮水平下產量存在明顯差異,據此將76個水稻品種劃分為氮高效型、中間型和氮低效型3類。
Koutroubas等[14]研究發(fā)現不同氮效率水稻產量的差異超過50%由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的變異引起;魏海燕等[15]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氮效率水稻群體最大莖蘗數沒有差異,但氮高效型水稻的莖蘗成穗率極顯著高于氮低效型水稻,這就意味著有效分蘗對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肥力條件下,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和千粒重與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差異不大,但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則顯著高于氮低效型,這是其獲得較高產量的主要原因。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評價指標有很多[16],其中,氮肥農學利用率由于具有簡便、可靠等特點,成為目前生產上評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比較常用的指標[17]。Cho等[18]在田間試驗條件下研究發(fā)現,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與產量呈顯著正相關。樸鐘澤等[19]發(fā)現,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材料一般表現較高的產量,產量和收獲指數較高的材料一般表現出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本研究結果表明,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明顯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因而在相同肥力水平下能夠高效利用氮素獲得較高的產量。
參考文獻:
[1] 霍中洋,李 杰,張洪程,等.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J].作物學報,2012,38(10):1908-1919.
[2] PENG S B, HUANG J L, ZHONG X H, et al.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Agric Sci China,2002,1(7):776-785.
[3] 羅志祥,蘇澤勝,施伏芝,等.氮肥高效利用水稻育種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03,19(1):66-67,116.
[4] 劉立軍,徐 偉,徐國偉,等.水稻實地氮肥管理技術的節(jié)氮效果及其機理[J].江蘇農業(yè)學報,2005,21(3):155-161.
[5] 白建江,李培德,王 慧,等.不同氮素籽粒生產效率類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異[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37(3):401-406.
[6] 董桂春,王 熠,于小鳳,等.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種氮素吸收利用的差異[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44(22):4570-4582.
[7] 吳 平,陶勤南.水稻氮素生理利用率選擇參數[J].中國水稻科學,1995,9(3):179-184.
[8] 鄭家奎,文春陽,張 濤,等.耐低氮水稻材料篩選及篩選指標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16):7361-7363,7377.
[9] 鐘代斌,陸雅海,郭龍彪,等.氮高效水稻種質資源篩選的初步研究[J].植物遺傳資源科學,2001,2(4):16-20.
[10] 張亞麗,樊劍波,段英華,等.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的差異及評價[J].土壤學報,2008,45(2):267-273.
[11] 馬漢云,王青林,祁玉良,等.水稻氮素利用基因型鑒定篩選及其響應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1,38(21):31-34,46.
[12] 李玉嵩,陶詩順,陳建強.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的差異機理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9(12):30-32,38.
[13] 童漢華,余新橋,梅揮衛(wèi),等.水稻苗期氮素營養(yǎng)高效基因型的篩選[J].浙江農業(yè)科學,2007(5):537-541.
[14] KOUTROUBAS S D, NTANOS D A. Genotypic differences for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i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 Field Crops Res, 2003,83:251-260.
[15] 魏海燕,張洪程,戴其根,等.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質生產與積累特性[J].作物學報,2007,33(11):1802-1809.
[16] 徐富賢,熊 洪,謝 戎,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進展及其動向[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9,15(5):1215-1225.
[17] 曾健敏,彭少兵,崔克輝,等.熱帶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異研究[J].作物學報,2006,32(12):1817-1822.
[18] CHO Y, JIANG W Z, CHIN J H, et al. Identified QTLs associated with physiologic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J]. Mol Cells, 2007,23:72-79.
[19] 樸鐘澤,韓龍植,高熙宗.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異[J].中國水稻科學,2003,17(3):233-238.
