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程
一般來說,一名省部級領導調整,影響不會超過15名官員。更多官員調整還是要等高他一兩個級別的官員升遷、退休或者被調查。
去年各地“兩會”上,諸多代省長們紛紛轉正,去掉“代”字,今年輪到代市長們了。譬如胡衡華,“代”了1個月后,1月10日正式當選長沙市長。
當然這基本毫無懸念,也就沒有意思——即便落選,按照當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也可以再來一次,刪除此條的新版條例要5天后才發(fā)布。有意思的是他填上與留下的“坑”。
官場常講“一個蘿卜一個坑”,胡衡華此前的“坑”是湖南省發(fā)改委主任,他走了,誰來“填”呢?他“填上”的是長沙市長,那此前的“蘿卜”呢?
先說說他留下的“坑”。去年12月19日,他代長沙市長、辭湖南省發(fā)改委主任;同一天,湖南省商務廳廳長謝建輝就補上了;一天后,湖南省發(fā)改委副主任徐湘平又補上商務廳廳長的缺。
這是向后理,還算比較簡單,往前追溯,就有點繞了。
胡衡華代長沙市長的前一個月(11月),張劍飛從長沙市長位上升任湖南省副省長;這個副省長位置,是將近半年前(7月)韓永文留下的,他從湖南省副省長位上升任湖南省委秘書長;此前的省委秘書長易練紅,要再往前一個月(6月),調任長沙市委書記;至于這個長沙市委書記的位置,是再往前2個月(4月),陳潤兒調任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后留下的;原來的黑龍江省委副書記杜家毫在同一月升任湖南省省長,湖南省省長徐守盛同時升任湖南省省委書記。
接下來很多人都知道了,原來的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升任最高院院長,而原來的最高院院長王勝俊調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那已經是在2013年全國“兩會”時。
這是什么概念呢?——這個“官員調整鏈”中,一位副國級領導調整后,經過層層傳導下來,近1年時間才傳到正廳級。
也有短的。陜西趙正永從省長位上升任省委書記后,5個多月的時間,就影響到了副廳級層次。
這基本已經算是最短的了,不能再壓縮了。每次人事調整要動議、要推薦、要考察,最重要的是還要考慮人事平衡,一圈走下來就得個把月。
是不是在想今年會不會傳遞到縣鄉(xiāng)?那你就錯了。
十八大后省部級領導調整,只有一例傳遞到正處級。那是在山西,2012年12月王君調任內蒙古書記后,5個多月影響到晉中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根元,他調任晉陽縣長。
至于接下來嘛,很多就到此為止了。
晉中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空出來了半年多,現在也沒見有新人補進。這一是因為副職沒有明確的職數限制與要求,可以說多一個少一個區(qū)別不大,所以調整到部門副職多半不會有下文。
還有“一個蘿卜幾個坑”也會中止“調整鏈”。趙正永鏈條上的最后一環(huán)是漢中市副市長。去年5月,漢中市委秘書長黨振清調任此職后,秘書長位置也沒有卸下,一肩挑至今。這只能從樂觀的方面想了,等兼任者哪天再升一步,留下的可就是兩個“坑”。
官員最怕看到的,其實還是“一把手”把崗位“掛起”,不安排。一名省直機關副主任就曾向記者吐槽,他這個崗位此前就被“掛起來”,就算是他走到公示環(huán)節(jié),也被莫名其妙停下來,等了2年才解決,搞得他在單位很是尷尬。
還好,不是每個官員升遷都要等到省部級官員調整,要不然仕途怕是更窄了。一般來說,一名省部級領導調整,影響不會超過15名官員。更多官員調整還是要等高他一到兩個級別的官員退休、升遷或者被調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