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學習氛圍空前濃厚、學習成果異常豐碩的一個時期。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黨形成了科學有力的學習領導核心;制定出了一系列合理、完善的學習制度;形成了刻苦勤奮的濃厚學風;養(yǎng)成了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對干部教育高度重視。
【關鍵詞】延安時期;全黨學習;歷史經驗
2013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再一次闡述了學習對于全黨的重要性,他號召全黨同志要認真學習,善于學習,要大興學習之風。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重視學習一直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每當在重大歷史轉折時期,我黨總是能從學習中汲取營養(yǎng),從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學習中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延安時期的全黨大學習是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范圍的、深入地、系統(tǒng)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運動。這次學習從中央的號召,到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再到普通黨員,學習覆蓋范圍之廣,時間跨度之長,全黨重視程度之高,都是歷史上空前的。借鑒延安時期全黨學習的寶貴經驗,將延安時期好的做法,優(yōu)良的學風貫徹到當前的學習和教育當中,對于進一步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都有重要意義和深刻啟示。
一、制定了一系列合理、完善的學習制度
制度建設在全黨學習中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和意義。合理、完善的學習制度的建立是延安時期全黨學習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延安時期,黨中央根據全黨學習的具體情況,探索并制定出了一整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保障了延安時期黨員和干部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全黨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以后,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全黨學習的號召,毛澤東同志建議制定一套完善、正規(guī)的學習制度,以增強學習的效果,從而保證全黨的學習有章可循。1939年6月,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講了九點意見,對全黨的學習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1940年1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發(fā)布了《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這個指示不但規(guī)定了黨員和干部學習的主要課程,同時還詳盡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制度,如平均每天兩小時的學習時間、學習小組制度、學習指導制度和嚴格的匯報檢查制度等。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關于黨員和干部教育的中央文件,奠定了我黨干部學習和教育的基礎。
在毛澤東的積極推動下,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多次下發(fā)了各種關于學習教育的專門文件。僅從1939年夏到1942年初不到三年的時間,以中共中央名義下發(fā)的關于學習教育的文件就達到13個,《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關于高級學習組的決定》、《關于延安在職干部學習的決定》、《關于延安干部學校的決定》等等,都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全黨學習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延安干部學校的決定》,對學習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為全黨的學習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基礎。1940年3月,黨中央發(fā)布《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規(guī)定以每年的5月5日作為“干部學習節(jié)”。1942年2月,黨中央又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規(guī)定》,進一步明確了“做什么,學什么”的口號,將在職干部教育的內容分為業(yè)務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理論教育四個范圍,推動了黨員和干部教育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為全黨學習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規(guī)范的標準,增進和提高了全黨的學習效果。同時,陜甘寧邊區(qū)還實行了在職干部定期測驗制度,并將干部的考試作為一種硬性的制度固定下來??荚嚪绞接腥粘?疾椤W期考試、畢業(yè)考試、臨時測驗等。干部考試制度的實行,給在職干部施加了一定壓力,有效地督促了黨的干部更加努力、更加自覺地學習。
