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批火速提拔的年輕官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他們大多是“80后”,工作后便不斷升遷,有些幾年時間已主政一方。因此有網友調侃說,他們才是真正的“父母官”——靠著父母升遷的官。當官智商不重要,情商也不重要,老爸是誰才最重要!
升官、養(yǎng)孩子,都不耽誤
5月17日,媒體人冒安林微博爆料,“揚州‘官二代’火箭升遷:袁慧中,1983年10月出生,2009年8月參加工作,2012年11月升副處,短短3年歷任揚州邗江區(qū)城北鄉(xiāng)黨委副書記、鄉(xiāng)長、物流集聚區(qū)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揚州團市委副書記。其父袁秋年為揚州市委常委,曾任宣傳部長,現為政法委書記?!彼€補充說:“3年里,袁慧中還完成了結婚、懷孕、生育和撫養(yǎng)孩子的大事。若問她在崗位上做出了什么優(yōu)秀成績得以升職,那就是:生孩子?!?/p>
這兩條微博在短短一天內,就被轉發(fā)了幾千次,引來媒體和網民更多的追問,以至于冒安林不得不聲明,并沒有接受線人爆料,消息來源只是公開資料與評論。對此,白巖松在新聞節(jié)目中點評道:“雖然微博的事實還有待論證,但我想這個想造假和想要查清楚的過程應該不復雜,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大家可以想,這3年時間里頭她有多少精力是放在工作上?!币灿芯W民認為,袁慧中的升遷全憑父親的關系與權力蔭蔽。
據稱,“和袁慧中同批提拔的年輕干部中,好幾位都是干部子女”。這批年輕干部是2012年9月由中共揚州市委面向全市公開選拔的。當年10月,市委常委會研究確定了20名副處級領導干部擬任人選,其中,袁慧中被確定為團市委副書記職位擬任人選。
面對重重質疑聲,揚州市委組織部做出回應:第一,袁慧中的條件符合公選報名資格,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她是干部子女,從一開始就剝奪她的資格。第二,組織部從袁慧中報名開始,就意識到了其父親職務身份的問題。所以在她參選全程中,其父親全程回避。第三,這次公開選拔,筆試和面試均由獨立專業(yè)機構命題,并和其他職位的考試同步進行。揚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張愛軍表示“很負責任地講,整個過程都體現了公正、公平、平等競爭。”
從官方回應看,袁慧中報名參選的硬件資格完全達標,這點似乎沒太大問題。但關于提拔合規(guī)一說,卻經不住仔細推敲。按照《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guī)定》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2009年8月參加工作的袁慧中要在2011年8月才可升至正科級;3年后,即 2014年8月,才能升至副處級。當然,這是通常情況。因為在《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guī)定》第十一條中,“根據選拔職位對人才的需求和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需要,可以對報名人員的職務層次、任職年限等任職資格適當放寬。但報上一級職位的,需在本級職位任滿一年……”這樣說來,袁慧中將上述兩級5年“征程”縮為3年,是揚州政府對優(yōu)秀人才的破格提拔。但為什么袁慧中會被破格提拔?她的優(yōu)秀程度是否達到相關標準?當記者就此詢問揚州市委組織部時,對方卻沒有給出答復,而袁慧中的手機也一直處于無法接聽狀態(tài),據知情人士透露,袁慧中一直在外學習,不在揚州。
升得太快,問題不斷5a1e951a1d76c92aa6c707fae7b779fde28e5b2b59d74973f491c23f5ff6f8f4
其實,“80后”官員因火速提拔遭質疑,已不止袁慧中這一件。
今年3月21日,湖南湘潭縣27歲的副縣長徐韜被曝火速提拔,稱其僅一年半時間就從正科升至副縣。隨后,湖南省委組織部公布調查結果:徐韜的提拔過程中沒有發(fā)現人為操作、弄虛作假及其它嚴重違規(guī)問題,僅在選拔其擔任湘潭縣副縣長過程中,湘潭市委組織部未嚴格履行推薦和考察程序,并對6名相關干部進行了處理。不過,5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提名免去徐韜湘潭縣副縣長的職務。既然徐韜提拔過程無違紀,為何要免去他的職務?徐韜的提拔,與他曾任湘潭市某區(qū)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父親和任副檢察長的母親有沒有關系?這些都成了謎題。
