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在通遼農村地區(qū),每到農歷春節(jié)之前,都有“殺年豬”的習俗。一踏進臘月門,冰天雪地的時節(jié),家家戶戶磨刀霍霍,就開始殺年豬了??梢哉f,鄉(xiāng)下過年,是一定要殺豬的。只有殺了豬的年,才像過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人們過年時已經不再眼饞那點豬肉了,只要有錢,什么都可以買到。然而,曾經熱鬧無比的“殺年豬”帶給人們的記憶卻似乎難以抹掉。殺年豬,不僅是一種民俗,更成為了一種情結。
殺年豬的講究
一頭剛從豬圈里抓獲的大黑豬被綁在結實的飯桌上,幾個人死死按牢,使得豬的嚎叫聲更加凄厲。殺豬人周文金上前一步,嘴巴叼刀,左手使勁搬住豬的下腭,右手利索地在豬脖處拍掃兩下,撣掉塵土,接著抬手取下鋼刀,一刀捅入豬的喉管,再順手拔出,把帶血的鋼刀又放回嘴上叼好,雙手一扳豬頭,鮮血嘩嘩地淌入早已準備好的大盆里。
在科左后旗二道壕村,從前是沒有職業(yè)殺豬人的,有幾個殺豬手藝比較好的村民,經常受邀請幫助鄉(xiāng)親殺豬,事后一般都會得到一塊豬肉、幾根血腸的報酬。近幾年來,受金錢利益的驅使,殺豬也收費了,宰殺一頭豬50元,殺豬人也因此被村民戲稱為“職業(yè)殺”。周文金不是“職業(yè)殺”,誰家請他幫忙殺豬,一概免費。周文金殺豬很有講究,據他講,第一刀很重要。一刀下去,要恰到好處才算得上好手。下刀重了,容易殺嗆,下一步吹氣時,那豬便鼓脹不起來,豬毛便收拾不干凈。下刀輕了,不出血,或出血不凈,這豬殺出來,便會出現淤血現象,豬肉呈紫紅色,既不好看也不好吃。
等放完血的大黑豬一動不動了,周文金先用刀在豬的一條后腿上切一個口子,然后持一根長長的鐵棍,貼著腿皮往里捅,將豬身的有關部位捅遍。接下來,他哈下腰,一只手攥住那條豬后腿,另一只手揪住刀口處翹起的皮,用嘴巴對準刀口,使勁地往里吹氣。待那頭豬全身鼓脹得梆梆硬時,用一截兒麻繩把豬腿上的刀口緊緊捆住,再將豬放進盛滿滾燙開水的大鐵鍋內燙過后,開始刮豬毛。
刮過毛的豬被挪到大鐵鍋旁并排綁好的幾張板凳上,接下來就是剖腹了。周文金用刀子慢慢切開豬的肚子,邊切邊將豬的內臟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在干凈的桌子上,由幫手們負責清洗。這時候,往往會有一兩個頑童守在一邊,手握一根高粱稈兒和一截兒麻繩,喚一聲“尿泡給我!”周文金也不搭話,握刀的手順勢一旋,將尿泡割下來,倒掉里面殘余的豬尿,把尿泡吹得鼓脹起來,其狀若一只白色氣球,用麻繩系好,吊在高粱稈上。豬尿泡既像氣球又像燈籠,玩得干癟了,還可把它箍扎在一只舊茶缸上作鼓面,敲起來叮叮咚咚,也很好聽。二道壕村的好多頑童小時候都玩過豬尿泡。隨后,周文金割下豬頭,再用大砍刀將豬肉一分為二,劈作兩半兒。
在通遼地區(qū),民間殺豬大抵就是以上過程。主要過程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吃“全豬”大宴了!
