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和平
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樊和平
論文從“人應當如何生活”展開討論,提出以孔夫子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應對當下人生危機的關鍵。而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要素就是血緣、情理、入世“三大文化基因”。血緣、家族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出發(fā)點,由此形成了中國家國一體,由家及國的結構。這既掙斷了原始社會的氏族紐帶,具有文明社會“國”的性質(zhì),但又繼承和吸收了人類在原始社會中所形成的氏族關系的血緣傳統(tǒng),這是中華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根本差異的體現(xiàn),也是對中國文化深刻了解的起始。第二個要素情理是血緣、家族的邏輯。在中國,情的傳統(tǒng)非常深重,家族的邏輯就是情感的邏輯。同時,情要通過理的疏解,才能獲得合理性。第三,中國文化的主流是入世的。儒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而道家的隱世和避世是為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的精神是“無為而無不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佛家主張出世,但是其實質(zhì)并不是要走出這個世界,而是要擺脫塵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擾,達到人生的永恒,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個避難所。本文最后得出結論,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質(zhì),要把心理、法理、倫理、藝理、哲理等“五理”相統(tǒng)合。
中國人傳統(tǒng)文化文化基因血緣情理入世
亞里士多德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個看似非常普通,但也是兩千多年以來或者人類文明以來一直沒有能夠解決的難題:“人應當如何生活?”可以說自這個命題提出來以后,所有的人文科學都在圍繞這樣一個問題而展開。
人到底應當如何生活?二十世紀是人類文明突飛猛進的世紀,科技經(jīng)濟在這個時代得到了非??斓陌l(fā)展,可是二十世紀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每當人類面臨一個世紀之交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現(xiàn)象,叫做“世紀末現(xiàn)象”。一個世紀走完了,另外一個世紀又開啟了,人類總好像有一種走到世紀末日的感覺。在十八世紀向十九世紀走的時候,人類產(chǎn)生過這樣一種感覺;十九世紀向二十世紀走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到了二十世紀向二十一世紀邁進的時候,人們世紀末的感覺變得更加地強烈。人類有能力分裂原子,有能力去尋找到夸克,有能力飛越太空、走上月球,可是人越來越對自己表現(xiàn)得無可奈何,無法安身立命。所以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世紀之交有一種非常奇特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世界范圍之內(nèi)邪教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從日本1995年出現(xiàn)奧姆教,到后來美國邪教徒的集體自殺,再到中國的法輪功,許許多多的邪教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了什么?說明人類面臨著一種空前巨大的人生危機。
事實上,人生危機是我們每個人都回避不了的。就拿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來說,就拿我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狀況來說,人生的迷茫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了。我們不要去考察其他的,只要考察我們的流行歌曲在唱些什么。流行歌曲往往最能體現(xiàn)一個時代大眾層面的人有什么樣的感覺,有什么樣的感受,他們的生活狀況和他們的精神狀況。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的流行歌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過去流行著一些歌,“不要問我從哪里來”“不要問我到哪里去”,后來流行的一首歌干脆就唱“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這個“不知道”說明了什么?說明了人生的迷茫。人類在跨世紀時,人生方面的矛盾和危機借助這個時間坐標的轉(zhuǎn)折,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
如何解決這樣一種人生危機?大概在1976年的時候,楊振寧等一批諾貝爾獎得主,曾經(jīng)發(fā)表了一項宣言,說人類已經(jīng)面臨著許許多多嚴峻的課題,如何來解決人類面臨這些難題呢?他們發(fā)出了一個倡議,這個倡議指出了一條途徑,就是到兩千多年以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尋找智慧,尋找人類生存的智慧。應該說,這不是一般的人或是一批人文學家發(fā)出的倡議,而是一群科學家發(fā)出的倡議,并且不是普通的科學家發(fā)出的倡議,而是一群二十世紀最杰出的科學家發(fā)起的倡議,他們代表著二十世紀人類的最高智慧。所以說,二十世紀人類智慧的覺悟,是科學精神的重大覺悟。
我們現(xiàn)在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到兩千多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我們能找到什么樣的智慧?這里我必須要說明的是,他們所講的孔子,只是一個象征??鬃酉笳髦裁矗肯笳髦袊幕?,象征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為孔夫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因此,我們就必須要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一般人的感覺中,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文化,從過去的長袍馬褂到女人裹的小腳;從紫禁城的皇宮,一直到鄉(xiāng)下老百姓拉的黃包車,都被當作“傳統(tǒng)文化”。我們還可以說,從小說、詩歌到哲學、倫理等都是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文化我們講得很多很多,可是我們很難把握到底什么是傳統(tǒng)文化。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把中國文化當中一些最重要的東西提煉出來,讓大家能夠通過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對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貫通的把握和解釋,通過這樣一個把握和解釋,來了解自己,了解中國人。歸根到底,我要講的問題是如何理解中國文化,如何理解中國人,在了解了中國文化、了解了中國人以后,或者理解了中國文化、理解了中國人以后,我們?nèi)绾蝸戆采砹⒚?,如何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來汲取我們安身立命的智慧。
