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五尺道宜賓段路線考
——對“途經筠連”說的質疑

2014-03-12 15:16丁天錫
宜賓學院學報 2014年9期
關鍵詞:鹽津宜賓市石門

丁天錫

(宜賓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四川 宜賓 644000)

馳道是秦始皇在全國各地創(chuàng)建的一巨大工程,由于西南邊疆地區(qū)山崖險阻,遂改為道寬五尺,此為名“五尺道”的緣由?,F馳道已幾乎不可考。五尺道可考者,僅今四川宜賓市經宜賓縣橫江鎮(zhèn)入云南鹽津、豆沙關、昭通到曲靖一段。這段五尺道,曾有漢“唐蒙道”、隋唐“石門道”之稱,但不是重修而名,故五尺道這唯一的秦代史跡,能存留至今,實屬珍貴。這段珍貴的五尺道,還對歷代王朝溝通內地與西南邊疆經濟文化交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起了很大作用。當然,南夷道對漢王朝經營、治理犍為、南廣、牂牁諸郡縣也有貢獻。在這些交往活動中,而今之宜賓市,成了滇黔樞紐,兩條絲綢之路起點,內地與西南邊疆交往的橋梁而日益繁榮。因之,能早在秦時建置了縣級政權僰道,為四川最早建置的縣之一。梳理考證宜賓“五尺道”的相關史實,或有助于我們厘清此前與史實相去甚遠的部分認知,進而為我們深入理解宜賓的滇黔樞紐地位和交通地理沿革,應該不無裨益。

一 五尺道之歷史淵源

(一)何謂五尺道

宜賓素有滇黔樞紐之稱,蓋因川滇古道和川黔古道均起自今之宜賓的緣故。關于川黔古道,即《漢書·西南夷傳》所說“自僰道(治今宜賓)指牂牁江”[1](今貴州北盤江上游)的漢南夷道,《史記·西南夷列傳》載:“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2]??芍@五尺道是秦始皇為了派遣官吏以開發(fā)、經營西南邊疆少數民族諸部落而修筑的。之所以稱“五尺道”,史載秦始皇為了鞏固統(tǒng)一,曾下令修筑由首都咸陽通往全國各地寬達50步的“馳道”。而西南邊疆,因山崖險阻,乃改修僅寬五尺(約合今三市尺)。史家為了有別于馳道,故稱之曰“五尺道”。寬窄雖有不同,都為了通連首都咸陽,便于中央經營、管理各地的作用。按,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說:“牂牁(在今貴州境)……通五尺道”[3];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說:“戎州(治今宜賓)……通五尺道”[4];又說:“嶲州(治今西昌)……通五尺道”[4];唐魏王李泰《括地志》說:“五尺道在郎州”[5](秦名味縣,漢名建寧,唐名郎州,今名曲靖)。由此可知,“五尺道”并非某條道路的專有名稱。可是現馳道遺跡無存,牂牁、嶲州的五尺道路線已不可考,學者們認為,既然戎州、郎州均有五尺道,那么把它們連接起來,就是起自秦時僰道(秦縣名,今宜賓縣前身,當時治今宜賓市),入今之云南鹽津,經大關縣的豆沙關,南下昭通至曲靖有一段五尺道。以今地望觀之,如沒有這條五尺道,則秦始皇不能入滇置吏以經營“西南夷”地區(qū),而且只能是這條路線,無法選擇其他。文獻記述與實際情況相符,可信。譚其驤教授《中國歷史地圖集》[6]在“秦時期全國地圖”上,就是把這條唯一的五尺道標注在這個位置。今之云南豆沙關、灘頭等處,還有古道,可證。

(二)五尺道是否留存到今天

五尺道是秦修筑的,后來歷屆朝代,皆沿此道路以入云南。可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武)帝……使縣令南通僰道,費功無成,唐蒙南入斬之,乃鑿山開閣(修棧道)以通南中,迄于建寧……其斬鑿之跡猶存”。[7]似乎唐蒙另修了一條由僰道“迄于建寧”的道路。故有人稱之為“唐蒙道”?;颉拔髂弦牡馈薄?墒翘泼尚蘼芬皇?,《史記》《漢書》未載,且所引“斬僰道令”史料,實源于《華陽國志·蜀志》所記:“武帝初,欲開南中……建元中,僰道令通之”[3],但該條所說“欲開南中”時間及真正“通之”時間,與《漢書》說的武帝建元六年欲修“自僰道指牂牁江”(南中地)的南夷道。真正“通之時間是武帝元光五年”“發(fā)巴蜀卒治南夷道”。因此《華陽國志》該條與正史記的相抵牾,且十分混亂,而《水經注》竟采用之,實誤。所說唐蒙修的“迄于建寧”的道路,可能出于酈道元知道今豆沙關(隋唐石門關)崖壁上修棧道的“斬鑿之跡猶存”而產生的推測。其實這棧道應是修五尺道時所鑿,否則這五尺道如何能夠無阻的通行。故所謂的“唐蒙道”,就是秦修的五尺道。當然不排除漢時進行了培修。

