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麗 霞
(蘭州交通大學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光傳送網(wǎng)絡(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是在光波分復用技術[1-5]的基礎上演進而來的,WDM技術使得現(xiàn)有網(wǎng)絡系統(tǒng)成數(shù)倍到數(shù)十倍的增長,摻鉺光纖放大器(Erbium-doped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EDFA)的廣泛應用使得系統(tǒng)成本大幅度下降,隨著越來越多的光傳輸系統(tǒng)升級為WDM系統(tǒng),人們發(fā)現(xiàn)WDM技術在提高傳輸能力的同時,還具有無可比擬的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在一條WDM鏈路中間上下幾個波長,不經(jīng)過電域上的處理構成的光分插復用(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 OADM)節(jié)點[6-11],從而使WDM傳輸系統(tǒng)更加靈活。
實驗測量系統(tǒng)如圖1所示,OADM節(jié)點1為輸入端,OADM節(jié)點2為輸出端。在輸入端用信號速率為2.5 Gb/s,偽隨機碼為223-1的標準同步數(shù)字體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信號作為8個OTU的調(diào)制信號, 經(jīng)功率均衡后,由合波器輸出,由于信號功率較弱,在OADM節(jié)點1后端加入一級光功率放大,由OBA輸出8信道合波信號進入線路,在線路端共使用9級線路光放大器作為信號線路衰減補償。線路光纖為標準G.652光纖,總長度為800 km。在輸出端首先用光前置放大器對線路光進行光放大,然后,由8信道解復用器輸出單個的8波長信道,由OADM節(jié)點2分插單信道下路。
8個波長信道波長分別為:λ1=1 549.32 nm,λ2=1 550.92 nm,λ3=1 552.52 nm,λ4=1 554.13 nm,λ5=1 555.75 nm,λ6=1 557.36 nm,λ7=1 558.98nm,λ8=1 560.58 nm。圖2所示為經(jīng)過OADM節(jié)點1功率均衡后輸出光功率譜,對應參考點①,單信道最大功率為λ4信道,P4=3.79 dBm,最小功率為λ7信道,P7=2.46 dBm,總入纖功率為P=12.11 dBm。
圖1 800 km傳送系統(tǒng)實驗
我們在G.652光纖上無色散補償傳送WDM信號,其受限距離、信噪比以及功率代價等變化作了實際傳送實驗。圖3為8信道中2.5 Gb/s信道6個波長對應傳送前原始信號眼圖,其消光比除第四信道小于10 dB外,其他信道均大于10 dB,且符合G.957模板。
圖2 8信道800 km入端光譜圖示
圖3 8波長信道原始信號眼圖
圖4所示為經(jīng)過400 km傳送后輸出光功率譜,對應參考點,單信道最大功率為λ4信道,P6=-16.13 dBm,最小功率為λ1信道,P1=-20.05 dBm,總出纖功率為P=-8.46 dBm。
圖5為8信道中λ1和λ2信道400 km傳送后眼圖,其他各信道眼圖類似。顯然,從1、2信道眼圖與原始信號眼圖比較來看,幾乎能夠符合G.957模板,能夠完全滿足無誤碼傳送要求。
圖4 8信道400 km出端光譜圖示
圖6所示為經(jīng)過800 km傳送后輸出光功率譜,對應參考點,單信道最大功率為λ6信道,P6=-21.01 dBm,最小功率為λ1信道,P1=-29.89 dBm,總出纖功率為P=-11.3 dBm。
圖7為8信道800 km傳送后眼圖,顯然,1、2信道眼圖變化最大,由于眼圖張開度較小,對應功率代價會較大。λ4信道發(fā)射端眼圖消光比較小,但是,傳送后眼圖張開度最大,顯然對應的功率代價會最小。
圖7為8信道傳送800 km對應圖1各參考點SNR測量結果。從圖可以明顯看出,通過每一級EDFA后均存在SNR降低,且開始第一、第二級下降較多,約3~4 dB,對應EDFA噪聲指數(shù)。第三級之后線路放大器每級SNR下降較低,遠小于相應的EDFA噪聲指數(shù),可見,線路光放大器對于噪聲指數(shù)可以放松要求。8信道傳送800 km后,從SNR變化來看λ6信道劣化最小,λ1信道劣化最大,對應EDFA的波長信道的增益競爭,從圖8各信道SNR劣化比較圖示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SNR劣化差別約為4 dB。
圖5 波長信道1、2傳送400 km后的信號眼圖
圖6 8信道800 km出端光譜圖示
圖7 8信道傳送800 km后的眼圖
在實驗中,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對應每80 km傳送8信道SNR基本沒有變化,甚至出現(xiàn)OSNR提高,與相關文獻[12-14]報道不完全一致。
圖9分別為單信道功率和總功率變化測量結果,傳送系統(tǒng)采用的低噪聲EDFA模塊(噪聲指數(shù)均小于5 dB)不完全一致,其中:1~8均為OPA型,小信號增益22 dB,飽和輸出功率為12.5 dBm,第9、第10個OA飽和輸出功率分別為7.79、8.7 dBm,小信號增益分別為16.5和13 dB。
圖8 8信道傳送800 km各信道SNR變化