關于傳統(tǒng)文化我剛才已經(jīng)講了很多,它的內(nèi)容博大精深。我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要素用三個概念六個字來概括,就是:血緣、情理、入世。它們就是中國人的三大文化基因。
這里我們先要考察一下文化的概念,考察一下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差異的發(fā)生根據(jù),即中華民族和西方民族最大的差異、最基本的差異,或者說中國這個民族和西方民族在開始形成的時候,它所表現(xiàn)出的差異到底在哪里。
現(xiàn)在世界上大概有兩百多種關于文化的定義,我們通常的講法是,“文化就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包括物質(zhì)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我相信大家考試的時候也都是這么回答的??墒钱敯堰@句話講完的時候,事實上什么都沒有講,因為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文化,當一個概念什么都能包括的時候,這個概念就什么都不是了。我認為,文化說到底,用一種最簡單的概括,就是“人化”。文化的任務就是如何把一個人通過“文”而“化”出來。當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事實上我們還僅是一個動物,可是通過一種文化的塑造,我們慢慢變成了一個人。當我們的祖先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時候,他還不能說是一個“人”,后來人猿揖別,“人”凸顯出來,并且逐步地提升自己,從原始人變成奴隸社會的人,變成封建社會的人,再變成一個現(xiàn)代人。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在不同的時代被“化”了出來,而我們每一個個體,也就是通過這個文化不斷提升自己。
我們所說的“教育”,就是文化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說“文化程度”即高中、大學或者其他什么,可是為什么叫做“小學”?為什么叫做“大學”?大家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這個“大”和“小”到底是什么?它們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西方人叫university,中國人叫大學;西方人叫college,中國人叫學院,為什么呢?從本意上說,大學和小學,是“人化”的程度不同,人的境界上的差異。你從小學到大學,你個人的境界、你人化的程度都發(fā)生了一個很大的差異,很大的變化,很大的飛躍。“文”的對立面是“質(zhì)”,完全的“質(zhì)”的狀態(tài)不是人,“文”和“質(zhì)”是相對的。本來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一絲不掛的,后來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因為偷吃了智慧果,一下子明白了,覺得一絲不掛是非常不好意思的,很害臊,所以就用了第一塊遮羞布,從此,人類的服裝文化就開始了。人類知道把自己給遮蓋起來,也就“文”起來,它變化了原先質(zhì)的狀態(tài)。質(zhì)是什么?質(zhì)是質(zhì)樸,就是我們說的所謂樸素。剛剛鋸下來的樹,把皮扒掉,沒有打成任何家具,沒有漆上任何顏色,這叫作樸;剛剛從蠶里抽出來的絲,沒有織成布,沒有染上顏色,這叫作素。樸素就是原始材樸。我們總覺得評價一個人很樸素,已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事實上當講一個人很樸素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聯(lián)想到,這個人不是那么善于言辭的,這個人穿衣服并不是那么考究,這個人怎么怎么,用一句話說,這個人很本色。那么什么叫本色?再追問下去就沒完沒了啦。但追根究底,那是做學問應當具備的品質(zhì)。但學問的最高境界不是對那些大家都不懂的問題講出一些大家都不懂的話來,而是要用每個人都懂的語言解釋一般人解釋不了的問題。物理學講到最后,你能不能把什么叫做“物理”講清楚?倫理學講到最后,到底什么是“倫理”?哲學講到最后就是什么是“哲學”。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總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這個定義讓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只要花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會背,但真正理解就難了。陳景潤一個大數(shù)學家,到最后解決的是1+1、1+2的問題,而且他一生只解決了1+2的問題,到現(xiàn)在1+1還沒人解決。所以大的學問追到最后是追問那最基本的問題,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一旦突破以后,什么問題都突破了。而人文科學里,一個最說不清楚的問題是“什么是人”。到現(xiàn)在沒有人能把這個“人”字說清楚,就是因為它說不清楚,所以人類在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人文科學也不斷地向前推進。
我們還是回到前面的話題: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如何告別自己那樣一種質(zhì)樸的狀態(tài),不斷地使自己獲得提升。少數(shù)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但是我們并不說他們都有很深的藝術造詣,為什么?趙本山有一個小品,很有啟發(fā)意義,說他要物色一個唱歌的,要能夠把張藝謀電影《紅高粱》中《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這首歌唱好。他找來找去,到音樂學院去找不著,到劇團去找不著,最后找到了一個人最合適,那人是一個換大米的人。這個人整天扯著嗓門喊“換大米!換大米!”很容易將這首歌的那種歇斯底里的感覺唱出來,但是我們不說這樣的人有文化,或有音樂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化,把人給化出來。文化水平代表著什么,實際上代表著人和動物、和你的本能狀態(tài)的距離,你和本能狀態(tài)的距離越遠,你的文化程度就越高。教育是什么,教育的任務就是讓你有教養(yǎng);而教養(yǎng)是什么,教養(yǎng)就是讓你告別自己的本能狀態(tài),一步一步地獲得提升。這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所以大學小學是什么呢,中國過去有句話叫“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養(yǎng)其小者為小人”。