至于隋唐石門道,唐樊綽《蠻書》卷一記云:“自戎州南(治今宜賓市)十日程至石門(計算有出入)……第九程至魯望,舊曲靖之地也……”石門在何處,同條記云:“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即橫江河)……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閣路(棧道)”。以今地望觀之,無疑是今云南豆沙關,因隋唐于此地置石門關,這是名“石門道”的由來。由于起迄地點均與五尺道相同,又經過有閣道之處,應即是秦修的五尺道。可是《蠻書》卻說:“石門上有刊記云:‘開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兼法曹黃榮領始、益二州石匠……造偏梁橋閣,通越析州、津州’”。好像重新修的石門道。但迄今查遍石門崖壁,未聞也未見有此題刻,越析州也未在這條路上。如果真的是開皇時才在這條路上“造偏梁橋閣”,那末秦時五尺道怎能容許人馬通行?且《隋書》《新唐書》《舊唐書》等正史未見隋唐修石門道的記載。故所謂隋唐石門道,不是隋唐重新修筑,而是秦修的五尺道。

總之,所謂漢“唐蒙道”(有稱漢“西南夷道”者),隋唐“石門道”,均非漢及隋唐時重新修筑,本來就是秦五尺道。而這五尺道,一直留存至今。

二 五尺道在今宜賓市境內的具體路線

前已言明,五尺道的路線是起自今之宜賓市,入云南鹽津,再轉曲靖。但起至宜賓后,有兩條路線:一是渡金沙江,由南岸壩經高縣、筠連至鹽津;一是沿金沙江上行,至安邊鎮(zhèn)轉入橫江河谷,經橫江鎮(zhèn)入鹽津。因此,未抵鹽津前,這五尺道應是哪一條路線,這也涉及對秦代珍貴史跡遺留定位問題,關系十分重要。據筆者所知,目前無論工具書流傳或今人記述,都認為五尺道是經過高縣、筠連,尚少見經過橫江的論證。因此,實有探源溯流,進行探討,求得共識之必要?,F略抒管見如下:

(一)探源溯流,五尺道經過今橫江鎮(zhèn)

1.從哪條道是捷徑進行探討

計算實際里程:經橫江鎮(zhèn)那條路線,由宜賓市沿金沙江而上至安邊鎮(zhèn)100里,安邊至橫江鎮(zhèn)50里,橫江鎮(zhèn)至云南的灘頭120里,灘頭至普耳50里,普耳至鹽津50里,共370里(均以華里計,下同);經高縣、筠連那條路線,由宜賓市至雙河場60里,雙河場至來復30里,來復至黃沙30里,黃沙至符江30里,符江至高縣舊縣城20里,高縣歸縣城至筠連100里,筠連至鹽津200里,共470里,兩條路線相比較,經橫江鎮(zhèn)那條捷近100華里。凡使節(jié)往來,商旅通行,或行軍作戰(zhàn),時間就是勝利,就是金錢,甚至是生命,且路遠則修路工程浩繁。1981年,世居橫江的知名人士朱大文曾向四川大學歷史系林向教授同筆者介紹,民國以前,從宜賓到鹽津,往來都經橫江,這條路上,馱運、馬幫連續(xù)不斷,可見。朱還說:“經過高縣、筠連那條路,要遠很多,哪個走嘛”。

2.從道路險阻情況進行探討

兩條路線均險,但經高縣、筠連路線,既險且阻。蓋原高縣城與原慶符縣城之間,有一座由川入滇必經之處石門山,山勢險峻,巨石壘砌而下,直抵南廣河心,宛如一座石墻,橫阻南北。臨河處,鑿有門穴以通人行。舊《高縣志》載其“屹峙如門,狹窄灣曲,行人下馬俯身單騎而過”。此名“石門”“石門子”由來。舊《慶符縣志》也記:“石門山……山石峨叢,有石穴可通人行,不能容車輿。清康熙間,高縣知縣石如金炸開石穴,始成坦途。”因此,未炸開以前的如此石穴,怎能容許顯貴、使節(jié)們冠蓋往來,怎能容許兵馬、輜重奔馳載運而過?恐怕馱運、馬幫也難暢行。因此,五尺道似不可能選擇此路線。