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延安時期黨員和干部學習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使全黨的學習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為延安時期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 建立了科學有力的學習領導制度
1938年11月,為了貫徹黨中央關于學習問題的決議,黨中央決定設立干部教育部,由張聞天任部長,李維漢任副部長,專門負責領導全黨的學習。毛澤東要求:“全國各級黨部,邊區(qū)各級政府,各個人民團體,各類學校,都必須設立這樣的機關,建立這樣的制度,來領導并進行學習。在軍隊里也是這樣,要設立教育部,建立起學習制度。這樣的學習制度,中央要在全國推廣,只有共產黨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動起來,造成一個學習的高潮?!雹?939年2月17日,中央決定成立干部教育局,進一步加強對全黨學習的領導工作。同年5月,干部教育局在陜北公學召開近千名干部參加的干部教育動員大會,開始在延安掀起了大規(guī)模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的干部學習熱潮。1940年6月,干部教育部與中央宣傳部合并改稱為中央干部教育部,負責制定干部教育的總計劃,制定學習制度,進行檢查和總結,同時,各機關還相繼成立了干部教育委員會,負責在職干部教育的計劃領導。“凡地委及團以上干部的教育,應由中央委員及中央各機關負責同志親身擔任指導?!雹?/p>
中共中央為進一步提高黨內高級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于1941年9月26日決定成立高級學習組,其成員以中央、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高級領導人為主,全國以三百人為限。同時,成立中央學習組,由毛澤東親自擔任組長,王稼祥任副組長,負責領導全體中央委員的學習工作。高級學習組和地方各級學習組的成立,讓全黨有了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領導機構,對于深入推動全黨學習和整風運動的開展,提高全黨的學習效果,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942年6月2日,中共中央又成立了“總學習委員會”,負責監(jiān)督和領導全黨的整風學習,由毛澤東擔任主任??倢W委每周或者每兩周召開一次延安高級干部的學習會,討論學習問題,并通知時事、政治和工作等問題??倢W委先后派出許多巡視團和巡視員,深入到各個機關和學校檢查學習的情況,聽取各個單位負責人的匯報,還不定期地抽查高級干部的學習筆記,進一步推動了學習運動的深入開展。
延安時期中共中央通過建立科學有力的學習領導制度,使全黨有了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促進了全黨熱愛學習,重視學習的優(yōu)良風氣的養(yǎng)成,極大地提升了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和濃郁的學習氛圍
學風問題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一直都非常注重學風的建設,延安時期更是把實事求是的學風有效地貫徹到了全黨學習之中,使得延安時期全黨的學習氛圍空前濃郁。
在延安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帶頭學習,為全黨學習作出了榜樣與表率,對全黨學習運動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勵作用。 1939年1月28日,毛澤東在八路軍延安總兵站講話時說道:“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雹鄣搅搜影惨院?,“毛澤東廣泛地收集馬列主義的書籍。為了系統(tǒng)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指導中國革命繼續(xù)前進,也為了從理論上清理王明‘左傾路線的錯誤,他集中精力,發(fā)憤攻讀馬列主義的書,包括馬恩列斯的原著和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的著作。當時毛澤東閱讀、圈劃并作了批注的馬列著作,現(xiàn)在保存在毛澤東故居的已經為數(shù)不多了,主要有《資本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列寧選集》(多卷本,蘇聯(lián)出的中文版》、《國家與革命》、《理論與策略》(收了《論列寧主義基礎》、《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等幾篇斯大林的重要著作,蘇聯(lián)出的中文版)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藝術》。”①著名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回憶道,“毛澤東是個認真研究哲學的人。我有一陣子每天晚上都去見他,向他采訪共產黨的黨史,有一次一個人帶了幾本哲學新書給他,于是毛澤東就要求我改期再談。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專心讀了這幾本書,在這期間,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雹诖送?,毛澤東還非常注重討論式的閱讀,在延安時他專門組織了一個學習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的讀書小組,每天晚上讀10多頁,然后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看法,以此增進學習效果。