什么是“大學”,大學乃是大人之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所謂“大學之道”,它講如何培養(yǎng)“大人”,大學之道就是培養(yǎng)大人的學問。什么才是“大人”,“大人”就是那些在道德和學問上有很高造詣的,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那樣一種人,大學培養(yǎng)的就是那樣一種人。所以西方人把大學叫做university。university是什么?university有廣博、普適、經(jīng)天緯地之意,它非常的廣博,能夠和宇宙天地融為一體。college為什么和大學有區(qū)別? college培養(yǎng)的是專家,工學院就是college,它的學生主要掌握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而一個大學里必須有很多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學科,這些學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所以,黑格爾說,教育的本性就是解放,是將人從本能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以獲得自由的一種事業(yè)。
為什么說血緣是構成中國文化的第一個要素?因為中國這個民族,在被“化”出來的時候,就和西方民族表現(xiàn)得非常不同。西方民族是怎么被“化”出來的?也就是說西方民族是如何由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的?西方民族在由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的時候,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變革,這些變革所做的根本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一步一步地掙脫原有的氏族關系,也就是家庭血緣關系。所以,雅典文化,斯巴達文化,古希臘文化,都是以地域來劃分公民。本來大家都生活在氏族、部落、部落聯(lián)盟的社會結構中,它們是以血緣關系來劃分公民的。但古希臘尤其是雅典的一個重要的改革,就是不以氏族或部落的血緣關系劃分公民,而是以地域或地緣來劃分,這便是所謂城邦。在這個城邦之內(nèi),大家都是平等的。斯巴達在古希臘的時候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為什么呢?它實行一種制度,小孩一生下來就由國家領走,長大了,人只知國家而不知父母,所以斯巴達人能為國家獻身。在原始社會,在一個氏族部落里哪個是領導?這個很好辦,哪個年紀最大,哪個就是領導。因為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年齡標志著一種經(jīng)驗甚至貢獻的積累。年齡越大,經(jīng)驗越豐富,所以年長者可以做酋長,做家長??墒枪畔ED的改革與這些傳統(tǒng)告別,如何決定誰做古希臘的執(zhí)政官呢?通過選舉。在以地域劃分公民的城邦社會中,因為彼此沒有共同的血緣關系,只能靠選舉產(chǎn)生執(zhí)政官,這樣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就誕生了。一開始的選舉既不是舉手也不是無記名投票,而是鼓掌通過,哪邊的聲音大哪邊就獲勝。這是古希臘人也是西方人走向文明的途徑。但是西方走向文明的途徑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它把人類在若干萬年過程中形成的氏族文化徹底地拋棄了。所以說西方文化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容易發(fā)生文化中斷現(xiàn)象。如希臘文化繁榮了相當一段時間后毀滅了,然后羅馬文化興起,羅馬文化過了一段時間又毀滅了,然后另外一種文化再興起。之所以出現(xiàn)西方文化中斷現(xiàn)象,是因為它在走向文明的初期將最重要的一個共同的根給丟了。
中國這個民族不一樣。中華民族在走向文明的時候是通過維新的道路。西周維新就是中國先民在文明初年所進行的一場最為重要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的核心任務就是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結構,后人把這種結構概括為家國一體,由家及國。以家為基礎,把家的邏輯和原理伸展到國,以此形成一個所謂的“國家”。中國的國家和西方的country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國家”既掙斷了原始社會的氏族紐帶,具有文明社會“國”的性質(zhì),但又繼承和吸收了人類在迄今為止最為漫長的原始社會中所形成的氏族關系的血緣傳統(tǒng),成為以“家”為“國”的基礎甚至范型。所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顯然,“國家”是“國”與“家”,即氏族社會的血緣邏輯或家的邏輯,與文明社會的國的邏輯中庸調(diào)和的產(chǎn)物。在西方人看來,把國和家聯(lián)系在一起簡直是不可思議。什么是國家,什么是country?列寧曾經(jīng)有一個定義,說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diào)和的產(chǎn)物,國家機器就是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但是我們中國文化怎么看待國家?中國人講到國家還有一個詞,叫做祖國。中國人怎么看待國?這和西方的理念是不一樣的?!皣钡姆斌w字,首先是有人口,即“口”,有了人口有土地即“一”,有了土地以后還要有保衛(wèi)人民和土地的武裝即“戈”,這些要素具備以后,疆界就有了“囗”。這些要素組成了“國”的繁體字。在這個字的會意中看不到軍隊警察法庭等規(guī)定,作為“戈”的武裝功能顯然主要是對外的。中國先民通過什么路徑走向文明?就是家國一體,由家及國,所謂“國家”。西方人翻譯的時候很難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當我們把西方的country翻成國家的時候,事實上很容易丟掉國家理念當中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家。這種情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到處可見。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心”的文化意義。中國文化的“心”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們現(xiàn)在翻譯成英語的時候,有很多種表達,說是heart,不錯,心臟;說mind,也不錯,是思想,當講到心的時候,都與思想相聯(lián)。但無論是heart還是mind,都難以表達“心”的全部文化意義。中國人說“我心想,我心想”,如果直譯,西方根本就不懂是什么意思,可能認為很荒謬,因為“heart”即心怎么能想呢?海外有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叫成中英,他翻譯“心”就是heart-mind,將二者結合,意思就全面多了。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中國語辭的意義要比西方豐富得多,辯證得多。