3.從東晉時的驛道進行探討

《華陽國志·南中志》載東晉時僰道至朱提(今云南昭通)的驛道云:“僰道至朱提有水、步、道……步道有三津(渡口),亦艱阻”[3]。按照后人修路一般在前人道路基礎上進行的慣例,故查清這“三津”在那兩條路線中哪一條,似可推斷五尺道的路線。從今宜賓市沿金沙江岸上行,至安邊鎮(zhèn)渡金沙江為第一津;經橫江鎮(zhèn)入云南鹽津后,渡橫江河為第二津;再渡橫江河支流灑魚河為第三津?!叭颉鼻宄H绻呓浉呖h、筠連那條路線,則要渡金沙江、筠連河、橫江河、灑魚河4個渡口。如果沿南廣河谷而上,還要渡南廣河。這就不只“三津”了,因此,從晉時經“三津”的驛道,似可推斷五尺道也是經過“三津”的,即是經橫江那條路線。

4.從元代驛站路線進行探討

元《經世大典》所記元代驛站路線中明確有自敘州站經橫江站入云南蒲二(普耳)站、鹽井(鹽津)站至烏蒙(昭通)站。從元代的驛站路線,似可推斷五尺道也是選擇此路線。

5.從民諺進行探討

清代,這條路上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滿的敘府”民諺。這說明了五尺道一直的繁華情況。而經高縣、筠連那條路就無此繁華。

6.從辛亥革命后滇軍來川往返的路線進行探討

據《宜賓文史資料》載的滇軍來川:有1911年11月,云南謝汝冀梯團來宜的所謂“援川”(實際是掠占)、討袁護國之役的云南劉云峰梯團進攻駐宜賓的北洋軍以及1920年川、滇、黔軍閥混戰(zhàn)等,滇軍來去路線是昭通—鹽津—橫江—宜賓。是否五尺道也經過橫江?

7.從歷史文化遺存脈絡進行探討

近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向家壩水電站淹沒區(qū)的屏山縣樓東鄉(xiāng),發(fā)掘的受到國家文物局重視的石柱地一萬多平方米遺址中,發(fā)現新石器時期及商周、戰(zhàn)國、秦漢、明清時期的遺址很多,據宜賓市博物館檔案記載,計有房址、墓葬、灰溝、灰坑、道路等800多處(座),出土石器、青銅器、陶器、瓷器等2 000多件,標本上萬件。這些不平凡的發(fā)現,說明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人口較多,社會經濟、文化較發(fā)達之區(qū)。而且遺址隔金沙江斜對岸就是橫江河入金沙江之口,沿橫江河谷而上,1973年,修水富到鹽津的公路,在水富縣的安福區(qū)剪刀灣,樓壩鄉(xiāng)的黃沙坡及張家咀等處發(fā)掘出土許多東漢崖墓。橫江鎮(zhèn)境內東漢崖墓甚多,據宜賓市博物檔案記載,2001年,人們在橫江中學校園內發(fā)現兩座漢崖墓。再上至鹽津,又有漢崖墓發(fā)現,昭通境內,出土漢代文物更多,把上述文化遺存與宜賓市城周眾多的漢墓聯系起來,可以看出秦漢時漢人南遷及其文化傳播脈絡,是至今宜賓市后,沿金沙江河谷而上,至樓東鄉(xiāng)一帶,再分支沿橫江河谷而上至昭通,可證五尺道經過橫江鎮(zhèn)。

再看經高縣、筠連這條路線,宜賓市金沙江對岸的南廣鎮(zhèn)境內的確有東漢崖墓,沿南廣河谷而上至高縣文江鄉(xiāng)黃泥坳也出土過西漢鑄“半兩錢石范母”,現存于宜賓市博物館??墒菑母呖h到筠連縣一百華里路線周圍,甚至整個筠連縣境,經過解放后多次文物普查,迄今尚未發(fā)現過東漢以前漢人活動的文化遺存。而一些文化遺存,在高縣黃泥坳發(fā)現后,卻沿南廣河而上了,沿河岸在珙縣的孝兒鄉(xiāng)街村、沐灘鄉(xiāng)傅家壩褲襠丘、合作鄉(xiāng)貓兒溝等處,約于1989年前幾年都發(fā)過西漢墓,并出土銅鼎、銅斧、銅弋和蟬形帶鉤、西漢半兩錢等隨葬品(均存于宜賓市博物館)。可是這些文化遺存,只能說與云南威信、鎮(zhèn)雄境內的東漢崖墓群相接,證明漢武帝修筑的“自僰道指牂牁江”的南夷道所經的路線。而筠連境內未出土漢代文物,是否說明了五尺道未經過這里,所以未輸入中原漢文化。

