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嫦娥三號”于2013年12月14日21時12分在月球虹灣地區(qū)成功實施軟著陸,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除美蘇以外第三個實現(xiàn)月面軟著陸的國家。
月球,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早在公元前5世紀(jì),就有天文學(xué)家對其運行周期進行過深刻研究。在過去的一百年里,也是人類最密切關(guān)注的探索對象。探月似乎不能直接解決房子、饑荒等問題,但它可以帶來大量新概念、新技術(shù)、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等,用于改造人類的現(xiàn)狀。畢竟,正是對未知世界永無止境的探索,才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
本期《看世界》,除了邀請中國空間技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太空》雜志編審及副主編龐之浩先生為我們講述此次“嫦娥奔月”的方方面面,也再現(xiàn)了美蘇登月競賽的來龍去脈,以及重溫阿波羅11號登月的195個小時。
按照《重返月球》的作者里克·特姆林森的設(shè)想,未來我們不會只把地球看成一個世界,新的世界體系將會把月球和地球放在一起,在地月之間還會有太空班車往返通勤。
眼下,第二波探月熱方興未艾,也許這一天,真的離我們很近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