中國人是在家的基礎之上伸展出國,所以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社會結構,是由家庭,村落,再到國家。家在中國文化當中,具有一種特殊的地位。大家可能都看過林語堂的《中國人》。林語堂說中國文化有一個攻之不破的真正的堡壘,或真正的萬里長城,就是中國人的家。中國文化那么復雜,最重要最基本或第一個要素就是家,不理解中國人的家就永遠不能理解中國文化。四大名著當中,《紅樓夢》演繹的就是一個“家”的榮辱興衰;現(xiàn)當代文學的名著,像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還是以家為題??墒羌业降资鞘裁矗恐袊艘婚_始對家的最質(zhì)樸的認識,是把“家”看作一個茅草房子即“入”,這個房子底下養(yǎng)了一群豬即“豕”。中國人以家為一種精神上的歸宿,最重要的價值觀都與家有關系。魯迅跟保守派論戰(zhàn),論到最后,魯迅發(fā)怒了,罵他們是“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論敵被罵痛了,說你罵我是資本家的乏走狗,我也認了,但你說我是喪家的,惶惶若喪家之犬,我接受不了。罵一個中國人喪家,就把他從根基、根本上給否定了,這個人真的“不知道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中國人最高的理想是什么,過去講是大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境界實際上就是以家為本位和理想。我們看到有賓館酒店打著“賓至如歸”的口號,歸什么?歸家,到了酒店就感覺到了家一樣。但西方文化當中很難讀到這樣的句子,“賓至如歸”譯為英文就是隨你自己自由自在,就是充分自由。中國人感到最好的地方并不是自由之境,而是后現(xiàn)代西方哲學所說的“在家”,當然“在家”也包括了自由之意。中國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狀況很好,好到什么程度,“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說一個領導很好,就說他和藹可親,親什么?親人啊?,F(xiàn)在中國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叫做“親和力”,也說明家仍然是中國人基本的精神歸宿,是中國人最高的一種價值取向。
中國人的最高理想是天下一家。家國一體,家是陰極,國是陽極,國和家疊加到一起,變成一個“天下”,天下是太極。反過來天下最后也要變成了一個家,所謂“天下一家”。正因為如此,家本身就是一個國的縮影,要從這個家里頭伸展出國來。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家是一切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的范型。什么叫做范型?就是社會關系社會結構是由它而引伸出來的,它是個model。中國人的家的很特殊的地方之一,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非常復雜,有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有叔叔嬸嬸舅舅舅媽,還有什么姨媽姑姑表弟表哥。我們的舅舅叔叔在英文當中就一個詞uncle,但是在中國一定要是兩個詞,如果不是兩個詞的話,中國的家將不“家”。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剛剛工作的時候住在東大的筒子樓里,有個小女孩是外婆帶大的,跟外婆非常親,一放學就要喊婆婆,我們都跟她開玩笑說不是婆婆是外婆,她老是跟我們吵,說不是外婆是婆婆,這樣吵來吵去,我自己倒弄明白了,關鍵的問題就在一個“外”字,這個外字把社會關系分得一清二楚了。婆婆雖然對你好,但是你千萬不要凱覦她的家庭財產(chǎn),那是屬于你的表哥表弟的,對您來說是“外”婆。否則的話到了這個老外婆去世的時候,大家都要回來爭奪財產(chǎn),不是一場爭斗嗎?中國的這個文化設計已在稱謂上就把什么都規(guī)定好了,你們都不要爭,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一切都定格了?;侍由聛砭妥⒍梢宰龌实郏呐滤莻€阿斗。這種制度安排看似很荒唐,但是有一個好處,它避免了在以后的權力交替過程當中無休止的爭斗。這就是一種文化設計。中國人從小在家里就完成了這樣一種基本的社會化的訓練。你看《紅樓夢》,賈政叫賈寶玉跪下受訓,可是老太太一聲令下,他只好把手上的雞毛撣給丟下來。所以說家國一體,家的邏輯和國的邏輯是直接貫通的。中國的家,家的理念、家的文化有著一種深刻的社會文化意義。它是社會結構的范型,它是人的價值的源頭,是中國人最后的歸宿,中國人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有個家存在,就不會導致人生的失落。做官不得志,就“告老還鄉(xiāng)”,“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啊。家成了人們生命中的根。血緣是什么,就是人生命的根。所以到最后,人們要回到這個根,只要這個根存在,人就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有一年要過春節(jié)了,我準備打包回家的時候,江蘇電視臺有個記者扛著個攝像機到我家來,他說,要過年了,樊教授,請你談一談現(xiàn)在的感覺如何?我想了想,告訴他八個字,叫“周游四方,回家過年”。為什么呢?現(xiàn)代人一年到頭在外面漂泊,漂到最后就需要一個港灣,棲息一下,喘一口氣,再積蓄能量,迎接未來的一個新的365天的辛勤勞作。這個港灣就是家。中國的許許多多的節(jié)日,從春節(jié)到元宵節(jié),到中秋節(jié),到七月半的鬼節(jié),都是為了這個家,都是家的邏輯的演練和重溫。春節(jié),大家都從四面八方回家來團圓;八月中秋,主題是家圓人圓天下圓;七月半是鬼節(jié),鬼節(jié)是要把自己過去的祖先都請回來,大家大團圓。所以家是如此的重要,乃至于它被用到政治上。我們想想抗美援朝吧。中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非常的困難,毛澤東敢跟美國佬叫板,敢于和美國人說“不”,他發(fā)出的號召是什么?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美國佬已經(jīng)打到家門口了,不打到朝鮮去,我們的家就保不住了。以前那個抗日歌《黃河大合唱》,也首先是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全中國。中國人是天生的愛國主義者,出了國他會想家。家鄉(xiāng)、國家的基礎和核心都是家啊,這都是他的根所在,所以,中國人的家是他精神的歸宿。西方社會之所以出了很多問題,是因為他們家的觀念非常松散,他們什么東西都是靠法律來維持。不準打孩子,你一旦打孩子以后,馬上警察就來把孩子領走,因為孩子屬于國家的,屬于這個country,他是一個社會的“公”民,國家的“公”民。西方夫妻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契約關系。現(xiàn)在不一樣了,特別是9·11以后,美國人越來越重視這個家了。原來他們的私生活都很開放,后來什么艾滋病啦恐怖事件啦,使得美國人認識到家的重要??墒侵袊四?,現(xiàn)在又反過來,家庭開始走向松散,獨生子女政策使他已經(jīng)體會不到那樣一種嚴格的社會訓練,另外什么都走向法制化?,F(xiàn)在有一種婚前公正,結婚的時候就為離婚作準備,可以說沒有懷著真誠的心。中國人特別強調(diào)血緣這個詞,什么叫做“緣”啊,緣是沒有辦法解釋的,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宿命,它不可改變,不可選擇。所以中國人都講結婚是一種緣份。當然這有一種宿命論的色彩,但是這一個緣的觀念,它使得人在結婚以后能專心致志地把一個家庭建設好,即使兩口子吵架了,也互相原諒。現(xiàn)代人呢,一吵架以后就想到我們性格不和,是不是要為分手做準備。這是一種文化上的膚淺。我們必須要對中國文化、對我們本土文化有一個深刻的了解,了解的起始就是中國文化的血緣要素。
