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祥宇,鄒彤蔚,吳劉中,史 春
(1.沈陽市口腔醫(yī)院 修復科,遼寧 沈陽110002;2.大連醫(yī)科大學 口腔醫(yī)學院,遼寧 大連116044)
CEREC 3D 為chair side economical restorations esthetic ceramics 的簡稱,即診療椅旁完成的經(jīng)濟美學陶瓷修復體,由德國西諾德公司1985年發(fā)明。主要構成包括口內(nèi)三維測量照相機、計算機設計主機和磨切設備。此系統(tǒng)是目前全球應用較廣泛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修復系統(tǒng),其引入了多維視角和擁有高度直觀的界面,由以往的二維角度變?yōu)槿S角度,操作者可立體觀察基牙和修復體,并對其進行編輯,修改。CAD/CAM 瓷嵌體制作是一種獨立,簡單,快速的設計制作修復體的方法。CAD/CAM 瓷嵌體具有優(yōu)異的生物相容性,更佳的精密程度[1],而且預備磨除的牙體組織少,具有優(yōu)良的美學性能和可靠的機械力學性能。不損傷對頜牙及鄰牙,一次就診1 h 內(nèi)即可完成整個操作,無需取印模和制作臨時冠,是一種省時省力并且效果良好的修復方法。本文就CEREC 3D 系統(tǒng)制作全瓷嵌體與鈷鉻合金嵌體的臨床效果作一比較。
選取2008年—2011年來沈陽市口腔醫(yī)院就診的門診患者75 例,患牙90 顆,均為前磨牙和磨牙,年齡16 ~55 歲,平均36 歲。根據(jù)患者對材料的選擇,應用CEREC 3D 系統(tǒng)制作全瓷嵌體48 個,鈷鉻合金嵌體42 顆,修復前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檢查和牙周潔治。
CAD/CAM 系統(tǒng)(西諾德公司,德國),CAD/CAM 設計軟件,Vitablocs 瓷塊(vita 公司,德國),DMG 硅橡膠印模材套裝,超硬石膏,藻酸鹽印模材(賀利氏古莎公司,德國),3M ESPE 粘接劑(3M 公司,美國),Multilink N 樹脂粘結劑,氫氟酸,硅烷偶聯(lián)劑(ivoclar vivadent,列支敦士登),顯影粉(vita 公司,德國)
常規(guī)進行牙體預備,按照預備嵌體的要求進行,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醫(yī)師完成。
1.3.1 牙體預備:用裂鉆和柱狀金剛砂進行牙體預備。去盡腐質(zhì),消除倒凹及薄壁弱尖,使之與對頜牙有1.5 ~2.0 mm 均勻間隙,做成箱狀固位行。要求洞底平,壁直,向頜面外展6 ~8 度,洞緣不制備斜面,點線角圓鈍而清晰。鄰面洞型的頰舌壁邊緣制備牙尖斜面下自潔區(qū),齦壁不要位于后靠近鄰牙接觸點,形成0. 5 ~1. 0 mm 肩臺,肩臺與軸壁成90度。
1.3.2 嵌體試戴:CAD/CAM 嵌體:牙體預備后,隔濕,在基牙鄰牙及對頜牙噴一層薄而均勻的顯影粉,CEREC 3D 系統(tǒng)的顯影探頭直接在口內(nèi)采集光學印模,獲取咬合及基牙的三維數(shù)字模型,利用軟件在預備牙上畫出修復體邊緣線,對修復體的外形、接觸點進行修改。完成設計后連接機床,選擇大小顏色合適的瓷塊,加工修復體,試戴合適后,調(diào)頜,拋光,分別處理嵌體組織面及窩洞,嵌體組織面涂氫氟酸2 min,流水沖洗,嵌體吹干呈脫水狀。嵌體組織面涂硅烷劑,吹干,預備體涂自酸蝕粘結劑,15 s,吹干,嵌體組織面涂Multilink N 粘結劑,嵌體粘接用刮匙消除多余粘接劑,光固化40 s。
鈷鉻合金嵌體:用硅橡膠制取工作模型,藻酸鹽印模材料制取對頜模型。超硬石膏灌制模型,暫封窩洞。待嵌體制作完成后試戴,處理窩洞,用加強型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調(diào)牙合,拋光。
治療后每隔6 個月隨訪1 次,隨訪持續(xù)2年,并參照改良USPHS(美國公共健康協(xié)會)[2]的標準(表1)。經(jīng)過選擇提出修復體邊緣密合性、外形、牙體的完整性及修復體周圍牙齦健康狀況4 個方面進行評價。
表1 嵌體效果評價標準(改良USPHS 標準)Tab 1 Criteria of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inlays (Improved USPHS standard)
應用SPSS12.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按照改良的USPHS 標準進行臨床評價,兩組在2年后復查,在邊緣密合性、外形、牙體完整性方面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0.05),在牙齦健康狀況上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見表2。
嵌體修復體是一種傳統(tǒng)的修復技術,用于恢復牙體缺損的形態(tài)和功能的修復體,主要用于缺損面積大而淺表的牙體或充填治療無法很好恢復鄰接點易造成食物嵌塞的牙體缺損。目前常用的嵌體材料以合金為主。對于非貴金屬中的鈷鉻合金來說,雖然具有穩(wěn)定性,金屬機械性能與牙體組織接近,且價格低廉等以上優(yōu)點,但仍有其局限性,需要多次復診,制作時間長,工序復雜,美觀性較差[3]。
