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體現(xiàn)父母的修行
本期嘉賓:曹潔
資深心理治療師,北京服裝學院特聘教師。創(chuàng)辦兒童教育機構(gòu),致力于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兒童心智測評、親子關系等方面有豐富經(jīng)驗,長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育兒沙龍、親子講座和夫妻共同成長工作坊。
我們上期分析了一個家庭的依戀關系問題,不少學員都來參與討論。事實上,很多人都沒能在成長中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統(tǒng)計表明,安全型的依戀關系在人群中大概只占59%,回避型的依戀關系大概占25%,焦慮型和恐懼型的依戀關系各占8%。依戀關系導致的普遍性的問題有哪些,該怎么處理呢?
曾經(jīng)有位先生很無奈地找我咨詢,他說根本不敢把銀行卡放在妻子手里,因為一天之內(nèi)就會被她刷透支。
現(xiàn)在有不少孩子患肥胖癥,他們胖起來的主要原因就是飲食無節(jié)制,就好像感受不到飽一樣。我也曾到醫(yī)院看過一個念高二的女孩子,她患了厭食癥,住院兩個月,體重才增到80斤,已經(jīng)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了,這是另一種極端反應。
我們能從一個人對外物的索取中,看到他內(nèi)心的狀態(tài)。比如,很多孩子內(nèi)心得不到滿足時,就通過吃來緩解內(nèi)心的焦慮,食物對他們來說,更是心理上的撫慰劑。有成癮行為的人大多都在依戀關系上出現(xiàn)了問題,依戀關系正常的人對食物、衣服等外物的索取是有節(jié)制的。
肥胖兒童往往過分依賴家庭,不喜歡與人接觸,害怕批評,自我評價很低,而且越是如此越通過吃來緩解焦慮。肥胖癥孩子的父母找我咨詢時,我都會建議他們加強孩子和母親的依戀關系,讓孩子從內(nèi)心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系,這樣他們才能逐漸跟人產(chǎn)生健康的互動,同時也得到更多的樂趣,否則他們還是會通過食物等外物的過度刺激,來滿足內(nèi)心的需要。
最近我們在對大三學生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他們有著非常嚴重的迷茫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他們習慣于讓別人來解決問題,因為父母對他們的生活給予了太多安排,他們很少能作為獨立的個體去決定些什么,因此產(chǎn)生了過度依賴。
舉個普遍的例子,國內(nèi)的孩子幾乎都是被把屎把尿長大,這能幫助孩子形成有規(guī)律的排便習慣,但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剝奪了孩子用生理感受自主決定排便的權(quán)利。我兒子小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把尿的時候只要他抗拒,我就會放棄。兒子8個月的時候,正是夏天,他總扯尿不濕,我意識到他很不舒服,就脫掉了,這一天洗了20多條褲子??晌抑饾u發(fā)現(xiàn),他竟然在排便的時候有下蹲的動作了,因為濕的褲子貼在身上很難受。后來,我給他買了一個小馬坐便器,引導他蹲坐在上面排便。再后來,這個小馬被放到了衛(wèi)生間。經(jīng)過多次引導,兒子逐漸知道方便時要去衛(wèi)生間找小馬。
如果對孩子干預過多,時間長了,就會給他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我不需要做些什么,等著安排就可以;父母為我做的都是應該的。這種想法非??膳?。
怎樣才算不干預?我做過的咨詢中,有位年輕的媽媽做得很好。在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聽某一種類型的樂曲時,孩子的肢體甚至眼睛都會跟著做出一些反應。她覺得突然不給孩子聽,或者聽太多都不太好,但怎么才算適度呢?她通過觀察孩子的反應和情緒來判斷?,F(xiàn)在孩子3歲多,音樂天賦更加顯現(xiàn)出來,對不少樂器都有興趣,但媽媽并沒有挑某種樂器讓他學,只是常帶他感受音樂氛圍,認識更多樂器。孩子得到了音樂的滋養(yǎng),而且可以自主選擇,他的想法得到了充分尊重。
簡單來說,母嬰依戀就是孩子出生后,和母親建立了怎樣的關系。這種依戀關系會穩(wěn)定地延續(xù)下去,影響他與人交往的能力。母嬰依戀關系良好的寶寶會認為人與人是能夠互相信任和幫助的,更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孩子一歲以內(nèi),媽媽最好盡可能地陪伴和照顧孩子,同時要對孩子的需求有積極的關注和回應。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鬧時,媽媽要積極地回應:“媽媽看看寶寶怎么不舒服了?”除了熱情、溫和的語言,還要有積極的身體互動、目光接觸,雖然孩子聽不懂你說的話,但他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如果這樣回應:“剛吃飽,你怎么又鬧了?”或者看孩子沒什么大問題,就忙其他事,不做眼神和身體互動,抑或是用嚇唬的辦法:“你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樣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被接納,不利于建立正常的母嬰依戀關系。
良好的依戀關系,家庭成員間良性的互動,這些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能給人帶來安全感,父母本身也需要從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得到滋養(yǎng),以便有更多能量和熱情養(yǎng)育孩子。
孩子像一面鏡子,他映射的都是父母本身的問題,孩子的教育,本質(zhì)上體現(xiàn)的是父母的內(nèi)在修為。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重視依戀關系,檢視并修復自己的問題,同時注意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