當然,筠連到鹽津,也發(fā)現有古道遺址,但只能說是原慶符縣、高縣和筠連人們通往云南的古道,無法說明是五尺道遺址。根據上述探討,五尺道經過今橫江鎮(zhèn)的理由要充足些。

(二)五尺道經過今高縣、筠連的錯誤認識根源

1.源于大關縣石門關被簡稱為“石門”而導致“張冠李戴”。前已言及,隋唐石門道是經過今云南大關縣隋唐時的石門關,并因此而得名。而《蠻書》記述,石門關的位置云:“石門……下臨朱提江流”(即石門江、橫江河),可證所稱“石門”即石門關;又如《新唐書·韋皋偉》記述皋遣使經戎州、石門關通云南南詔事云,“貞元九年,皋遣幕府崔佐時由石門趨云南,南詔復通”?,F豆沙關(即隋唐石門關)崖壁上有冊南詔使袁滋書刻的‘冊南詔紀事’,又可證所說的“石門”即隋唐石門關(《新唐書》幾處記述石門關都簡稱為“石門”),由于正史和地方史對今云南石門關的一再簡呼為“石門”,加以年代久遠,隋唐時“石門關”之名早被歷史塵埃淹沒,改稱“豆沙關”,而高縣的石門子,早已習慣一直簡呼為“石門”,于是很自然地把史志所稱石門關的“石門”誤認為是高縣的石門。如嘉慶《慶符縣志·古跡》引《四川通志》卷五十九所載:“唐南詔王碑(即后述袁滋書刻的‘冊南紹紀事’)在石門界(山)”,就是把云南石門關的帽子誤戴在四川高縣石門子的頭上。這樣一來,隋唐石門道經今高縣、筠連之說,被認為有史可查竟不脛而走,造成了五尺道經今高縣、筠連的錯誤認識。

2.源于有些工具書的錯誤注釋。也許由于上述原因及當地錯誤傳播,有些工具書也錯誤注釋石門道經過高縣石門山。如《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石門山”條注云:“石門山在四川慶符縣南五里,即古石門道也……”又如《辭源》(民國版)“石門”條注云:“山名,在慶符縣南五里,古石門道”。[8]這些錯誤注釋,常被采用,1982年,筆者編寫出版《宜賓地區(qū)文物古跡簡志》①,在“高縣石門山及石門題刻”條下記云:“據《辭?!?1979年版)‘石門道條注釋:古道路名……路經高縣境內的石門山……’”再如1996年宜賓地區(qū)編輯出版發(fā)行的《宜賓百科全書》中,有張高縣石門山下的道路圖片,其說明云:“高縣‘石門古道’為隋唐時四川盆地通往云南高原的重要道路”。這一說明,顯然來自《辭?!贰笆T道”條。1984年四川大學劉琳教授對《華陽國志》:“僰道至朱提(今昭通)”的“步道”錯誤注云:“系由今宜賓經高縣、筠連西至鹽津……”近年新出版的《高縣志》和《筠連縣志》均把川滇古道記為“經過本縣境內”。據說,約20多年前出版的《四川文物古跡辭典》也有今高縣石門山為隋唐石門道所經之處。這樣層層相因,廣泛流傳,隋唐石門道經過高縣、筠連之說就因“有據”而成定論。按一般工具書均系后人所編,非經典史籍,由于種種原因,其內容每有錯誤,采用時必須核證,這是譚其驤教授至理銘言。而這些工具書所記,不知所據為何?所以這也是誤認秦五尺道經過今高縣、筠連的緣由。

