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森
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的質(zhì)量直接關(guān)系到幼兒戶外活動的質(zhì)量,對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但隨著國家、社會對幼兒教育的日益重視,幼兒園正不斷加強幼兒園戶外場地的建設,如軟化戶外場地,添置綜合類的體育游戲器械等。但不少幼兒園的戶外場地,存在許多亟待改進的問題。
問題一:場地面積明顯不足
目前,特別是鎮(zhèn)鄉(xiāng)幼兒園多為民辦幼兒園,絕大部分是租用建筑物的底樓和其他民房辦園,沒有專門的戶外活動場地,而小學附設園、公辦建制園、極少數(shù)民辦園雖有專門的戶外活動場地,但由于“大班額”的普遍存在,生均2平方米的全園共用戶外活動場地的要求根本無法達到,而各班專用的戶外活動場地只有極少數(shù)新建幼兒園具備。
建議:合理規(guī)劃,加大投入,確保戶外活動場地建設。教育主管部門要將改建和改造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資金列為項目管理,合理配置戶外活動場地和設施建設資金。幼兒園更要合理規(guī)劃自有資金,設立中長期戶外活動場地定投計劃,確保戶外活動場地的改建和改造。
問題二:場地類型單一
為防止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因奔跑、彈跳、器械跌落等造成身體傷害,絕大部分幼兒園使用人造草地、拼接式塑膠等軟化戶外活動場地。為了便于保潔,其余地面基本用水泥硬化。人工材料軟化保護性地面和水泥硬質(zhì)地面是當前多數(shù)幼兒園的主要地面類型,比較單一。同時,場地基本類似與中小學的操場,平整而沒有起伏變化。
建議:合理規(guī)劃,增強戶外活動場地的適用性。在設計戶外活動場地時,必須要綜合國家、各級省市在幼兒園建設方面的有關(guān)要求,充分考慮戶外場地的空間布局、地面類型、地形變化、器材擺放、綠化策略、圍墻裝飾等,同時又要兼顧各種戶外活動器械、設施符合幼兒的使用尺寸。
問題三:場地使用率低
一個大型固定組合器械,幾乎是不少幼兒園通有的主要體育器械,體育活動器械呈模式化,中小型體育器械配置不平衡,只有少部分場地寬敞的幼兒園配有秋千、蹺蹺板、木馬等中型器械,而體育器械也基本以球、繩、圈、沙包等小型體育器械為主,中型體育器械偏少,生均數(shù)量基本無法達三件及以上。由于缺少戶外活動場地及對體育活動的不重視,戶外活動基本以玩耍固定組合器械為主,極少開展各種中、小型體育器械的活動。
建議:合理調(diào)整布局,豐富戶外活動場地類型。戶外活動場地較窄的幼兒園,避免設置大型組合器械,盡量選擇多個單一器械放于場地四周。利用周圍墻壁,運用輪胎或木梯、布網(wǎng)等,自制攀爬運動組合。在戶外場地四周設置土質(zhì)或水泥面斜坡。運用藤條植物,彎曲扎成山洞。戶外場地寬敞的幼兒園可重新打造,創(chuàng)設地道、土坡等地形。除塑膠軟化固定器械地面和直跑道之外,增加自然草坪、泥地、鵝卵石地,沙地,在沙地或草坪上設置梅花樁、獨木橋等。在墻壁上添置隔板、木架,或在天花板和窗戶上,隨季節(jié)變化放置、懸掛各種盆栽植物。
問題四:功能性場地缺失
由于戶外場地面積不足,沙池、戲水池等管理維護難等因素的影響,不少幼兒園基本都沒有沙池、戲水池、直線跑道等這些必要的功能性戶外場地。部分幼兒園設置了直線跑道,但存在道寬、道長不足,缺少安全的緩沖地帶等。
建議:開發(fā)整合資源,拓寬活動場地。幼兒園點布局在城鎮(zhèn)一般相距不遠,步行便利。當?shù)卣?、教育主管部門可合理配置資金,選擇適宜的位置,建設公共體育公園或社區(qū)廣場,在廣場設置沙池和戲水池,投放大中型固定活動器械,供附近的幼兒園共同輪流使用,也可幾所鄰近的幼兒園共同出資新建、共同管理與維護。鄉(xiāng)村幼兒園可利用附近的自然資源,帶領幼兒玩泥、玩水、玩沙,帶領幼兒爬山、鉆樹林或是到田野游玩。各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區(qū)公園、運動場、合理開發(fā)幼兒園內(nèi)過道,添置沙盤、戲水盆、添置充氣的多功能組合器械代替固定組合器械等途徑,拓展幼兒園有限的戶外活動場地。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縣教育委員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