圖9 8信道800 km傳送各參考點單信道功率和總功率變化
從OADM節(jié)點1經(jīng)過長距離傳送后到OADM節(jié)點2,我們分別測量了400 km和800 km傳送代價,實驗測量配置參考圖1。圖10(a)為從OADM節(jié)點1待傳送8信道各信道背靠背接收靈敏度,圖10(b)為傳送400 km后各信道對應接收靈敏度,圖10(c)為傳送800 km后各信道對應接收靈敏度。
從圖10可以很容易得出采用兩節(jié)點OADM傳送系統(tǒng)功率代價,400 km傳送對應各信道功率代價為λ1信道為4 dB,λ2信道為4.5 dB,λ3信道為0.6 dB,λ4信道為1.2 dB,λ5信道為1.2 dB,λ8信道為0.7 dB。800 km傳送對應各信道功率代價為λ1信道為6 dB,λ2信道為7 dB,λ3信道為0.8 dB,λ4信道為3.7 dB,λ5信道為6.2 dB,λ8信道為2.2 dB。從400 km傳送通道功率代價來看,信道1和信道2遠大于有關色散功率代價不大于2 dB的標準指標,顯然,是由于從OADM節(jié)點1上路的OUT模塊發(fā)射信號光特性沒有設定在理想工作點的原因。調(diào)整后,兩OADM節(jié)點信道1和信道2經(jīng)過400 km傳送后,其對應的通道功率代價分別為1.6 dB參考圖11所示。
在光網(wǎng)絡層面上,利用4個OADM節(jié)點互連構成環(huán)網(wǎng)的實驗條件,在每兩個節(jié)點間主光通道和保護通道均采用80 km標準G.652光纖連接進行保護倒換實驗,從光纖斷裂與節(jié)點失效兩個方面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光網(wǎng)絡層面的50 ms保護倒換是可行的。
(a) 背靠被測試結果
(b) 傳送400 km后測試結果
(c) 傳送800 km后測試結果
圖11 調(diào)整后信道傳送400 km傳送代價
在兩個OADM節(jié)點之間,實驗研究了800 km 8波長信道在G.652光纖上不加信號處理傳送,實驗結果表明800 km傳送后,信道SNR仍然滿足大于22 dB要求。結論對于WDM光網(wǎng)絡組網(wǎng)規(guī)劃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 顧畹儀.光纖通信系統(tǒng)[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9 11.
[2] 顧畹儀.WDM超長距離光傳輸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9 11.
[3] 張 杰,黃善國.光網(wǎng)絡新業(yè)務與支撐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10.
[4] 紀越峰,王宏祥.光突發(fā)交換網(wǎng)絡[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10.
[5] 陳雪著.無源光網(wǎng)絡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6-01.
[6] 紀越峰,李 慧,陸月明.自動交換光網(wǎng)絡原理與應用[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6-05.
[7] 張繼軍,楊壯著.新一代城域光傳送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07.
[8] 劉國輝.光傳送網(wǎng)原理與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4-10.
[9] 任海蘭.光傳送網(wǎng)設備[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4-08.
[10] 張勁松,陶智勇,韻 湘.光波分復用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08.
[11] 龔 倩,徐 榮,張 民,等.光網(wǎng)絡的組網(wǎng)與優(yōu)化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06.
[12] Park Y K, Granlund S W. Optical preamplifier receiver: Application to longhaul digital transmission[J].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1994(1): 59-71.
[13] Shamoon D M, Elmirghani J M H, Cryan R A.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 systems with fiber bragg grating optical filters[J]. Journal Optical Commun, 2009:188-193.
[14] N. A. Olsson Lightwave systems with optical amplifier[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9, 7(7):1071-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