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翠
中國人做事向來講究天時,四時不同,養(yǎng)生之道自然不同。飲茶也不例外,所謂“春來花茶夏綠茶,秋飲烏龍冬紅茶”即是這個道理。
從武夷山到英倫三島:正山小種的茶事版圖
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但紅茶的歷史卻要短得多。目今最為人接受的紅茶鼻祖是明朝中后期產自武夷山市桐木關的正山小種:當?shù)厝藢⑦m宜的茶樹新牙葉全發(fā)酵,經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藝加工而成。因其干茶沖泡后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故而得名。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祁紅、霍紅、滇紅、越紅、蘇紅、川紅、英紅等,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出口量占我國茶葉總產量的50%左右,客戶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真正將紅茶及其文化發(fā)揚光大的卻是英國人。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那個時代紅茶之珍貴堪與銀子匹敵。
新王后的表率作用,引得貴族們爭相效仿,品茗風尚迅速風行并成為高貴的象征。此后,瑪麗二世以及安妮女王也都熱衷推廣茶文化,舉辦中國茶會時,宮內特地布里得頗具中國情調,以屏風、中國茶具、銀器以及提高前輩的移動式茶幾來點綴。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人將對紅茶的狂熱記載于作品中。拜倫在《唐璜》里贊美道:“我覺得我的心變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紅茶:真可惜酒卻是那樣的有害,因為茶和咖啡使我們更為嚴肅?!庇Z頓也夸獎道:“喝這種茶勝過飲人參湯?!?/p>
歷史上從未種過一片茶葉的英國人卻用紅茶這種舶來品創(chuàng)造了獨特華美的品飲形態(tài),內涵豐碩、形式優(yōu)雅的“英式下午茶”將紅茶列入了茶事版圖。
紅茶里的養(yǎng)藏之道
其實,紅茶之所以受歡迎并非僅僅因其口味和英式腔調,中國人歷來主張“藥食同源”,因此紅茶的養(yǎng)生作用也不可小覷。
中醫(yī)認為,“萬物皆生于春,長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應之”,冬三月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jié),應講究“養(yǎng)藏之道”。而冬季喝熱茶可以有效補充人體所需水分,尤其是紅茶性甘溫,擅溫中驅寒,能起到化痰、消食、開胃的作用。脾胃虛弱者最宜飲紅茶??绅B(yǎng)人體陽氣。
冬季飲茶宜熱不宜涼,最好要保持一定的熱度,《茶經》上說“熱飲精華浮其上,重濁凝其下”,溫度除了能使湯色和芳香更濃郁正宗外,也能使紅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發(fā)揮。
據(jù)了解,除含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外,紅茶還富含微量元素鉀,當沖泡后70%的鉀可溶于茶水內。鉀有增強心臟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并能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其中的類黃酮化合物作用類似抗氧化劑,能防止中風和心臟病。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一杯紅茶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要比普通人低40%以上。
同時,紅茶中的茶黃素和茶紅素能去除體內活性氧,而活性氧增多會導致黑色素增殖,并會誘發(fā)癌癥、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病癥。因此,紅茶可謂“生活方式病”的有效飲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