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摘 要】教師應把車刀角度作為《車工工藝學》的重點內(nèi)容來教學。車刀角度是空間概念,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一些學生會望而卻步,放棄學習。筆者在教學中巧用教學模具,結合削蘋果的方法,變難點為趣點,并讓同學們實戰(zhàn)橡皮泥車刀,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車刀角度 車工 形象化教學
“車工一把刀”是車工行業(yè)的俗語。作為一個好的車工,三分操作,七分磨刀。車刀的刃磨直接影響到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而正確地刃磨車刀,關鍵要理解車刀的幾何角度。因此,機械專業(yè)的學生要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技能型人才,必須掌握車刀角度的相關知識。車刀角度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為了使學生在學習車刀角度時消除心理障礙,把握車刀角度這一學習難點,將抽象的空間概念轉換成具體、直觀的角度,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下面將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方法與過程做一下介紹:
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從而真正領會教師傳授的知識,已獲得教學的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將一些常見的零件(軸、套、蝸桿、渦輪及一些有孔的零件)帶進課堂,讓學生輪流看,親手摸,自己想。
教師提出問題:“這些零件是天然的?還是加工而成的?”并引導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尋找答案:是工人師傅在機床上用刀具加工出來的。
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很好,既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工藝的理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采用形象化教學
把車削運動與削蘋果相比較。
1. 引導學生看圖。強調(diào)車削時的三個運動:(1)主運動——工件旋轉運動; (2)進給運動——車刀進給運動; (3)吃刀運動——刀刃切入深度的運動。
2. 課堂上完成削蘋果的過程。當學生看完圖片產(chǎn)生疑惑時,教師隨即演示削蘋果的動作,邊演示邊講解,且把整個蘋果削完,讓學生體會車削與削蘋果兩個過程的相似之處。(1)主運動——蘋果不停地轉動;(2)進給運動——小刀不斷地向前移動; (3)吃刀運動——小刀在移動之前切入蘋果皮內(nèi)的深度。指出只有進行了以上三種運動,才能完成削蘋果的任務。在演示過程中,也增強了直觀教學的感染力,使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獲得了感性認識。
三、巧用教學模具教學
將實際車刀(90°45°)與自制的車刀模型(90°45°)發(fā)到學生手里,讓他們仔細觀看,認真比較,自由地想象。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清楚,車刀模型按比例放大了許多。然后教師提問:(1)車刀具有哪些特點?(2)如何評價車刀的好與差?說明時強調(diào):車刀切削部分的組成:三面二刃一尖。(如圖所示:三個表面,二個刀刃,一個刀尖)
四、實戰(zhàn)橡皮泥捏車刀
指導學生運用橡皮泥,依照實際車刀捏成90°、45°車刀。重點指導學生用小刀切出三面二刃一尖。目的是為在“車刀角度標注”和刃磨車刀的內(nèi)容講解之前,在學生腦子里“烙”下深刻印象。這時,學生個個興趣十足,紛紛動手,且模仿得很像。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也讓學生把理論課所學知識在實際中靈活應用,以此來鞏固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學生用小刀在橡皮泥車刀上切出主截面、副截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車刀角度標注”圖。指導學生將橡皮泥車刀放置水平,用小刀垂直于主刀刃切下去,然后把有刀尖的一部分翻上去,這一部分稱為主截面。大家觀察主截面,能看出刀口(刀刃)的鋒利程度。前面與主后面的夾角稱為楔角。
接著,教師在黑板上畫“車刀角度標注”圖。通過投影進一步說明。
注意:應暫時避免提出“三個輔助平面”的說法。如果這時提出“三個輔助平面”,學生往往不知所云。
圖(a):俯視圖上可以看出主刀刃和副刀刃在水平面內(nèi)的傾斜程度。
Kr ———主偏角。是主刀刃與車刀進給方向的夾角。
Kr ———副偏角。是副刀刃與車刀進給反方向的夾角。
圖(b):主截面內(nèi)可以看出前面與主后面的夾角(β),即刀口(刀刃)的鋒利程度。
圖(c):用兩個垂直的平面(OA和OB)抱住主截面,問學生是不是可以衡量出前面和主后面的傾斜程度?然后把這兩個平面分別與前面、與主后面夾的角表示出來:
γ ———前角。是前面與OA平面的夾角。
α ———主后角。是主后面與OB平面的夾角。
重點提醒:描寫刀口(刀刃)鋒利程度可以用β(楔角),可不可以反過來用γ和α角描述?
