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如今的小學語文實在難教?!闭Z文老師經(jīng)常這樣感嘆。高林生老師曾說過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孩子的語文知識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讀出來的。”但是,兒童的閱讀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其實很多孩子的學習障礙是由閱讀障礙引起的。那么如何引領學生在書海中暢游,有效地獲取豐富的課外知識呢?
一、巧施“三熏”
為了讓學生的雙眼為圖書所吸引,身心為圖書所沉醉,教師可試著采用“熏人三法”。
1.設計“熏”。老師扯著嗓門喊:“同學們,要讀書??!讀書對你們的幫助可大啦!”老師喊得聲嘶力竭也是徒然,未必能真正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讓學生有興趣,成為書蟲,教師需巧設計。如果一位老師對學生說:“昨天晚上,我讀了一本好書,太精彩了,我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崩蠋熗业刈宰x自吟,沉醉其中,一雙雙向往的目光火一般投來,這樣教師就可以順勢把書借給學生了。當然,教師也可改變一下方式,如大聲地請求:“吳浩,你的這本書太好看了,先借老師看兩天,好嗎?”很快,老師所借的書成了班上的搶手貨。這樣巧妙設計,學生掉進了老師的讀書“陷阱”。
2.動情“熏”。每天為學生讀20分鐘左右的書,此法甚妙,但要持之以恒。我天天堅持為學生“熏”上20分鐘。雖然一直很忙,可是不管怎樣,我都努力擠時間,語文課上省一點,自習課上讓一點,向其他老師借一點,后來還專門在星期五抽出一節(jié)活動課安排閱讀欣賞課。我曾動情地為學生讀冰心的《繁星》、富有哲理的《伊索寓言》……時間一長,學生習慣了每天聽上20分鐘,如果哪一天我沒能如期為學生讀書,學生就會惦念:“今天沒聽成書,老師讀些好嗎?”
3.陪讀“熏”。學生的興趣保持時間不長,總愛和老師捉迷藏,這時怎么辦?每次與人交流時,我總為自己的腹無詩書、語言蒼白而懊惱。突然間,我有了一個想法——陪讀。于是我宣布:“同學們,從今天起,老師和你們一起背自己喜歡的文章,最后我們比賽好嗎?”學生的眼睛充滿了猜疑:“真的,老師也背書?”“真的,絕不食言!”在以后的日子里,學生爭相背誦妙詞佳句,甚至還有冰心的《繁星》。一個學期下來,我和學生的收獲都沉甸甸的。照這樣計算,幾年下來,我和學生的精神世界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二、緊扣文脈,讓孩子與好書約會
人有人脈,地有地脈,文亦有文脈。我們沒有理由將有限而寶貴的生命虛擲在劣質(zhì)書籍的閱讀中,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學會甄別。
一般情況下,孩子閱讀書籍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偏好輕松、好玩的書,所以動漫、魔幻等題材的書是孩子的首選,但這樣的閱讀視野過于狹窄,會嚴重影響讀書的質(zhì)量,教師要向?qū)W生推薦一些經(jīng)典圖書,而且必須是學生能接受的。將《悲慘世界》、《紅樓夢》等經(jīng)典著作推薦給學生看是不合適的,學生會覺得無趣。我個人認為應該推薦一些既“輕”又“重”的作品?!拜p”是指作品的語言通俗易懂,讀起來輕松?!爸亍笔侵缸髌酚袃?nèi)涵,有意味,學生讀完后能有所收獲。
兒童的閱讀應該以兒童文學作品為主。曹文軒的小說很容易讓學生感動,并受啟發(fā);楊紅櫻的系列作品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樂于接受;冰心的小說很親切,也適合學生閱讀。
當然,除了兒童文學外,學生還應該進行更廣泛的閱讀。不同個性的學生往往有不同的閱讀取向。有的學生喜歡科技方面的書,有的學生喜歡歷史方面的書,有的學生喜歡探險方面的書……我們應該積極關注和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活動激趣,讓學生癡迷好書
只讓學生增加閱讀量,光讀不用等于零,教師應該巧妙地寓教于活動實踐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1.賞。教師、學生共賞析,大家在一起或說一佳句,或論一道理,或談一感言,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素材,厚積薄發(fā)。
2.展。(1)摘抄展覽。指導學生摘抄生動的詞句或精彩的片段等;定期舉辦交流展評會,及時反饋。(2)剪貼展覽。指導學生在讀報紙、雜志或書籍時,將有保存價值的材料剪貼下來,分類積累,并進行優(yōu)秀剪貼報評比活動。
3.賽。友好的競爭能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我經(jīng)常在班上組織古詩文朗誦會、古詩文接龍會、辯論會、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體會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4.演。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毖荩瑫寣W生產(chǎn)生這樣的動力。我指導學生改編古詩詞,進行表演,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感受到其中無窮的趣味,更加迷戀閱讀。
四、表揚激勵,給孩子戴“高帽”
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為學生戴“高帽”,如在黑板上寫“看誰是入迷的小天使”、“今天誰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一位男生在讀厚厚的《十萬個為什么》,讀起來有點吃力,我鼓勵他說:“你們瞧,聰明的學生在啃厚厚的書,我還不如他呢,因為我還沒讀過,看來他可以當我的老師?!蹦猩牶?,高興極了,僅用一周時間就把《十萬個為什么》讀完了,還告訴我他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又在班上“吹捧”了他一番,其他學生也開始看《十萬個為什么》了。后來,班上還開了個“十萬個為什么”交流會。
總之,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有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最重要的是順應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