(責任編輯 鄭 威)
3 結論與討論
水稻氮高效型品種的培育和推廣應用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主要途徑之一。研究人員普遍認為不同基因型水稻間氮素利用效率存在顯著的差異。由于水稻是以收獲子粒產量為目標,所以水稻氮高效基因型應該是那些在低氮脅迫條件下單位吸收的氮產生子粒產量較高的基因型[13]。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粳稻在兩個供氮水平下產量存在明顯差異,據此將76個水稻品種劃分為氮高效型、中間型和氮低效型3類。
Koutroubas等[14]研究發(fā)現不同氮效率水稻產量的差異超過50%由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的變異引起;魏海燕等[15]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氮效率水稻群體最大莖蘗數沒有差異,但氮高效型水稻的莖蘗成穗率極顯著高于氮低效型水稻,這就意味著有效分蘗對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肥力條件下,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和千粒重與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差異不大,但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則顯著高于氮低效型,這是其獲得較高產量的主要原因。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評價指標有很多[16],其中,氮肥農學利用率由于具有簡便、可靠等特點,成為目前生產上評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比較常用的指標[17]。Cho等[18]在田間試驗條件下研究發(fā)現,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與產量呈顯著正相關。樸鐘澤等[19]發(fā)現,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材料一般表現較高的產量,產量和收獲指數較高的材料一般表現出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本研究結果表明,氮高效型水稻品種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和氮肥偏生產力明顯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種,因而在相同肥力水平下能夠高效利用氮素獲得較高的產量。
參考文獻:
[1] 霍中洋,李 杰,張洪程,等.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J].作物學報,2012,38(10):1908-1919.
[2] PENG S B, HUANG J L, ZHONG X H, et al.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Agric Sci China,2002,1(7):776-785.
[3] 羅志祥,蘇澤勝,施伏芝,等.氮肥高效利用水稻育種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03,19(1):66-67,116.
[4] 劉立軍,徐 偉,徐國偉,等.水稻實地氮肥管理技術的節(jié)氮效果及其機理[J].江蘇農業(yè)學報,2005,21(3):155-161.
[5] 白建江,李培德,王 慧,等.不同氮素籽粒生產效率類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異[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37(3):401-406.
[6] 董桂春,王 熠,于小鳳,等.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種氮素吸收利用的差異[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44(22):4570-4582.
[7] 吳 平,陶勤南.水稻氮素生理利用率選擇參數[J].中國水稻科學,1995,9(3):179-184.
[8] 鄭家奎,文春陽,張 濤,等.耐低氮水稻材料篩選及篩選指標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16):7361-7363,7377.
[9] 鐘代斌,陸雅海,郭龍彪,等.氮高效水稻種質資源篩選的初步研究[J].植物遺傳資源科學,2001,2(4):16-20.
[10] 張亞麗,樊劍波,段英華,等.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的差異及評價[J].土壤學報,2008,45(2):267-273.
[11] 馬漢云,王青林,祁玉良,等.水稻氮素利用基因型鑒定篩選及其響應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1,38(21):31-34,46.
[12] 李玉嵩,陶詩順,陳建強.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的差異機理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9(12):30-32,38.
[13] 童漢華,余新橋,梅揮衛(wèi),等.水稻苗期氮素營養(yǎng)高效基因型的篩選[J].浙江農業(yè)科學,2007(5):537-541.
[14] KOUTROUBAS S D, NTANOS D A. Genotypic differences for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i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 Field Crops Res, 2003,83:251-260.
[15] 魏海燕,張洪程,戴其根,等.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質生產與積累特性[J].作物學報,2007,33(11):1802-1809.
[16] 徐富賢,熊 洪,謝 戎,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進展及其動向[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9,15(5):1215-1225.
[17] 曾健敏,彭少兵,崔克輝,等.熱帶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異研究[J].作物學報,2006,32(12):1817-1822.
[18] CHO Y, JIANG W Z, CHIN J H, et al. Identified QTLs associated with physiologic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J]. Mol Cells, 2007,23:72-79.
[19] 樸鐘澤,韓龍植,高熙宗.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異[J].中國水稻科學,2003,17(3):233-238.
(責任編輯 鄭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