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等
過十年,大學從外面看上去可能跟現(xiàn)在沒有什么兩樣:修剪過的草坪,橄欖球比賽,各種派對……但學生得到的學習體驗跟今天相比,或將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以下便是可能發(fā)生重大變革的四個領域。
課堂
在不遠的將來,教授們將在數(shù)字平臺上上課。這些平臺能夠搜集有關每位學生進度的數(shù)據,它們原本是用于大規(guī)模網絡公開課(MOOC),但學校目前正在將這些平臺拿回去用于傳統(tǒng)課堂,因為它們使分享內容、主持討論和跟蹤學生作業(yè)進展變得更加便利。教授們或許會繼續(xù)“教課”,但大部分互動都將在網上進行。如果師生在實體教室碰面,其目的將是審閱材料、解決疑難或深度探討有關話題。
這些平臺在持續(xù)改進。不久之后,它們將可以監(jiān)測到哪些學生解決一道微積分問題花了15分鐘,哪些學生冥思苦想了一個小時。這可以提醒教授及其助教注意誰可能需要額外的幫助。
學期
隨著越來越多的課堂部分或全部搬到網上,統(tǒng)一開學和放假日期的需要逐步減少。所有上課材料網上都有,這意味著部分學生可以在幾個星期之內上完一個學期的課程,然后開始上新的課程。有些人可能兩年就讀完一個學士學位,堅持四年的人則有可能讀完三個專業(yè)。
這種變化可能正是教育者鼓勵的:學習進度快,能讓本科畢業(yè)生更讓人稱奇,同時也使學校系統(tǒng)內學生進出的循環(huán)加快,從而獲得更多收入。
學校
越來越多的大學將其課程發(fā)布到edX、Coursera等網絡平臺。學生也在利用其他院校明星教授的網絡課堂來補充本校課程。
同時,學校將充分利用這種環(huán)境來節(jié)省自己的資源。它們可能只有在認為相比其他院校有較大優(yōu)勢時,才去開發(fā)自己的課程。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就直接采納其他學校開發(fā)的世界一流課程。比如加州州立大學多個校區(qū)(何塞分校、薩克拉門托分校等)的學生已經在上麻省理工學院開發(fā)的工程課。
美國多所大學成立的研究網絡“Internet2”的高級副總裁謝爾頓·瓦格納說:“大學將加入一個俱樂部,實現(xiàn)資源共享?!?/p>
教材
曾幾何時,“心理學基礎”或“地理學概論”之類課程的精裝教科書重十來斤。但隨著教授們挑選出他們自己最喜歡的章節(jié),組合成自己的一套教材,這種磚頭書以及生產這種書的高利潤出版行業(yè)將很快解體。
密歇根大學信息學院教授Soo Young Rieh說:“教授將不需要指定整本教材,每門課程都將擁有自己的定制材料?!?/p>
教材本身也將不再是實體書卷,而是能提供互動數(shù)字內容的材料,包括文字、視頻和電腦模擬程序。在某些情況下,原先存在于教材中的材料將被直接整合進網絡課堂平臺,學生可以在平臺上觀看講座、閱讀文章和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在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將會和同學甚至是其他學校的學生一起,獲得社交式學習體驗——如分享閱讀筆記,通過視頻討論課題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