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忠
摘 要: 中職“雙困生”通常是指經(jīng)濟上貧困和心理上貧困的學生,這些學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容易產(chǎn)生自卑情緒和焦慮心理。本文就中職“雙困生”這一現(xiàn)象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中職“雙困生” 現(xiàn)象 對策
一、中職“雙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中職“雙困生”的定位。
中職“雙困生”在中職校園中屢見不鮮,他們作為學校的一份子,通常被定義為“心理貧困”和“經(jīng)濟貧困”。與同齡人相比,家庭經(jīng)濟困難,起跑落后,加上因經(jīng)濟導致學習及生活缺乏固定保障,容易帶來一系列心理問題。這些學生常常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不如意。他們甚至存在自卑、焦慮、無奈或抑郁的心理傾向,卻無法向別人訴說,最終極易成為心理偏差的學生。
2.不正確的學生觀。
在當今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金錢至上的物欲觀點深入人心。老師和同學很難給予“雙困生”人格尊重和精神平等,“雙困生”的心理就會受到外界影響。長此以往,“雙困生”的帽子令他們產(chǎn)生“弱者情感”,導致無論周圍的人怎樣對待他們,他們都會懷疑別人不懷好意。
二、中職“雙困生”現(xiàn)象分析
1.社會因素影響。
當前整個社會處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時期,“金錢崇拜”觀念充斥在這個社會的各個地方,浮躁的社會風氣已走進校園,這種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中職“雙困生”生長在新時代,金錢物欲觀念也影響著他們?!半p困生”在求學過程中,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進入中職學習時,這些壓力全都累積在心中。中職生正處在敏感的年齡階段,家庭貧困讓他們感到很沒有面子。在他們的觀念里,如果讓別人知道自己貧困,會被別人看不起,這是受整個社會風氣影響的。他們認為自己先天不如別人,所以有著強烈的“弱者情感”,尤其對比周圍有錢的同學,更感到人生不公平,出現(xiàn)嫉妒卻無計可施的心理狀態(tài)。而且社會就業(yè)供需失衡的巨大壓力,也會給他們帶來精神疲憊,導致心理緊張甚至崩潰。
2.學校人際交往受挫。
中職“雙困生”正處于青春期,在極度自卑的情況下,產(chǎn)生十分細膩敏感的自尊心。他們渴望得到同學的認可卻對自己缺乏信心,導致“雙困生”在日常同學人際交往和同他人之間的群體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很難融入到班級活動之中,體會不到班級榮譽感。部分積極向上的“雙困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校園生活,很可能發(fā)展出怯懦、自閉的性格,情緒表現(xiàn)明顯不穩(wěn)定,這很可能是因為在和同學的交流中受挫,貧窮導致自卑,難以和外界進行交流,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導致心理走向偏激。即使學校組織相關幫扶活動,但眾目睽睽之下接受自己同學的“施舍”和同情,部分學生在背后帶著譏諷的言語,都給中職“雙困生”心理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消除了他們內(nèi)心渴望交流的欲望,為了保護自尊,他們重新回到封閉的世界中,久而久之,孤獨、自閉心理就會產(chǎn)生,出現(xiàn)退縮、逃避、離群的現(xiàn)象,甚至悲觀厭世,仇視社會和他人,帶來一系列心理困擾或障礙,偏激的“雙困生”在心理極端脆弱的狀態(tài)下會采取激進方式,危害自身或社會。
3.家庭培養(yǎng)方式影響中職生的觀念。
中職生貧困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雙困生”。部分學生盡管貧困,卻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些不同結果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家庭教育對貧困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貧困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別人輕易能得到的,自己卻很難獲得。作為孩子言傳身教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不當?shù)纳罘绞胶徒甜B(yǎng)方式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他們心里留下自卑的陰影,長此以往會形成不良心理特征,在今后的人生中,形成固有的錯誤觀念,導致扭曲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中職“雙困生”對策研究
1.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給予制度關愛。
大多數(shù)“雙困生”首先是家庭貧困,他們大都來自下崗工人或農(nóng)民家庭,生活水平低下,處于溫飽線。隨著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學校對這些貧困生采取了許多優(yōu)待政策,提供貸款助學金等方式,讓中職“雙困生”的學業(yè)無后顧之憂。中職“雙困生”的壓力主要來源于生活費,當前學校在這方面的資助措施遠遠不夠,學校應該建立相應的生活費補貼制度和捐贈活動,解決“雙困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讓“雙困生”在幫扶活動中感受到制度關愛。在幫扶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自尊心,體現(xiàn)學校的溫暖情懷。同時,學校應多途徑開辟勤工助學崗位,自食其力,立足校內(nèi),發(fā)揮特長,勤工助學,讓更多的貧困生走向自立之路。校園力量畢竟有限,要吸引社會力量參加幫扶服務,爭取一系列社會助學活動。
2.轉變態(tài)度,教師和同學給予關愛。
愛的教育是最偉大的教育,教師必須轉變態(tài)度,以高尚的情操、高度的責任心和博大的胸懷關注“雙困生”,主動接近了解和關懷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談話,對他們進行深入了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努力融入他們。通過家訪、送小禮物等方式,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建起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起他們的情感,了解他們真實的心理動態(tài),教師以真摯的感情醫(yī)治他們受過的傷害。很多時候一點點微小的關心,就能幫助中職“雙困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貧困,正視自己學習方面的缺陷,確定人生目標,形成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3.采取心理團體輔導等方式。
心理團體輔導是一項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方式,特別針對心理已經(jīng)產(chǎn)生問題的學生。教師應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合作互愛、共同進取的班集體,讓“雙困生”在集體氛圍中感受到愛和溫暖。在學習上,采取團體合作的形式,給予“雙困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在溫暖大家庭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理解和關愛“雙困生”,比如在“雙困生”過生日時,贈送他們學習用品和他們喜愛的禮物等,讓他們感到生活的美好。另外,特別采取針對性方法解決“雙困生”的心理壓力,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和心靈慰藉,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解除心理困擾,培養(yǎng)健全人格。
4.培養(yǎng)興趣,發(fā)揮特長,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鼓勵中職“雙困生”克服學習困難,養(yǎng)成勤于思考、敢于提問的學習習慣,同學們也要多幫助他們。但是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治標不治本,關鍵“雙困生”自己要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更加主動學習。中職生學習的內(nèi)容專業(yè)性和技術性強,極容易產(chǎn)生枯燥和難學的心態(tài),這就需要運用積極態(tài)度面對學業(yè)上的困難,切忌自暴自棄,教師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發(fā)現(xiàn)“雙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和潛能,教學上采取“傾斜政策”,創(chuàng)建相應的平臺,讓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及時給予積極評價,讓他們找回自我,重新樹立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
四、中職“雙困生”幫扶的積極影響
中職“雙困生”作為校園的弱勢群體,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心理偏差。對這個群體的幫扶不僅關系中職生今后的人生職業(yè)發(fā)展,更影響學校和社會的整體健康發(fā)展。因此,對這個特殊群體的針對性幫扶十分有必要。只要學校和教師真誠地幫助他們,用溫暖和善意關懷他們,“雙困生”一定能走出“雙困”的境地,在未來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順暢,更容易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
參考文獻:
[1]廖忠友.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與對策探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1).
[2]周東明.論積極心理學與幸福的教育[J].中國德育,2008(01).
[3]崔景貴.現(xiàn)代人性觀與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07).
[4]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
[5]賀金蓮.提能:高校貧困生解脫“貧困鏈”束縛的有效途徑[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