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巴 斯 丁 飛 自古以來,歐洲人就對琥珀青睞有加,將其視為奇珍異寶,琥珀又被稱為“北方的黃金”。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是這樣一種珍貴的材料,居然有人用它來蓋房子。這就是曾在18到20世紀一度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琥珀屋。奢華至極令人驚嘆 由藍、白、黃三色構成的外貌雄偉宏大、內部富麗堂皇的皇家宮殿葉卡捷琳娜宮坐落在距圣彼得堡24公里處的普希金城,在這座奢華的宮殿里有一個舉世聞名的房間曾一度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這就是琥珀屋。在葉卡捷琳娜宮內其他廳均可拍照,唯獨琥珀屋是禁止拍照的。這是一間面積約55平方米的房間,但是這個房間里所有的裝飾品,包括桌椅、墻壁、嵌板、浮雕、人物雕像以及各種立體花紋鑲嵌裝飾等均由琥珀精雕細刻而成。大多數第一次走進“琥珀屋”的游客的第一反應就是驚呼。 據說,每1000克優(yōu)質琥珀原料中,只能切取其中品質最佳的150克來加工使用。琥珀屋本身并非整體,而是由一系列面積為十多平方米的巨大墻板組成。這些墻板嵌有幾噸重的優(yōu)質琥珀、威尼斯風格長壁鏡以及由石英、瑪瑙、綠寶石和紅寶石等寶石級石料制成的佛羅倫薩馬賽克。整個房間讓人仿佛置身童話世界,堪稱世界一絕。不過遺憾的是,現在的“琥珀屋”,并非原版,而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重建,直到2003年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才修復一新的版本。原版琥珀屋神秘失蹤 琥珀屋的經歷和它本身一樣令人唏噓不已。琥珀屋始建于1709年,當時的普魯士國王為了仿效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的奢華生活,命令普魯士最有名的建筑師興建琥珀屋,全都由當時比黃金還貴的琥珀制成,總重至少達6噸,琥珀屋同時還飾以鉆石、寶石和銀箔,光彩奪目、富麗堂皇,堪稱世界一絕。后來,普魯士國王為了與沙俄結盟,就將這件稀世珍品贈送給了彼得大帝。琥珀屋從今天的德國被運至葉卡捷琳娜宮并存放直至1941年。 最離奇也最跌宕起伏的一幕在二戰(zhàn)的硝煙下上演。琥珀屋被德軍占據,并被拆裝運回德國。德國極其重視這一無價之寶,將琥珀屋拆卸下來,裝滿27個箱子運回了德國柯尼斯堡。 二戰(zhàn)末期,柯尼斯堡幾乎被炮火夷為平地,琥珀屋從此徹底銷聲匿跡。二戰(zhàn)結束后,蘇聯曾派出由建筑學家、美術家、考古學家等組成的“琥珀屋”秘密搜尋小組對柯尼斯堡當地的莊園、城堡、貴族豪宅、地下室等可能隱藏的地方進行了仔細搜索,但都一無所獲。于是“琥珀屋”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懸案之一。直到現在,有關于琥珀屋蹤跡的各種新聞還不斷見諸報端,人們對它的尋找仍在繼續(xù)。 歷時24年修復重見天日1979年當時的蘇聯政府決定重建“琥珀屋”。由于當年創(chuàng)作加工琥珀壁板和鑲嵌畫的技術都是對外保密的,所以此前關于琥珀屋的任何技術信息都沒有。蘇聯政府當時集中了國內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物修復技師、化學家和犯罪偵查學家等專家,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從不同的專業(yè)領域依據殘留的一些老照片展開了重建工作。重建琥珀屋的工作用了二十多年,其中11年用來研究和重現琥珀屋的老技術。比如專家們要根據老照片將十多種不同的琥珀進行對比,最后確定究竟是哪一種。蘇聯解體后,雖然俄羅斯經濟陷入了困境,但他們并沒有停止修復琥珀屋的工程。歷經24年的努力,終于在2003年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之際,“琥珀屋”重新與世人見面。 修復一新的琥珀屋憑借精美的工藝、高超的技術以及其背后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被人們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