在毛澤東的帶動下,其他黨的高級領導人也紛紛加強學習,從而帶動全黨形成了非常濃厚的學習風氣。當時的中組部干部劉家棟回憶陳云:“延安時期,從不打撲克,也不跳舞,一有空就看書學習,學習起來很認真。認真地讀原著,認真地讀參考書籍,認真地做筆記。學習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虛心向理論界的同志請教?!雹坳愒频淖优畟冊诩o念父親的文章中也寫道:“媽媽告訴我們,父親讀起書來,如饑似渴,有時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④當時中共中央組織部還成立了一個以陳云為組長的6人學習小組,成員有陳云、李富春、王鶴壽、王德、陶鑄、陳正人,由陳云擔任組長,李富春擔任副組長。學習小組從1938年到1942年總共堅持了5年的學習。他們一方面自學原著,另一方面請當時延安的著名學者進行輔導。王鶴壽后來回憶到: “在繁忙的工作條件下,堅持不懈,既表現(xiàn)出陳云同志的學習精神,也顯示了他的堅強毅力。當然學習小組的其他成員,也衷心地感激,他領導的這段學習,使大家得益匪淺,難以忘懷。李富春同志就時常和我深切地談起這段往事?!雹?/p>
黨的領導干部這種謙虛、刻苦的學習風氣感染和帶動了全體黨員,給全黨作出了良好的榜樣與表率,使得延安時期全黨的學習氛圍空前濃郁,蔚然成風。
四、養(yǎng)成了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
抗戰(zhàn)時期的陜甘寧邊區(qū)受到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包圍和封鎖,經濟上非常困難,物質條件更是異常貧乏和艱苦,但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廣大黨員和干部依然滿懷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畏艱苦地努力學習,形成了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全黨刻苦學習的高潮。
“陜西各大學的生活條件相當差,學生們生活在自己挖的小窯洞里,無論是宿舍或教室都沒有桌椅板凳,學生們全都在大街上、林邊草地上吃飯,坐在自己從樹林里弄來的原木或木墩上聽課?!雹迵敃r的學員回憶:“學校的生活是艱苦的,吃的全是小米飯,開始油和菜都很少,肉就更談不上了。后來我們自己養(yǎng)豬種菜,生活才有所改善。那時穿的更加苦難,每人每年發(fā)一套單衣,兩年一套棉衣,一年兩雙布鞋,冬天發(fā)一些羊毛自己捻成線打成襪子。冬天在露天地上課,怕凍壞腳,我們就用舊衣服縫一雙大棉襪子,套在腳上,下課后脫掉。燒飯取暖煤很少,做飯必須用柴火,柴火還得到距離延安多里路的勞山去砍,我們每周六晚飯后出發(fā)打柴,天亮前背回來。”⑦
延安時期的物質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學員們的學習熱情卻非常高漲,處處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霸趯W習上,學員們自動地個人與個人、班與班、分隊與分隊、隊與隊之間商訂條件,進行革命的學習競賽,用戰(zhàn)斗的精神爭取學習上的進步。在課余,各學員隊都出墻報,俱樂部還組織大家打籃球、排球、唱歌。清涼山下,一天到晚歌聲嘹亮?!雹嗾菗碛懈锩鼧酚^主義精神和刻苦、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全黨才能在延安時期形成空前濃厚的學習氛圍,形成實事求是、積極探索、民主自由、刻苦認真的優(yōu)良學風,為學習型政黨的成功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高度重視對干部的學習和教育
干部教育是全黨教育的關鍵一環(huán)。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干部的學習和教育,延安時期,更加把對干部的教育和培養(yǎng)放在了突出位置,旨在通過學習來提高廣大干部的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
在中國共產黨幼年時期,由于黨的高級干部的領導失誤導致革命失敗的教訓數(shù)不勝數(shù),究其原因,干部革命理論修養(yǎng)的不足是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一直都忙于領導工人運動和從事革命軍事斗爭,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教育,所以無法在錯綜復雜的革命形勢中把握正確的斗爭方向。毛澤東同志曾經無比感慨地說道:“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雹俚窖影埠?,黨中央根據抗戰(zhàn)形勢作出了干部學習的重要指示。毛澤東特別強調:“我們要建設大黨,我們的干部非學習不可。學習是我們注重的工作,特別是干部同志,學習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學習,就不能領導工作,不能改善工作與建設大黨。這領導工作、改善工作與建設大黨,便是我們學習運動的直接原因?!雹?