說明時強調(diào):可以用留下的部分(β)描述刀刃鋒利程度,也可以用被削去的部分(γ和α)的多少來衡量刀刃的鋒利程度。
同理,可以用小刀切出副截面,畫出副截面圖,表示副后角(α1)。
又用垂直于主刀刃投影,看出刀尖高或低,畫出主刀刃與OA平面的夾角(λ)———刃傾角。
圖(d)中符號及名稱:
γ ——前角,α——主后角,α1——副后角,Kr ——主偏角,Kr ——副偏角,λ ——刃傾角。
明確提出:車刀切削部分六個基本角度是:(1)γ (前角),(2)α(主后角),(3)α1(副后角),(4)Kr(主偏角),(5)Kr(副偏角),(6)λ(刃傾角)。
總之,職業(yè)院校是培養(yǎng)實際操作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師責任重大,要不斷學習、進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不斷更新,抓好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再上一層臺階。endprint
【摘 要】教師應把車刀角度作為《車工工藝學》的重點內(nèi)容來教學。車刀角度是空間概念,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一些學生會望而卻步,放棄學習。筆者在教學中巧用教學模具,結合削蘋果的方法,變難點為趣點,并讓同學們實戰(zhàn)橡皮泥車刀,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車刀角度 車工 形象化教學
“車工一把刀”是車工行業(yè)的俗語。作為一個好的車工,三分操作,七分磨刀。車刀的刃磨直接影響到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而正確地刃磨車刀,關鍵要理解車刀的幾何角度。因此,機械專業(yè)的學生要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技能型人才,必須掌握車刀角度的相關知識。車刀角度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為了使學生在學習車刀角度時消除心理障礙,把握車刀角度這一學習難點,將抽象的空間概念轉換成具體、直觀的角度,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下面將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方法與過程做一下介紹:
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從而真正領會教師傳授的知識,已獲得教學的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將一些常見的零件(軸、套、蝸桿、渦輪及一些有孔的零件)帶進課堂,讓學生輪流看,親手摸,自己想。
教師提出問題:“這些零件是天然的?還是加工而成的?”并引導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尋找答案:是工人師傅在機床上用刀具加工出來的。
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很好,既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工藝的理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采用形象化教學
把車削運動與削蘋果相比較。
1. 引導學生看圖。強調(diào)車削時的三個運動:(1)主運動——工件旋轉運動; (2)進給運動——車刀進給運動; (3)吃刀運動——刀刃切入深度的運動。
2. 課堂上完成削蘋果的過程。當學生看完圖片產(chǎn)生疑惑時,教師隨即演示削蘋果的動作,邊演示邊講解,且把整個蘋果削完,讓學生體會車削與削蘋果兩個過程的相似之處。(1)主運動——蘋果不停地轉動;(2)進給運動——小刀不斷地向前移動; (3)吃刀運動——小刀在移動之前切入蘋果皮內(nèi)的深度。指出只有進行了以上三種運動,才能完成削蘋果的任務。在演示過程中,也增強了直觀教學的感染力,使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獲得了感性認識。
三、巧用教學模具教學
將實際車刀(90°45°)與自制的車刀模型(90°45°)發(fā)到學生手里,讓他們仔細觀看,認真比較,自由地想象。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清楚,車刀模型按比例放大了許多。然后教師提問:(1)車刀具有哪些特點?(2)如何評價車刀的好與差?說明時強調(diào):車刀切削部分的組成:三面二刃一尖。(如圖所示:三個表面,二個刀刃,一個刀尖)