我們剛才講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出發(fā)點是血緣、家族,那么血緣、家族的邏輯是什么呢?就是一種情和理即所謂“情理”的邏輯。
我們現(xiàn)在是一個理性主義的時代,什么都要理性化,實際上這是現(xiàn)代文明的一個誤區(qū)。人類的文明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的,在理性的源頭是非理性。人類的文明在開端的時候并不是理性的,到了最后的時候,也不是理性的。西方精神的最高指向是宗教,宗教是理性的嗎?理想和信念都是理性的非理性形式。什么叫做理想???理想是一種美好的向往,如果它已經(jīng)實現(xiàn),就不是理想。中國古代講天下大同,佛教講普渡眾生,都是要為人樹立一個美好的境界。這個美好的境界,是人的理想和信念。家族的邏輯,血緣的邏輯,首先是一個情字,是情感。理性化的家庭生活在書本上是合理的,但往往現(xiàn)實生活中家庭的悲劇都來源于理性。家庭里面遵循著什么邏輯呢?《論語》上有一句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备赣H偷了人家的羊,兒子不能告發(fā);兒子偷了人家的羊,父親不能告發(fā)。父子之間相互隱瞞,是符合天理人情的,這就叫“直在其中”,“直”就是真理、真諦,文化的真諦,生活的真諦,就在這種親情互隱中。這句話表明傳統(tǒng)社會里,家庭生活遵循一種情感的邏輯而不是非常理性化的邏輯。不光是《論語》上這么講,在阿拉伯的《古蘭經(jīng)》中,在基督教的《圣經(jīng)》中,都有類似的教誨。家應該是一個最可靠的地方,如果家人都是互相告發(fā),互相為了自己的某種“前途”去勾心斗角的話,人最后一塊安身立命的基地就沒有了。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兒子揭發(fā)老子,老子告發(fā)兒子,到最后造成了一種什么樣的局面?大家可能已經(jīng)有所耳聞。其它方面可以發(fā)生一點危機,但家是不能摧毀的。再從審美來說,中國人在審美上有一個客觀標準,惟獨在家庭中例外?!白硬幌幽赋?,狗不嫌家貧”,在兒子的眼中母親都是美麗的。中國還有句話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最不講情義的蔣介石,在他的政治生涯當中也有情的邏輯在起作用。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曾經(jīng)有一批進步人士和共產(chǎn)黨人在云南被國民黨抓住了,鎮(zhèn)守當?shù)氐膶④娤氡Wo他們,就發(fā)了個電報給蔣介石,幫他們說情。蔣介石回了一封電報,叫做“情有可原,罪不可赦”。情理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罪不可以赦免,還是要殺掉。將軍的幕僚們想了一個主意,把這兩句話倒了一下,變?yōu)椤白锊豢缮?,情有可原”。整個意思變成了重在情字,將軍就把這批人給放掉了。所以在中國,情的傳統(tǒng)是非常深重的,家族的邏輯就是情感的邏輯。
有人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行,而且從一開始就不行。但事實上中國人在世界文明體系當中獨領風騷兩千多年,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到明清,中國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所以外國人對中國人要與傳統(tǒng)文化進行徹底決裂非常地想不通。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異在哪里?就在中國的人文主義的傳統(tǒng),人文主義的傾向。比如說,中國有好多詞和西方的理解不一樣,像最簡單的金木水火土。西方人講水的時候,基本規(guī)定和理解是講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很簡單。中國人講水,很少有人聯(lián)系到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與之相關的詞是“柔情似水”“一汪秋水”,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由水想到的都是一些生活當中的情理和智慧。什么是火?古希臘的哲學家認為世界是由火構成的,世界生成于火又復歸于火。他們從科學的意義上來分析水和火。而中國說火呢?”驕陽似火”“熱情似火”“如火如荼”,都是一些非常情感化的東西。中國文化一開始就選擇了情感的道路,而拒絕向純粹理性方向發(fā)展。因為中國文化的起點是血緣,而血緣的邏輯是一種情感的邏輯。西方人講人性的時候是非常理性化的。中國人講人性的時候是非常情感化的。今天你的“心情”好嗎?你的“情緒”還不錯嗎?不講你的心態(tài)怎么樣,不講你的理性狀態(tài)怎么樣,為什么呢?中國從孟子開始提出人性有四個基本的結構,叫惻隱之心,恭敬之心,羞惡之心,還有是非之心。這四心當中只有是非之心勉強可以算是一種理性。而惻隱之心,羞惡之心和恭敬之心,都是一種情感。什么叫做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就是一種同情憐憫同類的那樣一種心情,那樣一種情感。孟子曾舉了一個例子叫孺子入井,一個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了,你為什么會產(chǎn)生同情不忍的心情?為什么要去救他?孟子說,“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钡谝?,不是與孩子的父母關系好,也不是為了和這個小孩的父母攀交情,第二不是要在鄉(xiāng)鄰朋友中獲得個好名聲,第三不是由于厭惡孩子啼哭的聲音。救這個孩子就是人應該具有的一種本能,就是出自于一種內(nèi)在的情感。中國人對于這種行為叫什么呢,叫“身不由己”。它就是一種情感的驅(qū)使。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情感到了,功夫到了,那么什么事都能解決。
但是,大家講情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還有一個“理”字。中國人講“情”,緊接著要有一個“理”,因為情可能變得不合理。情怎么獲得合理性呢?要通過理的疏解,叫情之理。比如說,中西方文化都講愛人,愛人構成了人文精神的基礎。西方人講博愛,中國人講仁愛。但是西方的博愛是什么呢?遇到誰,都說dear,都說親愛的,所以遇到誰都擁抱親吻一下,不管是父母還是同事。但是中國人對待父母的情,對待子女的情,對待妻子丈夫的情,從表達形式到內(nèi)涵都是不一樣的。一個簡單的“笑”字,西方人說你笑一下的話面部十八塊肌肉在動,所以笑對人的健康和美容都是非常有利的。中國怎么講笑?。磕憧?,一部《紅樓夢》上就有二十四種笑,一種笑可能讓人如沐春風,一種笑可以讓人寒心徹骨,還有一種冷笑,你不知道他笑到最后會如何處置你。古代女士的笑要笑不露齒,而北方人的笑是開懷大笑。這就是理啊,你表達個人的情感,也要有個理。一個老人看到小孩子非常淘氣,他可以摸摸他的頭,說這小孩兒真可愛;但你去摸摸一個老人的頭說這老人真可愛,結果怎樣?人們會說這個人真不懂事兒。懂事兒就是懂情理。中國人既講究情又講究理,情和理結合起來構成一個人生的價值取向和人生價值的源頭。