“殺豬菜”的感情
被殺的大黑豬是村民趙文華家的。趙文華每年都要養(yǎng)幾頭大肥豬,過年殺一頭,其余的賣掉?!岸际俏乙黄耙黄拔勾蟮模懈星槟?!”提起殺年豬,趙文華的心里五味陳雜,明知道養(yǎng)豬就是為了殺了吃肉,但臨到殺豬還是躲到一旁,不忍心當面看。
殺豬前一晚,趙文華就找來村里幾個女人,切了幾十棵酸菜。第二天殺豬完畢,大肉片子下鍋,成盆的酸菜加進去,再蒸上噴香的豬血,烀上令人饞涎欲滴的拆骨肉,殺豬菜大宴開始了。村里大大小小的領導、老親少故們輪流坐席,像辦喜事一樣,人人吃得喜氣洋洋,眼神發(fā)亮。
在殺豬這一天,來坐席的人都是放開了肚皮吃,吃到滿嘴流油,方才離席。而殺豬的主家在這一天也很慷慨大方,不管豬是胖是瘦,席面上都不能少了成堆的肉,這關系到自家顏面問題,往嚴重說更關系到在村里的聲望。村民們也會邊吃邊評價,這頭豬的膘有幾指厚,哪家的血腸灌得好,哪家小氣,哪家大方……所以盡管趙文華平時過日子極為節(jié)儉,這一天的席面也絕不吝嗇,大塊燉肉,大盆蒸血,務必讓鄉(xiāng)親們吃得滿意。有些因故沒來赴宴的鄉(xiāng)親,趙文華還要打發(fā)孩子端上一碗殺豬菜,上面貼上一圈血腸送過去。有一年趙文華家殺了一頭300多斤的大年豬,一頓就吃下去“一角子”。所謂“一角子”就是整頭豬的四分之一。
過去的農村人平時餐桌內容普遍比較簡單,殺年豬就相當于打牙祭,鄉(xiāng)親們也借此聯(lián)絡感情,共賀新年,那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殺豬宴過后,家庭主婦把豬肉按血脖、里脊、硬肋、后鞦、前槽等部分分解成塊,放進大缸里冷凍貯藏起來,會過日子的人家一般能吃到來年開春,也不會變質。剩下的大肥肉片子吃不了,就下到大鍋里用慢火熬豬油,熬出來的豬油如凝脂般雪白,再買幾桶植物油,就夠一年食用的了。最好吃的莫過于熬豬油后剩下的油梭子,一般情況下,三四大碗肥肉能煉出一碗油梭子。這自家煉制的油梭子可以用來佐餐、烙餅、做餡,無比美味。
貧寒歲月的年味
幾年前,賈海春和老伴搬進通遼城里跟兒子兒媳婦住在了一塊兒??墒?,人活大半輩子,故土難離,雖然慢慢適應了城里的生活,但一到年節(jié),又開始日思夜想從前的日子,那棟老式瓦房,那些沒事總愛串門的鄰居。特別是到了春節(jié),提起殺年豬,如今70歲的賈海春還會記起“一頓能吃兩大碗肥肉片子”的鄰居龍廣新。
早年間,賈海春家很貧困,結婚時欠了500元外債,生完倆娃娃之后,小房子住不開,又貸款蓋房子。接下來遭遇了大洪水,地里歉收,交不上公糧,公家把這筆欠賬轉到了銀行。再接下來,孩子上大學,賈海春咬牙借高利貸,五分利,總算讓孩子大學畢業(yè)。20多年里,賈海春一家一直在辛辛苦苦地還債。別人家殺年豬,都會請老親少故大吃大喝幾天,他們家殺年豬,自己從來不舍得吃一口,只留下頭蹄下水,剩下的一斤不剩,全賣。倆孩子也懂事,從來不吵嚷著要肉吃。就這點剩下的頭蹄下水,賈海春還要分出一大部分送給在城里當干部的弟弟一家,自己和妻子兒女只留下一個豬頭,啃啃就算過年了。那年月豬肉便宜,一頭豬只能賣一二百元,但就這點微薄的收入,也給賈海春一家在那段貧寒歲月里補貼了不少家用。
能給自己的肚皮留下記憶的,除了那個豬頭,還有那盆熱了無數次還在吃的殺豬菜。吃不到多少肉,至少在殺豬當天燴制的殺豬菜還在,每頓吃時,妻子都會往里摻一些新切的酸菜,以免這盆珍貴的殺豬菜幾天就吃完。雖然因此殺豬菜的味道差了些,但吃的時間延長了。有時候妻子還會往里面摻些土豆條,酸菜鍋里燉出的土豆條很硬,他們開玩笑說,這叫“酸菜燉土豆——硬挺”。
如今,賈海春早已還清外債,兩個孩子都有了工作,女兒當上了教師,兒子在市里安家,老兩口每月還領3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比起當年,簡直天壤之別。豬肉管夠吃,可是他再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城里豬肉不好吃,農村豬肉好吃?!辟Z海春念叨著,可是當農村親戚給他拎來一塊豬肉,他也僅僅夾了兩片,便不肯再吃了。留在他記憶深處,令他念念不忘的,已經不僅僅是那片豬肉的味道,而是往昔貧寒生活的難忘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