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宗平
(江西省九江市中醫(yī)院骨科,九江 332000)
骨折手術治療后,骨折處會逐漸愈合,但后期仍會表現為骨傷后期腫脹,短期內不能消退,且會反復發(fā)作,不利于肢體功能的恢復。為有效治療骨傷后期腫脹疾病,本次研究中,給予骨傷后期腫脹患者血府逐瘀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應用效果顯著,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取調我院從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1例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患者,Ⅰ類腫脹14例 (可清晰看到皮膚皮紋出現的腫脹),Ⅱ類腫脹39例 (未發(fā)現皮紋,但與正常相比更為緊繃,同時觀察可見皮膚溫度較高未發(fā)生水泡腫脹),Ⅲ類腫脹28例(皮膚腫脹比較光亮,且腫脹處皮膚溫度較高)。81例患者中,隨機劃分為兩組,甲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齡為16~76歲,平均年齡為 (46±1.1)歲,上肢骨折26例,下肢骨折20例;乙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齡為17~75歲,平均年齡為 (46±1.2)歲,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20例。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可用于分析研究。
1.2 治療方法 甲組采用20%甘露醇治療,靜脈滴注250ml 20%甘露醇治療,一天一次,連續(xù)對患者進行為期7天治療。乙組采用血府逐瘀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該方劑的主要組方為牛膝、生地黃、當歸、紅花、白術分別9g,防己、黃芪分別為15g,桔梗、川芎分別為4.5g,桃仁12g,甘草、枳殼、赤芍分別為6g,柴胡3g。若為四肢不溫、腰膝酸軟者,可采用肉桂12g、炙附片12g;若患者合并明顯咳嗽氣喘疾病,可分別采用陳皮、茯苓、清半夏12g治療;若合并納呆、不思飲食、面色無華,可分別采用山藥、茯苓、黨參12g。若下肢有嚴重腫脹者,可增加采用川牛膝12g治療;若上肢有嚴重腫脹者,可增加采用羌活15g治療。一天一劑,分別于早晚各服用一次,連續(xù)治療7天時間。觀察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 療效判定標準:優(yōu)良:腫脹程度3天內與未治療之前相比,明顯變小9mm;有效:在腫脹治療3~6天后,與未治療前相比減少6mm;無效:治療6天后肢體腫脹情況與未治療前相比,減少多于2mm[1]。有效率=顯著改善率+改善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差異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為65.2%,乙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為88.6%,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n(%)]
骨折手術實施后,骨折愈合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身體虛弱,極易發(fā)生后期骨折腫脹,不利于身體正常功能的恢復,且預后效果不良。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骨折腫脹長期不退或傷筋等不良反應情況。一般認為骨折術后腫脹7天左右即可消退,下肢骨折術后肢端水腫疼痛發(fā)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多數醫(yī)家認為主要是因組織水腫、下肢靜脈回流受限、滲出增多、水潴留現象等導致的。嚴重骨折術后腫脹,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因此,臨床認為,應在骨折術后早期給予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利水消腫治療,以縮短治療時間,有利于骨折局部組織早日修復。中醫(yī)學認為,久病必虛,久病會導致瘀阻出現,導致氣血運行受阻,經絡不通[2]。骨傷后期機體表現為正氣虧虛,血液的運行有賴于氣的推動,若氣虛則會導致血滯而瘀,氣滯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3]。臨床治療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時,應以補氣養(yǎng)血、通經活絡以及利水消腫為治療原則。血府逐瘀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該方劑中所含有的柴胡可起到較好的疏肝理氣功效,氣血通暢;紅花、當歸、桃仁、赤芍、川芎可起到活血化瘀功效;枳殼可起到降氣功效,結合采用桔梗,可起到一升一降,有利于氣血暢通,牛膝可起到祛瘀活血;豬苓、茯苓性味甘淡平,結合采用白術,可起到健脾利水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滲濕功效;甘草可起到調和功效。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可遵血府逐瘀湯活血之義,同時兼具利尿消腫、健脾運濕功效,有利于肢體腫脹情況早日消退,起到較好的治療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效果[4]。本次研究中,甲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5.2%,乙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88.6%,乙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甲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可有效改善水腫癥狀,有利于患者接受骨折手術治療后身體功能的早日恢復,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1]費寶國.血府逐瘀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骨傷后期肢體腫脹102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7):843-844.
[2]吳貞謙.中醫(yī)治療36例骨傷后期肢體腫脹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33):145-146.
[3]魯貴.生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下肢骨折術后腫脹50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1,27(2):54.
[4]邱繼明.土家民族藥活血接骨膏治療骨折肢體腫脹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3):93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