中國人的情感既不是西方人的emotion,也不是簡單的一個feeling,它是什么?一個“感”字有很多文章可做。“情感”是什么?由感官所引起的一種情,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含義。然后有感通,有感動,有感化。什么叫做感通?人與人之間靠什么來溝通?西方人通過經(jīng)濟關系、法律關系來建立契約,中國人說這些是重要的,但是這些又都不是最重要的。中國人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外在機制就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巴ā痹趺磥恚屯ㄔ谶@個“情”字上。怎么叫“感通”呢?有一句古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边@個靈犀是什么?就是人的一種情感。人與人之間要發(fā)生一種心意上的共通、共振。心意感通,叫心有靈犀,一旦心意感通以后,什么都好說了。所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有非常周密的一種設計。再來說感動。中國人的情感不光是留給自己,也不光是交給別人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發(fā)生互動的一個機制,人與人之間通過情感來互動。所以說感動就是通過情感的表達使自己或別人發(fā)生變化。大家看文學作品、電影電視當中,常常用偷聽的方法來解決矛盾和誤會。本來有對立情緒,可是偶爾路過什么地方聽到什么人的談話,噢,父母之所以對我這樣嚴格,乃至于有一點不盡人情,原來是為了我好,如此等等。一旦體會別人的真正用心以后激動得熱淚盈眶,矛盾也就解決了。所以中國人用這樣一種感動的機制,在情感上打動別人,在情感上顛覆別人。說到最后,再來說說感化。解放前的監(jiān)獄不叫監(jiān)獄,叫感化院。有好多東西在理性上要想講通是很難的,這就需要感化。最典型的一個感化的例子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曾經(jīng)成功地改造了一個在理論上最不能改造的人。誰?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要把溥儀從皇位上拉下來,還要讓他心悅誠服,這個工作有多難??!在監(jiān)獄里給他白面饅頭吃,他摔到窗外去,我皇帝能吃這個玩意兒啊?把他放出牢房讓他看看那些當官的吃什么,到廚房里面,他發(fā)現(xiàn)監(jiān)獄長蹲在地上啃黑窩窩頭,受了很大的觸動,原來這些當官兒的和我們那些當官兒的不一樣,他們把白面饅頭省給我們吃,自己在啃窩窩頭。溥儀回到牢房以后又把白饅頭撿起來慢慢吃下去。所以,你要在理性上說服他,說您是封建皇帝,是壓迫人民的,他不會承認,要靠情感的機制感化他。這就叫有情有理,是情感運作的原理。
情感要素的基本文化邏輯是什么呢?是要合情合理,首先合情,然后合理。你合理不合情,就不能被理解。所以中國的教育,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繩之以法。中國和西方不一樣,西方是法制國家,中國文化的智慧是立體性的,情理法三位一體。所以我們講德治,講德法并舉。一個“法”就能把國家完全治理好?如果治理天下這么簡單的話,一個有一般智慧和智力的人就能把天下治好了。為什么首先要動之以情,因為首先要讓別人認同你。認同不是認識,認識是一種理性,認同是一種接納。這個情字,對于現(xiàn)代人的生活,對于現(xiàn)代人的安身立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講到現(xiàn)在,到底什么是情?我沒有辦法給“情”下一個定義,我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什么是情。大學生現(xiàn)在談對象成風,我們在校園里看著一男一女走在一起,問女孩為什么喜歡這個男生,剛剛進校門的或者說低年級的大學生會說不要問我為什么,跟著感覺走。這就是所謂“純情”。但是碩士博士,三十出頭的女生,會說出好多理由:他上進心強,他家庭背景好,他未來的發(fā)展前途好等等。其實當把這一切都講清楚的時候,已經(jīng)不是情感,而是理智,是“老謀深算”了。什么是理性,理性就是給一個理由,就是要問一個為什么,就是要追求最合理最有利的狀態(tài)。而情感呢,情感的本性是“只知如此,不可究詰”,因而具有神圣性。說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因為母親從來不問為什么,只要看到小孩一天一天長大,就是喜悅,就是滿足,這就是情。情感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它是價值的源頭。道德和價值的源頭是情感而不是理性。因為道德和價值都需要一種神圣感,圣是道德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神是一種由信仰產(chǎn)生的超驗的力量,既神又圣,才具有巨大的動力,巨大的力量,也才具有合理性。我們現(xiàn)在把道德、價值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實際上家庭、血緣、情感,才是一種價值上的源頭。情感是以愛為基礎,當然它是一種廣義的愛。愛的真諦是什么?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對愛下過一個定義:愛就是意識到離開了他人,自己就不能獨立。愛就是不獨立。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強烈的愛情?就是覺得少了他(她)以后就少了自己的另外一半。不是他(她)少了,而是我自己身上少了一半。父母愛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上了大學以后,父母有很長一段時間是非常難過的,他們感覺到非常失落。在你們上高三的時候,他們整天起早摸黑地為你們燒飯照顧你們起居,很充實。但一旦考上大學,不但是你們離開了父母不獨立,就是父母離開了你們精神上也不獨立。這就是愛,就是情感。情感是水泥,能把人與人之間膠合成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同時情感還能超越時空,能夠變成一種超越自我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以家庭生活為例,這是情感表現(xiàn)得最強烈的地方。在國外,家庭生活非常理性化,法制化,聽說美國有一個地方法規(guī)定,只要夫妻倆多長時間不生活在一起的話,就可以宣布這個婚姻無效。所以中國留學生到國外去一段時間以后,就可以被允許帶家屬。按照這種邏輯,中國過去簡直就很少有家庭生活啊。你看那些大詩人杜甫、李白,都是到處游山玩水,他的家屬在哪兒呢?不只是那遙遠的過去,就是中國文革時期以及文革以后相當時間,很多家庭都不生活在一塊兒,往往到春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一趟,有的時候春節(jié)還加班。但這些家庭還是很鞏固的。中國家庭不是一種完全理性化的生活,而是一種情感。八月中秋,叫千里共嬋娟。我們一個家族,散布在世界各地,全國各地。八月中秋的時候,我們不可能走到一起,大家都到室外看著一輪月亮,共同賞月,千里共嬋娟?,F(xiàn)在有一首歌唱出了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蘊,叫做《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們雖然不在一起,但是我們彼此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把自己的一份情感,就像人造衛(wèi)星一樣投射到月亮上去,再通過月亮發(fā)射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去,于是人與人之間就連到一起去了。這是非常堅韌的文化紐帶,如果沒有這個,在以往交通那么不發(fā)達的時代,所有人都是父母在不遠游,不但是父母在不遠游,有妻子有丈夫在都不遠游,那,中國這個民族還要發(fā)展嗎?就是這樣一種文化上的一種感通,能使得中國這個民族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那么具有凝聚力,發(fā)展得那么強大。