四、實戰(zhàn)橡皮泥捏車刀
指導學生運用橡皮泥,依照實際車刀捏成90°、45°車刀。重點指導學生用小刀切出三面二刃一尖。目的是為在“車刀角度標注”和刃磨車刀的內(nèi)容講解之前,在學生腦子里“烙”下深刻印象。這時,學生個個興趣十足,紛紛動手,且模仿得很像。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也讓學生把理論課所學知識在實際中靈活應用,以此來鞏固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學生用小刀在橡皮泥車刀上切出主截面、副截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車刀角度標注”圖。指導學生將橡皮泥車刀放置水平,用小刀垂直于主刀刃切下去,然后把有刀尖的一部分翻上去,這一部分稱為主截面。大家觀察主截面,能看出刀口(刀刃)的鋒利程度。前面與主后面的夾角稱為楔角。
接著,教師在黑板上畫“車刀角度標注”圖。通過投影進一步說明。
注意:應暫時避免提出“三個輔助平面”的說法。如果這時提出“三個輔助平面”,學生往往不知所云。
圖(a):俯視圖上可以看出主刀刃和副刀刃在水平面內(nèi)的傾斜程度。
Kr ———主偏角。是主刀刃與車刀進給方向的夾角。
Kr ———副偏角。是副刀刃與車刀進給反方向的夾角。
圖(b):主截面內(nèi)可以看出前面與主后面的夾角(β),即刀口(刀刃)的鋒利程度。
圖(c):用兩個垂直的平面(OA和OB)抱住主截面,問學生是不是可以衡量出前面和主后面的傾斜程度?然后把這兩個平面分別與前面、與主后面夾的角表示出來:
γ ———前角。是前面與OA平面的夾角。
α ———主后角。是主后面與OB平面的夾角。
重點提醒:描寫刀口(刀刃)鋒利程度可以用β(楔角),可不可以反過來用γ和α角描述?
說明時強調(diào):可以用留下的部分(β)描述刀刃鋒利程度,也可以用被削去的部分(γ和α)的多少來衡量刀刃的鋒利程度。
同理,可以用小刀切出副截面,畫出副截面圖,表示副后角(α1)。
又用垂直于主刀刃投影,看出刀尖高或低,畫出主刀刃與OA平面的夾角(λ)———刃傾角。
圖(d)中符號及名稱:
γ ——前角,α——主后角,α1——副后角,Kr ——主偏角,Kr ——副偏角,λ ——刃傾角。
明確提出:車刀切削部分六個基本角度是:(1)γ (前角),(2)α(主后角),(3)α1(副后角),(4)Kr(主偏角),(5)Kr(副偏角),(6)λ(刃傾角)。
總之,職業(yè)院校是培養(yǎng)實際操作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師責任重大,要不斷學習、進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不斷更新,抓好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再上一層臺階。endprint
【摘 要】教師應把車刀角度作為《車工工藝學》的重點內(nèi)容來教學。車刀角度是空間概念,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一些學生會望而卻步,放棄學習。筆者在教學中巧用教學模具,結合削蘋果的方法,變難點為趣點,并讓同學們實戰(zhàn)橡皮泥車刀,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車刀角度 車工 形象化教學
“車工一把刀”是車工行業(yè)的俗語。作為一個好的車工,三分操作,七分磨刀。車刀的刃磨直接影響到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而正確地刃磨車刀,關鍵要理解車刀的幾何角度。因此,機械專業(yè)的學生要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技能型人才,必須掌握車刀角度的相關知識。車刀角度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為了使學生在學習車刀角度時消除心理障礙,把握車刀角度這一學習難點,將抽象的空間概念轉換成具體、直觀的角度,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下面將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方法與過程做一下介紹:
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從而真正領會教師傳授的知識,已獲得教學的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將一些常見的零件(軸、套、蝸桿、渦輪及一些有孔的零件)帶進課堂,讓學生輪流看,親手摸,自己想。