3.源于交通路線的變更而產生的錯誤認識。宜南山區(qū),古為漢人與少數民族雜居之地,行世襲羈縻州、縣制,明初被開發(fā)以前,與外面極少往來。清康熙時炸開高縣石門山下石穴“始成坦途”。民國時又整修了由宜賓經慶符、高縣、筠連入云南鹽津至昆明的敘昆大道,馱運、馬幫來往不絕,成為川滇要道。那時經過橫江那條川滇古道,因同是人行道路,其繁忙仍舊。解放后情況大有不同了,宜賓專署為了加強和便利治理、經營,于1953年沿敘昆大道路線修通宜塘公路,至筠連與鹽津相鄰的塘壩。1957年,四川省根據發(fā)展形勢需要,又由自貢市、宜賓沿線經鹽津通車至昆明,改名“川云公路”。80年代,四川省又沿線加寬改造為省道,再改名“川云中路”。因是川滇主要公路,沿線經過眾多縣、市,所以運輸特別繁忙,每天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而原來經過橫江那條川滇古道,雖然1973年修了公路,但因避處一偶,其運輸情況,大有今不如昔之感。這些現實情況擺在眼前,于是“視今為昔”,把今天交通情況視作與古代一樣,誤認五尺道路線與今天川云中路一樣,經過高縣、筠連了。

綜上所述,無論從地理位置的遠近,地理形態(tài)的坦阻以及歷史上的行軍路線,商旅往來,漢文化傳播途徑等情況的對比、探討,五尺道似應定為經過今橫江這條路線。至于目前普遍認為是經過今高縣、筠連,是否源于把正史簡稱的“石門”誤認為高縣石門子?一些工具書又把石門道誤記為經過今高縣石門?以及“視今為昔”的把今日運輸繁忙,經過高縣、筠連的川云中路視為就是秦五道所經的路線?現應正本清源,尊重歷史,祛除誤識,是否定秦五尺道是由今之宜賓經橫江鎮(zhèn)入云南鹽津這條路線,而不是經高縣、筠連以達鹽津?如果堅持五尺道經過今高縣、筠連,那么高縣石門山下那時還“不能容車輿”“行人下馬俯身單騎而過”的石穴,怎能容許唐鮮于仲通經石門關遠征云南南詔(見《新唐書鮮于仲通傳》的千里萬馬奔馳而過?唐韋皋冊封南詔,先遣馬益“統(tǒng)行營兵馬”,沿石門道“開路置驛”在開通被鮮仲通兵敗回師,為了防追兵而封阻了的石門關的同時,為何不開通今高縣石門山下石穴?筆者過去也一直認為川滇古道是經過今高縣、筠連,自2009年后,經研究發(fā)表了《石門揭密》[9],在文中提出上述問題,說明認識已經動搖。

三 五尺道在歷史上的交通作用

馳道是秦始皇創(chuàng)筑的全國巨大工程,而五尺道乃馳道的一部份,可是歲月滄桑,這一巨大工程,全國可考者,僅存今宜賓到云南曲靖這一段五尺道了。秦時史跡能遺存至今者,實不多見,此為其珍貴之處。還有珍貴之處就是在歷史上發(fā)揮了川滇之間的交通作用,今擇要例舉如下:

(一)秦朝時期

五尺道的修筑,不但秦始皇隨著派遣官吏,對“西南夷”地區(qū)少數民族部落進行直接統(tǒng)治,而且便利了內地與西南邊疆的商賈往來。即使后來西漢王朝忙于開國事務而無暇顧及,但“巴蜀民(仍)竊出商賈,取其笮馬、僰僮、旄牛,以此巴蜀殷富”(《史記·西南夷列傳》)??磥砦宄叩缹η赝醭_發(fā)、經營“西南夷”,為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促進巴蜀經濟、文化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漢朝時期

由于五尺道的通行,武帝得以“漢使通滇”,于元狩六年(前122年),派王于然等入滇了解情況。元封二年(前109年),“發(fā)巴蜀卒”沿此道進軍,在滇池東部置益州郡,郡縣制的建立,帶進了封建生產關系、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逐步改變了部落林立的奴隸制生產關系,推動了“西南夷”地區(qū)的社會和生產發(fā)展。特別是漢文字的輸入,使其文化水平飛速提高。而“西南夷”地區(qū)的文化、藝術,如雜技、幻術等也沿五尺道輸入內地,宜賓市境不少漢崖墓發(fā)現“弄丸”“拋刀”“鉆圈”“倒立”等雜技表演石刻,南廣鎮(zhèn)東漢崖墓出土銘刻有“朱提(昭通)制”的“雙魚銅洗”和銘刻“螳螂(云南巧家)制”的“雙鷺銅洗”(均存宜賓市博物館)。五尺道為推動“西南夷”地區(qū)社會發(fā)展,建設一個統(tǒng)一、和諧、欣欣向榮的祖國大家庭作出貢獻。

