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意象本身而言,它在詩中總是置于前景,它所能指的角度是輻射狀的,所指的意義總是難以確定的。詩歌意象是“使一種語言變成間接的語言”(羅蘭·巴爾特語)最好的媒介,而意象經(jīng)營所形成的詩歌意境總是一個等待讀者進入的開放空間。從這個角度看,置于前景的意象其外觀特征就是象征,抑或隱喻。
象征
有“象”,必有“征”,是之謂象征。象征是一個合成詞,“象”與“征”最早是分開說的。
漢語中的“象”最初指事物的形象或外在形式,“征”是事物所呈現(xiàn)的征兆?!稘h書·藝文志》說的“雜占者,紀百事之象,候善惡之征”,是指占卜家通過觀察事物的征兆,或利用卦象的組合而察知自然人事的變化、運行規(guī)律。對后世影響比較大的是魏晉時期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中的“觸類可為其象,含義可為其征”。在王弼看來,《周易》之“象”既是事物特征的抽象代表,又是對“圣人之意”的具體展現(xiàn),其符號的意義遠遠大于其本身的意義。王弼的“象征”非常接近西方的象征(Symbol)概念,其理論與中國古典文論中的“興寄”(“托物興詞”)、“滋味”(“味外之旨”)等概念有著相當密切的理論聯(lián)系。
象征作為文學表現(xiàn)手法,濫觴于《詩經(jīng)》中的“比”“興”。比興之于楚辭,基本上發(fā)展為象征;所謂“香草美人”式的比興,就是象征。王逸在《楚辭章句·離騷經(jīng)序》中曾說:“《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p>
屈原《橘頌》就是通篇運用象征手法的古代名作。詩人巧妙地抓住橘樹的生態(tài)與習性的特征,運用類比聯(lián)想,將它與人的精神、品格聯(lián)系起來,給予熱烈地謳歌。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既溝通物我,又融會古今,由此創(chuàng)造出“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清·林云銘《楚辭燈》)的奇特境界。從此以后,南國之橘便蘊含了志士仁人“獨立不遷”的愛國主義的文化內涵,而永遠成為人們所歌詠和效法的對象。這一獨特的貢獻,無疑僅屬于屈原,所以宋代詞人劉辰翁又稱屈原為千古“詠物之祖”,此譽中肯。
一般情況下,詩中的“象”與“征”從表面上看毫無聯(lián)系,也無所指,但深層卻有無窮的意蘊,詩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法國象征主義大師馬拉美反復強調“詩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詩的享受便減去四分之三”。是的,詩的魅力不體現(xiàn)在直觀表達與如實描繪的方面,也不是在證明什么,它總是在暗示什么;象征性的加以啟迪,是現(xiàn)代詩的一個重要特征。象征手法與古典詩歌由此至彼、言此意彼的比興手法極其相近,從根本意義上說,象征也是一種“比興”。“比”是求詩的形象化,“興”是求詩的言外之意,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經(jīng)常巧妙地隱去被用來“比興”的事物,詩的主題也就呈現(xiàn)多義性,從而增強了詩的趣味性。顧城詩《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首詩是由“黑夜”“我”“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構成的意象組合,它們既有其自身的客觀意義,所代表的內在含義又都超越了這些詞匯固有的客觀意義,再加上標題的暗示,因而具有了強烈的象征性,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靈上的陰影;“眼睛”是渴求光明的眼睛,象征“一代人”在苦苦求索中的期盼;而詩中的“我”則直接象征“一代人”。由此可見,詩歌象征的審美特性,實際上就是意象所蘊含的內在的美學特性。
所謂象征手法,就是以具體事物去表現(xiàn)某種抽象意義或者不便表達的意義的一種文學手法。換言之,象征就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某種意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恰當?shù)剡\用象征手法,可使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簡單地說,這種寓深刻思想內涵于平凡事物中的,好像是寫“此”,實際上讓人感受到是在寫“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象征,是變平凡為深刻的催化劑,是一種深入淺出、寄意深遠的構思方式。如李小寧詩《花朵》:
到處都是玻璃的反光
最后一把椅子無法上場
我到哪里去牧放
我的女人我的獵槍
到處都是“物質的閃光”(魯迅語),我的“椅子”(尤奈斯庫有荒誕劇《椅子》)不讓上場。沒有蜜蜂,如何播種草原(狄金森詩意)?沒有草原,如何放牧我的獵槍?獵槍饑餓,如何讓我的女人表演?——所有這些意象,均以象征的伎倆告訴,抑或詰問,物欲橫流中的人們,憑什么讓自己脆弱的心靈度過劫難?又憑什么讓自己疲憊的靈魂泅渡上岸?這些都是問題。
象征體和本體之間并沒有固定的聯(lián)系,因為象征體的屬性是多側面的,在不同的場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在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中,雷電象征反動勢力;而在郭沫若的話劇《屈原》中,雷電則象征正義的力量。
詩歌中的象征,就是用意象委婉含蓄地抒情或說理。情,直接說出不好,太直,太白;詩忌直白。日常之理可以直說,但詩中的理要有理趣,否則就沒有詩趣了。
