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信息傳輸在微課教學中的有效性探討

2014-03-18 19:51:44陳春映陳濤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年4期
關鍵詞:信息傳輸教育教學微課

陳春映+陳濤

摘 要: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教育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微課在信息時代下應運而生。微課的誕生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思維方法和理念,對教育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然而無論是哪種課堂教學其本質都是信息傳輸的過程。在微課教學日益受到廣大教師青睞的今天,如何提高信息傳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們應該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微課 教育教學 信息傳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4-0005-02

1 引言

信息時代的迅速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完善,“微”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和洪流。微博、微信、微小說、微電影迅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所關注和討論的焦點話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教育作為社會的重要活動自然也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微”與教學的融合滲透形成了“微課”這一新的名詞。現如今,微課已經在教育教學各學科中都有所應用并取得一些顯著的成效,如廣東佛山對微課教學的推廣。但是,教育教學是一個及其復雜的過程,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2 微課及其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

2.1 微課的含義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這里的知識點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微課視頻一般時長為5~8分鐘,微課除了視頻資源以外還包括其他的輔助性教學內容如:教案、課件、練習、反思、評價及反饋。微課教學資源如圖1所示。

圖1 微課教學資源

微課具有直觀真實、主題鮮明、交互性強、使用便捷等特點。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按照教學方法來分可以分為講授、練習、實驗、探究等,按內容來分又可以分為情境教學、實驗操作、解題答疑等。

2.2 微課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

微課教學主要是以視聽媒體為主。埃德加·戴爾在1946年所著的《視聽教學法》中提出了教學設計中著名的“經驗之塔”理論,指出在教學中應用各種教學媒體可以使學習更為具體,尤其是借助于視聽媒體,較語言、視覺符號更能為學生提供具體和易于理解的經驗,并能沖破時空的限制,彌補其他直接經驗方式之不足。視聽媒體具有較強的表現力,這樣的方式傳遞信息更有利于學生對信息的接收。

2.2.1 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重、難點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一種“點—線—面”式的教學,這樣的教學具有全面、系統等特點,然而由于其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面”,也就是要求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大量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師對教學重、難點的講授無法做到具體和深入,從而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模棱兩可無法把握。微課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微課教學的內容要求教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及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通過學生提供的反饋情況等多種因素來確定。

2.2.2 有利于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視頻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進行信息接收。視頻作為微課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資源,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在信息時代蓬勃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還要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媒介素養(yǎng),學會對各種媒介進行甄別、選擇和處理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或在視頻制作過程中教師如何選擇媒體、選擇什么樣的媒體都會對學生正確媒介素養(yǎng)的習得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由于微課視頻教學因其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使學生易于接受,在教學過程中就比較容易引起學生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和探索,因此更加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2.2.3 增進師生情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到自己所需的知識,同時這樣的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更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松和愉悅,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師生感情的好壞對學生學習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相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課堂教學魅力、教學內容的選擇等也會對師生的感情起到一定的作用。微課教學中,如果教師能選用恰當的教學內容及媒體進行教學,就會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 影響微課教學效果的因素

現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的數量在不斷地擴充和增長,然而質量上卻良莠不齊。一些教師抓不住教學的重難點,使得重難點沒有得到很好地講解和詮釋,更有甚者把書本上的教學內容照抄、照搬到屏幕上進行“誦讀”,教學內容顯得毫無新穎和可取之處,使讀者學起來味同嚼蠟。或者由于一些教師在視頻制作過程對媒體、軟件工具等的選擇和使用不當使得制作出的視頻效果不盡人意。此外,由于教師的一些姿態(tài)、手勢、語言的不當等也會對教學內容產生一定影響。

無論哪種形式的教學,從教學過程來看都是一個信息傳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完成把教學信息從教師端傳遞到學生端的任務。從教學目的來看,始終把最大程度地促進教學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優(yōu)化教學效果作為其根本宗旨。微課教學時間很短(5~8分鐘),強調信息傳輸的有效性顯得更為重要,此外,因為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其傳遞的信息量較大,因此,如何使信息得到更有效的傳輸是微課課堂教學得以成功的關鍵。

