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攻下南京,同年4月18日,南京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發(fā)表《定都南京宣言》。首都南京作為全國首善之區(qū),又系國際觀瞻,而娼妓作為舊時代的遺毒,與賭博、煙毒一樣,很快就成為被禁的對象,1928年7月25日,南京國民政府在首都下達“禁娼”令,于同年9月1日起,查禁公開營業(yè)的娼寮,娼妓們聽聞后,紛紛另謀生路。但是,不少女性仍暗操舊業(yè),依靠賣淫維持生活。不少人是支持南京市府的“禁娼”政策的,當時南京特別市婦女救濟院主任成瘦卿曾召集相關(guān)部門與機構(gòu)商討廢娼辦法,配合政府的“禁娼”計劃。起初,“禁娼”效果顯著,南京市面上的公娼已經(jīng)銷聲匿跡,儼然成了當時“禁娼”的典范城市,不過,公娼的絕跡帶來的并不是娼妓的消亡,相反,南京城內(nèi)私娼反而愈來愈盛,加之南京城經(jīng)濟蕭條,政府財政長期入不敷出,因“禁娼”引起的風波屢屢不斷。
1932年至1934年的“開娼禁”風波告一段落,南京為響應新生活運動,在首都決定堅持之前的禁娼政策,這次風波也讓市府認識到禁娼后的救濟工作不夠完善,開始改變以往一些僅停留在紙面上的弊政。
在“開娼禁”風波平息后,一枚小小的“桃花章”卻引發(fā)了另一場風波。首都新生活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市府也明確了態(tài)度,對于被世人認為是“變相娼妓”的歌女們,市府采取了更加嚴格的管控,這才有了“桃花章”事件。
1934年6月,南京市政會議上考慮到維護首都風化問題,市長石瑛提議取締歌女奇裝異服,此方案也是為了響應首都新生活運動,決議內(nèi)容為“奇裝異服應一律取締,歌女并應佩帶標志”,這項決議本無異議,因為在南京禁娼之初,南京市政府就規(guī)定在她們登臺歌唱時必須佩帶一枚銀質(zhì)徽章,以資識別,而且,社會局局長王崇植強調(diào)“此種標記,猶如各機關(guān)職員之佩帶徽章”,看來應該是極為普通的徽章,但是,這次決議后,社會局為歌女們選定的卻是“桃花”形狀的徽章,歌女們也明白桃花章在北洋政府時期是頒給花界那些煙花女子的,社會局讓歌女佩帶“桃花章”的做法立即引來眾人關(guān)注。
佩帶桃花章首先遭到當事群體歌女們的強烈反對,她們認為桃花有輕薄之意,“桃花人面,語涉輕薄,至于‘命犯桃花”。歌女不愿佩帶桃花章,夫子廟的飛龍閣、文鴦閣、天香閣等情場茶社的歌女們紛紛罷歌,以示抗議,并且希望社會局改桃花為蘭花、菊花,或者是玫瑰花。社會局方面則認為歌女根本不理解其中深意,一方面,歌女佩帶千葉桃花章,正好符合其身份,沒有侮辱歌女的含義,并且列舉四條理由,以證明社會局選擇桃花章的正確性,其一,花與實均完美,“花為完全花,果系營養(yǎng)果”;其二,歷史上之推崇,“貴胄王孫,何等榮華,梅且有所不及”;其三,社會上之敬仰,“桃花源”、“王母蟠桃”、“碧桃花下”等“不勝枚舉”;其四,名勝名著,“桃葉渡”、“桃花扇”,“此景此書,流傳江南,感化力不減”。另一方面,歌女佩帶“桃花章”是為了表示清白之身,避免與娼妓混淆,“本局所制歌女桃花章之用意,原為與一般私娼有所識別,以便取締,歌女不明此意,反對佩帶,實屬毫無理由”。但是,社會局給出的的理由沒有獲得歌女的認可,以至于原定計劃8月1日起統(tǒng)一佩帶的計劃只能延遲。
舞女佩章
湘如
柳腰織細晚風斜,欲把桃花換菊花。
已分飄蓬辭斷梗,可堪逐浪到天涯。
陶家高節(jié)原難匹,王者幽香亦太夸。
惟有淤泥青不染,芙蕖出水本來佳。
這首打油詩表達時人對歌女佩帶桃花章的看法,顯然,作者認為歌女佩帶桃花也好,佩帶菊花也罷,總之,稟性在此,爭論佩帶何種花型的徽章沒有意義。面對歌女方面拒絕佩帶的態(tài)度,在多次勸說歌女們無效后,社會局表示不會因為部分歌女反對而取消佩帶一事,決議聯(lián)合首都警察廳執(zhí)行強硬措施,迫使南京歌女一律佩帶,倘若歌女不愿佩帶徽章,警察局會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并將其驅(qū)逐出境。在政府強逼之下,仍然有一部分歌女表示“寧可餓死或另跑碼頭,亦不愿受此侮辱云”,于是,自動輟歌另謀出路者不乏其人。當然,也有部分歌女態(tài)度轉(zhuǎn)變,表示接受京市當局的規(guī)定。9月伊始,南京歌女均佩帶桃花章鬻歌,這部分歌女,因為沒有其他技能和依靠,迫于生計只能以鬻歌過活,據(jù)京市當局推測,留下的歌女中,“其余素操副業(yè)者,則以佩帶桃花,引為美觀,更樂得易于招徠狎客”,不論屬于何種情況,市政府得償所愿,終于讓南京的歌女們佩帶起桃花章。
但是,對于佩帶桃花,因為是市政府強制推行,絕大多數(shù)歌女多少是不情愿的,所以,即便是佩帶,她們也把桃花章佩于衣內(nèi),不愿意外露,外人根本看不到,這種做法被時人評為“折衷解決辦法”,“說不佩章卻已佩章,說佩章卻又沒人看見,于當局的法令,于歌女的顏面,雙方都過得去了”,不過,經(jīng)社會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后,在《中央日報》上對這樣的做法提出批評,并嚴令歌女們將桃花章“一概佩于衣外,以資識別,否則,如發(fā)生事件,當以嚴厲處置”,其實,社會局對于將佩章置于衣內(nèi)的行為并未較真,那種折衷的辦法成為雙方妥協(xié)的“產(chǎn)物”。
1934年的“桃花章”風波讓社會局頗費精力,當時,歌女們暫時屈從了當局的規(guī)定,桃花章的佩帶在社會上引得眾人熱議,輿論上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過了半年左右,桃花章的新聞已經(jīng)銷聲匿跡,歌女們漸漸地把桃花章丟棄,社會局也沒有嚴辦的意思,這次風波“結(jié)果鬧了一通,不了了之,社會局可謂自討沒趣”。
(責任編輯:武學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