人生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是生和死的問題。人生下來,活脫脫來到這個世界,可是你就看著自己一步步地在走向成熟的同時走向衰老,最后走向死亡。從一個嬰兒到兒童到少年到青年到壯年,當你走到壯年的時候,你就烈日當午,底下緊接著就是什么?太陽西斜,慢慢下落。所以人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是我的未來是什么樣的?我怎么樣來度過這一生?這一生以后又是怎么樣?我能不能不死?能不能永生?這就叫做人生觀。我們上過人生觀課,什么叫做人生觀?人生觀的否定性本質(zhì)就是人死觀,就是如何看待死。悟透了死,才能悟透生。知道了死,才能真正知道生,珍惜生。所以就著人生講人生是永遠講不透人生的,人生是要追求一種永恒。這樣在人類文化當中,就出現(xiàn)了兩大文化形態(tài),一個叫做宗教,一個叫做倫理。宗教告訴你,當你離開這個世界時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死,而是到達另外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佛教有一個極樂世界,基督教有一個天堂,paradise,道教到最后也得道成仙。每一個宗教,都是告訴你,有一個天堂,有一個永恒而美好的世界,但是,你走到這個永恒走到這個不死的境界是有條件的。什么條件?你要有道德,你要在這個世界上做好事,要聽上帝的話,聽佛祖的話,你來世才能過上好日子。道德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你只要做好事,雖然人死了,但是精神還會不死。所以,在任何文化當中,都要有出世和入世的兩種文化機制,只是各自的原理不同。中國文化的主流是入世的,因為中國人有辦法來解決自己如何永恒的問題。怎么永恒?首先它有一個倫理,在中國,倫理是準宗教。怎么才能不死呢?要立德立言立功。所謂“三立”“三不朽”。一是“立德”,即要有美好的德行,有了好的德行以后就會精神不死。你看周恩來德行高尚,所以他雖然去世那么多年了,人們還是永遠地懷念他,周恩來“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盎钤谌藗冃闹小币痪?,翻譯成西方話,西方人感覺到莫明其妙,他們問你們中國人是不是有神論者,說一個人活在人心中,他死了怎么活在人心中?這是一種文化理解。文字上只能翻譯成人們永遠不忘記他,never forget,而不是說他真的還是live或者alive,那是不行的。再就是“立言”,要把自己的思想在著作中流傳下去。你看,孔子雖然死了那么多年了,人們捧讀他的《論語》,都會想到這是孔子的書。第三個是“立功”,建功立業(yè)。秦始皇雖然做了那么多的壞事,但他統(tǒng)一了中國,建造了長城,這么多年了,人們還都知道歷史上有一個秦始皇。他們都是英雄人物、文化英雄。最難解決的問題是普通老百姓怎么才能不死。宗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為它回答了普通老百姓如何才能不死的問題:你只要相信佛,你就能不死;你只要相信基督,你就能不死。所以大家都去做禮拜、去敬香。那么在中國沒有宗教怎么辦?沒關系。中國有倫理,中國倫理最重視什么?前面我說過中國文化第一要素是血緣,血緣關系。中國的血緣,使中國人生活的邏輯和西方不一樣,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這個姓意味著什么?姓是一個血緣大動脈。我姓樊,雖然我的祖先已經(jīng)不知道在多少年以前多少個世紀以前就去世了,但是在我的身上還流淌著他們的血,祖先的血。只要這個家族子子孫孫繁衍下去,祖先的生命就在后輩人身上繼續(xù)地延續(xù)著,閃耀著。所以中國人總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是傳統(tǒng)倫理,講的不是現(xiàn)在。為什么傳統(tǒng)倫理講“無后為大”?因為一旦無后,血脈就通不下去了,你祖先的生命到了你這兒就真的絕了,血脈無法相通,無法延續(xù),這當然是最大的不孝了。
所以,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人生意向,都牢牢地指向入世。它把價值目標、人倫關系都奠定于現(xiàn)世的基礎上。中國文化有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系統(tǒng)。儒家是主流和核心,它講“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入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而道家主張隱世與避世,但這個隱世和避世是為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的精神是“無為而無不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大家看史書上記載的那些隱士,哪是真正“隱”啊,姜太公釣魚,他不在河邊,卻到一個懸崖峭壁上去釣魚,下面沒有魚塘,更沒有魚,魚桿上也沒有魚釣,哪能釣到魚呢?他是要用這樣一種怪異的行為引起人們的注意,說這個人肯定有奇才,所以到最后他雖然連條小魚都沒有釣到,卻釣出來周文王這條大魚,被周文王重用了。再看諸葛亮,他表面上住在一間草房中,悠悠閑閑騎著一頭小毛驢,劉備幾次上門求見不理睬,表現(xiàn)出一副與世無爭的姿態(tài)。可當劉備第三次登門的時候,他被“感動”了,于是來了一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事實上他整天騎著一個小毛驢去干什么呢?去勘查地形。所以道家并不是真正的隱世避世,他是因為入世不得意或不得志,“明知不可為而安之若命”。像老莊這些人都是由富貴走向沒落的。現(xiàn)在我們大學生動不動就崇尚道家,要隱世,甚至玩世不恭。實際上做隱士做道家還要有兩個條件,一是這個人肯定要有絕世才華,沒有足夠的才華根本不要去效仿,否則人家找到你,你拿不出殺手锏來,啥都不會,還怎么重用你?所以以行為古怪效仿道家十有八九是失敗的,弄到最后游離于這個社會。第二,道家的隱士雖然潦倒、沒落,可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他還是具備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的。如果莊子真的整天靠向別人借糧維生的話,他還寫什么《逍遙游》?。刻諟Y明也是道家,是個隱士,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為五斗米折腰。魯迅就嘲笑他,說你陶淵明如果沒有人為你燒飯,沒有書僮為你磨墨的話,你早就死在東籬之下了,還悠然見南山呢。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背后是要有物質(zhì)基礎的。佛家是主張出世的,但是佛家的出世,其實質(zhì)并不是要走出這個世界,而是要擺脫塵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擾,達到人生的永恒。佛家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個避難所。佛家有兩種,一種是智者,像金庸小說里的人物,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境界;還有一種是因為人生不得志才覺得四大皆空。和尚是完全出世的嗎?和尚才不出世呢,天下風光盡被和尚占了,你看,哪里有好風光,哪里就有和尚廟,哪一個和尚廟不建在好地方?