教師提出問題:“這些零件是天然的?還是加工而成的?”并引導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尋找答案:是工人師傅在機床上用刀具加工出來的。
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很好,既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工藝的理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采用形象化教學
把車削運動與削蘋果相比較。
1. 引導學生看圖。強調(diào)車削時的三個運動:(1)主運動——工件旋轉運動; (2)進給運動——車刀進給運動; (3)吃刀運動——刀刃切入深度的運動。
2. 課堂上完成削蘋果的過程。當學生看完圖片產(chǎn)生疑惑時,教師隨即演示削蘋果的動作,邊演示邊講解,且把整個蘋果削完,讓學生體會車削與削蘋果兩個過程的相似之處。(1)主運動——蘋果不停地轉動;(2)進給運動——小刀不斷地向前移動; (3)吃刀運動——小刀在移動之前切入蘋果皮內(nèi)的深度。指出只有進行了以上三種運動,才能完成削蘋果的任務。在演示過程中,也增強了直觀教學的感染力,使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獲得了感性認識。
三、巧用教學模具教學
將實際車刀(90°45°)與自制的車刀模型(90°45°)發(fā)到學生手里,讓他們仔細觀看,認真比較,自由地想象。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清楚,車刀模型按比例放大了許多。然后教師提問:(1)車刀具有哪些特點?(2)如何評價車刀的好與差?說明時強調(diào):車刀切削部分的組成:三面二刃一尖。(如圖所示:三個表面,二個刀刃,一個刀尖)
四、實戰(zhàn)橡皮泥捏車刀
指導學生運用橡皮泥,依照實際車刀捏成90°、45°車刀。重點指導學生用小刀切出三面二刃一尖。目的是為在“車刀角度標注”和刃磨車刀的內(nèi)容講解之前,在學生腦子里“烙”下深刻印象。這時,學生個個興趣十足,紛紛動手,且模仿得很像。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也讓學生把理論課所學知識在實際中靈活應用,以此來鞏固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學生用小刀在橡皮泥車刀上切出主截面、副截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車刀角度標注”圖。指導學生將橡皮泥車刀放置水平,用小刀垂直于主刀刃切下去,然后把有刀尖的一部分翻上去,這一部分稱為主截面。大家觀察主截面,能看出刀口(刀刃)的鋒利程度。前面與主后面的夾角稱為楔角。
接著,教師在黑板上畫“車刀角度標注”圖。通過投影進一步說明。
注意:應暫時避免提出“三個輔助平面”的說法。如果這時提出“三個輔助平面”,學生往往不知所云。
圖(a):俯視圖上可以看出主刀刃和副刀刃在水平面內(nèi)的傾斜程度。
Kr ———主偏角。是主刀刃與車刀進給方向的夾角。
Kr ———副偏角。是副刀刃與車刀進給反方向的夾角。
圖(b):主截面內(nèi)可以看出前面與主后面的夾角(β),即刀口(刀刃)的鋒利程度。
圖(c):用兩個垂直的平面(OA和OB)抱住主截面,問學生是不是可以衡量出前面和主后面的傾斜程度?然后把這兩個平面分別與前面、與主后面夾的角表示出來:
γ ———前角。是前面與OA平面的夾角。
α ———主后角。是主后面與OB平面的夾角。
重點提醒:描寫刀口(刀刃)鋒利程度可以用β(楔角),可不可以反過來用γ和α角描述?
說明時強調(diào):可以用留下的部分(β)描述刀刃鋒利程度,也可以用被削去的部分(γ和α)的多少來衡量刀刃的鋒利程度。
同理,可以用小刀切出副截面,畫出副截面圖,表示副后角(α1)。
又用垂直于主刀刃投影,看出刀尖高或低,畫出主刀刃與OA平面的夾角(λ)———刃傾角。
圖(d)中符號及名稱:
γ ——前角,α——主后角,α1——副后角,Kr ——主偏角,Kr ——副偏角,λ ——刃傾角。
明確提出:車刀切削部分六個基本角度是:(1)γ (前角),(2)α(主后角),(3)α1(副后角),(4)Kr(主偏角),(5)Kr(副偏角),(6)λ(刃傾角)。
總之,職業(yè)院校是培養(yǎng)實際操作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師責任重大,要不斷學習、進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不斷更新,抓好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再上一層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