黨的干部是黨的路線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對于中國革命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首先從黨的干部的學習和教育入手,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從根本上提高黨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開始把干部的培養(yǎng)和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毛澤東說:“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shù)才德兼?zhèn)涞念I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雹壑袊伯a黨成立十七年來,“我們黨已經培養(yǎng)了不少的領導人才”,“但是,現(xiàn)有的骨干還不足以支撐斗爭的大廈,還需廣大地培養(yǎng)人材”,“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yǎng)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們的戰(zhàn)斗任務”。④毛澤東認為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應該認真地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他指出:“干部應當著重地研究這些,中央委員和高級干部有其應當加緊研究?!雹?/p>
為了廣泛培養(yǎng)干部,黨中央在延安先后創(chuàng)辦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馬列學院、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行政學院、軍事學院、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八路軍軍政學院、民族學院和延安大學等30 多所干部學校,全方位地開展了全黨的干部教育運動。黨中央非常重視對干部學習的領導。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黨的高級領導都先后擔任這些學校和機構的領導職務,為干部學習和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1938年11月,黨中央設立干部教育部,專門負責領導全黨學習。1940 年1月黨中央發(fā)出《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規(guī)定全黨干部都應當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具體運用。2月15日,中央發(fā)出《關于辦理黨校的指示》,強調“各級黨的領導機關均應辦理黨校,以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馬列主義教育”,并對各級黨校的任務、學制、教學方法和原則等作了具體規(guī)定。3 月24 日,中共中央又發(fā)布了《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規(guī)定以每年的5月5日作為“干部學習節(jié)”,各單位要總結全年的學習情況和經驗,并進行獎勵。在第一屆“干部學習節(jié)”中,中央宣傳教育部還專門召開了全黨學習總結大會,評出了39個模范學習小組,朱德被評為學習模范。中共陜甘寧邊區(qū)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關于黨內干部教育問題的決議》,明確規(guī)定:“黨的干部應經常讀報,或組織研究各種黨報的小組,黨中央負責同志的論文,尤應注意研究?!?940年底,毛澤東在接見從前線回來到中央黨校參加學習的同志時,明確指出了干部精通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他強調:“沒有大量的真正精通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的干部,要完成無產階級革命是不可能的。”⑥1942年8月,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中央書記處將在延安的48名高級干部編成9個小組,由中央領導同志直接領導學習,10月又組織在延安的高級干部和七大代表700多人集中學習。
從高級干部的學習和教育入手來建設學習型政黨,是延安時期學習運動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黨史學家郭德宏認為,“以高級干部為重點,這是延安整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整風運動獲得成功的重要一環(huán)”。①正是對干部學習和教育的高度重視,全黨上下才能形成崇尚學習,熱愛學習的優(yōu)良風氣,大大提高了廣大干部的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這些從延安走出來的干部,不僅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成為新中國建立后各條戰(zhàn)線上的精英和骨干,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杰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雹谘影矔r期全黨學習的成功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想要保證全黨學習有顯著效果,就必須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學習規(guī)章制度,用制度約束黨員和領導干部認真學習,用制度保證學習質量和效果。各級領導干部也必須帶頭做出表率,帶頭學習,為全黨做出良好榜樣。同時,要在全黨形成崇尚學習、熱愛學習、刻苦學習的良好風氣,養(yǎng)成一絲不茍,腳踏實地的優(yōu)良學習態(tài)度,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地提高黨員和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修養(yǎng),才能不斷增強領導干部的執(zhí)政能力和本領,才能在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把握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中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作者系江西省社會主義學院綜合教研室助教,廈門大學法學碩士)
①《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180頁。
②《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37—1949)》,學習出版社,1996年,第302—305頁。
③《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107頁。
①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0年,第31—32頁。
②[美]斯諾:《西行漫記》,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79年,第67頁。
③劉家棟:《陳云在延安》,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第76頁。
④陳偉力、陳元、陳偉華、陳偉蘭、陳方:《永遠像您那樣學習和生活》,《人民日報》1997 年4月22日。
⑤王鶴壽:《沉痛悼念陳云同志》,《人民日報》1995年7月21日。
⑥安徽大學蘇聯(lián)問題研究所:《蘇聯(lián)真理報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選編》第3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第369頁。
⑦任宏、高梅:《精神的魅力:延安時期生活往事》,濟南出版社,2005年,第232頁。
⑧成仿吾:《戰(zhàn)火中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53頁。
①《毛澤東著作選讀》 (上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頁。
②《毛澤東文集》第2卷,第179頁。
③《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第279頁。
④《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第27頁。
⑤《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第286頁。
⑥《毛澤東文集》第2卷,第179頁。
①郭德宏:《中國共產黨的歷程》第2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8頁。
②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