表2 CAD/CAM 嵌體和Co-Cr 合金嵌體的療效評價Tab 2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CAD/CAM inlays and Co-Cr alloy inlays (n)
CAD/CAM 全瓷修復系統(tǒng)是德國西諾德公司歷經(jīng)30年來的研究,采用多維視角和高度的直觀界面,借助虛擬工具對計算機屏幕顯示的對象進行修改隨后制作修復體,從而簡化了取模型和臨時冠的過程,短時間內(nèi)一次即可完成令患者和醫(yī)生滿意的全瓷修復體[4]。
CEREC 3D 系統(tǒng)的精確掃描和制作是確保修復體邊緣密合性的重要因素。國內(nèi)文獻報道發(fā)現(xiàn)該系統(tǒng)制作的修復體有87. 2% 達到USPHS 標準的A類[5],除了邊緣密合CAD/CAM 嵌體咬合面間隙的大小,臨床牙體預備,車針的選擇,光學印模的采集都和修復體的使用壽命都有直接關系。另外,德國vita 公司的CEREC MARKII 瓷粉顆粒由SiO2(60% ~64%)和Al2O3(20% ~30%)構成,其磨耗系數(shù)與釉質(zhì)相近,具有高度拋光性和粘接性,收縮性小,嵌體的壓應力,抗張力強度和抗磨耗性與釉質(zhì)相似,與金屬嵌體相比,瓷嵌體不造成對頜牙的過度磨耗。
應用于CAD/CAM 嵌體的樹脂粘接劑對嵌體應力的分散和轉移也起著重要作用,嵌體本身經(jīng)氫氟酸酸蝕后獲得與全瓷粘接劑粘固的微機械固位力,加之粘接劑其本身粘接性能良好,結合了玻璃離子水門汀和樹脂的優(yōu)點,從而提高了抗彎強度,剛度,轉移應力分散的能力及固位性能,且粘接操作程序相對簡化,邊緣封閉性良好[6]。Hahno 等[7]學者指出嵌體在使用高效能粘接劑粘接時相比金屬嵌體應用水門汀類粘結劑更能減少修復體的邊緣微滲漏。另外,CAD/CAM 制作的嵌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優(yōu)異的邊緣密合性,無致敏性和其它毒性,色澤與牙體相近,因此大大降低了牙齦炎,牙周炎和繼發(fā)齲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提高了修復體的使用壽命[8]。同時,CAD/CAM 嵌體相對與金屬(鈷鉻合金嵌體)美觀性好,同時簡化了取模,灌模蠟形制作,鑄造等復雜工序,減少一些人為的誤差,臨床操作程序簡單而精確,從牙體制備到粘接完成需要40 ~60 min[9],節(jié)省患者的復診次數(shù)和時間,但應注意修復體與基牙是否有足夠的固位形和抗力形,這關系到嵌體的成敗,必須選擇好其適應證。
本實驗結果表明,CAD/CAM 嵌體優(yōu)點遠大于鈷鉻合金嵌體,是一種趨于完美的牙體修復手段,有著很大的臨床應用前景,但其遠期效果仍需繼續(xù)關注,進一步總結。
[1] Bernhart J,Schulz D,Wrbas KT.Evaluation of clinical success of Cerec 3D inlays[J].Int J computer Dent,2009,12(3):265 -277.
[2] Gemalmaz D,Egin S.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ll - ceramic crowns[J].J Prosthet Dent,2002,87(2):189 -195.
[3] Reich S,Brungsberg B,Teschner H,et al.The occlusal precision of laboratory versus CAD/CAM processed all - ceramic crowns[J].Am J Dent,2010,23(1):53 -56.
[4] Da Costa JB,Pelogia F,Hagedorn B,et al.Evalua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optical impression making on the marginal gap of onlays created with CEREC 3D [J]. Oper Dent,2010,35(3):324 -329.
[5] 譚曉蕾,楊翠萍,郭航,等.CEREC3CAD/CAM 全瓷修復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8(3):358 -361.
[6] 錢海馨,張修銀.全瓷修復材料的性能及應用[J].口腔醫(yī)學,2008,28(4):212 -215.
[7] Hahno P,Attin T. Influence of resin cement viscosity on micoroleakage of ceramic inlays[J]. Dent Mater,2001,17(3):191 -193.
[8] 譚曉蕾,張少峰,郭航.椅旁牙科CAD/CAM 系統(tǒng)及臨床應用進展[J].口腔頜面修復等雜志,2008,9(3):227 -229.
[9] 盧禮,張萍,周燕,等.椅旁CREC3D CAD/CAM 全瓷修復體臨床療效的初步評價[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20):2239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