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微
青磚黑瓦,一扇破舊古重的木門,亭亭玉立的少女,旗袍包裹,線條流暢。這是我珍藏的一張老照片,照片里的美人是外婆的媽媽。小時候從外婆的箱子底下發(fā)現(xiàn)了這張照片,小小的我被那襲旗袍打動,覺得好漂亮,就偷了外婆的寶貝,至今也沒告訴她,也沒辦法告訴她了。
外婆已經(jīng)去世,如今我卻留下了這張古老的照片。幾經(jīng)風(fēng)雨,幾度搬家,我一直帶著它。我珍藏著一個飄渺遠去的夢——照片里那件飄逝的使女子“千般裊娜,萬般旖旎”的羅裙。
服裝是發(fā)展的, 女人是被描寫的。女人變幻莫測的服裝,滋潤著多少文人騷客的筆尖。西施穿著有點像現(xiàn)代連衣裙的“深衣”在春秋時代時髦著;王昭君“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這種“漢宮衣”腰部可是要用絲帶系住的,纏纏繞繞,嫦娥一般;“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唐朝女子裙身既長且寬,那飄逸勁,女人被幻化成仙女一般輕盈。盛唐時候的楊貴妃“慣束羅裙半露胸”,羅衫里不穿內(nèi)衣,肌膚隱隱顯露,大膽地時尚了一把;白居易“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李白“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都描畫了當(dāng)時髦得合時的石榴裙。這一服裝流行概念影響著語言的發(fā)展,“石榴裙”已經(jīng)成為女人的代名詞。到了宋代,女子穿“背子”。李師師在閨房中接待微服私訪的徽宗,就穿著這種典雅大方的對襟衫;明代的秦淮河,波光瀲滟,陳圓圓、董小宛、李香君們爭先穿上元朝貴婦的“比甲”,穿梭在《后庭花》繾綣的聲簫里。
這些,盡是旗袍的祖宗。
在我看來,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走向經(jīng)典的旗袍,是世界上除了晚禮服以外最美麗的女性服裝。那個時候,各式旗袍被電影明星們穿得嬌柔嫵媚、妖艷萬分。同是影星的阮玲玉和胡蝶把旗袍穿到兩個極致:淡泊柔弱與雍容華貴;但旗袍穿在宋慶玲、王光美這樣的女士身上,偶爾搭配當(dāng)時時髦的西式開斯米毛衫或呢大衣,高貴豐盈、雅致莊重。再有,鞏俐領(lǐng)獎臺上充滿著女人的自信;申奧席上,楊瀾怎一個才貌了得!
旗袍真是美麗的代言物。豐腴的立領(lǐng),婉約的削肩,圓潤的袖口,窄狹的腰身,渾厚的臀部,把女人的溫婉嫵媚、優(yōu)雅尊貴演繹得淋漓盡致又恰倒好處。滾邊、繡花和盤扣,精致純樸,絲絲縝密,迂回纏繞,女人的細膩、優(yōu)柔、智慧全在這兒了;腰身、肩背、臀部拉長的曲線,把女人描畫得玲瓏優(yōu)美、軟玉溫香;立領(lǐng)露出小截細長脖子,高開開叉若隱若現(xiàn)的修長美褪,藏而露,露而隱,意境朦朧,真正自然天成恰倒好處,既含蓄又鋪張,既隱忍又張揚,融溫柔敦厚與性感遐想于一體。
然而,在旗袍面前不是人人平等的,旗袍對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穿了幾十件美輪美奐的旗袍,可說是上個世紀旗袍白皮書??墒沁@些旗袍要是讓瑪麗蓮.夢露來穿會怎樣呢?夢露的墓碑上刻著她引以為驕傲的三圍數(shù)字:36—24—36(英寸),這樣的黃金分割可是世間奇品。她如果穿上旗袍,可以想象夢露的曲線畢露,凸凹更分明。但是旗袍應(yīng)有的韻味卻失去了,一道可口的辣椒炒肉,如果用了廣西大而水分多的辣椒做原料,味道就不那樣純正。女人著旗袍,胸部不能過于豐滿,也不能太扁平,臀部不能過于寬大,也不能太癟窄,腰必須細腹一定要平,腿(大腿、小腿)鐵定要美。夢露前突后翹的線條太夸張了,像嬌艷的玫瑰,難于演繹百合的靜謐。
聽說上海有三家懷舊服裝店出售手工旗袍,我好想去尋一件這“千金裘”的。仔細衡量,身材基本吻合,就是腿短點。短點就短點吧,我買旗袍是要讓它給我做朋友,廝守一生,不是當(dāng)衣服穿的。掛在衣柜,常??匆谎垧B(yǎng)養(yǎng)神,一輩子偶爾穿它一次二次,那就是穿著夢的衣裳了:那是一場做了幾代人的夢啊,從外婆的媽媽開始。幸虧我生的不是女兒,要不這個夢怕是還會繼續(xù)做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