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曾暉
“吃飯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事”
——探訪北京月壇西路慶豐包子鋪
如今的京城,要說請客吃飯上哪兒最體面?會有人告訴你,別去高檔餐廳,咱到慶豐吃包子。
記者采訪時順道路過,十分好奇地去一探究竟。
距離總書記光顧包子鋪已經(jīng)半月有余,這間位于月壇西路上的小店依舊余溫未盡。冬日天黑得早,晚上7點,街道開始冷清,鄰近店面正為打烊做準備,可包子鋪卻燈火通明。
店外,操著四面八方口音的游客,爭相拿起相機留念,仿佛在游覽名勝古跡;店內(nèi)更是打起擁堂,廉政瞭望記者細數(shù),開票處排了20多人,領餐的隊伍更是排進了里屋,最末尾的人不得不貼墻而立。
如今,值班經(jīng)理佩戴上了黨徽。她一邊擦汗一邊對廉政瞭望記者說,近來店里生意火爆異常,從早到晚都是這般景象。原先的經(jīng)理甚至累倒,公司總部不得不抽調(diào)人手前來增援。更夸張的是,包子實在供不應求,店里還貼出了“限購”通知。記者側(cè)身一瞅,后廚里,圍在桌旁制作包子有9個師傅……
來店的顧客很有“默契”,早已準備好21元零鈔:“來份‘主席套餐?!笔浙y員也很講“政治”,不厭其煩地一再糾正:“那不是套餐?!?/p>
6個豬肉大蔥包子、一碗炒肝、一碟芥菜,取到餐的顧客迫不及待地端起盤子,輪番前往習總坐過的座位合影。
食客們一邊吃著包子,一邊談論著總書記就餐時的樣子,每一個動作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他們毫不避諱地議論著反腐、中日關(guān)系、深化改革……人們在公眾場合談論國是的饑渴感,因為小小的包子而得到滿足。
前后1個小時的體驗,記者終于明白,難怪有人說:“進入慶豐包子鋪,吃飯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事情?!?/p>
負擔減了,官好當了
2014年第一期《廉政瞭望》評選反腐領域的年度漢字,不引人注意的“減”字當選。一開始頗有些不解,細想之下終于恍然大悟:過去一年,反腐成效顯著,“四風”整治有力,不正是中央所做的一道道“減法”所致嗎?從李克強“約法三章”到各級各地節(jié)儉辦晚會,從狠剎會議費支出到嚴禁公款購買年貨節(jié)禮,鮮花沒有了,背景板消失了,官話套話減少了,厲行節(jié)約、對腐敗“零容忍”等正成為社會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公務員是否越來越難呢?我認為,公務員應該越來越容易當才對。
認為公務員難當,無非是因為是以上“減法”使制度收緊,對公務員的約束更大,要求更嚴,公務員不該為、不可為、不能為的事情更多。較之于之前相對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和制度要求,眾多公務員對突然的轉(zhuǎn)變會表現(xiàn)出不適應,這也屬正常。制度收緊,要求變嚴,確實會讓部分原來喜歡走“潛規(guī)則”、善于投機鉆營的公務員不舒坦,這恰恰可以正正官場不良風氣,將那些不適應新要求的公務員淘汰出局,改善官場風氣。
從根本上說,要求變嚴,是逐步重塑和回歸常識的過程。全社會會意識到,官員就該這么當。西方認為人性惡,制度的約束和管控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如今,我們的一道道“減法”、“禁令”,不僅能將權(quán)力關(guān)進籠子,也能將權(quán)力的持有者關(guān)進籠子,將復雜的人性關(guān)進籠子,減少或避免官員觸碰權(quán)力高壓線,幫助為政者實現(xiàn)服務公眾、造福百姓的初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