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早就聽聞陜西關(guān)中有“戶縣有三寶——擺湯面、鍋盔、豆腐腦”的說法。鍋盔和豆腐腦我都曾吃過許多回,唯獨擺湯面還沒有品嘗過。上個月,侄女遠(yuǎn)嫁到戶縣,我前去參加婚禮,也有幸品嘗了一回當(dāng)?shù)氐氐赖臄[湯面。
在陜西戶縣,若有村民家有紅白喜事,或是逢年過節(jié)、給老人祝壽等一些盛大待客場合,都要吃擺湯面。在當(dāng)?shù)剡€流傳有這樣一段樸素而又形象的歌謠來形容擺湯面:“下到鍋里蓮花轉(zhuǎn),撈到碗里疊絲線,吃到口里嚼不斷,咽到肚里香半年”。由此可見擺湯面在當(dāng)?shù)厝说娘嬍沉?xí)俗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那天天氣晴朗,在一聲聲爆竹震耳欲聾的籠罩下,我們剛剛下車,對方的迎賓隊伍就熱情地將我們“娘家人”請到了上房里。剛剛落座,幾位老者就熱情地遞煙斟茶,好不客氣:“你們一路上可辛苦了啊,大家先抽煙喝茶,面條馬上就下好了,先吃點面打打尖(陜西方言:飯前充饑),等會婚禮結(jié)束后可就要正式開席了……”話音剛落,兩個年輕媳婦就分別用托盤各自端著面條進(jìn)了屋。只見一個媳婦端著一托盤碗裝的細(xì)面條,另一個則端著一托盤碗裝的臊子湯,她們和幾位老者邊朝桌子上放碗和筷子邊對我們說:“大家趕緊吃,一路上可把大家餓壞咧,快趕緊吃……”我們見每人面前都分別放了一碗面條和一碗臊子湯,中間還放了一小壺陳醋、一碟食鹽和一碟油潑辣子以及大蒜等作料。望著面前這么多的碟碟碗碗,我們一時間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還是堂哥先開了頭說了聲:“吃?!本蛯⒁煌胗土亮恋碾訙幌碌惯M(jìn)了他面前的面條里,邊攪拌邊大快朵頤起來。
堂哥剛吃了一口,身旁的一位老者就說:“這是擺湯面,最好是將面條挑入臊子湯碗里擺一擺再吃才香哩?!闭f著,他就把臊子湯碗端到離他嘴最近的位置,從較遠(yuǎn)的面條碗里挑一筷頭面條放入臊子湯中,來回擺動,讓面條充分沾上調(diào)料汁水后才開始吃,“面條這樣在臊子湯里擺一擺就有了味道,我們這里這樣吃習(xí)慣了就叫擺湯面,想吃濃了就多擺一會兒,想吃淡了擺一下就好。其實吃完面再喝口臊子湯,那才最美咧,你們隨意吃,鍋里還有面,喜歡口味重的就自己重調(diào)味道……”聽老者這么一說,我馬上明白了,這不就是過橋米線的吃法嗎?我照著老者的說法擺了擺面,嘗了一口,味道果然是名不虛傳。
一位本家的伯母問這位老者:“請問老人,你們這擺湯面是咋做出來的?”“哎呀,這面簡單得很,面通常是細(xì)面條,講究些的是手搟的細(xì)面,這面下到鍋里,開了鍋翻上一浪就可以撈到碗里了。至于這臊子湯也很簡單,先給鍋里倒些油,燒滾后先放肉末兒煸炒,下蔥、姜、蒜和干辣椒炒出香味,滴點兒料酒和生抽炒一炒,再放切好的西紅柿、油炸豆腐丁、黃花菜、木耳丁、煎雞蛋皮,加水,燒開后調(diào)入鹽、胡椒粉、陳醋、香油和味精,出鍋時撒上綠色的蒜苗、韭菜、蔥花和芫荽,一鍋紅油臊子湯就算做成了。”老者邊說邊津津有味地吃著。
大伙兒個個都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直夸過癮。一向喜歡烹飪的伯母認(rèn)真地聽著,還不時地說:“這擺湯面就是好吃,趕明兒回家了,我還要按照老先生說的做法做給我們家里人吃哩?!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