(三)隋唐時期

五尺道仍是隋唐王朝經營西南邊疆的重要通道,據《新唐書》“韋皋傳”及“鮮于仲通傳”載:南詔崛起后,因受吐蕃的欺壓而不滿,遂遣使由這條道路出戎州,到成都會見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表示決心歸唐。唐德宗貞元十年(793年)正月,韋皋派巡官崔佐時仍由這條路入云南,與南詔異牟尋會盟于點倉山(今大理附近)。同年九月,韋皋又派監(jiān)察御史馬益,沿此道前去開通被鮮于仲通征南詔而兵敗回師封閉了的石門,作好前往冊封南詔準備。接著德宗封贈袁滋為“冊封南詔使”,與眾多官員從戎州經石門關赴云南冊封南詔,頒發(fā)“貞元冊封南詔印”。返回時,袁滋題刻冊封紀事于石門關崖壁,至今猶存,該題刻現已頒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題刻文曰:

大唐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史、內給事俱文珍,判官劉幽巖,小使吐突承璀,持節(jié)冊南詔使袁滋,副使成都少尹龐欣,判官、監(jiān)察御史崔佐時,奉恩命赴云南冊異牟尋為南詔。其時節(jié)度使、尚書、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韋皋差監(jiān)察御史馬益,統(tǒng)行營兵馬,開路置驛,故刊石記之。袁滋顥[8]。

這一石刻紀事,見證了唐王朝冊封南詔史實,見證了五尺道為唐王經營西南邊疆取得勝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四)明清時期

此期間,云南的土特產如藥材、土漆、獸皮、白蠟等不斷沿這條五尺道運來宜賓,再轉各地,宜賓走馬街的云南會館和棧房街貨棧就是見證。

(五)民國時期

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華夏半壁江山淪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到了西南大后方,后方各項物資供應一時吃緊,這時的五尺道因在云南與滇緬路相通聯,就成了西南交通大動脈。沿途馱運、馬幫成群,商旅往來不絕,馬店、貨棧、旅館林立。國民政府交通部也特別在橫江鎮(zhèn)上設置了“馱運管理處”,僅就鎮(zhèn)上而言,就有旅館、貨棧四、五十家,專職背夫800余人,每天到橫江歇腳的馱運牲口約3 000余頭,入夜燈火通明,喧聲達旦,其運輸繁忙,真是極一時之盛。這是五尺道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10]。

有學者認為,五尺道由今云南曲靖延伸至昆明,再轉永昌而出國門,是為“西南絲綢之路”。如是,則五尺道對于溝通東南亞文明聯系也有關系。而宜賓市因是西南絲綢之路起點,足引以為自豪。

四 余論

(一)前已言及,《華陽國志》雖是權威史志,但所載:“武帝初欲通南中……”條,似有被后人傳抄篡改之嫌,前已言及,該條所說武帝“欲通南中”時間,真正“通之”時間及“司馬相如諷喻之”時間,均與《史記》《漢書》所記時間抵牾,使用時應慎重。還有該條“令蜀通僰、青衣道”一語,把政權建置的“僰道”說是道路,混淆了道路之“道”與政權建置之“道”,實不應當,查遍正史,未見將“僰道”說是道路者。如果說僰道是道路,試問四川哪條道路有史可證的名“僰道”?今人有說李冰燒崖,修了一條由成都到三江口的道路名曰“僰道”。但細讀《華陽國志·蜀志》:“僰道……亦有神作大灘江中,其巖嶄峻不可破,(冰)乃積薪燒之”。這是燒破江中巖石,鑿平大灘,不是修路。還說這就是“史稱‘李冰通僰’”,不知出自何史?因此不可采用??傊?,宜賓南通滇、黔古道,主要是秦五尺道和漢南夷道,有些說法把它搞紊亂了。

