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描述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大遷徙”的史詩巨著《南渡北歸》修訂本出版
繼2011年《南渡北歸》在大陸和臺灣兩岸出版并在讀者中引起巨大反響之后,2013年9月,《南渡北歸》修訂版再度于大陸出版。該書講述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zhàn)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后再回歸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涉及了20世紀中國人文科學領域諸多著名人物,包括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鐘書等近百人。全景式描述了20世紀中國學術界最后一個大師群體在抗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的南北遷徙歷程,再現(xiàn)了一個大師云集的光輝時代中特有的歡樂與哀愁,展示了大師們的家國情懷與個人的信念追求。與此前岳南所著的同樣轟動知識界,引起熱議的《陳寅恪與傅斯年》相比,《南渡北歸》的時間背景與前者基本相同,但人物更多,規(guī)模更加宏大,意旨也更加宏遠。據(jù)了解,岳南借赴臺灣清華大學任駐校作家的機會,多處搜集資料,訪問在臺的幸存者,對民國歷史作了深入的研究,因而在新修訂的版本,獨家披露臺灣“中央研究院”大量珍貴史料,使得該著比之原本增色不少。另在編校過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王世民先生對其進行了嚴謹?shù)膶徯9ぷ?,并提出細致而有見地的修改意見,使《南渡北歸》的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作者簡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東諸城人, 1962年生,就學于諸城五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生班,先后師從王良瑛、王愿堅、朱向前、張志忠、童慶炳等教授。著有《風雪定陵》(合)《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系列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與正體字本出版,海外發(fā)行達百萬余冊,廣受讀者與媒體好評。另有《陳寅恪與傅斯年》《從蔡元培到胡適》等傳記作品問世。現(xiàn)為臺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