被質疑的還有25歲的山東金鄉(xiāng)縣雞黍鎮(zhèn)原鎮(zhèn)長韓寒。在3年內,韓寒完成了從科員到正科級的升遷,其父親是濟寧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4月15日,韓寒被舉報,稱其“坐火箭”般的升官速度有賴于父親韓東亞的支持。一周后,韓寒和父親雙雙辭職。
此前,27歲的廣東揭東縣原副縣長江中詠同樣因破格提拔被質疑,近日已被撤職。其父是該縣原副縣長,岳父是當地的地產大亨。在這樣的關系網下,他用4年多就從辦事員做到了副縣長。
不難看出,這些被火速提拔的年輕干部都有個共同點,其父親或母親都是當地的官員。盡管相關部門發(fā)表聲明,極力撇清子女升官和父母的關系,但是,火速提拔加上父母為官,其中千絲萬縷的關系不得不引人遐想。
破格提拔,還需謹慎
那么,目前的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回避制度,能不能保證選拔的公平公正?破格提拔到底合不合規(guī)?就此,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了山東大學張錫恩教授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邵鵬副教授。
環(huán)球人物雜志:近期,年輕官員火速提拔現象扎堆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張錫恩:我認為主要是國家權力體制問題,是“黨管干部”的制度設計中,同級黨委不能被同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監(jiān)督的體制問題。等到被上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發(fā)現時,火速提拔已經成為事實了。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在相關部門的回應中,這些年輕官員在選拔時,其身為官員的父母都保持了回避。如果這種回避是符合規(guī)定的,那么問題又出在哪?
張錫恩:我認為,目前的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回避制度早已形同虛設。其一,在那個圈子里,人們對火速提拔對象的家庭背景心知肚明,雖然參選過程回避了,但是作為核心要素的“權力”并沒有回避;其二,表面上整個參選過程可能回避了,但是暗地里可能早已委托代理人做了“暗渡陳倉”式的具體安排;其三,具體操作的人員中,可能會有人作為尋求靠山的一種“禮物”,積極操辦,縮短程序的時間流程,造成火速提拔。
環(huán)球人物雜志:破格似乎已經成了這些年輕官員被提拔的保護傘,因為破格就意味著不一定走完整個程序,為某些人權力尋租提供一種可能。這種破格提拔怎樣才能做到不出格?
邵鵬:目前破格提拔的標準還很模糊。這個標準應該怎樣界定?由誰界定?我認為,它不能完全由組織部門來認定,應該由組織部門、周邊工作人員和群眾共同認定。而標準又可以被分為硬的標準和軟的標準。硬的標準包括其學歷、年齡、政績,軟的標準就是群眾對其工作能力的認同度。硬的標準和軟的標準也應該綜合起來。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如何才能保證干部子女的選拔任用公開公正?
邵鵬:我認為,官方回應的選拔公正透明只是在技術層面上,要徹底解決問題,還應該從根本上建立起公平公正的選拔制度,形成社會和政府的良性互動。因為程序的改變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張錫恩:治理火速提拔問題,或許應該實行“不在于嚴把進口以阻止火速提拔”,而“在于敞開出口以實行火速下臺”對應,構建一種全新的干部能上能下、能大上也能大下、火速提拔與火速下臺相統(tǒng)一的干部管理體制。
對這些破格提拔的官員,公眾質疑的不是他們的年齡。像袁慧中,30歲成為一個地級市的團委副書記,甚至成為書記也算正常。關鍵是他們被破格提拔的原因和標準,如果大多年輕官員都經不起質疑,背后都有或多或少的關系,最終危害的將是政府的公信力。