現(xiàn)代詩學所謂的象征區(qū)別于一般修辭意義上的象征,也區(qū)別于傳統(tǒng)用來“比興”的象征。象征的標志就是使抽象的情感或意義在具體的形象上著床。意象詩往往具有哲理美,因為象征手法能夠加強詩的理性力量。艾青的《詩論》認為象征“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梢姡庀笫乔樗嫉囊舴?,它們應和、對照、比擬,組成美的旋律和激情的和聲。你心中原有一片象征的森林(法國詩人波德萊爾曾說過,世界是一片“象征的森林”),那不是別的,那是世界的倒影,詩人的任務就是不斷還原世界本來的意義。
“象征之道也可以一以貫之,曰,‘契合而已”(梁宗岱《象征主義》),物我契合,就有了韻外之韻,味外之味,就有了詩的韻味之外的韻味。
隱喻
隱喻就是將一個詞從其本義轉為一般不能換用但卻相似的另一個詞,強調其認同,即兩者相似,但不是明喻。比喻有明喻和暗喻之分,隱喻即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的關系只是形象上的相似,也就是省略了喻詞的比喻。
隱喻與象征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象征之“征”往往是虛指的抽象的意義。象與征的關系常常由某種心理定勢或情感原型相聯(lián)系,有某種公眾認可和文化傳承的意味。如此說來,隱喻如果長期使用,且?guī)狭四撤N固定的精神含義,得到普遍認同,也可以轉化為象征。
隱喻反映的是不同現(xiàn)實現(xiàn)象之間的相似關系。常見的相似關系有形狀相似和結構相似兩種類型,一般是以較具體的意義為基礎來構建較抽象的意義,在不同的意義領域之間建立起相似關系。
詩歌的“隱喻就是用一種事物意味另一種事物”(錢寧《詩即隱喻》)。隱喻區(qū)別于“以彼物比此物”之“比”,也區(qū)別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之“興”,隱喻不是比興。隱喻實際是將兩個看起來不相干的事物放在同一語境中進行渲染、烘托、暗示、比照、感應、融合、相生……從而產(chǎn)生出新的“意味”來的表現(xiàn)手法。這又不同于強調理性“意味”的象征。隱喻中的“意味”物是臨時搭配的,不像象征之“象”與“征”那么對應得牢靠。隱喻起源于觀念、意義,或者說隱喻是觀念、意義對美的意蘊的要求,也是美的意蘊對觀念、意義的生成。藝術中的隱喻總想跨越形而上的門檻,觀望并擁抱栩栩如生的形而下的世界,回歸樸素的自在。所謂樸素,是指形而下世界的“在”,而不是觀念與意義侵入之后的“在者”。隱喻自己不能表達自己,因此,它需要借助文化的積淀,借助集體無意識來處理“我”與支離破碎的世界的關系,來表達自我,表現(xiàn)自己。
隱喻的表現(xiàn)手法與象征一樣也是具有暗指性的,通過一個或多個非直接的比喻來使情思或感覺具體化;通過隱喻創(chuàng)造的意象世界,詩人的情感往往隱藏得更深,我們最先接觸到的僅僅是意象的直觀世界,而要進一步抵達其后的心靈世界,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李小寧詩《成語》:
扺掌而談,駟馬追趕的寓言
等待石爛的箭,一語中的的筌
汗流浹背的魚赤裸裸,上岸
一可以貫穿,若干年以后取暖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扺掌而談”“海枯石爛”“一語中的”“得魚忘筌”“汗流浹背”“一以貫之”,以及“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等,本身都是成語。成語是什么?成語就是隱去了原生意義的符碼組合。詩也是符碼組合,詩必須隱去約定俗成的公眾的現(xiàn)實意義,還原個性,暗示心境。隱去原生意義的成語往往被辭典或世俗觀念所強行規(guī)范,詩隱去的意義常常會“移情”,成為豐富多彩的“答案”。
“隱喻的原理,也就是說的一種事物而暗指的又是另一種事物,并希望別人也從這種表達領悟到是指另一件事物的原理?!保ㄌK珊·朗格《藝術問題》)“一種事物”與“另一種事物”必須是異質的,且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哪怕是最表層的、極淺顯的相似性,只要能啟發(fā)讀者進行類比性聯(lián)想,抑或創(chuàng)造性想象,從而“領悟”到意象背后所隱蔽了的意義。
必須指出的是,隱喻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現(xiàn)代詩,但隱喻的泛濫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造成的傷害不容忽視。第一個傷害是,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表達失去了必不可少的創(chuàng)造力。第二個傷害是,讀者只有了解了那一層意義之后,才有與文本進行對話的可能。人們讀不懂現(xiàn)代詩歌,完全是因為人們還沒捅破詩歌所隱喻事物的那一層窗戶紙,真正聆聽到所謂的弦外之音。
隱喻的沼澤已讓中國現(xiàn)代文學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從這一點上講,我們應該對中國第三代詩人,如韓東、于堅、于小韋等深表敬意。他們努力還原真正的漢語寫作,用直指事物的語言表現(xiàn)事物,摒棄了華麗的詞藻,停止了意義的升華,試圖揩拭盡文化的油膩,而達到意義的澄明。但是,他們在這個時候又不得不承擔另外一種風險,因為人人都習慣了隱喻,人們總會要詰問這些淺白的詞句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深奧的意義。
筆者的看法是,隱喻作為一個使詩含蓄化的重要技巧,不能全盤否定。詩畢竟是形象思維的產(chǎn)物,意義的表達要委婉曲隱,所謂的曲徑通幽,是我們傳統(tǒng)詩歌美學的精髓。當然,也不能把完全摒棄了隱喻傳統(tǒng)的所謂的“口語詩”之類的現(xiàn)代詩捧得過高,否則,就混淆了日常言語與詩意表達的界限,使“詩”成為個人“牢騷”的代名詞。
[作者通聯(lián):甘肅白銀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