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志喜
“2元一張票,一直坐到底?!比绱说土谋本┑罔F票價曾經令多少城市羨慕不已!
最近,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的《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將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方案》提出,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降低大客流風險。這意味著,從2007年以來的北京地鐵“2元時代”即將終結。
北京地鐵的名氣除了便宜,還有“擠”出來的成分!有人粗略統(tǒng)計,目前北京地鐵日均客運量已達1000萬人次左右,占全國客運量之首。尤其是高峰時段的擁擠程度超乎常人想象, 部分站點經常出現(xiàn)乘客等多趟車才能擠上去的現(xiàn)象,上去之后還經?!氨粩D成相片”。
北京的交通現(xiàn)狀讓身處其中的每一位都深惡痛絕!這個問題真該好好去解決了!
我始終認為,只要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并且已經在奔往解決的路上努力,這本身就是一件利好之事。對于《方案》能否順利實行并真的能夠產生效果,暫且不議,只想從普通乘客的角度對于漲價理由吐槽幾點質疑。
據說,北京提高地鐵票價是想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的客流壓力。差別性票價無可厚非,但若單純只是想以此來舒緩擁堵,分散壓力,未免有些牽強,甚至是有點強人所難。畢竟,人們的出行時間不是由票價高低來決定的。
很多網友提出,在北京高峰時段非常擁擠的13號線、5號線、4號線、八通線等線路,上下班的潮汐性客流特征非常明顯。
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對“剛性”的客流只能徒增經濟負擔。網友說,漲價不反對,但是請別打著治堵,防堵的口號,根本問題解決不了。也有網友抱怨,地鐵擠了漲價,把人逼到公交擠了再漲價,再回到地鐵再漲價。
還有理由說,因為補貼過多,政府財政苦不堪言,所以要提高票價。據說北京每年補貼地鐵180億元,這個數(shù)字確實很大??沙鲂惺敲總€人最基本的需求,將大量財政補貼用在民生基本需求上有什么不好?公共財政的目的和性質何在?如果說政府財政負擔不起,為什么不減少政府自身其他非必要的開銷而一定要削減補貼,把負擔轉嫁給民眾?
政府本身并非賺錢機構,把百姓納稅的錢轉移支付,拿出來給大家做公共福利,不正符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嗎?
另有專家說,這種漲價可以讓很多人不會“有事沒事就坐地鐵”。關于這個說法實在不敢恭維。
更有人大言不慚的認為,北京地鐵的福利是屬于北京人民的,給外地來京務工、旅游、北漂人士使用是不恰當?shù)摹U垎?,倘若真沒有那么多外地人了,那現(xiàn)在的配套交通設施真是供大于求,純屬奢侈浪費土豪啊!人少到每人一輛汽車在路上跑都不會堵車的程度還要地鐵有嘛用?!
人力所不及之處,正是制度顯現(xiàn)力量之地。政策的制定理所當然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讓一切有規(guī)可循。
我們尊重政策,尊重市場經濟。但調價不是一漲了之那么簡單。我們真正關心的是調價之后,地鐵服務質量是否能真正得到提升,除了調價之外,還有沒有配套的疏堵措施。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對于地鐵的擁擠是否能真正起到緩解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