4 如何促進信息在微課中的有效傳輸

4.1 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水平,選擇正確視聽媒體內容

信息素養(yǎng)是個體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能夠獲取、檢索、評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具體來說,它應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認知,即信息處理、獲取、傳輸和應用的基礎知識;二是技能,即資料檢索、計算機素養(yǎng)、研究、學習和定位等技能;三是理念,即數據處理,基于資源的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問題解決、批判性思維、終身學習及責任意識等。教師要想把微課上好,就必須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在當今社會,甄別信息、掌握信息、運用信息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教育教學中涌現出的大量信息,只有緊緊圍繞教育教學目標及要求對其進行合理的篩選、組織和運用,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和推動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在視聽媒體內容的選擇上也必須要考慮其所涵蓋的知識點是否能夠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建立起聯結,即對媒體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經驗及各種信息符號的抽象程度,必須掌握在學生能明白的范圍內。

此外,在利用視聽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考慮其生動性、清晰度、音樂的節(jié)奏感、畫面長度、畫面色彩、何時進行播放、教室內外環(huán)境等因素。

4.2 結合學生認知特性及信息素養(yǎng)能力,把握好信息的量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演階段、具體運演階段和形式運演階段四個不同的層次。同時,從小學、初中、高中至大學,人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是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例如: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處于較低水平,微課教學中教師可選用比較直觀的卡通、動畫等教學視頻。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展已經比較完善,選用教學視頻時就會考慮一些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視頻進行教學。此外,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信息的接收和處理能力有著巨大差別,單位時間內人類接收信息的數量是有限的。

信息的存在形式是客觀的,它承載于某種載體上,主體只有通過自身的認識活動從中提煉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信息,并經過主體的內部處理和加工,形成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才能轉化成主體的自身知識的一部分?,F代心理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類記憶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的記憶系統構成的復雜裝置。其由3個記憶系統組成:感覺登錄器,短時記憶(STM)和長時記憶(LTM)。短時記憶是一個過渡性的記憶緩沖器,其容量有限,只能記錄7±2個信息組塊,且只能保持15~30秒鐘。微課教學中,視頻呈現的信息是紛呈復雜、多種多樣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控制好信息的量,防止信息量的“過或不及”對教學效果產生的影響。

4.3 防止或減少教學無關信息的干擾

微課教學視頻來源有兩種主要途徑:一是教師自己制作,二是通過網上進行下載。無論是哪種方式獲取的視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要防止或減少無關信息的干擾。微課課堂教學的主要干擾因素如圖2所示。

用軟件自制微課視頻或選用別人做好的教學視頻進行課堂播放時,播放內容與教學目標相關度及與學生原有認知水平的聯結性、教師上課的姿勢、動作、語調高低、快慢、畫面清晰度、聲音大小、字體大小等選用或編排不當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對教學信息的傳輸造成干擾。此外,教室內外環(huán)境及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等也會對教學信息的有效傳輸造成干擾。所以在制作或選用視頻進行微課教學之前,必須要避免或盡量減少各類信息的干擾。

5 總結與展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將微課有效地整合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是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的前提和背景下人類做出的新探索。目前,微課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還不夠成熟和完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從數量上來看,微課數量在我國還十分稀少;從質量上看,絕大多數微課視頻沒有足夠突顯出教育教學目標或重難點知識,微課質量有待提高;從分布上看,微課僅僅是在幾個比較發(fā)達的城市和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微課的誕生和發(fā)展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教育教學研究和探索開拓了新的道路。微課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教學方法,突破傳統課堂上“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從備課開始到課堂教學及最后的評價反思都緊緊圍繞著某個知識點進行,使教師更善于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因素做出積極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經過教育學者和教師的不斷努力,希望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微課能發(fā)揮出更大的功能和魅力。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參考文獻:

[1]郭曉光.視聽媒體中字幕對教與學的影響[J].中國電化教育,2012,(5):89-93.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4]任建.從教學媒體的演變看教學設計的發(fā)展歷史[J].電化教育研究,2012,(8):17-20.