(二)已經明確“僰道”不是道路而是縣級政權建置的名稱,但還要分清“僰道”與“僰道縣”的區(qū)別。《漢書·百官公卿表》“總敘”記述,秦漢時期的縣級政權建置名稱有縣、道、國、邑四種,其中“有蠻夷曰‘道’”。宜賓三江口,秦時是少數民族僰人聚居之區(qū),故秦于此置縣名“僰道”而不稱“僰道縣”。據考,秦于全國少數民族地區(qū)置的縣名“道”者,有除道、故道、狄道、督道等,其中在蜀郡(今四川)置的道有湔底道、嚴道、僰道。至于名“僰道縣”,乃秦滅巴蜀后,中原漢人南遷,僰道因“漢民多”,僰人漸被“斥徒”,逐漸減少而更名的緣故。故《華陽國志》稱秦及漢初三江口的縣為“僰道”,改名后的東晉時,則稱之為“僰道縣”了。有人質疑為何漢武帝開發(fā)牂牁益州二郡,對其境內的“蠻夷”地區(qū),均以“縣”名之,而未名之曰“道”乃是因根據當時當地形勢發(fā)展需要而作了變更的緣故,不可以此而否定經典史籍《漢書》的記載。

(三)拙文開始提到“五尺道起自秦時僰道(縣名”,但新《宜賓市志》編寫者,卻在《宜賓史學》發(fā)表的《敘州府城》中說“宜賓前身僰道,建立于漢高后六年”[11](前182年)與史載“秦時(建)僰道”相悖,這涉及秦五尺道起點定位及宜賓開發(fā)史時間。宜賓開始修志,至今已久,少有人知道宜賓始建縣時間。現在還有這種說法,實有辨清之必要。查該說法是將《華陽國志·蜀志》:“高后六年城僰道”一語中,修筑僰道城墻的“修筑”二字,己換為“建立”,于是“僰道建立于高后六年”的結論就得出來了。查,宋歐陽忞《輿地廣記》記述宋時宜賓縣的建置沿革云:“宜賓縣:古僰侯國(筆者按古史稱部落曰“國”,部落酋長曰“侯”)秦曰僰道。漢置犍國郡,而以僰道為屬縣……由此可知,宜賓縣的前身,秦時名曰“僰道”,或解讀為,宜賓縣早在秦時置縣級政權建置名曰“僰道”均可,故可定僰道置于秦時。這一考證,可由權威志書《華陽國志·蜀志》“總敘”所記“高后六年,城僰道”一語核證,既然西漢高后(呂后)六年(前182年)修筑僰道之城那么高后六年之前已建置了僰道,而《輿地廣記》所記“秦曰僰道”之“秦”(包括秦朝及秦滅巴蜀后的先秦),正是在“高后六年”之前,證明了“秦曰僰道”之說無誤。當然不是孤著。至于為何稱“僰道”而不稱僰道縣,前已言明,乃根據《漢書》所載秦、漢時縣級政權建置名稱“有蠻夷曰‘道’”而命名的緣故。至于《輿地廣記》未載僰道屬于何郡,有兩個原因:一是可能被省略了;二是可能設置于“周郝王元年(前314年),秦惠文王……以張若為蜀國守”,到“周郝王三十六年(前278年)……誅蜀侯綰,但置蜀守”的36年間,因這段時間,蜀的郡縣制還未完全確立,稱“國守”而不稱“郡守”[3]。 僰道既然置于秦時,其上限當應止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滅蜀之次年左右,則宜賓之開發(fā)史距今約2320多年,為四川最早設置縣之一,不愧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五尺道起點僰道為秦置縣,應無疑慮。

(四)云南豆沙關,隋唐置石門關,這才是石門道命名的由來。高縣石門山、石門子。因“不能容車輿”,只能作石門道不能經此的反證。隋史萬歲《征南寧夷過石門關》詩中的“石城門峻誰開辟”句中,稱的“石門”或“石城”,既不是高縣的石門子、石門山,也非云南大關縣的石門關,更非宜賓縣橫江鎮(zhèn)附近的石城山,因從《隋史·史萬歲傳》得知,史萬歲征南寧夷走的是清溪關道,清溪關道的榮經附近也有石門,詩題中的“石門關”應指此。

(五)有問,李永和、蘭朝鼎自云南昭通牛皮寨起義,為何不走經過橫江那條五尺道,而走經筠連、高縣那條路?筆者認為,李、蘭的口號是“打富濟貧”,為了殺貪官,開倉充軍需而選擇的進軍路線。但到了原慶符縣城后,知道由南岸壩渡口強渡金沙江不易,乃改為繞道橫江鎮(zhèn),在安邊鎮(zhèn)渡口渡金沙江以攻宜賓西門。終因耽誤了戰(zhàn)機,宜賓城有備而攻不下,成為教訓??v觀歷史,凡由云南進軍宜賓者,莫不走經橫江的五尺道。