總之,中國文化形成的是一個儒道佛三位一體的精神結構,這個精神結構的特征是自給自足,它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是相適應的。中國人啊,往往得意的時候是個儒家,失意的時候是個道家,到了絕望的時候就是個佛家。得意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急,一夜看遍長安花”??忌狭舜髮W,又想讀碩士;讀了碩士,還想讀博士;讀了博士還想做教授,進取心很強。結果大學畢業(yè)以后呢,他被分到一個企業(yè)里面去洗酒瓶,滿腹牢騷。但是不要擔心。西方人發(fā)生這樣的情況的時候,他或者會走向精神崩潰,會自殺,所以西方自殺的事例非常多;或者他會干一件轟動的事情來引起世界的注意,這種轟動性往往都是破壞性的。而中國人呢,他也想不通也發(fā)牢騷,但漸漸他就會覺得后退一步天地寬,他會想我雖然在這兒洗酒瓶,但是比起我那些同班同學來,他們還有很多人現(xiàn)在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鄉(xiāng)下干活兒,我比上不足,還比下有余。他也能自己想通。即使到最后沒辦法了,萬事都不順心,那怎么辦?我四大皆空,什么都是空。所以說他無論如何都能找到自己一個安身立命的基地。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地是很有彈性的,那是個席夢思,你跳下來以后啊馬上又彈回去,不會死的。而西方人安身立命的基地是個水泥地,你跳下來,要么就站住了,要么就死了。中國這樣一個儒道佛三位一體的結構,就是一個人生的錦囊袋。中國人往往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儒家,很能進取的;到了中年啊他就開始慢慢有一些道家的苗頭了;到老年的時候,儒道佛走到一起。特別是搞人文科學的,最后都有這樣一種自發(fā)的傾向。你們不要認為自己不知道傳統(tǒng)文化,沒有學過《論語》,沒有讀過《道德經(jīng)》。實際上,在你們的身上,都有傳統(tǒng)文化的因子,因為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中國人。看看中國的文人畫,表現(xiàn)的主題都是入世當中的出世。文人畫畫什么?畫松、竹、梅、蘭“四君子”。松樹是什么?松樹的品格是“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啊,等到大雪壓來的時候,其它樹都吃不消了,青松還挺住。梅花是什么?“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到了漫天大雪的時候,其它花都不開,梅花獨開。最典型的是荷花,荷花很入世,入在哪里?入在滿塘淤泥當中,但它開出的花是什么?是非常潔白的,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所以中國文化的主題就是在入世當中達到一種出世的境界。在日本的時候有一個人曾經(jīng)問我說,教授,你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表述一下什么是道德?我就告訴他,我說三個字,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不動心”。什么叫“不動心”,就是一種在入世當中出世的境界。
綜合以上內(nèi)容,得出的結論是: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種良好的人文素質(zhì)。如果沒有良好的文化涵養(yǎng),沒有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就不能做一個自覺的中國人,不能自覺地確立自己安身立命的基地,那你只能是一個自發(fā)的中國人。有的時候你會迷茫,有的時候你會做一些錯事,在人生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遇到很多的挫折,關鍵在于要有足夠的和合理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能力來疏解它們,自我超我。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的人文素質(zhì)教育,存在著一些誤區(qū)。過去我們動不動講政治,上綱上線;后來講道德,講德育課;現(xiàn)在又流行心理咨詢,談心理問題。這都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教育,都是專家的語言。什么叫做專家?專家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片面”,當然這種“片面”不是膚淺的片面,他們片面得很深刻,叫“深刻的片面”。你看,我是眼科專家,我只懂眼科,其他我不懂;我是倫理學教授,倫理學專家,你們叫我來做一個什么微積分我不會做,而且我會很坦然、很瀟灑地說不會。這就是片面。但是我們的人文素質(zhì)教育只靠專家是不行的。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應當是有良好的人文素質(zhì)結構的人。所以我主張要把心理、法理、倫理、藝理、哲理等“五理”都統(tǒng)合起來,“五理”一體解決現(xiàn)在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建構和人文素質(zhì)建構問題。我們既要有一種人文精神、人本精神,考慮到每一個人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同時又要勇敢地承擔起每個人應當負的道德責任。心理和法理和倫理必須結合,到最后,還要與藝術結合,要有一種良好的審美眼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此文根據(jù)錄音整理)
樊和平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東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江蘇南京,210096。
G256B2
2014-10-13編校:方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