[5]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課堂教學研究,2013,(5):41-42.

[6]武鵬.信息時代中職教師素質要求及其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4):27-29.

此外,在利用視聽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考慮其生動性、清晰度、音樂的節(jié)奏感、畫面長度、畫面色彩、何時進行播放、教室內外環(huán)境等因素。

4.2 結合學生認知特性及信息素養(yǎng)能力,把握好信息的量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演階段、具體運演階段和形式運演階段四個不同的層次。同時,從小學、初中、高中至大學,人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是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例如: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處于較低水平,微課教學中教師可選用比較直觀的卡通、動畫等教學視頻。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展已經比較完善,選用教學視頻時就會考慮一些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視頻進行教學。此外,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信息的接收和處理能力有著巨大差別,單位時間內人類接收信息的數量是有限的。

信息的存在形式是客觀的,它承載于某種載體上,主體只有通過自身的認識活動從中提煉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信息,并經過主體的內部處理和加工,形成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才能轉化成主體的自身知識的一部分。現代心理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類記憶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的記憶系統構成的復雜裝置。其由3個記憶系統組成:感覺登錄器,短時記憶(STM)和長時記憶(LTM)。短時記憶是一個過渡性的記憶緩沖器,其容量有限,只能記錄7±2個信息組塊,且只能保持15~30秒鐘。微課教學中,視頻呈現的信息是紛呈復雜、多種多樣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控制好信息的量,防止信息量的“過或不及”對教學效果產生的影響。

4.3 防止或減少教學無關信息的干擾

微課教學視頻來源有兩種主要途徑:一是教師自己制作,二是通過網上進行下載。無論是哪種方式獲取的視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要防止或減少無關信息的干擾。微課課堂教學的主要干擾因素如圖2所示。

用軟件自制微課視頻或選用別人做好的教學視頻進行課堂播放時,播放內容與教學目標相關度及與學生原有認知水平的聯結性、教師上課的姿勢、動作、語調高低、快慢、畫面清晰度、聲音大小、字體大小等選用或編排不當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對教學信息的傳輸造成干擾。此外,教室內外環(huán)境及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等也會對教學信息的有效傳輸造成干擾。所以在制作或選用視頻進行微課教學之前,必須要避免或盡量減少各類信息的干擾。

5 總結與展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將微課有效地整合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是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的前提和背景下人類做出的新探索。目前,微課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還不夠成熟和完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從數量上來看,微課數量在我國還十分稀少;從質量上看,絕大多數微課視頻沒有足夠突顯出教育教學目標或重難點知識,微課質量有待提高;從分布上看,微課僅僅是在幾個比較發(fā)達的城市和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微課的誕生和發(fā)展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教育教學研究和探索開拓了新的道路。微課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教學方法,突破傳統課堂上“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從備課開始到課堂教學及最后的評價反思都緊緊圍繞著某個知識點進行,使教師更善于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因素做出積極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經過教育學者和教師的不斷努力,希望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微課能發(fā)揮出更大的功能和魅力。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參考文獻:

[1]郭曉光.視聽媒體中字幕對教與學的影響[J].中國電化教育,2012,(5):89-93.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4]任建.從教學媒體的演變看教學設計的發(fā)展歷史[J].電化教育研究,2012,(8):17-20.

[5]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課堂教學研究,2013,(5):41-42.

[6]武鵬.信息時代中職教師素質要求及其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4):27-29.

