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龍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表面活性劑CMC值的測定研究
付文龍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發(fā)現表面活性物質正丁醇的吸附量Γ隨濃度c的不斷上升最終會下降,這與吉布斯吸附公式的推導結果不符。對此,深入研究了其臨界膠束濃度(CMC)與Γ的關系,最終分析得出Γ下降區(qū)段對應的濃度是沒有意義的,即吉布斯吸附公式的推導使用只在濃度不超過CMC時才有意義。
表面活性劑 吸附量 臨界膠束濃度 電導法 最大氣泡壓力法
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具有兩親性:一端為親水基團,另一端為憎水基團;親水基團常為極性基團,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鹽,也可以是羥基、酰胺基、醚鍵等[1]。
作為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的一種量度,表面活性劑的臨界膠束濃度(CMC)是其溶液性質(電導率、滲透壓、表面張力、去污能力等)發(fā)生顯著變化的一個“分水嶺”。由于表面活性劑的一些理化性質在膠束形成前后會發(fā)生突變,因而,可借助此類變化來測量表面活性劑的CMC值[2],并進一步深入評價此類表面活性劑的特性及其應用。
圖1 吸附量與表面活性劑濃度的關系
試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分析純),青島海濱化學試劑廠;正丁醇(分析純),青島海濱化學試劑廠。
儀器:電導率儀(DDS-ⅡA),上海雷磁儀器廠;分析天平(FB型),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級恒溫浴槽(HSS-1/HS-4),成都儀器廠;數字式微壓差計(DP-CALC),深圳市德威達科技有限公司。
①分別配制1.1×10-2,2.2×10-2,5.5×10-2,1.1×10-1,2.2×10-1,3.3×10-1,4.4×10-1mol/L正丁醇溶液。在毛細管尖端每隔一定時間(一般以5~10s為宜)沖出一個氣泡時記下氣泡突然破裂前微壓差計顯示的最大值。在303K溫度下測定純水的表面張力,再由低濃度到高濃度測量,每一溶液重復測3次[3-4]。然后根據吉布斯吸附公式換算成吸附量Γ,作Γ-c圖。
②將正丁醇換作SDS(SDS的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作為實驗試劑,濃度分別為1.0× 10-3,2.0×10-3,3.0×10-3,5.0×10-3,8.0×10-3,1.0×10-2和1.5×10-2mol/L,在303K溫度下測其表面張力和吸附量與濃度的關系,其余操作同上。
③SDS經80℃烘3小時后,用超純水準確配制濃度分別為4.0×10-4,6.0×10-4,8.0× 10-4,1.0×10-3,2.0×10-3,4.0×10-3,6.0×10-3,8.0×10-3,1.0×10-2,1.2×10-2,1.4×10-2,1.6×10-2,1.8× 10-2,2.0×10-2mol/L溶液。打開電導率儀開關,預熱10分鐘。首先用電導率儀測超純水的電導率,再按由低到高的濃度順序依次測定樣品的電導率,溶液的實際電導率即二者之差[5-6]。在測定每個樣品溶液前,必須用超純水清洗并擦干電導率儀的電極。
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繪制出圖2~圖5。
圖2 正丁醇的吸附量與濃度的關系
圖3 303K時SDS溶液表面吸附量與濃度的關系
圖4 303K時SDS溶液表面張力隨濃度變化
圖5 不同溫度下SDS溶液電導率隨濃度變化
利用Origin75軟件分析圖5,可分別得到不同溫度下SDS的CMC值(表1)。
表1 不同溫度下十二烷基硫酸鈉的CMC值
①在303K溫度下用最大氣泡壓力法得到的正丁醇的Γ-c圖如圖2所示,正丁醇的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溶液表面的吸附量會下降,而不是保持不變,與理論情況圖1不符。于是由以上實驗結果推測:由于正丁醇分子中有羥基,濃度增大時,溶液內部的分子通過分子間形成的氫鍵將表面的部分分子“拉進”溶液內部,從而使得溶液表面的吸附量下降。
②在303K溫度下用最大氣泡壓力法得到SDS溶液的Γ-c圖如圖3所示,Γ最終還是下降。SDS分子間不會形成氫鍵,由此可知吸附量下降這一現象并不是由于分子間形成了氫鍵產生的。
③由圖4得,303K時,SDS溶液的CMC值約為9.2×10-4mol/L,與圖3中吸附量開始下降時對應的濃度5.9×10-4mol/L相近,由此可知吸附量開始下降時,在溶液內部形成了膠束。
④不同溫度下SDS的CMC值。
由表1得,當溫度較低時(不高于308K),SDS的CMC值基本上不變化,但當溫度在308K至323K時,其CMC值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溫度再升高時(高于323K),CMC值又有保持穩(wěn)定的趨勢。
⑤不同方法的測定結果。
由表1知,313K時SDS的CMC值約為0.0088mol/L;由圖5得,303K時SDS的CMC值約為0.0011mol/L;由圖3和圖4可知,最大氣泡壓力法測得的303K時SDS的CMC值在0.0006~0.0009mol/L范圍內,兩種方法的測量結果相差不大。
根據吉布斯公式:
和經驗公式——希施柯夫斯基方程:
①當濃度很低時,c?a,a+c≈a,所以式(3)演化為Γ=K'c,K'=K/a。
②當濃度適中時,Γ隨c的增大而上升,但不成正比關系,斜率逐漸減小。
③當濃度足夠大時,c?a,a+c≈c,式(3)演化為Γ=K=Γ∞。
于是就有了如圖1所示的吸附量隨濃度變化的理論關系。
當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表面張力σ隨濃度增加而迅速下降時,它的吸附量Γ也隨之迅速增加。當濃度增加至CMC時,表面活性劑分子開始在本體相內締合成膠團,以后雖然繼續(xù)加入表面活性劑,但只會在溶液中形成更多的膠團(膠團不具有表面活性)而并不增加以單分子形式存在的溶液濃度,故此時溶液的濃度不再改變,σ保持為不變值。相應的,CMC之后的表面活性劑濃度對應的吸附量也不再變化,吸附量開始下降時對應的濃度即CMC,此后增加的濃度是沒有意義的。
SDS的CMC值隨溫度變化而呈現的變化規(guī)律可能是因為溫度升高后會導致分子的運動加快,分子彼此間的斥力增加,使得分子較難靠近,這樣就會阻礙膠束的形成。此時要想形成膠束,就需更多的分子,使相互之間碰撞的機會增多。但這種“補救”的方式并不一直都適用。當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時,SDS的CMC值也不會明顯增大,因為在此前的一小段溫度范圍內,SDS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經很大了,溶液內部分子的濃度已可以保證它們之間有效碰撞,形成膠束,溫度已不再是阻礙膠束形成的主要因素了。
[1]趙國璽.表面活性劑作用原理.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2]印永嘉.物理化學簡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武漢大學.物理化學實驗.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4]山東大學.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實驗.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尹東霞,馬沛生,夏淑倩.科技通報,2007,23(3):424
[6]王素青,張雷.濰坊學院學報,2007,7(4):93
[7]印永嘉,奚正楷,張樹永.物理化學簡明教程.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