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yè)實驗局高橋林場,甘肅徽縣742304)
麥冬(Ophiopogonjaponicus)又名沿階草、書帶草,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成叢生長,高20cm左右。葉叢生,細長,深綠色,形如韭菜?;ㄇo自葉叢中生出,花小,淡白色,形成總狀花序。果為漿果,圓球形,成熟后為深綠色或黑藍色,麥冬的根并能藥用。在小隴山林區(qū)有天然分布,其大部分生于陰濕的河溝緩坡地帶,成團塊狀分布,我區(qū)域有個別單位引進野生 麥冬 用于草坪綠化,得到社會高度評價和認可。
麥冬喜溫暖和濕潤氣候。宜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質(zhì)壤土,過沙和過黏的土壤,均不適于栽培麥冬。麥冬生長期較長,休眠期較短。1年發(fā)根 2 次:第1次在 7月以前,第2次在 9~11月。
根狀莖短粗,有膜質(zhì)鱗片。須根端或中部膨大成紡錘形肉質(zhì)塊根。葉基生成密叢、線形,略堅挺外彎,長 10~50cm,寬約 2~4mm,邊緣粗糙有細齒,主脈不隆起?;ū?片,基部短,披針形,淺紫或淡白色,形小?;ū鷺O短,花期 7~8 月。槳果球形碧藍色,直徑 4~6mm左右,果熟期11月。
2.1 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每一母株可分種苗 3~6 株。
2.1.1 種苗的準備。將合格的苗子整理齊,用稻草或其它繩子將其扎成直徑為20cm左右的小捆,將捆好的種苗的莖基部分浸入清水中,浸泡2~3min,使其吸水飽和,然后豎立排列在陰涼潮濕處事先整好的松土上,周圍覆土保護,以備栽植。若溫度過高(超過 30℃),應(yīng)每天或每隔一天給土壤澆水1次,以免發(fā)熱或干燥,澆水時不要把水澆到麥冬種苗葉片上。種苗準備好后,應(yīng)隨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應(yīng)將種苗捆好把下部在水中浸濕,并用少許泥土包圍,每日噴少許水,可保留數(shù)日。
2.1.2 栽植。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 3月下旬到4月上旬,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 10~13cm開溝,深 5~6cm左右,在溝內(nèi)每隔 6~8cm,放種苗 2~4株,垂直放于溝中,然后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cè)的覆土壓緊。栽后立即灌透水1次,每平方米約需種苗 1.1kg。
2.2 管理
2.2.1 除草。麥冬植株矮小,如不經(jīng)常除草,則雜草滋生,妨礙麥冬的生長,影響美觀,栽后半月就應(yīng)除草1次,5~10月雜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 1~2 次,入冬以后,雜草少,可減少除草次數(shù),除草時結(jié)合進行中耕(鋤松表面土壤)。
2.2.2 追肥 。麥冬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yīng)根據(jù)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追肥3 次以上,第一次在7月中旬;第二次在 8 月上旬;第三次在11月初,每畝施尿素 20kg。追肥時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地上部分徒長。
2.2.3 灌溉。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后應(yīng)及時灌水(定根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fā)出新根,5 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fā)快,亦應(yīng)及時灌水,如遇冬春干旱,則應(yīng)在 2 月上旬前灌水1~ 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
2.3 病蟲害防治
2.3.1 黑斑病。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發(fā)病初期葉尖變黃并向下蔓延,產(chǎn)生青、白不同顏色的水浸狀病斑,后期葉片全部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①選用無病種苗,栽前用 1∶1∶1倍波爾多液,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苗5min。②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
2.3.2 蟲害。麥冬草易遭受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危害。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苗,剪凈老根。結(jié)合栽植前土壤處理,每畝用鉀拌磷13kg可以進行防治。
3.1 盆栽欣賞:麥冬草植株細膩,花美麗,碧綠的葉形如韭菜,整齊美觀,可作為盆栽欣賞。
3.2 綠地和道路花壇建造四季常綠,可代替草坪,彌補了沒有常綠草坪的空白,提升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麥冬草植株矮小,不用人工常去修剪,可大量節(jié)省人工費用,又不影響觀賞效果。
3.3 林下景觀和復(fù)層栽植:麥冬喜疏陰環(huán)境,在有遮陰的地方生長茂盛,適用在喬、灌、花、草多層配置的下層栽植,營造自然生態(tài)植物群落??捎行Ц采w樹下裸露土壤,改善林下不良景觀,提高單位面積的生態(tài)效益。
3.4 特殊空間綠化:麥冬根系發(fā)達,耐旱,適應(yīng)性強,可在河坡、路邊、樹穴、石縫、墻角、花壇邊緣、綠籬腳下等處正常生長,具有拓展綠化空間,美化景觀,發(fā)揮更大生態(tài)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