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蔭
一個社會是否文明與進步,看女人的社會地位,便可了然。其實,女人就是人,她與生俱來的使命,便是愛人與被人愛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算是如今社會男人對女人的一種認可。
男人與女人,朝夕生活在一起。然而,并非所有的男人都懂女人。記得當年的孫中山先生,曾經(jīng)這樣對朋友說:“平生所愛,一是讀書,二是女人。”說得如此率性,如此直白,自然是一個真男人。
中山先生的“愛女人”,一般的人便以為是好色,其實是對女人的真誠。那一個個美麗的、平常的,聰慧的、忠厚的,知性的、樸實的女人,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默默地承擔起男人遠不能及的奉獻,女人自然應該被男人所愛。
但凡女人,都是可愛的。中國女人的可愛之處,辜鴻銘先生有極為精到的評說。這位近代中國精通中西文化的著名翻譯家和儒學大師,涉足東西方諸多國家,見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他說,中國女人的最可愛之處,便是“無我”。這種“無我”的精神,能讓女人承受難以想象的苦難與不幸。辜先生的結論認為,中國的女人“主要生活目標就是做一個好女兒,一個好妻子和一個好母親?!迸藶榧彝ァ槟腥硕チ俗晕?。
但凡做女人的,便是苦命。女人在基因、荷爾蒙和生理結構等方面,和男人不一樣,女人就是弱者。這樣的弱者,卻負起了孕育生命、施以母愛的天大使命,把畢生的心血和操勞,都熔鑄在生命的每一個細胞中,讓生命傳承,是女人的第一使命。女人,自然需要男人真誠的尊重和關愛。
中國女性的苦命,并不在于生活之苦、養(yǎng)育之苦,而在于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凌辱之苦,“小腳女人”便是女人的悲慘之一,倘若寫一部“女史”,便是一部駭人的血淚史。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對女性的奴役和把玩,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們把擁有女性和擁有財富一樣,當作權力的象征。森嚴陰冷的封建禮教,成為權力的幫兇,“男帥女,女從男”、“婦人伏于人也”,任人蹂躪,窒息了女人追求自由、享有自尊的個人空間。
一個社會是否文明與進步,看女人的社會地位,便可了然。當所有的女人,無論俊的、丑的,老的、少的,富的、窮的,都享有女人的尊嚴,這自然是文明的現(xiàn)代社會。反之,若美女無比風光,少女無比鮮亮,富家之女無比尊榮,而丑的、老的、窮的女人,遭人白眼、被人遺棄,失去了女人的尊嚴,那么,這大抵是一個丑陋的社會,用現(xiàn)在時興的話說,是一個“土豪”的社會。
近代中國婦女命運的改變,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1950年4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共和國建立以后頒布的第一個法規(guī),確立了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的婚姻制度,這在中國是千古未有之事。在百廢待興的歷史轉換時機,首先確立婦女的社會地位,這樣的現(xiàn)代眼光,殊屬不易。然而,婦女的解放,是全人類解放的一部分。當整個民族的文明素養(yǎng)、經(jīng)濟水平、法律和制度等,都還沒有進入現(xiàn)代化的門坎,中國女性的生存狀況,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
如今,男女平等,已經(jīng)被社會理解為男女都一樣,“婦女能頂半邊天”,男人能干的,女人照樣也能干。千嬌百美的女人,走進了浩浩蕩蕩的勞動大軍,與男人一樣,舉起了鐵錘,掄起了鐵鎬。風餐露宿,戰(zhàn)天斗地,人拉肩扛,愚公移山;與男人一樣,勞動在最臟的地方,捅陰溝,掏大糞,扒爐渣。繁重的體力勞動,將女人磨煉得與男人一樣:厚實的肩膀,粗硬的繭皮,粗獷的聲調(diào),風霜的臉龐。這樣的“男女都一樣”,是女人的榮耀,也是女人的心酸。
中國的女人,仍然艱難地生活著。
女人到底是什么?似乎鮮有人如此設問。然而人們總把女人當作花,當作水,可謂艷如花,柔似水,是大自然賜予的精靈。其實,女人就是人,她與生俱來的使命,便是愛人與被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