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杏
(上海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應日本實驗動物學會的邀請,中國實驗動物學會代表團一行八人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教授的帶領下參加了第60屆日本實驗動物學會年會,并參觀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筑波研究所和筑波大學的實驗動物資源中心。此次訪日收獲匪淺,現(xiàn)簡單介紹大會情況并將個人心得體會做一總結,供同行參考。
第60屆日本實驗動物學會年會于2013年5月15~17日在日本茨城縣筑波市筑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設置五個會場進行學術報告,共有1000余人參加。英國Harwell醫(yī)學研究理事會(MRC)和國際小鼠表型分析聯(lián)盟(IMPC)的Steve Brown院士作題為“國際小鼠表型分析聯(lián)盟:小鼠表型分析的未來展望” 的大會主題報告1篇。演講交流96篇,內(nèi)容分為動物行為、活體成像、動物生理、動物繁殖生物技術、多能性干細胞及其移植、動物遺傳、動物疾病模型、實驗技術和設施、動物傳染病和免疫等幾大主題。墻報交流100篇,內(nèi)容分為管理和設施、麻醉、衰老和代謝、神經(jīng)行為、病理生理、生殖、ES細胞、基因功能與分析、微生物與傳染病、動物模型、生物資源幾大板塊。
此外,本次會議還為一些規(guī)?;瘜嶒瀯游锵嚓P企業(yè)和組織(如Taconic Farms, Inc.、AAALAC、NBRP)提供了交流專場或?qū)iT展臺,并設有器械展廳。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幾十個生產(chǎn)實驗動物飼料、墊料、籠器具、動物玩具、消毒設備和動物實驗儀器等企業(yè)和公司參展,包括小動物解剖臺、IVC(獨立通風換氣)系統(tǒng)、小動物麻醉劑、立體解剖成像系統(tǒng)、活體成像儀、診斷試劑、水生生物飼養(yǎng)系統(tǒng)、工作人員防護設備等,顯示出當前實驗動物以及相關配套產(chǎn)品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此次參展的NBRP(The National BioResource Project,國家生物資源項目)全面展示了在小鼠、猴、雞、斑馬魚、蟾蜍、線蟲、蠶等動物近年來的研究情況。NBRP對作為生命科學研究基礎的生物資源(動物、植物等)進行收集、保存、提供的同時,通過開發(fā)保存技術、分析基因組等技術提高生物資源的附加價值,并以此來完善生物資源以適應時代的需求。
此次會議除了學術交流,還進行了學會理事長換屆、報告年度事業(yè)情況和財政收支、頒獎。日本實驗動物學會共有1132名會員,現(xiàn)任會長為理化研究所的小幡裕一。日本實驗動物學會設有功勞獎、優(yōu)秀論文獎、國際獎等。國際獎于2001年設立,其主要宗旨是表彰亞洲地區(qū)從事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研究工作的優(yōu)秀青年學者。揚州大學獸醫(yī)學院陳兵博士榮獲此次日本實驗動物學會國際獎并應邀參會作交流報告。我國臺灣地區(qū)也有1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此獎項。
此次學術會議讓我充分的了解到日本在實驗動物領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自身所在領域與日本同行的差距,填補這些差距已刻不容緩。另外對大會的組織形式亦有兩點感觸:一、開幕簡潔,此次會議未設開幕式,沒有各級領導講話,直接進入學術交流;二、注重學術交流,會議午餐為便當,在就餐時仍安排學術報告(此次會議餐間安排的兩個報告為基因敲除小鼠和日本的實驗動物福利)。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Ikagaku KENkyusho/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創(chuàng)立于1917年,是日本最大的綜合性研究所,是日本唯一的自然科學研究所,其研究領域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工學、醫(yī)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等。RIKEN有大約3000名研究人員,每年的預算約62億人民幣,大部分研究經(jīng)費來自政府。理化學研究所現(xiàn)任理事長為野依良治博士。
我們一行八人于2013年5月15日下午來到筑波研究所的生物資源中心。首先,該中心的金泉洋介紹了基本情況:共有研究人員126人,以保存和研究實驗動植物資源、微生物、微生物等為主要任務。隨即,我們參觀了實驗動物開發(fā)室、細胞材料開發(fā)室、微生物開發(fā)室等。此次參觀給眾人留下深刻印象,最為突出的有開放式潔凈的實驗室、全自動細胞培養(yǎng)系統(tǒng)、超大存儲容量的液氮罐系統(tǒng)(有存儲1.3萬支細胞的大液氮罐50個,并由中央電腦調(diào)控)、明治酸奶的研發(fā)。理化學研究所代表著日本頂尖的科研水平,其自動化、精細化是值得業(yè)界的科研人員學習。
筑波大學(つくばだいがく、University of Tsukuba),是在1970年代大學競爭引起的大學改革過程中,作為新型大學的試驗校,致力于全方位打造“開放型大學”。我們于2013年5月16日上午來到筑波大學,映入腦海的最初印象是筑波大學沒有圍墻和校門,與國內(nèi)高校的固有模式截然不同。
在筑波大學我們重點參觀了實驗動物資源中心。該中心主任高橋智教授首先介紹了該中心的部門組成及實驗動物飼養(yǎng)情況,接著介紹了研究概況并對其最新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在訪問期間,我國實驗動物工作人員還參觀了實驗室、清洗間和動物飼養(yǎng)間。筑波大學實驗動物資源中心有9 000 m2,主要保存大小鼠和山羊資源,其中以小鼠最為突出(存有8萬只小鼠,其中基因敲除小鼠600多種)。該中心設置資源管理部、資源開發(fā)部和資源解析部3個部門,每年科研經(jīng)費3億日元,其中1/4來是政府部門,3/4來是對外的服務(檢測和實驗動物的銷售)。該中心在保證實驗動物的保存和科研的前提下,很好地把技術進行了產(chǎn)業(yè)的轉化,值得我們學習。在參觀其小鼠飼養(yǎng)間時,我們經(jīng)過了兩次嚴格的換鞋和換工作服,在參觀時我注意到不同功能的實驗室和飼養(yǎng)區(qū)域用不同的顏色門和走廊,這些細節(jié)上的嚴謹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參加此次學術會議和參觀日本部分實驗動物研究機構,對日本實驗動物工作現(xiàn)狀和水平有了進一步了解,也對實驗動物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