(六)五尺道上宜賓段,特別是橫江鎮(zhèn)的文物古跡和“龍戰(zhàn)玄黃”事跡甚多,例舉要者:1.1255年,元(蒙)行軍總管兀良合臺由烏蒙(昭通)進軍敘州,宋都統(tǒng)張實拒之于清平洞馬湖江(今金沙江),克之;2.石城山二橫崖上的《巖山先生(姓名待考)平蠻碑》,紀錄了明正德年間征討山上都掌蠻事;3.1862年底至1863年初,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與清軍決戰(zhàn)于橫江鎮(zhèn),死兵士4萬、將士50員,元氣大傷而覆滅于云南;4.辛亥革命前夕,復龍鄉(xiāng)人李端約集川滇革命志士三、四千人于橫江,成立“川南革命軍”,端任都督,揮師北上與清軍血戰(zhàn)于犍為縣幺姑沱;5.1919年,云南護國軍劉云峰梯團與袁世凱北洋軍激戰(zhàn)于橫江,北洋軍敗績;6.民國初,歐風東漸,橫江鎮(zhèn)上修建了中西合璧的朱家大院和肖家洋樓,這種新式建筑,開宜賓全縣之先河;7.原回龍鄉(xiāng)的兩座曾家古寨,其恢宏氣派,與“夕家山古民居”比較,恐過之而無不及,急待培修。以上僅拋磚引玉,尚待識者發(fā)掘、整理。

(七)川黔古道:南夷道。《史記》《漢書》均載,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采納唐蒙建議,先修一條“自僰道指牂牁江”(貴州北盤江上游)的道路,然后自牂牁江浮舟而下以攻南粵。這條道路,據《漢書·武帝紀》記述,于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發(fā)巴蜀卒治南夷道”,此為實際動工時間,也是名為“南夷道”的來由。此路因工程浩大,“民多愁怨”而一度停止修筑。但后來是修成了,其時間史無明載。至于此路的路線,前已略及,沿路有漢代文化遺留可證,即自今宜賓沿南廣河谷而上,經原高縣城、珙縣的孝兒、沐灘、傅家壩(漢南廣縣治所)、合作、洛表等鄉(xiāng)鎮(zhèn),越芒珙山入云南的威信、鎮(zhèn)雄,貴州的威寧、六盤水市以達北盤江上游。這條道路,對漢王朝經營、治理犍為、南廣、牂牁等郡縣起了很大作用。而這條道路因到達南粵(今廣州)后可通至海外,有學者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如是,則溝通南亞文明聯系也有關系。宜賓因位于其起點,又足以自豪。

注釋:

①此處引文來自四川省宜賓地區(qū)文化局1982年所編的《宜賓地區(qū)文物古跡簡志》。

參考文獻:

[1] (漢)班固著.(唐)顏帥古注. 西南夷傳[M]//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1962.

[2] 司馬遷.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M]//史記:卷一百一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13.

[3] 常璩撰.劉琳校.華陽國志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1984.

[4]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 (唐)李泰.括地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5.

[6] 中國歷史地圖集編輯組.中國歷史地圖集[M].上海:中華地圖出版社,1975.

[7] (北魏)酈道元輯撰[M].易洪川,李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8] 崔陳.川滇古道宜賓地區(qū)境內幾處遺跡考述[J].四川文物,1991(5).

[9] 丁天錫.石門揭密[J].宜賓史學,2009(2).

[10]鄭啟友.古鎮(zhèn)橫江[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11]敘州府城[J].宜賓史學,2009(2).

猜你喜歡
鹽津宜賓市石門
石門二十四景
四川省糧桑復合種植現場培訓會在宜賓市召開
宜賓市三江新區(qū)
舟泊石門憶事有作·其一
宜賓市推動蠶桑產業(yè)全產業(yè)鏈發(fā)展的實踐
漢中石門十三品
鹽津豆
宜賓市農業(yè)機械研究所
成本驟增導致扣非凈利下滑五成 鹽津鋪子難逃變臉命運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門關遺跡
长沙市| 莫力| 九台市| 望谟县| 张掖市| 仲巴县| 铁岭县| 桐梓县| 锦州市| 当雄县| 长沙县| 龙里县| 昂仁县| 温泉县| 鄂尔多斯市| 防城港市| 新疆| 顺昌县| 大方县| 红河县| 民权县| 黔南| 盈江县| 沈丘县| 峨山| 新余市| 察哈| 汝州市| 油尖旺区| 泰和县| 井研县| 凉城县| 梅州市| 乌鲁木齐市| 永修县| 新丰县| 金昌市| 孟连| 湛江市| 上杭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