此外,在利用視聽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考慮其生動性、清晰度、音樂的節(jié)奏感、畫面長度、畫面色彩、何時進行播放、教室內外環(huán)境等因素。

4.2 結合學生認知特性及信息素養(yǎng)能力,把握好信息的量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演階段、具體運演階段和形式運演階段四個不同的層次。同時,從小學、初中、高中至大學,人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是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例如: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處于較低水平,微課教學中教師可選用比較直觀的卡通、動畫等教學視頻。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展已經比較完善,選用教學視頻時就會考慮一些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視頻進行教學。此外,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信息的接收和處理能力有著巨大差別,單位時間內人類接收信息的數量是有限的。

信息的存在形式是客觀的,它承載于某種載體上,主體只有通過自身的認識活動從中提煉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信息,并經過主體的內部處理和加工,形成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才能轉化成主體的自身知識的一部分?,F代心理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類記憶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的記憶系統構成的復雜裝置。其由3個記憶系統組成:感覺登錄器,短時記憶(STM)和長時記憶(LTM)。短時記憶是一個過渡性的記憶緩沖器,其容量有限,只能記錄7±2個信息組塊,且只能保持15~30秒鐘。微課教學中,視頻呈現的信息是紛呈復雜、多種多樣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控制好信息的量,防止信息量的“過或不及”對教學效果產生的影響。

4.3 防止或減少教學無關信息的干擾

微課教學視頻來源有兩種主要途徑:一是教師自己制作,二是通過網上進行下載。無論是哪種方式獲取的視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要防止或減少無關信息的干擾。微課課堂教學的主要干擾因素如圖2所示。

用軟件自制微課視頻或選用別人做好的教學視頻進行課堂播放時,播放內容與教學目標相關度及與學生原有認知水平的聯結性、教師上課的姿勢、動作、語調高低、快慢、畫面清晰度、聲音大小、字體大小等選用或編排不當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對教學信息的傳輸造成干擾。此外,教室內外環(huán)境及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等也會對教學信息的有效傳輸造成干擾。所以在制作或選用視頻進行微課教學之前,必須要避免或盡量減少各類信息的干擾。

5 總結與展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將微課有效地整合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是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的前提和背景下人類做出的新探索。目前,微課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還不夠成熟和完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從數量上來看,微課數量在我國還十分稀少;從質量上看,絕大多數微課視頻沒有足夠突顯出教育教學目標或重難點知識,微課質量有待提高;從分布上看,微課僅僅是在幾個比較發(fā)達的城市和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微課的誕生和發(fā)展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教育教學研究和探索開拓了新的道路。微課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教學方法,突破傳統課堂上“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從備課開始到課堂教學及最后的評價反思都緊緊圍繞著某個知識點進行,使教師更善于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因素做出積極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經過教育學者和教師的不斷努力,希望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微課能發(fā)揮出更大的功能和魅力。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參考文獻:

[1]郭曉光.視聽媒體中字幕對教與學的影響[J].中國電化教育,2012,(5):89-93.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4]任建.從教學媒體的演變看教學設計的發(fā)展歷史[J].電化教育研究,2012,(8):17-20.

[5]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課堂教學研究,2013,(5):41-42.

[6]武鵬.信息時代中職教師素質要求及其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4):27-29.

猜你喜歡
信息傳輸教育教學微課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通信系統的信息傳輸有效性與可靠性要求分析
加強廣播電視信息傳輸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光纖通訊中傳輸方式分析及改進
科技傳播(2016年19期)2016-12-27 15:08:17
雙語教學質量評價與管理研究
論將中醫(y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01:16
醫(y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1:15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曲靖市| 南木林县| 禄劝| 滦南县| 兴隆县| 法库县| 三原县| 松原市| 黑水县| 西安市| 客服| 淳安县| 无极县| 海城市| 尚志市| 新乡县| 喜德县| 灵石县| 安平县| 翁牛特旗| 合肥市| 高碑店市| 甘孜县| 霍邱县| 都兰县| 正安县| 南召县| 静海县| 武陟县| 尼木县| 庆安县| 修文县| 霸州市| 景德镇市| 永年县| 柳河县| 巨野县| 丰顺县| 大邑县| 永登县|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